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保险业的风险探索
时间:2022-01-21 03:07:00
导语:后金融危机时期保险业的风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后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后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只有清晰地认识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
(一)日趋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挑战。市场繁荣期的竞争更多的是营销能力的竞争,而在后危机时期,一方面市场环境复杂动荡,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还有待恢复,投资收益降低和资产的缩水又会刺激保险企业对当期保费收入的不理智追求,从而导致风险积聚。因此如何在适度承担可控风险的前提下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残酷竞争更加考验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由于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高于发达经济体,各类跨国公司都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国际保险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具有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理念的国际保险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必将加剧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公司稳定下来,也有一些会被淘汰出局。如何能在后危机时期积蓄实力迎接下一个繁荣期也对我国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新产品开发带来的挑战。由于经济危机降低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感,因此会使人们的保险意识有很大的提高,保险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风险保障型产品需求会大大增加,投资型保险产品更加倾向低风险、高稳定性收益类产品。这就促使保险企业在后危机时期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侧重发挥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作用。开发新的风险保障型产品要求保险公司提高精算水平,控制新险种的保险风险,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准确评估企业总的风险承受能力;具有抗金融周期或者金融危机能力的长期储蓄型产品则对保险企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已逐渐显现,2008年我国全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仅为1.9%,低于上年10.1个百分点。2009年虽然市场有所恢复,收益率达到6.41%,但仍低于2007年约4.5个百分点。后危机时期资本市场将逐步恢复,但仍然会以低迷震荡为特点,而且通胀又会有所抬头,因此虽然长期投资可能有较好的盈利机会,但短期投资平均回报仍将处于历史低位,同时金融投资风险也较难预测。随着保险资金境外运用开闸,在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条件下,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难度也将增大。另一方面,后危机时期不仅长缴费周期的保险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而且在保费支付形式上,消费者运用财务杠杆的意识增强,期缴方式将会增多。随着保险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保险资金的风险管理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金融监管加强带来的挑战。后危机时期中国保监会将会在保险资金运用和偿付能力两个方面加强监管。《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险产品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结果,将保险产品分为保障型保险产品和投资型保险产品,实施保险产品资金运用分类管理。投资型产品资金运用,要在风险控制等环节独立于保障型产品资金和其他资金的运用管理。保监会制定了保险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以及保险机构股权投资管理、衍生品交易管理和融资融券管理等的规定;在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同时,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和额度。这些变化对我国保险企业产品风险评估技术、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技术提出新的挑战。在偿付能力方面保监会逐步提出了动态监控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保险企业由原有定期提交风险管理报告的静态风险管理向动态风险管理过渡的一个开端。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风险管理文化。我国保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企业决策层应重视风险管理及保险的保障本质,确保长期、稳健的经营策略,真正实现企业经营从以保费为中心转变为以风险控制为中心。其次,要把风险管理变成制度,变为整个公司内部所有环节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完善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增强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第三,提高企业全体成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使各部门能够主动配合和支持风险管理工作,逐渐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改进信息系统支持风险管理。在后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和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规划和建设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其能够从平台、数据、操作等层面为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实施创造充足的空间。具体来说: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应该满足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指标所需数据的要求,同时,借此机会对各类企业历史风险数据进行规范的整理,以支持基于客观数据的企业风险度量与决策,通过原始客户数据的标准化整理支持精算和承保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将各类业务信息系统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以便数据的共享及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功能的设置;利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支持合规建设。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信息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加强信息的备份与保管、完善系统的灾难恢复功能及各种应急预案等来规避。
(三)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重视保险资金的安全问题。在具体投资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中,可以引入风险调整收益等指标和风险预算理念,综合考虑收益奖励与风险约束及惩罚。其次,要注重投资风险。由于债券是保险企业投资的主力资产,后危机时期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债券发行主体的偿付能力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保险企业应专设内部信用评级部门,动态调整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信用评级,监控信用风险,并从自身特有的角度来评估其信用状况作为投资依据。第三,在后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应格外重视控制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尤其要注重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例如,保险企业可以抓住国家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机会,根据自身经营的需要选择基础建设类资产进行投资,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另外,后危机时期,资本市场进入低迷时期,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处于低位调整阶段,这正是保险公司低价配置长期优质资产的机会,很多国际保险企业在此方面已经有所行动。
(四)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第一,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升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以适应动态风险管理的要求。第二,综合控制保险风险和投资风险,平衡承保收益和投资收益。根据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产品、营销和经营策略。保障型产品和投资型产品的规模应与风险资本、偿付能力相匹配。第三,在风险管理上前后台相结合,不仅重视后台的风险管理,也将风险管理作为评估前台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业务指标。对拓展的新业务进行审慎的风险检查以识别新业务自身的风险及其与其它风险的关联。第四,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减少由于人员、系统、外部事件等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尤其是在市场恢复期加强对营销团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培训,制定科学的销售激励政策,避免非理性竞争、虚假列支营业费用、虚假退保等弄虚作假以及误导宣传、违规经营等问题。
- 上一篇:基于财务视角的保险偿付综述
- 下一篇:剖析旅游广告传播媒介及策划对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