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农村金融发展

时间:2022-01-13 09:51:09

导语: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农村金融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农村金融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变为中高速,经济注重质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居的地位越来越高,更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农村金融发展的好,会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高,进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运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现状;政策建议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金融的定义与传统的认识不同。传统的金融定义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和信用紧密连接,以至时时处于一而二,二而一状态所形成的范畴,从而货币的现实运动也包括在金融体系之中”。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金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认为金融是一种资源,其不仅包括资本和资金,而且包括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还包括资本或资金与其他相关金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此定义下来探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三个层次,首先就是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它是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中央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地提高,农民也有了闲散资金,这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些必要基础。但是农民增收还很有限,远远低于金融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另外在农村还存在着“系统性负投资”现象。所谓“系统性负投资”,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地取得居民储蓄,却没有以相应比例向该地区发放贷款。表1是我国1978-2004年系统性负投资额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农村存款在逐年增加,但是负投资量却也在增加,这会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同时也不利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货币的积累,这会影响金融的发展,一旦农村金融发展受限,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起来。金融作为资源的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各种银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7月23日,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工作安排》,在其中提出计划在3年内设立共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这些都说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创新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金融工具在借鉴西方和对已有工具改进后,已有80多种金融工具,但农村金融工具还主要局限于存款等负债类工具,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政策偏重政府主导,没有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以至农村金融业盈利较少,使得金融工具创新没有激励。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7月23日,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工作安排》,在其中提出计划在3年内设立共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这些都说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创新严重不足,是因为农村金融业盈利较少导致的金融工具创新没有激励。金融作为资源的第三个层次指的是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即货币资金运动与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它在我国农村指的是整体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服务范围扩大了,作为金融服务对象的广大农民普遍素质也有很大提高,金融工具也日渐丰富,这就为发挥金融第三个层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正进行新农村建设,目的是建设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坏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金融在健全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金融现在在农村越来越完善,使得农村有了剩余资金,农民可以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都是金融带来的好处。当然农村整体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

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国农村金融在我国整体金融发展的大环境下也有了显著地进步,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映,我们可以探究出这些问题的原因。

1,农业生产特点以及农民素质的影响

当前在农村金融发展地还相对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农业生产本身特点决定的。与工业相比,农业生产连续性不强,利润率不高,产品也主要满足自给,农民收入水平低,所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消费,很少进入银行进行金融活动。这就使得金融发展缺少基础核心金融资源。另外存在着的系统性负投资额使得农村资金更加稀缺,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会使得金融缺口加大。还有一方面就是农民文化素质不是太高,当其面对金融稀缺时可能会求救于非正规金融机构,这会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原因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部门的过快增长和规模增大,表明有很多资金没有处在正规金融体系之中,当农村资金需求者需要资金时,他们会更多地倾向于民间金融而不是正规渠道,这人为提高了融资成本,加剧了金融风险。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完善

根据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知道,金融组织体系处在金融第二个层次即实体性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不完善,会严重威胁金融的稳定,加上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起到预期的政策性金融作用,与之相联系的农业保险也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完善,会影响到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会不利于发挥金融整体性功能。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模型可以看出集体理性可能导致整体非理性,人们往往选择的是次优结果,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农村现在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农民、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都渴望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不是很完善。

3,我国整体服务业水平的影响

金融业属于典型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因素: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二个就是居民生活水平,居民只有生活水平提高了,才去转向服务消费。第三个就是劳动力的素质,高素质人才是行业竞争的重要体现,是发展服务业所必备的。纵观我国当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发展的很不平衡,主要在低端服务业上发展较快,像金融这样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还不是很快,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村缺少金融人才,生活水平较低,这些都阻碍了我国金融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金融是一种资源,其对经济影响不是外生的,而是内在于经济发展的。从政策层面看,这就要求金融发展既不超前于经济发展,又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选择有利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到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政策建议:

1,国家要加大支农力度,盘活农村资金

资金为金融之本,农民没有闲散资金就不会进行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必须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运用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进行金融活动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监管,减少农村“系统性负投资”现象,建立多管齐下的农村资金回笼激励机制,让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同时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和良好的政治环境,这需要国家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激励农民不断培养自己的金融意识,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建立金融文化体系,保障金融的良性发展。

2,金融机构要丰富金融产品,优化组织体系

金融机构产品越丰富,服务越多样化,就越能大幅度吸收农村资金,如可以加快农村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同时各金融机构要进行合作,尽可能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各级金融机构。还可以建立农村利率的定价机制,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体制。另外还要加快农业保险的发展,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还有就是要加强与民间信贷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由于民间信贷的灵活性,使它掌握了很多农民的金融信息,与之合作可以掌握更多的农民金融信息从而更好发展金融业。

作者:李凯伦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