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会计控制

时间:2022-04-03 09:22:00

导语:论商业银行会计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商业银行会计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与会计控制的弱化,造成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案件。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经济案件其数字是历年来少有的,也是触目惊心的。

2000年,国家审计署组织了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9个省级分行、97个地市级分行、526个县级支行1999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发现各类涉嫌犯罪线索33起,涉案金额达143.8亿元。

2001年审计署对中国银行总行、7个省级分行及150多个分支机构2000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的审计,发现大案要案22起,涉案金额27亿人民币,涉案人员35人。

2002年,审计署对中国建设银行20个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2000多个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查出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51件,涉案人员74人,涉案金额22.74亿元。

2003年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的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见国家审计署历年审计报告)。

2005年1月中国银行某支行6亿存款被神秘卷走。该案涉及金额已超过10亿人民币。最近银监会首先将中行该案定性为“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情节十分恶劣,损失比较严重,暴露出部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松弛、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处罚不严等诸多问题”。

以上这些数字足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其基础工作中存在会计核算不严密,会计管理不严格,会计控制不得力状况,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这些问题虽已引起监管部门和内控部门的普遍关注,但从目前会计核算工作来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明细分类核算与总分类核算不相符,账款不符,账凭不符,账据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的问题。

银行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银行经营成果核算不真实,目标利润弹性大,账外经营、截留利润、虚列成本、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违纪现象依然存在。会计管理不到位,会计控制失效。

会计人员在会计操作中有章不循,违反制度规定办理会计业务,会计岗位设置未严格执行“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原则,存在一手清现象。

会计电算化制度执行乏力,操作员权限设置混乱,计算机安全条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在电脑中擅自删除存款记录(存款记录“说”删就删),以他人代码进入电脑操作系统,删除存款业务记录,侵占存款为己有。

会计核算和操作制度设置不规范,不符合会计核算要求,银行临柜人员违规违章操作,账务处理程序随意简化,关键性控制环节未实行。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责任性不强,业务技能不高,在办理银行各项业务中,没有按规定的处理程序、规定办理。不按规定办理存、贷款的核算,违规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承兑和贴现;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对票据防伪、防假识别能力不高,造成银行资金被诈骗、冒领和损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弱化,账外经营依然存在,导致有人利用会计内控无力而滥用,挪用银行资金,造成银行资金财产严重损失。

会计主管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未真正落实,形成检查真空地带,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相应的管理制度未能跟上,造成新业务管理制度的缺憾。

银行会计监督不得力。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水平,忽视了会计监督的真正职能,甚至以为会计监督的职能就是“内控健全、账平表对”。

人员素质不很高,大多数属于“记账型”人才,真正从事过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却很少。

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导致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相互脱节;两个相容岗位缺乏相互制约,以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法律意识淡漠,部分银行在执行会计法规方面存在偏差,一方面对执行金融会计法规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在日常会计工作管理与操作方面,只满足于每日账平表对,对核算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不加考虑,警惕性不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犯罪分子有空可钻。

二、几点建议

银行会计工作仍是银行工作的基础,其好坏决定或制约着整个银行工作的水平。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大都集中于会计工作的风险,财会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的根本风险,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应该从加强会计防范入手,通过控制会计部位的风险点,来达到金融风险防范的目的。

我国在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时,在将目光投向产权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应将更多的关注投向银行的管理改革,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是银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会计发展到今天应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记账、算账的角色,而将管理与控制职能列为银行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能。通过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提升银行运营的效率与效果,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应是当前我国银行会计工作的发展重点。

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一个组织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既是履行会计职能和保障业务发展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防范经营风险、促进银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面对入世以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改革步伐。但资本金不足、不良贷款比率过高、业务品种单一、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运作中的行政干预等问题仍在困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较高,风险的规避手段较少、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加快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速度已是刻不容缓。

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商业银行最终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改变其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手段。

作为银行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会计,必须摆脱算账、记账的传统角色,尽快向管理角色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银行的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市场经济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中会计服务的目标,即会计不仅为银行的股东服务,还要为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服务;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其次,要改变会计管理的方法,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银行运营数据的统计、归纳、整理、分析,发现问题,科学进行战略决策;最后,拓展会计管理的领域,将银行会计工作拓展到风险防范、客户服务、产品开发等领域,将会计工作贯穿银行管理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适应商业银行战略转移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不仅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而且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从战略上进行管理思想的根本性转移。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的精华,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此后,安索夫(H·l·Ansoff)在1965年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并将战略定义为“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目标和使命,包括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将要实施的方案”。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以行为分析为基础的行为战略管理理论及资源和知识为研究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带给商业银行的启示就是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时,应从发展的角度入手,从建立银行长期核心竞争力入手,从合理配置利用有限的资源入手,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通过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来实现银行自身价值,最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银行经营战略的转移,要求银行的会计部门应意识到银行会计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只是其职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银行会计的控制与管理职能才是其主要功能。例如在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下,银行会计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经营理念指导下的会计工作,只是提供简单的财务数据,而是要求会计部门能够提供不同顾客的资信状况、顾客的满意度状况、顾客对银行资源的耗用与贡献情况、顾客的忠诚度状况等新的管理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搜集与整理,发挥会计的管理与控制功能。银行会计的管理与控制职能的发挥将直接影响到银行战略转移成功与否。

(三)健全的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必然选择

“强化管理、规范经营、稳健发展”是国内外银行业长期实践证明的、必须一贯坚持的经营指导思想。而金融机构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保证。如果商业银行有一个健全的内控系统,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银行经营也同样能保持稳健,能够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效经营。

(四)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合理评价商业银行绩效的需要

我国的金融体制以间接融资为主,构成社会金融资产主体的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绩效将会决定性地影响社会资金的运营状况。全面深入探讨银行业的创值能力、资金运用效率和经营绩效,对认识全社会资本形成、资金使用效率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潜力等问题都具有重要而富有启发性的作用,但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其作为中国金融业主导力量的角色极不相符,与企业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情况相比,滞后很多。现行的银行绩效考评办法存在着考评理念与考评方法落后、考评目标定位模糊、评价结果失真,缺乏与绩效考评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惩罚措施等问题。这种现状的产生除有历史和体制原因外,银行会计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绩效考评工作是建立在会计工作基础上的,需要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在考核服务耗费作业情况及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时,需要发挥银行会计的控制与管理作用,对银行服务进行细分,对每一核算环节进行分析,尽量缩减非增值作业,提高银行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银行的整体创值能力。科学的会计管理和控制工作是银行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五)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手段相对于国外发达商业银行还很落后,风险防范手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的作用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例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

资金的流动性、银行资产的质量状况等信息都是需要商业银行会计的工作来取得的,将这些指标控制在安全界限以内也是需要银行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够实现的。此外,我们现在提倡的借助社会力量约束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防范银行风险,也是需要建立在银行会计充分、准确披露银行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完善和水平的提升,是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