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论文10篇

时间:2022-07-10 02:35:05

导语: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论文10篇

第一篇:农村金融对产业组织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现状探析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13亿总人口中,约有56%是农村人口。在此基础上,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也正在逐步的拉大。因此,加强农村合作金融建设,开展农村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资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然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与低效性却决定了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面对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只是通过合作金融的方式为农村构建了一个可融资的平台,即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中也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然而,信用社近几年来在农村的职能日益下降,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力更是几乎为零。此外,不仅信用社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并且几乎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这些资金或用于在城市购置产业,或用于子女教育,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合作投资。宏观来说,农村的金融市场在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几率偏低,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

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组织创新

1、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

资本投入是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的差异就是资本投入的差异。因此,要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实用价值以及体系的完善,首要前提是建立农村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第一,要建立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所谓间接融资,是指农民将闲置货币资金通过存款或购买农村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以实现合作金融的过程;直接融资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转化农村通过借款而进行融资的传统方式,引导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向金融机构贷款而获得资金,从而形成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助,实现协调发展。第二,建立农村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鼓励通过政民合作的形式开展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合作金融在目前各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状况,即“马太效应”,从而导致各个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稳定的均衡与持续增长,必须尽快建立经济增长差异的自我均衡机制,创建金融产业组织并实施运行机制创新,如加强引导农民投入合作金融体系,将合作金融首先重点扶持的可开发项目,帮助农村小企业加快发展进度[2],等等。

2、致力于打造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当前大多数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单一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且由于参与合作金融是农民自愿,农信社缺乏科学的引导措施,因此也没能完全发挥其功效。要联合行政村群体中的各个自然村成员构建一个或数个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离不开人民银行、地方政府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引导与宣传,要让农民切实看到合作金融的优势,自觉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内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此外,在已有合作金融机构平台的区域,要加强内控管理,结合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文化特征,着力打造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平台。

3、强化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

我国大多数农村至今还未形成完善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针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一些金融机构抓住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将金融机构变成了为个人敛财的重要工具,农村非法集资现象日益严重。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从立法角度要给予农民在金融产业组织中合法的地位,其次通过地方政府联合人民银行的形式,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协助农村发展金融产业组织,但不直接干预,而只是通过政策导向为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和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使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机构更好的为“三农”建设而服务[3]。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扶持、政策导向和农民协同共进,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旨,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建立起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农村合作金融平台,不仅是满足建设三农的需要,更是满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本文作者:刘玹泽工作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

第二篇:农村金融机构解析

1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所存在的问题

1.1网点的规划不科学

首先,金融机构的布局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没有对其进行规划。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都没有实施严密的考察。更没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金融需求来进行调整,其表现在银行网点的设置与所在区域资源丰富程度和网点覆盖程度不一致。而且在一些金融需求非常强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机构和服务功能。我国农村地区,正规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多元化不足的现象。大部分的县城都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或者国有商业银行,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城甚至还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企业。但是在乡镇网点当中,除了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以外,少部分乡镇才有农业银行的服务网点,但是一些乡镇甚至连邮政储蓄业务也没有。这正说明正规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的深入农村,我国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竞争机制。第二,监督管理部门在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当中,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而且在对金融机构报送的准入或者退出资料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没有思考网点地址当中的人口、行业、经济等因素。

1.2网点的布局不科学

这主要体现在农村机构网点布局失衡的方面。首先,我国的银行开始调整经营的方式,而且测并和降格农村营业网点,资金很难再流回“三农”当中,隔断了和“三农”之间的所有关系。其次,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也会受到地方、成本、经济状况的影响,所以撤并了机构和网点。因此,这使得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逐渐减少,不符合国家要求发展农村金融的要求。最后,业务的发展也和网点的建设不相匹配,这是因为很多网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网点的面积很小,设备也落后。这就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金融需要。此外,金融机构只注重设立,没有注重整合,因此存在很多的低效网点。在建立网点的时候,金融机构会很重视四周客户情况、经济状况等等,但是对于周围发生变化的环境,却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来应对。

1.3网点的功能很少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网点功能少的问题,因为受到传统存贷业务经营方式的影响,一些网点不重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如今,很多的金融机构网点都仅仅只有交易的功能,营销的功能没有得到强化,而且不能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此外,存在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问题。因为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限制,金融机构不能实现产品的创新。因此,其提供的服务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供给分析

早在2001年,我国就制定了关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制度,鼓励农村信用社采用不同于商业信贷市场传统的商业信贷方法,甚至免除了担保以及抵押,针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它的机制是这样的,为农户创造了一种获得贷款的最佳渠道,而且成本非常低。如果用户遵守信用,那么则可以获得第二次的贷款。在推行这个方案的时候,需要遵循几个原则,即“核定方便、余额控制、随用随借”等等,不需要农户提供担保和抵押。从第二年开始,很多的农村开始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中主要有农户自然人贷款、小组联保贷款等等。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很多县城的农村信用社都是以农户自然人贷款为主的,而四川省却不同,四川的很多县城以小组联保贷款为主。吉林省一些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发放自然人贷款,但是对一些非信用农户再采取联保的方式来发放贷款。一般情况下,开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都是和信用评级、信用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的。通过采取信用评定、信用村建设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该地方的农村信用文化,并且调整当地的金融生态。对河南某县的五个农村信用社进行统计和分析,截止到2011年年底,10个村的10231个农户的信用评级面超过了68%。而且在所有的农户当中,授予信用贷款额度的农户占总数的71.9%,平均每一户的授信额度也超过了5211元,最高的授信额度也达到了8910元。因此,正是因为开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用户或者是农村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不仅如此,开展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还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资产质量。尽管如此,每个地方开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是覆盖面的差异非常大。河南省很多县城的农户贷款覆盖面都已经达到了79%,这是因为这些县城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整个县城的经济已经不仅仅只是靠农业和养殖业来支撑,而是靠旅游业、餐饮业、工业等来发展经济。吉林省的农村信用社推出了这样的服务———“劳务快车”,食用菌生产贷款“菌农乐”,为农民提供贷款,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同时,当地的农村信用社系统还衍生了新的信贷品种,为农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发展机遇。也因此,当地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了83%。第二是单笔贷款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最高额、最低额以及平均额度差异上面。通过比较之后发现,河南的农户贷款额度差异是最大的,吉林的农户贷款额度差异是最小的。河南省的一些乡镇上,农户最低单户贷款达到了40元,但是这却不能够说明河南农户的贷款需求太小,因为这是农户之前的陈欠贷款。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在2010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提高了农户贷款授信的额度,2010年之前,最高授信额度是0.5万元,农户联保贷款是2万元,调整之后变成了5万元。对于贷款需求额度非常大的农户,可以采用几个贷款品种共用的方式,这样可以突破产业调整之后需求增加的难点。同时增加了该省的户均贷款余额。

3金融机构网点合理布局的途径

3.1仔细地进行调查

在调查的时候,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经济方面的因素,经济情况是金融机构选址的第一条件。这是因为当地的经济情况、企业能够对金融机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选址的时候需要分析商圈辐射范围内的产业、企业等。第二是人口方面的因素,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数量、年龄层、消费情况、心理特点。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商圈内部的人口情况可以决定金融的需求。而且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口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同。

3.2科学地配置资源

要提升服务的效率,就需要科学地对网点布局进行规划。金融机构必须考虑大局,将客户作为中心,对网点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地确定网点的服务目标区域,为市场进行定位。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内金融机构的布局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空白区域的网点进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估量网点市场的容量,避免同一类型的金融机构网点过多,产生无序的竞争,并且也要适当增加区域没有的金融机构网点,增加网点服务的覆盖面积。在对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重点进行确定的时候,也必须要避免金融机构过于集中的现象,从而保证每一类的金融机构都能在区域内统筹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不仅如此,还要扩大服务的功能。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服务单一,比如仅仅只有储蓄所,那么就需要增加自助银行。这样才可以满足该区域对金融的需要。最后还要对金融机构的网点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经营的位置和资源来分配机构网点,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可以针对某一类客户来设立网点,也可以专注于某一类产品和市场来设置金融机构网点。

3.3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

首先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的布置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而且要明确各大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使他们了解自身的职责,重点支持其主营业务的发展。农业银行必须重点支持农业生产,而且也要发放农业综合贷款、扶贫贷款,为农业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务。其次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保障机制,保障农村资金的来源。为了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更加稳定,需要通过制度来进行规划,将金融机构在农村所吸收的存款通过金融方式来投放到“三农”当中,真正的将农村资金使用到农业问题当中去。最后,还要把农村的金融网点纳入到“三农”范围当中去,充分的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对家电、汽车、农机等都给予了财政补贴,农村金融机构同样需要国家的支持。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网点进行优惠和补助。

本文作者:丁鹭工作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农村金融对农村产业结构影响

1文献回顾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戈德史密斯等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逐步兴起,该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和结构的变动具有重要的作用。Atje和Jovanovic(1993)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股票市场的发展具有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水平的双重效应。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也颇多。按照不同的时空视角,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中国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韩玲慧(2000)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与企业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范志芳和张立军(2003)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二是以区域、个别省市为研究对象。惠晓峰、沈静(2006)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东北三省的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得出东北三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影响作用,但不同省份的影响原因及程度不同。尽管国内外学者就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侧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的非平稳性时间序列模型和SPSS的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2实证分析

2.1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FIR=金融资产总量/GDP。用RFIR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RFIR=(农村存款+农村贷款)/农村GDP,其中农村存款=农村居民储蓄+农业存款,农村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业贷款。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包括农村产业结构非农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本文使用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综合指标作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本文用非农产业占农村GDP的比重NA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标AI来衡量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收集了1981~2009年的数据,主要指标选取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指标的影响,本文采用Eviews6.0进行计量分析。关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2.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影响

2.2.1变量平稳性检验采用单位根检验,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依据AIC和SC的准则用不同类型的ADF对RI、RF以及其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的结果,具体阐述如下:1981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金融相关率从1981年的0.2316上升到2009年的0.7218;同时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占农村GDP的比重也一直在上升。从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两个变量RI和RF都是非平稳的。再由ADF检验可知,RI和RF的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故原序列RI和RE为一阶单整,即RI~I(1),RF~I(1)。根据协整理论,两个变量是同阶平稳的,若其线性组合是平稳的且能使单整阶数变少,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就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2.2.2协整检验由于RI~I(1),RF~I(1),即他们都是一阶单整的,所以可根据EG两步法作协整回归,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作含有截距项的回归,回归结果如下:(1)(11.09473)(11.01169)R2=0.82T=29方程的R2是0.82,说明该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方程的整体效果很好,RF的系数为正,通过经济性检验。2.2.3误差修正模型对长期均衡模型修正之后便得到误差修正模型,根据误差修正模型的特征,我们知道误差修正项VECM就是之前回归模型中的参差序列e,通过Eviews6.0建立如下模型: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但-0.17243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不大。对模型的的回归系数,RI自身滞后项不显著,其他解释变量基本上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模型可知,短期内金融发展变动一个单位,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反向变动0.25个单位;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没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短期内金融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是反向变化关系,而长期内是正向的稳定均衡关系。

2.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影

2.3.1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建立本文使用的农业产业化的指标:第一,基础条件指标,选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速度X1、有效灌溉面积发展速度X2这两个指标的作为测评指标。第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指在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比重的提高X3。这是因为该比重的提高反映农产品优化的程度,同时这个指标也反映农业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第三,生产经营规模化指标,农业产业化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可选用人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X4来反映。第四,产业化效益指标。由于其直接决定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发展水平,采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指标X5来反映。第五,科技进步指标,可以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X6来反映科技的进步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而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本文引自徐会奇等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分解的指标。第六,农业产业化的市场指标,可以采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X7来衡量。金融市场化用农村存贷款之和占农村GDP的比重RF来表示。

3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模型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模型,可以得出结论:首先,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有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其次,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正向作用。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短期内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对此,为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3.1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性作用需要国家强化政策性金融的综合服务能力。另外,对于政策性金融经营条件和环境应该不断改善,如实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免交或少交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农村贷款的财政补贴政策纳入国家的财政计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2健全农村供给型金融体系,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供给结构上增加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力度,对于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户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支持农民发展适度经营,扶持形成与资源相适应的产业化经营。

本文作者:周小燕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第四篇:农地金融业务的区域差异

1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金融业务意愿区域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1.1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必要性看法的区域差异

1.1.1南京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必要性看法

表1显示了南京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必要性的看法。认为开展承包地抵押比较必要或必要的比例最高,达到84.14%;土地股权抵押其次,为63.85%;宅基地抵押最低,比例为55.61%。出现上述三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我国已经有试点在开展,且其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为农民尤其是弱势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第二,南京地区的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水平较高,为土地股份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土地股份化既能为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融资渠道,又便于持有者的股份转让。第三,宅基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开展该项抵押贷款业务能够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并使农民与城乡居民的住房抵押权利一致。但由于宅基地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生活财产,抵押物的回收风险是金融机构比较关注的一个因素。因此,在上述三项业务中,认为宅基地抵押贷款开展比较必要或必要所占的比例最低。

1.1.2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土地金融业务的必要性看法

与南京地区相比,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土地金融业务开展必要性的看法(见表2),认为土地承包权抵押和宅基地抵押比较必要或必要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8.72%和68.95%,认为土地股权抵押比较必要或必要的人所占的比例最低,为50.81%。南京和邯郸地区都对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必要性持很高的看法,但对于宅基地抵押和土地股权抵押,两者意见的分歧,主要在于邯郸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与南京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南京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证券市场、较高的货币化程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先前的金融理念为土地股权抵押这一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外部动力。与之相比,邯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慢,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还很薄弱,证券市场发展也不够发达,导致该地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土地股权抵押业务开展的必要性持较低的预期。

1.2对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土地金融业务开展可能性看法的区域差异

1.2.1南京农村金融机构对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土地金融业务

开展的可能性的看法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可以抵押,但可以转让的股权除外。”因此,土地股权抵押业务的开展不需要考虑相关政策的“放行”。在南京地区受访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近几年国家政策允许在当地开办土地金融业务这一问题回答,56.06%的人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被政府允许开办的可能性比较大或很大,31.66%的人认为宅基地抵押被政府允许开办的可能性比较大或很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的开展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1.2.2邯郸农村金融机构对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土地金融业务开展的可能性的看法

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受访人员认为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宅基地抵押被政府允许开办的可能性较大或很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46%和48.18%。两地区农村金融机构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持较乐观的态度,但是与南京相比,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宅基地抵押业务开办持更加乐观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有限,农民的融资渠道较窄。宅基地是农民一项重要财产,受访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认为该业务的开展能够为农民提供一条方便有效的融资渠道,政府的政策制定应该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异,采用需求引致性的农地金融业务来推进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运行,提高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其对宅基地抵押业务的开办较南京地区持较高的预期。

1.3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主要障碍看法的区域差异

1.3.1南京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主要障碍的看法

土地金融业务开展的障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抵押权认定和评估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抵押品处置风险”“、地方政策导向变更风险”。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土地股权抵押业务开展的主要障碍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所占比例分别为75.51%和70.54%。在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下,耕地属于集体所有,是不允许抵押的。而宅基地抵押业务开展的最主要的现实约束是抵押品处置问题,所占比例为74.65%,因为宅基地是农民重要的生活财产,抵押物的回收风险值得重视。

1.3.2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金融业务主要障碍的看法

在对农地金融业务开办的主要障碍的看法中,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认为三项业务开办的最主要的现实约束都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分别占受访人数的76.51%、76.51%和74.09%。主要是因为邯郸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大多为国家控股,金融机构空间结构行政化。因此,受访人员大都认为国家法律法规对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宅基地是农民的重要生活财产,“抵押品的处置风险”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约束(占受访人数的70.64%)。

2结论

由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环境的不同,南京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承包地抵押和土地股权抵押的供给意愿高于宅基地抵押,而邯郸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对承包地抵押和宅基地抵押的供给意愿高于土地股权抵押。对两地区来说,法律法规的制约是开展农地金融业务最主要的障碍,农地抵押权的评估和农户违约后抵押品的处置问题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顾虑。

本文作者:张红蕾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第五篇:农村金融需求调研

一、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综述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需求普遍化,需求规模扩大化,需求主体差异化、多元化特征。尽管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金融需求层次多样,但由于农户偿还能力相对较弱,融资分散且具有高风险性,缺乏有效担保及投资主体,因而出现金融抑制情形,导致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发生扭曲。正规金融的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主要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支持。基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隐含风险较大,因而需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进金融深化,规范农村资金借贷行为,缓解部分农村地区信贷短缺的现象。由表1和可见,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人均收入过低,收入增长率过慢的问题。表12006-2012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表单位:元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不与个体农户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曾经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的中国农业银行大量撤并其设置在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分支机构。机构设置上表现出城市化倾向。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农业银行就精简了其法人机构1万多个,减员近4万人。1999-2002年期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其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三万多个,仅剩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造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金融机构对促进农村建设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国2008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比2007年增加0.89万亿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2%,比2007年增加1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农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比2007年增加0.32万亿元;各类农户贷款余额1.31万亿元,比2007年增加0.3万亿元。由此可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逐渐增大。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的调研地区是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法,分别从金州新区选择青山村、大魏家镇后石村、大魏家镇付家村、二十里堡赵家村、二十里铺镇初家村、三十里堡镇犁树沟村、三十里堡镇北乐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农村金融状况和家庭金融行为。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94份。本次调研的基本内容包括农户家庭基础信息,农户家庭的主要金融活动及所需金融服务,农户家庭借贷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

1.农户家庭的基础信息

从被调查的农户的收入情况来看,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大部分农户的家庭年收入都比国家的农村平均水平高,整个调查地区的生活水平较高。被调查农户年收入在5000到20000元之间所占比重为24.5%,年收入在20000到50000元之间所占比重最大为33.3%,年收入在50000到100000元之间的为27.6%,年收入在100000元以上的农户所占比重为14.6%。所以,农户中高收入者还是占少数,大部分为中低收入者。体的63%,其次为经营收入,其占总体的31%,农林产品销售收入和出租房屋设备收入所占比例与其他两项相比较低。可以看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居民渐渐改变传统以农业耕作获取收入的方式,更多地进入城镇赚取工资。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部门,把一部分劳动生产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同时也显示出了大连地区较快的城镇化进程。从收入层面分析,家庭年收入5000-20000元的农户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农林产品销售收入,只有极少的收入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和出租房屋设备收入。但是,随着收入的上升,经营性收入和出租房屋设备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收入来源也逐渐增多。此外,收入中包含有农林产品销售收入的农户大部分收入不高,主要因为农林产品的低附加值和自然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农林产品收益有很大影响,农林产品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导致了以农林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农户收入较低。家庭收入中等的农户其收入来源大都来自出租房屋设备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而当农户家庭收入达到100000元以上时,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经营性收入。

2.农户家庭的主要金融活动及所需的金融服务

调查对象大多数都有购买保险,在85.4%的的购买者中,购买人身保险的占69%,购买财产保险的占19.7%,购买农业保险的占14.6%,购买养老保险的占41.5%。从收入层面分析,未购买保险的大多都是家庭年收入在5000-20000之间的低收入者,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保险的品种也有所增加。此外,调查还显示有29.3%的农户十分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保险服务,说明农村的保险市场还未被充分开发。大连地区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被调查农户对保险知识的了解还是相对缺乏,一般只涉及种类很少的几类保险,保险需求仍然很旺盛,而且保险对家庭理财有十分重要的帮助,相关机构如果能抓住机会,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专门针对低收入者设计的保险,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农户最常使用的金融服务来看,农户所办理的主要金融业务仍然是存取款,占所有调查用户的94.2%,其他几项金融服务所占比例都不是很大,其中贷款业务所占比例最小,为16.6%。这也符合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家庭理财方式主要是存放银行,这种储蓄为预防性储蓄,是为了存放方便、保证资金安全和取用便利等,而赚取微薄的利息收入等属于次要因素。所需金融服务方面,贷款担保为当前农户最迫切需要的金融服务。通常申请贷款的家庭经济条件通常都不是很好,本来就缺乏相关抵押品,难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因而担保抵押品缺乏成为农户申请贷款的一道主要障碍,从而造成农户无法开展生产活动进而也就无法进一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剩下的三项业务,银行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保险业务的需求较平均,均在30%左右,可见这些在城镇早已普及的的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仍然未能完全普及,仍存在较大金融服务需求。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网点少,金融知识的宣传及普及程度低,从而造成农村居民对相关的金融服务缺乏认识,进而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难以满足。

3.农户家庭借贷信息

由问卷分析可见,农户普遍愿意进行借贷但同时又认为借贷不易,这是由于银行存在一系列硬性的贷款发放标准限制了农户贷款,导致农村金融需求旺盛但供给很少,产生了供需不匹配。农户不能申请贷款和申请贷款难的原因主要是程序复杂、条件太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复杂的贷款手续感到困惑和无助。此外,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农民贷款扶持政策,但是严格的审核程序使得大多数不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不到贷款。同时,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具有"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银行本身可以从农户获取的的利润不高,零散的小额贷款会加大正规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银行“嫌贫爱富”的本质会导致对农户的贷款申请不会投入太多精力,这样整个贷款周期就会相应变长。农户的首选借贷方式为向亲朋邻里借款而非向银行信用社申请贷款,主要原因在于向亲戚朋友借款不需要支付利息和提供相应的担保,也不需要进行信用评级等复杂的贷款程序,同时借款的还款时间还可以商量。此外,选择向亲朋邻里借款不需要等待,而向银行信用社申请贷款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个等待的时间,很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比较急迫,因此选择向亲朋邻里借款。虽然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比较困难,仍然还有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户会选择向银行信用社借款,因为银行信用社在我国农村地区还是有很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农民还是很信任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所以,只要能够调整政策,针对农民的贷款需求特点设计出贷款产品,就会有很大的发展。此外,此次调查中只有很少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民间私人借贷,说明大连地区的民间私人借贷在农村地区还不是很发达,农村用户对这种方式了解很少,也未能涉足。农村社会目前正处在城镇化阶段的转型期,农户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农民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属于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经济风险,例如购买房屋、大病医疗、子女教育、婚嫁等。从农户申请贷款的用途来看,农户申请贷款的用途主要用于房屋,占到了48%,说明房屋作为农村居民当前的生活必需品,其过高的价格已成为农村居民的一个较沉重的负担。其次购买生产资料、子女教育、医疗和生意周转所占比重比较平均,均为25%左右,说明当前农村地区农户的支出项目出现多样化的特征。同时,非生产性目的资金借贷比重较高,也是农村借贷风险较大原因之一。最后,被调查对农户中,认为当前贷款利率高的农户占75.2%,可以看出农户普遍认为当前的贷款利率较高。农户申请贷款所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的收益率有可能还不到银行的贷款利率,这一问题如不改善,农户就会陷入贷款还款的循环怪圈之中。

4.总结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度低,农村居民能参与交易的金融产品有限,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关注度很低,金融机构或银行在宣传金融知识或金融产品时都忽略了农村居民这一主体。因而尽管存在很好的理财产品,但由于很多农村居民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所以影响了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的销售,导致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活力不足。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涉足农村市场,进而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其所需金融服务的数量高于收入较低的农户。收入水平高的农户所能接触到的金融服务也比收入水平低的农户多,收入水平成为限制农户金融活动的一个主要指标。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深度有限,大连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民借款渠道单一,金融市场垄断化趋势明显,大部分农户只有一种正规金融方式-即从农村信用社贷款。而且大连农村地区的民间金融活动也不像江浙一带的民间金融有较高的活跃度和成交量,金融抑制问题较严重。四、对策及建议第一,银行和金融机构继续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应该推出新的专门为农户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保险公司可以针对农户的需求推出新的好险种,增加农户可以加以购买的金融产品的数量。第二,金融机构应实现产品“走出去”的策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农村进行宣传,让农村居民充分了解和熟悉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还可以适当增加营业网点数量,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第三,政府应该对金融机构业务下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放宽对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第四,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支持,加大金融对农村就业结构转化的支持。就业的转化提高收入,增加农户物质积累带来收入增加,从而改善对农村的信贷支持。

本文作者:杨帆和军工作单位:辽宁大学

第六篇: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一、引言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关注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目前农村资本市场供需失衡,资本使用效率低下,金融抑制现象严重,落后的金融体制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金融深化的对策意义极其重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管理、市场利率等金融业务有一定的改进,但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的现象仍较明显。1、农村金融机构结构单一,农信社占主导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但在大多数贫困地区,仍然仅有农信社一家金融机构,并且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事实上,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农村居民金融活动的主要中介。据统计,2002年至2006年,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均超过80%。下表为2012年我国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农村金融市场落后,信贷规模扩张有限一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较差,群众金融知识面窄,农村居民很少参与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在互联网金融盛行的今天,他们可能连各种常规金融商品、衍生金融产品都很少接触。二是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业务量小,抵押担保物缺乏,农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较少,融资模式也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使得不少农民只能冒着高风险将其储蓄资金通过民间渠道进行放贷。三是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扩张有限,民间借贷活跃。据央行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为14.5万亿元,虽然连续多年保持较快的增速,但占全国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仍仅占21.6%。长期以来,农信社资产质量较低,为了优化资产结构,经常片面强调担保或抵押贷款,对贷款对象审核要求高;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农信社资产质量低,资产负债比超出央行的规定,其资产扩张受到严格的限制。农信社信贷难度之大,使得农民更倾向于民间借贷活动。3、农村保险市场相应不发达,担保物品及机构较少首先,保险业务在农村宣传、普及力度不佳,多数人对之理解程度有限,未能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加上理赔经常不到位,人们总体上对保险业务不感兴趣,就算投保也是以人寿险、家庭财产险为主。农作物险种未能普及,使得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农业市场的发展。其次,农村的抵押担保物种类少,担保机构严重缺失。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但政策的制定实施还将有较长一段时间,担保、转让制度短期内还不成熟。4、农村储蓄资源利用率较低民间的借贷利率一般高于正规金融组织的存贷利率,且农户日常要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比较大,这使农民本身对储蓄的积极性就不高。加之,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常超负荷经营,信贷业务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存款规模的增长也难以带动贷款规模的扩张。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存款利用率不高,资金运用并不充分。以上是北京市2002年至2006年金融信贷情况,由表可看出,农村储蓄转化为投资尚存一定的机制障碍,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不高,资金运用效率比较低,这又将拉大城乡建设的差距。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分析

1、利率管制严格,农业货币资金供求受抑制长期以来,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在法定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一定的百分比,而存款利率则严格按照规定利率执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贷款利率更是管制严格,利率浮动空间较小。这样利率并不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需关系,其经济信号导向功能散失,最终影响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直至2013年7月20日,央行才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规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及“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将有利于农业货币资金供求,也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竞争性。2、分业经营下金融机构分工限制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农村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情况严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性质单一,不吸收存款,信贷业务只对特定农产品提供收购资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容易造成农村资金的流失,直至后来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才改变这种状况。而农村商业性保险机构曾因其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亏损且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支持,被迫收缩业务范围甚至取消。当然,近年来随着农信社的商业性改革,各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落户,分业经营情况大有改善,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也有所提升。3、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完善,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多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正常的制度下,社员作为出资者,应是产权的所有者,能按出资额对农信社的财产行使支配权和经营管理权,并监督其运行过程。但制度形同虚设,在实际运行中,产权主体变异为国家或集体,真正的产权主体被架空,信用社的产权虚置,社员对信用社所应拥有的权利被严重削弱(具体见表3)。农信社现有治理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员工“吃大锅饭”思想严重,加之其在几次大的政策调整中,积聚了大量的呆坏账,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比较困难。,2002年11期4、金融准入限制严格,非正式金融发展缓慢人们通常把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称作正规金融,而把各类基金会、互助会、储金会、私人钱庄以及民间借贷活动等称为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由于体制内金融制度所提供的信贷供给不能满足农村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衍生出来的。以前,政府没有正确认识非正式金融存在的价值,没规范好并赋予其合法的地位,而是极力维护现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造成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秩序。由于政策的制约,金融机构准入限制严格,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抑制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市场准入使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金融管制使农村金融机构因业务单一而缺乏竞争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利率管制扭曲了货币价格,使信贷市场受抑制,进而抑制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少,使农户更多选择储蓄,乡镇企业、农业公司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这将反过来抑制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计划和贷款程序的存在容易与市场的真实需求发生冲突并且为掌握权力的人贪污腐化创造条件。这些将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因缺乏竞争、自律而走向衰惫;农村因得不到有效金融支持而生产难以规模化;农村资金向非农部门流失;被抑制的农村金融延缓农村商品化、货币化进程。为了振兴我国农村经济,须全方位进行农村金融深化改革。

(一)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功能

涉农银行金融机构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不断推进内部改革和创新。1、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信用社服务功能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规范股权设置、民主管理、服务方向及财务分配等方面内容;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鼓励其根据当地经济文化状况安排组织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鼓励有条件的农信社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吸引其他信用社或者金融机构甚至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权参与,或者信用社之间相互联合、跨地区合作。三是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品种。扩大贷款覆盖面,减化贷款手续。在金融工具、服务方式、经营范围上为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信息、技术等多元化综合服务。2、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农业发展银行应在按保护价收购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同时,在产业、区域布局上重新规划与调整,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投入,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与农业科研成果鉴定转化的政策性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政策业务资金来源,解决融资渠道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要按存款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债券,农业发展银行可到国内外金融市场融通较长期的资金。建立风险基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3、强化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的支农力度农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重点的涉农金融机构,应继续大力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作为较年轻的邮政储蓄银行,也应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强化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将涉农信贷业务与其他业务区别开来,增强支农服务力度。

(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改革,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制度型、环境型、结构型三类金融抑制,我们必须从制度上、结构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金融环境。1、创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一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建立起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付结算体系,创新适合农户需求的结算工具。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当地需求创新“量体裁衣”式金融产品。扩大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覆盖面,围绕支柱行业、特色行业开发产业链信贷产品。2、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拓宽涉农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融资模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扩展。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针对涉农企业资信评级较低特点,利用集合授信、打包发行等方式发行集合票据。探索涉农资产支持票据等适合涉农企业的新型债务融资工具。3、创新金融担保方式,完善保险市场一是在法律允许、财产权益归属清晰前提下,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积极探索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在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探索农民对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鼓励以政府资金为主体设立的各类担保机构为农业提供融资担保。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现农业险种在农林牧渔等方面的全覆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三)推进农村金融政策改革,适度放松金融监管

1、放宽准入条件,扩大金融基础服务覆盖面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标准,在允许的范围内扶持其他形式金融组织发展。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和“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考虑取消法人银行控股的相关规定,允许并鼓励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小型金融机构,增加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形成银行业、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放开市场利率,强化风险管理2013年7月,央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将有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农村金融机构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在综合考虑资金供求关系、贷款期限、信用等级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同时,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防范利率风险。3、简政放权,加强业务引导适度下放基层涉农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鼓励基层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情况下,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在金融政策方面,央行更多地通过窗口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适度推出贷款利率补贴和免缴存款利息税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本文作者:黄瀚工作单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第七篇: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及启示

一、引言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而且从2004年至今已经连续十年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对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视的确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出台的农村金融调控政策基本都是以“制度创新”形式传达着简单的行政命令,使农村金融机构沦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短缺”、“农户融资困难”等棘手问题。归根结底,农村金融体制不够完善,尤其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农村金融法制化是使农村资金高效转化为农村生产资本、加快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拟在阐述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其成功经验,探讨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希望为当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参考。

二、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实践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始于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土地银行法》(1852年)、德国的《产业及经济合作社法》(1871年)为代表,而其完善则是到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以德国的《合作银行法》(1889年)、法国的《农业互助保险法》(1900年)、美国的《联邦农业信贷法》(1916年)为代表。总的来说,发达国家通过农村合作性金融法、农业保险法、农村政策性金融法等专门的成文农村金融法培育农村金融主体和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其中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极为成熟,颇有借鉴价值。1.法国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法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堪称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的先驱国家,早在1852年就通过《土地银行法》的颁布,在全国设立土地银行,以求解决农业资本不足等农业滞后问题,这种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业务为突破口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模式的确在短期内促进了法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法国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不愠不火中前进,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后,进入风生水起阶段: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法律或法令,比如在全国范围建立农业信贷互助地方金库的基础上,1899年通过《建立农业信贷地区金库》的法令,使地区金库成为若干地方金库的联合组织,发挥其业务协调、分配资金及提高融通长期资金的能力;1920年依据《农业信贷银行宪章》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信贷管理局,来监督管理地方银行、地方金库等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法制体系的监督指导下,法国农村金融模式呈现出两大特点:首先,金融业务都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即凡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农业项目,这些金融机构都会优先支持,甚至会贴息支持;另外,严格按照合作原则经营,不仅体系内部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独立经营、财务独立、自负盈亏,而且具有很好的民主监督机制。除了颁布实施诸多法律法规引导、培育、监督金融市场外,法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农业保险法规,1900年颁布《农业互助保险法》,肯定了农业保险社的法律地位和权益;1960年颁布《农业指导法》,明确规定了农业保险的内容;1976年颁布《保险法典》,细化了农业互助保险的规定;1982年颁布《农业灾害救助法》,规定农业灾害等强制保险内容,这些法律法规的推行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2.美国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美国虽然农业人口不多,但却可以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绝对的农业强国,其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制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美国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主要以联邦的《农业信贷法》和《农业保险法》为主体。《农业信贷法》最早颁布于1916年,至今已经经历了六次修正,而正是不断的修正完善使其在不同时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在1916年至1933年之间,《农业信贷法》作为纯粹的农村政策性法令,促生了联邦土地银行、国家农地协会等机构,而国家农地协会作为联邦土地银行的地方机构通过设立代办处的形式在全国构成了一个大范围的营业网络,并以较为优惠的政策为许多农业生产者提供了金融扶持。1933年经过又一次修订之后,《农业信贷法》演变成为农村合作性金融法,在该法的推动下,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央合作银行和12个地区农村合作银行的体系。1938年之前,美国农业保险完全是由市场化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根本没有农业保险法规。1938年美国出台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原则、机构设置等,同时依据此法成立了由美国农业部直管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这种国家经营农业保险的模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此后,随着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投入的加大以及《克林顿农作物保险改革法》的实施,美国逐渐形成了“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私营保险公司经营”的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农业保险模式。3.日本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日本农业资源比较匮乏,但同样凭借较为完备的农业政策体系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强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不仅起步较晚,而且是从农业保险法规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政府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先是对农作物灾害与损失等农业问题进行了近十年的评估研究,在1929年颁布实施《家畜保险法》,之后又于1938年颁布实施《农业保险法》,这些法律法规尽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战时需求,但的确保证了日本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1947年战败之后迫切需要重建的日本将之前的《家畜保险法》和《农业保险法》合并为《农业灾害补偿法》,从而确立了日本共济组合的农业保险模式。这是一种三方组成、由政府领导与农民共济组合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日本还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包括水稻、玉米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户和农场参加保险,并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日本战败之后,在通过立法构建农业保险制度的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性、合作性农村金融法制体系。1945年制定实施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是日本最为重要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法规,在其指导下日本政府全部出资建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日本农林渔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了关键的金融支持。1947年随着《农业协同组合法》、《农业协同组合财务处理基准令》、《农协会并助成法》等十几个附属法令的颁布,日本规范农协发展的专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法律的监管之下,日本形成了包括中央金库、都道府县信用联合会和基层信用合作组织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农村金融合作体系。

三、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法国、美国、日本三国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实践的简单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国家尽管农业形势不同、法律传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是他们都依靠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制体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而且都着力于政策性、合作性、保险性三大层面的法制建设。发达国家这种极为相似的全方位法制建设不仅培育了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又保证了金融交易的安全稳定,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经济来说有着良多启示。第一,强化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在保证农村金融立法稳定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虽然出台了一些农村金融的办法、规定、文件,但这些暂时性的、或者是应急性文件往往缺乏连续性,而无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及时出台一部农村金融法规,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提供长期的根本性指导。国家必须以立法形式规范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地位、性质、经营方式、业务范围等各个方面,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窗口作用,更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的注入,使其灵活经营,以适应多变的农村金融实际。第二,通过合作性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恢复、巩固、提高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基础地位。同样由于合作性农村金融根本性法律的缺失,中国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农村信用社”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等不同政策法规的指令下不断调整,直到2006年演变为纯粹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本没有体现“自愿、民主、互助互利”等合作原则,自然无法有效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疲软的弊端。对此,国家应当加强立法,明确规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经营形式、服务范围、监管方式等,确立“自愿、民主、互助互利”的基本原则,使其切实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基础性支撑机构,特别是要拓宽加大对其监管渠道和力度,同时也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第三,加速农村保险法的立法进程,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但是也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农业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中国的农业生产年年都会遭遇瓶颈问题,即使2004年以来随着更多保险公司涉足农村生产领域,但是农村金融保险的业务依然处于亏损的局面,似乎无法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和公共性,既要明确政府的职能,也要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尤其要完善巨灾风险机制,避免农业生产的停滞或中断。

本文作者:孙彩虹秦秀红工作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性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也有着推动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生产力占国民经济总值的重要地位,并且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较高比例,所以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然是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2研究思路

本文从我国的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现状出发,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1.3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现状,着眼于全局,制定方针政策,有利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增长。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2.1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金融积累理论:是由哥利和肖所提出的,是指随着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该国家的金融机构将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的积累与发展与我国农村金融的积累与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结构理论:是由雷蒙德•W•哥德史密斯在20世纪60年带所提出的,该理论表明金融的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金融深化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的用金融自由化政策促进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这一伟大的理论开创了金融理论化的先河。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指在金融体系结构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适当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这种政府干预的行为才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问题。

2.2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

2.2.1国内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献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提出农村金融改革事关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他认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保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周才云通过研究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程度,提出了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2.2国外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献Gurley进一步发展了Schumpeter的思想,他提出不同的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并且大小也不相同。Jeanneney和Kpodar研究了金融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提出金融系统为穷人们提供了投资平台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増长现状

3.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蒸蒸日上,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农村的金融机构少。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存在大城市中,在农村分布较少,这使得贷款提供者比较集中,农民贷款不方便,竞争不足。即使一些农村地区有金融机构,但从业人员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农村金融服务单一。银行推出的金融服务受地区的限制而有不同。处在落后地区的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所享受的金融服务也相对单一。金融服务的缺失导致了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本身不足。这一先天的不足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3.2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例如:我国提出了废止农业税,进行农业补贴废止农业税条例,提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一系列政策是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与发展,然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人民人均收入增多,但城乡收入差距增大。通过对往年的数据进行观察,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住房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城镇居民的相比差距是越来越大。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虽然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由往年数据可看出,只是在近几年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才突破9%。农业设备落后。我国的农业生产设备较落后,这使得生产受限,生产效率低。落后的生产设备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4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増长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4.1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

我国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积极的发展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服务三农,为农村金融发展多做贡献。

4.2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如今我国部分地区的城镇银行贷款效率低,影响了资金注入农村经济的效率,从而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完善贷款效率。使得农村所需资金得到及时的满足。

4.3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驾护航。我们必须使得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法可依。可以先制定一些规范的法律法规和一些非规范性的文件。

4.4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弱势产业,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因此农业也需要发展保险市场。降低农民的财产损失。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补贴力度,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使得保险公司和参保人员放心的参保。还可以对保险公司实行优惠减免政策,从而调动保险公司在农村工作的积极性。

本文作者:吴培英工作单位: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第九篇:农村金融供需缺口测算

一、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令世界瞩目。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构上的不合理,并且这种不合理现象愈来愈多地显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县城与乡镇二者之间的距离愈拉愈大,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占有很大比重,其经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农民,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切实改变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现状,实现农业、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是非常迫切的。与城市的进程类似,农村、农业部门的经济进程同样需要各类生产、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要素的汇集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通常在经济进程的初级阶段,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表现为要素推进式的外延增长。而对此发挥扶持作用的社会资金的提供情况对整体的经济进程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从根本上影响经济进程的完成。因而我国广大农业部门的资金供给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对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缺口测算的文献大都停留在2002年到2006年,这对指导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意义不大。笔者整理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金融年鉴》中的相关资料,测算了1998年到2011年14年间我国农业部门在金融方面的供需缺口情况,以了解当前中国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供求情况,并通过更长时段的数据推测农村金融供求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农村金融缺口的测算方法

1.中国农村金融理论供给量

本文中的金融融量,指金融的融通,以及容纳量,具体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最大或者是最适宜的容纳规模量。一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融量呈现出连续萎靡的态势,其总量的增加一直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加。在回答中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与实际发展进程中需要的金融融量的差距这一问题前,需要首先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的描述及测算问题。(1)简单生产力条件下的金融理论融量回顾世界金融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物物交换时金融融量与经济总量二者的比值为0,即此时实体经济的演变并不以货币金融作为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物物交换逐渐转化为实物与货币之间的交换,也就产生了银行业。此时,实物规模的大小就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货币融量规模的大小,金融融量与经济总量二者的比值为1,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金融融量以及经济总量二者间的这种比值关系,被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用金融———经济比率的关系描述出来。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金融总量(M)等于经济总量(G)与金融———经济比率(K)的乘积。由此可得出表1。(2)发达生产力条件下的金融理论融量人类迈入现代经济社会后,社会经济便不再通过较为简单的形态呈现出来了,其崭新的运行方式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多深层次的涵义,其规模上的变化也不单单是相同规模的金融融量可以实现的。原因就在于,首先,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已由简单的通货媒介转变成了交换与资本货币的兼容、国内与国际货币的兼容等等,从而使货币媒介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极大的进步;其次,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现代金融相关机构不仅能够让货币以及信用活动发挥其本身的乘数作用,甚至能够让整个社会的金融融量呈现倍数的增长。所以,本文对简单生产力基础上的金融融量模型予以扩展,即金融总量(M)等于经济总量(G)与表示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的经济金融融量系数(K1+K2+…+KN)的乘积。(3)我国农村GDP的构成和测算农业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当是农村地区所有产业的增加值的总和。为了尽可能多地使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测算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应对三次产业分别进行。根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含农、林、牧、渔四个行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建筑业,包含制造业、采掘业等;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它包含物质及非物质生产部门。可见,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由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总增加值组成。首先,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估算。自1994年起,全国的第一产业具体增加值数据都由国家统计局在年末统一公布,因此,本文将直接利用农、林、牧、渔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估算。其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估算。对于这两部分的估算实际上就是对农村区域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饮业增加值进行核算,故将采用收入法进行。就我国当下的状况看,这些行业在生产运营过中所创造的增加值基本是由乡镇企业做出的贡献,因而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乡镇企业在这四个行业中所创造的总增加值,就是农村区域内第二以及第三产业中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最后,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估算。由于没有直接联系的统计数据可以利用,因此,只好运用一些较为变通的方式间接地估算第三产业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在这一部分当中,只有劳动者在农村的非村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科研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相关部门中所产生的增加值是直接相关的。在我国现行的农业部门社会经济模式下,非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部门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其中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在日常活动中的所有成本都要由广大农民来承担。根据国务院1990年公布的农民承担责任的相关政策,我国农民所需承担的责任数额不得高于上一年度农民人均年净利润的5%。在此本文暂时假定这一数字是5%,并假设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部门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所产生的增加值各占一半的比例,那么,全部由农业部门中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近似地等于农民人均年净利润的1/10。综上所述,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公式为:农村GDP=(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非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100/90。由此可得中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表。

2.中国农村金融实际供给量

虽然我们能够估算出我国的农业部门金融融量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程度,但是,我国的金融相关部门对于农业部门整体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贡献了多少金融融量呢?笔者将结合理论与农业部门经济进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实际达到的程度。农业部门的金融融量可分成三大部分,即被用作货币流通的那部分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被用作信用活动的那部分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被用作资本活动的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较为落后,因而能够被用作资本活动的货币自然非常欠缺。本文为了简化计算过程,依据现行的统计口径,将农业部门所有的金融性总资产取代实际的金融融量进行计算,得到表4。表4为我国金融、非金融相关部门为农业部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贡献的所有金融性资产,即所有的实际融量。从结构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贡献的信用活动的融量占有近七成的比重,它对农业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非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贡献的资本活动的融量仅1%。这与城市工业部门中资本活动的融量相比相差甚远,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严重滞后。

3.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缺口

前文对农业部门金融融量理论以及实际情况的探讨和测算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金融缺口。这一金融缺口的相关数据见表5。三、结论与启示由表5可知,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极其匮乏。1998年以来,金融方面的缺口呈现逐年上浮的趋势,增长幅度高达36732亿元。由图1可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差距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缩小趋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在我国农业部门的城镇化建设中,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缺口才开始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但是,农村金融供求缺口的相对值仍高达51.73%,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较大。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较大差距,不仅表明在金融融量上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差异愈来愈大,更反映出农村区域社会与全国的国民经济之间差异逐年增加。弥补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缺口,要求我国在经济体制内部尽快形成自我调节机制,在经济体制外吸引资金力量,积极适应农业部门中多种经济实体在资本方面的需求。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不断扩大而供给却未相应增加这一现象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我国农村资金外流、信贷业务萎缩和金融功能不足三个方面。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应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探讨与研究。

本文作者:宗杰佟光霁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第十篇:金融政策对企业的有效性

一、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自主创新与金融政策

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主要在于生产技术的创新,在当前不断更新的经济形势下生产技术的竞争依然占据主要的经济市场竞争焦点。全球化带来了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关联性的金融危机冲撞。随着全球市场的经济泡沫毁灭,金融市场贸易遭到国际性的打击,全球经济活动活跃度降低,经济生产总量损失巨大,一场世纪性的金融危机让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纷纷转移生产模式,聚焦新能源开发与新技术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够带动相关行业一系列的产业构造优化,制造新的经济行业与职业岗位,从而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技术的开发不只是企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个起点。我国企业经过世界性金融风暴的洗礼,其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让企业能够以较快速度恢复发展,但实际上我国无论是实业基础还是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他相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巨大进步空间。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是重置生产资源的一系列过程,将产品开发从概念设计落实到生产实践,再进一步推广到社会市场中,市场经济下的产品具有更新速度快,产品特征鲜明以及面众范围广等特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困难等级上升,企业不得已承担来自成本资金,市场销售以及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开发风险,让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与扶持的必要作用更加明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政府的金融指导与政策扶持行为的参与,政府针对企业采取的政策倾斜,发展引导以及生产资源协调等手段为我国企业开发生产新技术,生产新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等经济行为奠定了优质外部条件,让企业更好地发挥内部创新潜力。我国企业在自主开发创新的起步阶段首先需要针对市场不同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规划行为,企业经营者缺乏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开发生产风险,大多使得投资与技术开发活动陷入沼泽困境。企业原始发展资本不足导致业技术自主创新行为停滞,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具有促进与协调作用的角色,应当从金融税收以及发展政策上采取有效性手段,让相关企业缓解来自技术开发资金成本上的压力,扩大技术性企业的技术开发空间,让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保持持续性。

二、国内外不同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创新与开发有效性

一个国家经济创新水准与创新成就不能缺少必要的创新资本参与。欧洲国家早于我国开始生产技术创新行为,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大幅度领先于我国。同属于亚洲国家的日本、新加坡等虽然缺乏大量的生产发展经验积累,但是由于在创新资本的积极参与下,其生产企业技术性发展程度已经能够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创新资本的投入除了实际发展资金的投入,还存在其他发展因素的影响。企业除了获取大量的创新资本,还需要来自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支持与向导。一般包括金融政策的指导,主要受到货币政策、银行利率调控以及国际汇率转换等方面的影响。国家对技术型企业的发展支持,一般通过降低企业发展贷款利息利率,贷款利息补贴以及降低企业发展贷款门槛等路径实现。西方国家政府针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采取的金融政策有效性十分明显。例如,美国政府对于起步阶段的技术型企业专门政策性资金投融补偿,让国内银行降低针对技术型企业的贷款门槛,从而缓解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压力与风险;日本针对技术创新型企业专门出台了由政府买单的企业信用担保系统,让政务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风险负责,这种来自政府的支持行为大大鼓励了技术人才投向生产创新活动;另外,欧洲国家采取的低贷款利率、低贷款门槛等方式都为该国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开辟了得天独厚的经济、社会环境。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鼓励性金融政策对于其国内企业的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性4F5C用,让苹果、三星、索尼等具有自己独立产品技术、品牌定位明确的新一代电子行业在世界经济大流中脱颖而出。

(二)我国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创新与开发有效性

金融危机的背后是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落后,是我国政府政策调控手段不力的印证。经过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政府充分发展市场调控职能,不断出台指导性的金融政策,对于生产企业的发展政策扶持,更多焦点在于自主性创新生产的强调,让将金融政策成为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促进性保障。首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行为更加向国际标准化看齐,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更需要参考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经济反馈,企业自主创新之路最基本的发展因素在于政府的金融政策倾斜。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存在的非国营企业,其根本的经营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产业的开发,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投入到企业创新开发研究中。然而由于技术型企业研究、生产、开发等多重身份的特殊性,导致此类企业后期的经营持续能源稳定度不够,也往往受到来自政府金融政策手段的影响,需要加入其他调节平台的资源协调作用来为企业生产以及市场需求两方面牵引经济关联。政府作为最大,调控手段最有效的调节平台,其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性不言而喻。我国技术型企业发展初期,政府都给予相应的扶持与照顾,在技术与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引进,生产开发资本的投入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等方面都为企业创造了优势发展条件以及广阔发展空间,直接缓解了技术型企业经营者的经济风险与开发压力,让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开发成功率起到明显的有效性作用。

三、我国金融政策促进技术型企业发展有效性的表现

政府利用经济政策手段,塑造经济型指导型政府形象,不断增加金融资本对于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投入,用政府财政预算促进技术产能的开发。市场经济不能缺少政府的调控手段,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扶持经济企业的发展,利用金融政策强化针对技术型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力物力的支持,对于企业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技术产业等都政府能够依据现已出台的金融政策给予一定经济扶持,开发企业的贷款渠道、企业贷款额度以及后期还款利息等都能够享受到实际的经济政策优惠。自主创新型企业受到政府直接的政策倾斜照顾,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丢开经济压力开发风险,对于企业以及市场来说都具有积极性作用。例如: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专门受到中央财政部门的特殊指派,针对国内具备高新技术发展资格的企业采用股份融投资方式扶持技术项目开发;海关进出口金融政策专门降低技术产业生产设备进口限制,减轻税收压力。金融政策的不断规范让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升级为企业服务性能。自主创新型产业中多是中小型企业,多而密集的中小型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针对庞大的金融服务对象,完善、规范的金融体系能够保障金融服务的畅通。因此,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都要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特点,从抑制技术创新开发阻力为基点出发,从技术创新角度上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才能够让我国企业不断获取巨大的生产资金投入以及发展政策倾斜,更一步进新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占据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市场。利用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市场技术创新鼓励模式以及市场反馈机制来调节政府金融政策与市场金融机构的的平衡。政府在自主创新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冲动风险担保人角色,为企业发展扩展开阔空间,另外采取鼓励制强化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对于此类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我国自主型企业专享的银行资本融投优先序位特权,构建起了一套专门适用于自主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之间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耗损。金融政策加强了经济市场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促进要素能效性,使得市场对于企业经营活动更具促进弹力空间。经济市场是自主型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创新的主要场所,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保持基本发展的物质动力来源。市场经济活动主要来自政府以及市场行为本身,经济市场行为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有着直接联系。金融政策能够调和政府、金融体系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联系,形成互相的促进式活动模式,让企业从该特定模式中获取最大的经营发展空间与权益,是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促进的直接有效性表现。比如针对企业技术开发需求的进口物资设备等,国家银行都能够依据具体情况提供资本投入;生物科技等技术型产业则享受来自国家银行的政策倾斜照顾,一般的金融商业银行则与当地具备创新实力的自主创新企业结合。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各个企业关于经济市场领域的竞争是多方面的,企业之间除了在硬件配置以及软件服务上存在巨大竞争空间之外,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改革,生产水平提高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成为企业竞争白热化的主场地。总的来说,企业之间的经济市场竞争主要在于生产技术革命,技术革命的力度与企业能否保持优势竞争力,能否持续地向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企业生产中技术革命的力度是企业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最为关键的生存条件。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才结束计划经济,从此踏入市场经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与地方以及中央政府的向相关金融结构与金融政策密切相关。

本文作者:袁立蓉工作单位: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