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解脱对策2篇
时间:2022-07-02 03:11:39
导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解脱对策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随着金融行业的逐步开放,企业融资的模式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的企业较为常见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发行债券,我国在对债券发行的主体和债券发行公司的净资产额等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要求,此外附加条件也较多,因此这种融资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第二种: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一般较多存在于经济活跃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市场化程度较高,资金的流动性和需求量较大,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是我国小微企业常用的借款方式。第三种:信用担保,主要是指由依法设立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更放心地把资金借给企业使用。我国的信用担保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我国现有的信用担保体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还未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用资金主要是靠自筹,通过向银行贷款的筹资者少之甚少,这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不旺盛,而是从侧面反映出了小微企业想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获得资金融通的困难程度。小微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不高,如果它们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不能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一)企业自身原因
1、营业收入少,难以积累资本,缺乏贷款担保品
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稳定性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而且从事的领域只限定在小额资本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很难涉足大规模的产业经营,限制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当市场上出现较好的发展机遇,或者小微企业掌握到关键技术时,自有资本少、筹措外部资本能力弱的劣势将会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没有足够的担保抵押品,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小微企业措施发展壮大的机会,久而久之,必然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恶性循环。
2、生产规模小,资产总额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少,规模小,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众多的小微企业甚至包括中型企业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不具备独自影响价格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小微企业还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品牌竞争等非价格竞争能力。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可用抵押物少,并且多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因此很难与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相竞争,导致它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难以从银行等机融机构筹集到资金。
3、财务信息混乱,公司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小微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企业,企业管理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人事财务一把抓,导致账务不明晰,很难形成正规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对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偷税漏税的情况时有发生;信用意识淡薄,经常以经营艰难为由,拖欠贷款或者逃废债。这些都加剧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不信任,出于对自身资本安全性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意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社会环境原因
1、社会风气不佳,缺乏有针对性的严惩措施
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对于拖欠贷款、坏账甚至逃废债等做法,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法律法规用以严惩这些不良行为,正是由于法律的执行没有到位,才导致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在社会中蔓延开来。长久以往,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加之小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清晰度、完整度和可证实程度都相对较低,在社会信用度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银行等机融机构将更不愿意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2、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覆盖不到位,地方财政缺乏重视力度
通过分析之前出台的国家政策,扶持主要侧重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产业,而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微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从事最基础的简单加工作业,技术含量较低,很难得到科技型创新资金的扶持,也得不到风险资金的青睐,更难以得到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机会。因此,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国家的扶持政策都未能给他们带来切身的融资便利。而在地方政府眼里,当地的大中型企业甚至是“龙头”企业才是扶持的重点对象,认定它们的稳定发展才是地方GDP的保证,而那些生存能力弱、成长性差的小微企业很难入得地方政府的眼,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不到位。
3、未能给小微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在许多发达国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服务的,主要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们专门为中小企提供金融服务,在融资方面更加专业和便捷。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想以更低的贷款成本和更快的融资效率筹集到资金,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信用担保方面,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还有许多担保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导致现有的信用担保业呈现出整体亏损的形势。在现阶段,政府应当为小微企业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帮助它们筹集所需的资金。小微企业作为相较中小企业而言更加弱势的群体,需要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金融机构原因
1、我国金融系统的特殊性质,增加了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复杂程度
我国金融行业的所有业务规则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统一制定,用以确保金融系统内资金的安全性。遵循审慎监管的要求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可能存在的风险,但从客观上来说,过于严格的金融监管十分不利于小微企业获取资金。目前,各专业银行都制定了自己的企业资信评判标准,对于这种自身存在许多财务问题的小微企业,想要顺利通过审批从银行获得贷款非常困难。而且,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不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便要层层把关,贷款的手续十分复杂繁琐,常常会使企业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2、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促使它们将金融资源更倾向于给予大中型企业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评审机制是根据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来评判的,小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往往较为混乱,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报表不完整,业绩连续性较差,而大中型企业在这方面就表现的比小微企业好很多,银行通过这些数据对企业进行评级并分层管理,使用不同的利率标准,小微企业在同大中型企业的对比中很难占优势;其次,商业银行可以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贷款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润收益。而小微企业的资产较少,经营稳定性差,银行发放出贷款,却很难从小微企业身上得到同等规模的收益,更可能出现因小微企业倒闭无法偿还贷款,而其资产不足以抵押贷款从而银行本息无法收回的情况。因此,商业银行更愿意使金融资源流向大中型企业。
3、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所需要的成本更高
银行等金融机构毕竟是商业性质的,它们也需要追求自身利益的达成,因此在面对风险较大的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时,商业银行为了先确保自身资金的安全性,往往会加严格地审核小微企业的贷款资格,在无形中延长了审批时间,使融资失去了时效性;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要求小微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这样不仅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难度,也意味着小微企业要承担抵押物的等级评估费用;在利率方面,金融机构为了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会对小微企业实行更高的贷款利率。除此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还会向小微企业征收业务咨询费、贷款承诺费等以确保其贷款收益率,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基层商业银行的惯例。
三、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
(一)小微企业需要加快完善自身的发展
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营业收入少、抗风险能力差、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是导致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扶持政策还不足以覆盖到所有的小微企业,这就要求小微企业必须完善并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自身的实力,加速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1、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树立品牌观念小微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经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进行技术设备的革新换代,努力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向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在成长过程中,还要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的建设,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定位,树立品牌意识,来提高市场的认知度,促进企业自身实力的成长壮大。2、强化诚信意识,完善财务信息制度财务管理混乱,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软肋,没有清晰、完整和高可信度的财务信息,将会严重制约小微企业今后的成长。还要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建设,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规范,不故意拖延贷款,按时偿还贷款本息,避免坏账或是逃废债的行为。有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并且及时维护企业信用才能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3、填补资金缺口,推动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还未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处于较底层的位置,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长期问题,使资金缺口一直较大。想要填补资金缺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调整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来加快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企业,小微企业在经过了转型升级后,才能靠自己加强技术开发来争取市场份额,解除当前低端锁定的现状,健全完善自身的发展。
(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以及国家出台相关有利政策的支持,需要社会为其营造出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小微企业相较大中型企业而言处于更加弱势的位置,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政策支持。
1、完善政府职能,努力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社会上小微企业逐年发展壮大,逐渐发展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开始越来越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已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研究方向。因此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积极向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分析和咨询指导,进一步完善支撑体系,创造出一个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相关金融产业的合理布局。各级政府级相关部门要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正确引导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各部门积极为小微企业开展服务,加强行政做为,关心企业的切身利益,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为此类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近些年,我国针对小微企业在税收方面连续出台了多项税收政策,在不少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新的一项是自2013年8月1日起,对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并实行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等。减税政策相当于降低了创业门槛,在鼓励创业和带动就业方面来说,潜在激励作用将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目前的税收政策与它们的期待依然存在差距,沉重的税负将阻碍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拨款来建立此类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等并鼓励这些企业进行业务的研发和创新、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体系,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政府财政可以按合理需求出资用以支持社会资本注入到小型及微型企业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中,如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专门向此类企业及自主创业者开放金融支持服务的小数额融资贷款公司。由政府出面为满足申请要求的小微企业主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就可以引导大量的民间资本通过正规的形式进入到金融机构内,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门槛”,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在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方面,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担保制度和统一的还款制度,可以把企业的资信状况制作成信用档案并到互联网上,对有逃避债务责任行为的此类企业依法进行重罚。另外,为服务于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提供财政税收支持,降低信用担保机构的成本与风险,促进担保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提高融资担保能力。
(三)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新型服务模式
商业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应当针对此类企业的自身特点,完善现有的金融运行模式,寻找新的金融运行方案,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良授信体制,以便可以更好得为此类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1、适当放宽监管条件,着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国有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把有限的资源过多用在小微企业的贷款方面,因为它们的业务选择比较广泛,把资金借给大中型企业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此类企业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贷款性融资为它们的主要融资方式,所以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刻不容缓。虽然像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它们的业务领域相对有限,一般集中在本地区域内,而这种特性恰好更方便为当地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上小型金融机构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信水平都更加了解,所以这类金融机构往往更愿意向此类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相较于国有大型银行,小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它们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为此类企业的融资进行有力支持。
2、放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将民间资本引入到金融领域
目前,在我国设立金融机构需要满足许多相关的严格要求,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使得小型金融机构的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满足此类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小微企业走投无路时只能通过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但高昂的高利贷成本远远超出了它们的资金承受范围。小微企业本身的营业收入就较少,生存能力较差,借高利率贷款只能是最后的无奈之举,最后能够起死回生的此类企业也就为数不多了。事实上,许多民间资本一直渴望通过正规的途径进入到金融领域,虽然或许会对现有的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合理得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必然会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
3、放宽审批权限,改良授信体制
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基本都是实行主办行制度,放宽审批权限是指可以由下级支行及分行或是小企业中心进行贷款全过程的管理,这样可以极大的缩短此类企业融资的审批程序时间,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为此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服务效率。目前,我国大多数此类企业的财务信息都存在不清晰、不完整和可信度不高等诸多问题,而现行的授信体制就是要根据这些财务信息来决定贷款与否,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改良授信体制,建立并完善区别于大中型客户的信用评级体系,为金融机构建立经营者的个人信用评级机制,并将其划入考核标准,为此类企业量身定做一套切实有效的评级机制,更好地适应小微企业的各种需求增强它们的生存能力。
本文作者:许雪莲工作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济学院
第二篇
一、小微企业融资博弈分析
小微企业和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在经营决策中都会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在借贷关系发生时分别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行为。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小微企业和银行视为参与博弈的两个主体。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可以选择贷款或不贷款,对预期有稳定还款来源且有足额抵押的小微企业银行会选择贷款;而针对成立时间较短、经营风险较大、资产质量不高的小微企业,银行往往持谨慎的态度。本文将基于三种博弈模型,研究不同假设条件下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决策行为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首先做出如下基本假设:1.博弈双方都是理性人,在博弈过程中都将根据各自利益做出最优决策;2.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不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共谋或串通,即不存在合作;3.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策略集为放贷或不放贷,企业的策略集为还贷或者不还贷;4.博弈过程中,双方同时决策且参与者相互了解对方的收益函数。在只含有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博弈中,我们令P为企业需要向商业银行申请的贷款金额;i为贷款利率;C为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前针对该企业进行必要调查的相关费用支出;r为该企业在借款期限内,能够利用融资款项获得的投资收益率,项目成功时有r>i,而项目失败时则无法收回投资。存在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发起贷款申请,商业银行将根据此贷款申请展开对该企业的贷款调查,包括企业的营运情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以综合判断该小微企业是否具有贷款偿还能力。因此该博弈将会产生四种结果: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小微企业得到贷款后扩大生产并按时还本付息,银行获得Pi-C的收益,企业获得P(r-i)的收益;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无法回收贷款本金P同时还产生了贷前调查费用C,企业因为拒绝偿还贷款而获得收益P(1+r);商业银行拒绝发放贷款,此时无论企业如何决策都因为没有资金来源,所以企业收益为0,但是由于银行在决策前对企业进行了必要的贷前调查,因而银行产生了C的支出。博弈过程的支付矩阵图如下:从支付矩阵中可以看出,当银行贷款收益(Pi)远大于前期调查成本(C)时,(不贷款,不还款)是该博弈过程的一个纳什均衡。小微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后,由于P(r-i)<P(1+r),不还款收益大于还款收益,作为理性人的小微企业将选择失信于银行;在完全信息下,银行将了解到企业很可能违约,所以银行将不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无法识别出小微企业的违约可能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选择谨慎的态度,这导致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银行都无法从贷款中获得收益,融资博弈陷入了囚徒困境。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为了降低贷款违约风险,商业银行普遍要求小微企业为所贷款项提供担保,当银行面临违约时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下面我们将考虑在加入法律保障情况下,小微企业和银行的融资博弈情况。现给出如下基本假设:基本假设的1-3项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前三项一致;基本假设4:博弈过程中,序贯决策,由银行首先采取贷款的策略,再由小微企业决策是否还款,一旦企业选择违约,银行则将选择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小微企业违约时,商业银行将选择是否利用法律手段起诉小微企业。如果银行选择进行诉讼,则将要承担由诉讼引发的相关成本,并且即使诉讼成功,银行也不一定能够全额收回贷款本息,由此产生一定损失,以上各项成本我们记为Ca;相应的小微企业为应诉也会产生一定成本Cb;同时无论银行是否起诉企业,一旦企业选择违约将会遭受潜在损失,其信誉会受到负面影响,记声誉风险为D。该动态博弈过程可以用博弈树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图1完全信息小微企业融资动态博弈将小微企业开始向商业银行申请商业贷款作为博弈的前提条件,则第一个节点表示商业银行开始决策是否贷款。银行首先将展开对小微企业贷款资质调查,如果评估结果是小微企业偿付能力不足或者信用不好等,则银行将选择拒绝该贷款申请,不发放贷款,此时双方均不能获得收益,银行还需要承担前期调查成本,收益向量为(-C,0);如果该小微企业资产质量较高,项目成功率大,过往信用良好,则银行将会选择向该企业发放贷款。一旦银行选择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小微企业将开始决策是否归还这笔贷款。企业将贷款投放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得Pr的收益。如果小微企业选择归还贷款则银行获得扣除前期调查成本后的利息收益Pi-C,企业则获得剩余收益P(r-i),收益向量为(Pi-C,P(r-i));如果企业选择不归还贷款,则博弈进入下一阶段。如果企业不归还贷款,商业银行将做出是否起诉小微企业以维护自身的权益。银行起诉小微企业获得的收益取决于法律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以及法律判罚后的执行成本。如果银行决定起诉小微企业,银行在获得正常贷款利润的同时,还需要支付诉讼过程中以及判决生效后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成本Ca;小微企业除了支付利息外,还要承担应诉产生相应成本Cb(通常来说Ca>Cb)以及由于违约而导致了信誉损失D,此时收益向量为(Pi-C-Ca,P(r-i)-Cb-D);如果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决定不起诉小微企业,则银行将承担贷款本金损失及前期调查成本,而小微企业则以信誉损失换得贷款本金及利息收入,收益向量为(-(C+P),P(1+r)-D)。
(三)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在现实市场中,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不清楚小微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有时候甚至无法掌握具体的贷款资金流向及投资意图,这使得银行难以合理预期小微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并以此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由于我国尚未能够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商业银行难以通过个人和企业的过往信用信息评估贷款风险。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依赖于借款人所提供的抵押物或者担保程度作为对贷款风险的控制。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中作出如下假设:基本假设的1-3项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前三项一致;基本假设4:博弈双方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银行要求小微企业为该笔贷款提供抵押或者担保。令k为该笔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率,其倒数则是抵押物价值与贷款金额之比,并假定企业逾期不还款时其抵押物将会被银行没收。而在以保证形式为贷款担保的情况,小微企业会寻找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其担保,在获得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出具反担保物,本质上反担保物就是对贷款的抵押物。P表示企业偿还贷款的概率,是商业银行基于有限的企业外部信息作出的还款判断。为简化分析,我们令C为0,即商业银行贷款前调查成本为0。银行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小微企业的还款概率,只有当贷款的预期收益大于0时,才会选择贷款,即:Pip+P(1/k-1-i)(1-p)>0且P/k-P(1+i)>0,整理得到i>(1-k)/2k。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只有当P(r-i)>P(1+r)-P/k-D时,才会选择还款,此时抵押物价值与贷款金额之比满足1/k>(1+i)-D/P。从模型类型来看,若该博弈是不可重复博弈,即小微企业只准备向银行申请一次贷款,以后不再申请贷款,且企业违约的信誉损失成本很小,企业很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若该博弈是重复博弈,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得到有效抑制,这是因为一旦违约,企业将无法再从银行贷款,信誉损失十分巨大。可见小微企业是否归还贷款受到声誉成本影响,而声誉成本的确定又是依赖于小微企业对未来贷款需求的考量。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优质的抵押物或者担保物,在企业预期声誉成本不变情况下,银行设定的贷款抵押率越高,企业违约动机越强,不还款可能是小微企业的最优策略。
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体系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为我们提出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提供了思路,具体而言就是要同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同时入手,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并且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
(一)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素质
在企业治理制度上,应当逐步实施公司制改造,构建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财务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自我积累、稳步发展、良性循环,同时应当规范和完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能够提高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小微企业经营者应当提高自身信用修养,树立起守信用重承诺的良好形象;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走科技创新道路,依靠高科技成果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发挥创新潜能,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要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应针对我国小企业特点,建立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中小金融体系,首先应整合现有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部门,分设成立中小商业银行,专门从事小企业融资服务;其次在银行组织制度方面也应当有所创新,现在各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已经设立对口中小企业的信贷部门,一级分行和作为核算基本单位的二级分行也应当尽快设置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机构,以制定和执行更加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贷款运营与管理模式,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创新;最后应当完善与现有小微企业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小微企业中,除了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等进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外,其他类型企业依赖直接融资造血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从需求前景来看,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小微型金融服务市场,迫切需要社会地位与之对等的中小金融机构服务。
(三)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缺乏统一、完整的信用信息系统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被相互保密的不同机构所掌握,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原因所在。统一的信贷登记机构的建立将使得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得以进行,双方之间的信息变得通畅。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登记机构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小微企业的资料与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企业贷款的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所占的比率,为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做出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贷款的成功率,实现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共赢。
(四)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财政别贴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方向性的政策工具,可以极大地促进目标行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引导小微企业产业投向、加速产业升级,同时降低小微企业的经济成本、所得税支出,获取更多税后利润。除财政补贴外,建立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也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从国际实践来看,我国首先应当明确小微企业地位,颁布保护小微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法律法规。其次,对小微企业融资从法律层次进行引导,不仅需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还应当扩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最后,还应当建立与信用体系相适应法规,使得金融机构放心地向守信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本文作者:沈颖工作单位: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上一篇:绿色建筑经济长久性发展思考
- 下一篇:私营建筑经济发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