贸易信贷外汇管理论文
时间:2022-09-23 03:41:33
导语:贸易信贷外汇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贸易信贷管理效果不够明显。
企业贸易信贷报告数据信息是调整总量核查指标、核算收付汇额度以及外汇局进行非现场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但由于受系统功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效果还不够明显,其表现有三点:一是部分核查指标容忍度相对较高。外汇收支规模较大的贸易企业,其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规模较大,系统能够容忍的总量差额指标阈值也较高,因此即便企业发生部分金额贸易信贷漏报告行为,总量核查指标仍不会出现异常,在非现场监测中也不易被发现。二是企业报告随意性较大。贸易监测系统目前还没有对报告数据的自动校验功能,对贸易信贷报告结构和期限的限制性设计显得不足。而由于企业报告随意性较大,企业极有可能利用贸易信贷报告粉饰总量核查指标。比如,系统无法识别企业报告收汇申报数据是否为预收货款项下,企业可以将非预收项下收汇数据用于进行贸易信贷报告。三是缺少贸易信贷报告管理监测预警功能。现行监测系统中没有针对贸易信贷报告管理的非现场监测模块,不能实现对企业报告违规行为的监测预警,对于企业迟报告、漏报告、错报告行为,外汇局基本上只能在梳理分析企业差额指标和现场核查中滞后发现。
(二)既隐蔽又自由的关联交易可能造成跨境资金短期内大幅波动。
改革后的货物贸易加强了对关联交易的监管,企业在进行贸易信贷报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勾选关联类型,以确定该笔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但是,这主要依靠企业主动告知,企业是否真实勾选,外汇局很难辨别,关联交易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使监管难度加大。通过监管实践发现,超期限、超规模的贸易信贷基本是发生在关联公司之间,基经办人员在进行延期付款报告时,主观无限期延长付款时间,并随时提供具有表面真实性的资料将款项付出,从而造成中长期延期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双方资金往来的自由化,极易形成资金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甚至对宏观经济及国际收支形势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三)管理系统行业差别化管理设计不完善。
货物贸易监测系统的总量差额阈值设定功能可依据地区总量差额、资金货物比和贸易信贷余额等阀值指标,对不同地区实施对应的差别化管理。但当前系统中还没有贸易信贷业务的行业、主体和期限等方面的差别化管理指标设计,所有行业的贸易信贷管理均按普通行业进行义务性报告,对企业单笔贸易信贷金额和期限以及主体贸易信贷余额等重要相关项目未设计对应阈值,系统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贸易信贷进行差别管理。
二、加强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
贸易信贷业务属于债权债务范畴,在资本项目管理尚未全面放开下,仍应属于重要的外汇监管内容。因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一是扩大贸易信贷义务性报告范围,统一企业贸易信贷义务性报告标准,将30天以上(不含)的贸易信贷业务全部纳入义务性报告。二是将银行贸易信贷融资业务纳入管理范围,建立银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使外汇局得以全面掌握贸易信贷的规模和结构,准确研判外汇变化形势。三是遵循重点监测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企业贸易信贷管理主要范围,比如可确定将超出一定期限、一定金额的交易进行重点监测,以提高外汇局非现场监测效率。四是进一步加强对非正常经营业务企业的贸易信贷管理,如规定C类企业不得办理贸易信贷外汇业务等。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系统功能,为贸易信贷非现场监管提供系统支持。
一是在系统中增设企业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模块,设置预警监测指标,实现对企业迟报、漏报行为的自动预警监测功能。二是在系统中增设数据校验功能,在不断细化国际收支申报交易附言、交易资金性质基础上,增加贸易监测系统中“企业报告”模块报告资金性质自动校验功能,对非贸易信贷性质的收付汇数据,系统自动提示无法执行贸易信贷报告业务操作。
(三)通过强化内外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监管效率。
进一步加强与资本项目、国际收支等内部监管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外汇局内部数据的交叉比对印证,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间关联关系、经营情况、外汇收支和资金流向,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加强与海关、税务等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优化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从而突出监管合力,形成对跨境关联交易的全方位监控,有效预防关联公司集中收付汇行为冲击国际收支秩序的风险。
(四)实施贸易信贷差别化规模管理。
以贸易信贷宏观预警指标为指导,分地区、行业、期限等情况对贸易信贷实施规模控制。一是分地区。省级外汇局以上年贸易信贷占进出口总量比例为基础,设定本辖区本年度非特殊性行业的企业贸易信贷债权、债务比例,在执行贸易信贷比例时实行总量规模控制。一旦辖区实际贸易信贷比例出现较大突破,省外汇局即监管指引要求超比例的支局关注和提示超比例企业压缩贸易信贷规模,确需新增贸易信贷规模的企业根据其分类情况实行个案审批。二是分行业。对于飞机、船舶、大型成套设备进出口等特殊行业的企业可增设“特殊贸易信贷标识”,其贸易信贷不受地区贸易信贷规模比例限定,按需收支。这类特殊标识企业需如实向外汇局申报相关信息,如发现虚假、不实申报等违规情况,外汇局将取消其特殊贸易信贷标识资格,贸易信贷改按一般性行业的B、C类企业管理。三是分期限。对超长期限(如两年以上)的贸易信贷借鉴资本项目外债管理模式,实行限额管理。对非特殊贸易信贷标识企业超长期限的贸易信贷,借鉴资本项目外债管理内容,结合企业注册资本的大小,按照其注册资本或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差额的大小设定适当比例,控制超长期限贸易信贷规模。
作者:闫海生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
- 上一篇:工商局合同监管工作要点
- 下一篇:银行理财融资管理下新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