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2 01:2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金融市场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市场学论文

建构主义的金融市场学论文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中心,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与建构主义的观点相悖。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的作用也由传统的以教授知识为主要职责转变为以引导、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为主。因此在建构主义者眼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提出一种与建构主义相配合的教学方式。[2]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我们可将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一)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其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只是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该转变其在教学中主导的作用,而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时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主动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建构知识应该是一个人主动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是自发的、主动的。二是积极运用知识。学生应该在多种不同环境下积极运用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外化”。三是努力实现自我反馈。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学生能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强调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者对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进行了区分,前者是由教师控制并主导的,而后者则更加自由。在学习环境中,学习是主动且自由的,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环境中的工具和资源完成自己的学习,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习者的协作与帮助。自由开放式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情景的构造,因为知识总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且在不同情景下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是建构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造各种与现实相似的虚拟情景,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愿望,使其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和自主的学习。

查看全文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论文

一、概述

金融市场学课程,是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个入门课程,几乎所有开设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在教学中都安排了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授课老师教学质量水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学生对金融市场学的认识和最终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随着高校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工作也正在稳步展开。

二、金融市场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陈旧

之所以经济管理专业将金融市场学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体系的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所做出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态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多任课讲师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持排斥态度,以至于在讲金融市场学的时候,更多的内容侧重于“金融”,而刻意的忽视“市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误导了学生对金融市场学的正确认识,还使学生对了解整个金融经济体的构件格局产生了影响,实属人为因素。

(二)教学环境单一

查看全文

金融市场学案例教学方法

1.案例选取应具备典型性、相关性、时效性

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教师精选出的案例要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具备典型性、代表性,要集合金融市场学的重点难点问题、金融市场的热点前沿问题选取。二要具备相关性,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选取要紧扣教学内容,三要具备时效性,金融市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波动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很多精彩案例,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次贷危机等,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案例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2.教师要完成从讲授者向设计师、组织者、总结者角色的转变

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做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在对案例进行认真甄选的基础上,要吃透教学内容和案例,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体现教学目标与要求,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与广度,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可以让学生思考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投机者通过哪些途径使得泰铢贬值,中国与周边国家受到的影响,这样一方面学生对衍生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从国家的角度,深入认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如何有效防范。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起着组织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小组讨论的方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金融市场理论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深入分析,启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案例讨论多数情况下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恰当简短的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对学生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是对学生的反驳,引导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要对讨论及案例进行简短总结,首先,对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要把讨论结果进行概括,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其次,对案例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案例中的关键点,指出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案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合理分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时

案例教学是辅助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够更加深入掌握理论知识。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有固有的优势,连贯性强,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不能重案例轻理论,也不能轻理论重案例,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课时,引用案例不能过度,不必对所有的理论内容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金融市场实际,选择性地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查看全文

证券投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作为地方性综合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课程之一,证券投资综合实验的设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重点探讨证券投资综合实验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软硬件相配合、科学设计课时、设定考核标准、增强师资力量和搭建学生实习平台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以不断完善证券投资综合实验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提高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证券投资综合实验;实验实训课;改革;探讨

1证券投资综合实验设立和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地方性综合院校金融学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证券投资综合实验的设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构成为培养金融学专业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1)证券投资综合实验与金融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金融市场学课程使金融专业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概况,而证券投资综合实验则被视为以金融市场学为基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应成为地方性综合院校在金融市场学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获得证券投资操作实训机会的主干课程。证券投资综合实验与商业银行技能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验共同构成金融学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培养学生金融三大领域———证券、银行和保险领域实践操作技能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2)证券投资综合实验是连接证券领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桥梁。地方性综合院校通过开设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和期货投资学等课程,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地学习证券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学生通过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一定的证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证券投资综合实验课程可以高仿真度或实盘进行证券投资实践操作,便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3)证券投资综合实验是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性强的技术应用,以培养综合性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证券投资综合实验顺应了金融学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学科特征,满足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需要,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各项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证券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

2证券投资综合实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1课程软硬件设施配合度欠缺

查看全文

金融学教学改革观点与建议

一、金融学科教学现状

金融学科教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改变。从培养目的来看,改革开放后,由原先的“服务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教学要求来看,1999年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在高校传统的线性模式基础上增加通识教育,使得教学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发展。从课堂形式来看,从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班教学,大量耗时的板书也被简洁明了的PPT取代;等等。虽然当今的金融课堂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加贴合学生与当前社会现状,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书籍使用不全面、课堂效率低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结合高校金融学科教学现状与当前金融学科学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金融学科教学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二、金融学科教学问题分析

(一)课程与课堂的缺失。1、课程问题。1)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金融课程体系的整体涉及的知识面较宽,但深度不够,而且整个金融课程体系涉及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繁多科目,但是由于分科、分时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学一门丢一门,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体系,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其次,对于金融领域不同方向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着重培养、因材施教。再者高校金融课程专业岗位性不强,导致高校金融课程与专业岗位的设置严重脱节。另外,公共课与金融专业课的课时设计不合理,公共课课时偏多,专业课课时偏少,导致金融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差异不明显。2)教材的内容偏颇与滞后,国外教材的翻译有偏差。国内的金融教材多数是搬用西方的金融教材,理论齐全却问题频出。首先,西方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许多西方的相关金融产品在国内根本不曾出现,学生无法从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找到相关的金融产品,导致课程带入感不强。其次,部分课本内容过于老旧,书中事例不具有时代性,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发展动态,教材的滞后性较大。再者,国内部分译者对西方金融学的相关书籍翻译不准确,翻译成中文后的教科书与原作者的原意产生较大差异,还存在多处错翻、漏翻的情况。3)考评机制单一且简单。期中、期末结课考试多半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试形式更偏向于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辨析能力。此外考试题目多半是一些旧题,缺乏原创性,学生只要将前几年的课程试卷多加记忆,便很容易取得高分。2、课堂问题:1)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部分高校教师侧重个人科研、论文以及职称考评,而忽视了教育工作。其次,他们多在社会上兼有其他工作,大学任教被他们当做其中的一项“副业”,并不在意教学的本质,只是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不高。2)课堂监管不严格。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学生课堂上对手机的关注度过高,影响了正常听讲。除此之外,进入大学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产生了一些变化,部分学生变得自由散漫,加之课堂要求不严格等等,这些情况下导致了逃课代课情况频发。(二)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差异。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多数实践课程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但那些完善的模拟软件并不具有真实性,程序化的操作避免了真实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且软件更新较慢,很多案例过于久远不能迎合时代变化的需求,而且实验课程较少导致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不对等,加之理论与实践经常不同时进行,导致理论脱离实践。2、基本实操技能缺失。Wind资讯软件、EVIEWs与SPSS等计量统计软件、SQL数据库软件等等在经济、金融领域广泛应用,但在校学生对这些软件知之甚少,即使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简单讲解,未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目前金融企业大多数岗位涉及证券分析、投资分析、企业估值、合规调查等等,而大部分学生目前对这些知识涉及甚少,只会照搬理论课程中的定义,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三、理想与建议

(一)预期与需求。真正有效、高效、有料的高校金融课改应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市场,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1、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的课程设计、适应时展的教材以及高素质的大学教师都是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大学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平台。2、着眼于市场。从课程到老师最后到考核均要着眼于市场。高质量的课程要满足市场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深受学生欢迎;一些应用型课程要求老师要有一定的市场经验,与社会相接轨;并且科学的学生考核也不应只是一张笔试卷子,涉及到专业技能的考核应深入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二)建议与方法。为使金融专业进一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综合上文总结如下建议。1、从学生层面进行改革。1)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学习,教师应更加倚重于对学生的引导。在院系统一安排基础课与公共课的情况下,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对于专业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空间。在学生掌握自主权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有针对地进行专业学习,拓宽知识面,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后的职业选择会因此而更加广泛。2)加强综合评测。金融院校(系)应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评测。对于学生的评测不应仅局限于笔试考核模式,应将范围拓展开来,在以往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到创新科研活动中去。一些学校实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测办法包括如下内容:金融企业组织领导能力、金融业务社交能力、金融业务经营能力、金融业务实践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加强综合评测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其毕业后从事金融行业做更周全的准备。2、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改革。1)将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相结合。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到市场对金融行业相关技能的要求,注重实用性课程与量化分析课程的结合,强调数理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在良好的理论基础之上,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实操课程的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2)将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在符合我国市场的前提下与国际相接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充分的理由将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国际化,以顺应时势。应着眼于学生的国际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

查看全文

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现代银行的出现,将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虽然金融市场有所发展,但金融活动主要集中于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金融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货币银行方面;20世纪30年代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出现,金融学建立起宏观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50年代后各经济主体迅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使得以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学理论从宏观抽象理论分析转向了微观金融分析,运用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和MM定理对资产组合、衍生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等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主流。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只研究宏观的货币政策、理论和银行存贷款业务管理;改革开放后从大一统的计划金融转向了多元的市场金融,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多层次金融市场,微观金融发展迅速,金融研究转变为注重研究微观个体的金融决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和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各个地区纷纷成立,主板市场包括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以及债券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投融资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等金融工具创新,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能力、能将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融为一体处理各类金融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各地区经济金融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许多金融机构招不到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学生面临相当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还适应不了经济金融部门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质量和结构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建设中必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是由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各方面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和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级金融人才是适应不了我国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查看全文

扩大学生国际财务视野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具体请详情见。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查看全文

高职开设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国际金融学是财经和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再结合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利用模拟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优化对学生的考核手段。

关键词: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软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查看全文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的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国际金融学是财经和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再结合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利用模拟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优化对学生的考核手段。

关键词: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软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探讨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具备能把国情特点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起来的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文章以美国著名常青藤高校———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其应用经济学金融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明确金融学科人才定位,突出金融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适当增加金融定量分析的内容,合理布局金融知识点,推进金融课程体系重构以及充分发挥课程组织者的能动作用,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融教育;国际化;课程模块

一、概述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自此,我国经济全面步入全球化的轨道。我国高等教育顺应经济全球的要求,实时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节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得到较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83年首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其中面向世界为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方向。随后,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大学要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的办学规律和经验,促进了我国大学国际化步伐加快进行。2010年7月20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前沿,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我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省教育厅设立留学项目,鼓励大学教师跨国研修、学习。同年9月,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2015年3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每年向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大学每年吸引不少的留学生,拟于2020年,让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达到15万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当前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出现,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不同金融市场风险相互传染,金融国际化已经成为未来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趋势。金融国际化具有世界范围内金融融合的特征,指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金融活动的主体跨越国界(或行政区划)参与到另一国(或经济体)的金融活动中去的状态和过程。金融业的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特征要求国内外高等教育相互交流,尤其是我国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经验。金融人才是金融国际化的主导因素,国际化过程中其涉及的金融风险监管需要人才参与,不同国家的金融合作需要人才推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具备能把国情特点和国际通行规则结合起来的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美国著名常青藤高校———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其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以期对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康奈尔大学以及金融学科简况

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于1865年建立,校训为:“这是一所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知识的学校”。主校区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Ithaca),另有两所分校位于纽约市和卡塔尔教育城,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IvyLeague)名校成员,一所位于的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办学理念曾影响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为当时全美高校之最。截止2017年,共有56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或教研人员曾荣获诺贝尔奖,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2位,居全美第十位,目前有在校生12904人,有教授1648人,教工共2718人。康奈尔大学名列2017-18年USNews全美大学本科排名第14。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机构CWUR排名世界第12;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13;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9、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6。康奈尔大学正式开学的第三年,亦即1870-1871学年,学校即开设了中文课,曾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有卓越贡献的人才,包括中国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中科院奠基人赵元任,近代外交家施肇基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康奈尔大学是中国问题的科研重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居世界前列。经济领域的研究覆盖广泛,包括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和市场改革、国际金融和贸易、以及环境和能源问题。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科属于商学院,后者是全美最佳商学院之一。学院建立于1946年,随后于1984年更名为约翰逊管理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康奈尔大学校董会投票通过,合并酒店管理学院(SchoolofHotelAdministration,SHA)、查尔斯•戴森应用经济和管理学院(CharlesH.DysonSchoolofAppliedEconomicsandManagement,Dyson)和塞缪尔•柯蒂斯约翰逊管理研究生院(SamuelCurtisJohnsonGraduateSchoolofManagement,Johnson)院,成立全新的“康奈尔商学院”(CollegeofBusiness),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阶段各种人才培养服务。商学院已经成为美国学科最全面的超级商学院。康奈尔商学院有145研究教师以及近29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18年美国USNews商学院排名第16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