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保险业如何应对金融风暴

时间:2022-09-24 03:31:00

导语:独家原创:保险业如何应对金融风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保险业如何应对金融风暴

摘要:2009年,金融风暴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深入,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保险公司应该采取的措施,正确认识金融风暴,更新经营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注意风险的分担,化被动为主动,化解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让公司业绩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风暴

眼下,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席卷至全球,众多国家深切地感受到了金融海啸的震撼力。受累于金融危机,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或积极寻求救助,以避免崩溃之厄运,或已回天无力,悲壮倒下。与此同时,中国的保险公司也已感受到了大西洋彼岸肆虐海啸的丝丝寒意。据有关部门预测,在2009年,金融风暴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深入。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保险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化被动为主动,化解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让公司业绩迈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保险行业的一员,我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保险公司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金融风暴。

一、正确认识金融风暴

(一)短期有影响,长期是机会

由于我国保险业跨海投资起步较晚,步伐较小,直接影响一定不会很大,自然也就不会造成致命的重创,即便是投资富通而遭“巨亏”的平安,年底还是有望“保赢”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他形象的告诉我们真正的机会所在。放眼全球看未来保险业的竞争与发展,金融危机后的中国保险业竞争优势会更加凸显,前进的步伐会更加矫健。

(二)抓住机会,破浪前行

作为保险业来讲除了要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必须看到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机会。这次金融风暴,虽然我国的保险业不能独善其身,但依然可以笑看风云——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破产险境,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因深陷经营困境正式宣布破产……这些一定会成为未来金融保险教科书上的生动案例,作为国内的保险公司一定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廉价“学习”和拓展的机会,因为它们既是警示,也是教训,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关系到我国保险业长远发展的成败。

二、更新经营理念

(一)以金融风暴为契机,拓展保险业务

金融风暴不光影响“口袋”,更影响“脑袋”。这次金融风暴无疑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国人的风险意识,拉升国人的保险需求,同时也会有助于国人对各种金融投资理财工具的全面认识和正确应用,从而有利于保险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以前闻所未闻的“存款保险”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一度“刀枪不入”的股民、基民居然破天荒的拨打起寿险营销员的电话,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大单在城市乡村频频出现……。作为保险行业来讲,这是一次拓展业务的绝佳机会。

(二)以金融风暴为契机,加强保险业务管理

金融风暴召唤我国保险业保障回归,管理回归。当前,我国国内几家大型寿险公司纷纷调整险种结构,重回保障本位,明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险种策略以10年期保障型险种为主。这样的调整不但有利于突出保险的保障功能,发挥保险的社会职能,也有利于营销员收入的提高,营销队伍的稳定,还有利于保险公司创费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保险业务管理的规范,总体上有利于长期稳健经营。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保险公司管理的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提高营销队伍整体层次,提升专业化营销水平,提升行业的社会认同度。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一)全力吸纳人才

早在196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就,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智力投资的经济意义,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人力的各项投资形成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对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因此,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宏大、艰巨的社会工程。目前金融危机为保险行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招贤纳才的机遇。因此,作为保险行业的各类公司,一定要有思想上的远见,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能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同时要关心和信任各类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二)全方位开发人才

保险行业要全方位开发人才一是要培养务实高效的营销干部。营销干部在保险营销管理中,起着基础管理和带头示范的作用,对有潜质的营销人员要强化服务的观念,培养他们熟练掌握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本领。二是要培养业务精湛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员是营销队伍中的主体,是把推动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营销人员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保险营销技术和经验,要密切关注本行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利用一切机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将外国的营销经验“中国化”、“本地化”,争取在本行业营销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保险行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用好人才。真正的人才所追求的是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环境。因此,要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的人才,必须切实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机制。简单地说:一、要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进一步在全公司乃至全行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二、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建立人才正常晋升的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天地。

四、注意风险的分担

在金融风暴下,任何企业最理智的做法就是集体分担风险,做为保险行业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再保险。所谓再保险,即“保险的保险”,是保险公司把自身承担的风险责任部分或全部分摊给其他保险公司,达到分散风险、稳定经营的目的。它可以使保险人避免危险过于集中,不致因一次巨大事故的发生而无法履行支付赔款义务,在整个保险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分散风险、扩大承保能力、改善偿付能力、提高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技术、促进保险市场的安全稳健运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由于再保险在整个保险体系和经济金融领域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再保险在巨灾面前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担忧并不是没有根据。据有关报道,世界第四大、德国第二大再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汉诺威再保险第三季度亏损了3.95亿欧元,是公司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世界第一大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也公布了其第三季度季报,该公司出现了6年来首次季度亏损,11月19日,瑞士再保险宣布已为次级贷款相关的衍生品撇账12亿瑞士法郎,苏黎世资产管理公司认为瑞士再保险的财报结果令人失望,因此将瑞士再保险的评级定为“减持”,并补充称,该公司今天的资本减记只是“冰山一角——现状阴霾密布,前景雷电交加”。事实上,苏黎世资产管理公司对瑞士再保险的这一评价,也可以认为是对整个再保险业的评价。可以说,这次全球金融震荡让人们看到了包括再保险在内的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再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瑞士再保险等老牌的再保险公司和西方发达的再保险市场,中国的再保险业无疑是比较年轻的,再保险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由于中国整体上在这次全球金融震荡中经受影响较小,从而到目前为止保险业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震荡中,保险行业通过再保险来分担分险将具有时代意义。

五、善于保护自己

随着金融风暴影响的不断深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保险索赔这一块肥肉,保险行业的合同纠纷呈上升趋势。2008年,中国保监会处理的投诉案件比2007年同期增长40%。从违法违规类信访件来看,寿险违规主要是销售欺诈误导,产险违规则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价格竞争。理赔服务水平不高、“理赔难”依然是合同纠纷的突出问题。产险方面主要表现为查勘定损不及时,理赔程序不公开,理赔相关人员随意拖赔、惜赔、无理拒赔,公司强行指定修理厂且修理质量欠佳等。寿险方面主要表现为业务员诱导投保人带病投保、未尽说明义务,客户没有了解清楚所投保险险种的保险责任及相关保障,公司、客户对产品条款理解存在分歧引发理赔纠纷。这两大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保险机构违规经营,制度执行力不强,服务质量较差。而在这其中,一些素质有待提高的保险业务员的行为也是导致客户投诉以及引发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保险公司来讲,一是要通过提高广大保险业务员的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避免纠纷。二是一旦发现骗保行为,保险公司一定要关于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总之,金融风暴对保险行业来讲,既是危机,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