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启示
时间:2022-12-11 04:03:55
导语: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复杂化,金融监管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都相继进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使国家的金融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宏观趋势。1、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加强西方金融监管实践证明,不管外部监管力量怎样强大,监管如何谨慎,没有内部控制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这些都不一定有效。事实上,从巴林银行的破产就可以看出,若是银行制订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且严格实施,纵然是有别的原因引起的金融动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的金融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也一直受到西方各国的关注。如美国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2、金融监管的市场导向和信息披露不断加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微观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整,主要是市场替代性规制。这为金融业的市场机制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的基础,市场参与者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掌握关于金融机构准确、及时、有内涵的信息,而它们的决策本身又对金融机构的行为构成市场约束。因此,信息披露、透明度是西方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高度重视的。如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制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采取同样的会计和披露标准,以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的约束作用。3、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各国之间的金融风险转移和扩散的趋势日益增多,金融监管全球化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近年来,环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成立了“金融稳定论坛”在东亚,中、日、韩与东盟每年也开始召开央行行长、财长会议以讨论地区金融问题。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加强了各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的表现。(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微观趋势。1、金融监管方式的新变化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从原来的只重视的外部监管转为内外部监管相结合,尤其重视调整和运用金融机构本身的正面作用。从传统监管者的角度看,只要制定好市场游戏规则,确保参与者遵守执行,就可以实现监管目标。可是随着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其缺点也不断暴露,因此,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自控机制,二是要求对信用风险,甚至是对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监管。2、金融监管手段及内容的新变化在监管手段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利用计算机和计量模型对监控系统进行收集、处理、评价和预测,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所采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应变能力,也使监管手段更加现代化。在扩大了监管的范围的同时又提高了监管效率。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的金融监管内容也呈现出标准化、统一化的特征,如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己经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和建议要求,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3、金融监管范围及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在监管规模上,各国监管当局都更加看重监管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经营领域。而在国际范围内,则对跨国金融机构实施并表监管。另外,由于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行分业监管的国家正在逐步缩小,各国在金融监管体制向一部分是混合监管,甚至完全分业监管模式转型。例如,银行从传统的贷款业务到证券投资,证券、保险等金融公司也开始向特定客户提供贷款。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全面审慎的金融体制。建立和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是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这在美国和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已建立“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并积极进行金融监管的协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顺应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适应我国混业经营的趋势,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识别、应对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更多对宏观层面的金融机构监管进行规制,但并没有成立专门负责消费者保护事务的机构,也缺乏处理消费者投诉和解决纠纷的机制。因此,我国有必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入监管目标,建议在由金融监管部门联合消费者保护协会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赋予其监管金融机构行为、调查、处罚违规的权力,并执行与消费者保护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要建议专门接受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投诉建议的机制,逐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三)强化系统性风险的控制。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使得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更加突出和敏感,任何金融领域的风险都有可能蔓延和扩散到整个金融行业,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中国应当更加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央行的维护金融稳定的权力。其次应当立法赋予央行更多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管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金融领域与金融稳定有关的事务。再次对于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应当得到加强。(四)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中国的监管框架和市场监管之间的不匹配,加大了监管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导致监管范围的重叠和空白。分业监管更注重个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缺乏对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监管体系,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缺乏一个涵盖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这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框架才能更好地协调各金融部门之间的行动。
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是建设现代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立足科学发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改革创新,发展成为资本充足、内部控制严密、操作安全、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是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简单、规范、透明、综合的管理体系,是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我国银行业引入现代管理技术的重点。(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监管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趋势的监管迟早会对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产生冲击和监管,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最后发展方向。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必然要求我国金融监管逐步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受到了挑战,出现了重复规制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微调。当前,可以根据我国现行的监管体系,建立国家金融监管局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监管。(三)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建设。尽管我国金融法制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改善,但从已暴露的金融风险来看,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已经直接威胁到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入世后,我国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最惠国待遇,享受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在制定法律法规、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的一般性义务和具体承诺中的国际义务。因此,要结合我国的情况,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特别是金融监管法制的经验丰富的国家,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立法,并使我国金融监管和法律大胆接受国际法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金融执法机制和惩戒机制。有关部门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没有严格执行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必须给以相应惩罚,保证一切金融活动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四)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科学协调机制。首先我国银行业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如设立对最高权利机关负责的内审机构;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其次建立金融行业自律机制。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而金融监管相对不足,迫切需要建立监管部门发挥行业自律机制作用拾遗补缺。金融监管部门应建议、鼓励、引导和舆论宣传,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金融同业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国金融工会连接机制和对产业的保护,金融行业协会行业协调、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功能。
参考文献:
[1]严思屏.西方金融监管改革的理念评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3-55,60.
[2]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37-246.
[3]禹钟华,祁洞之.对全球金融监管的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3):41-48.
[4]张萌萌,叶耀明.金融监管进程及其关联性判断[J].改革,2017(2):57-67.
作者:王小艳 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上一篇:金融监管新趋势及启示
- 下一篇:金融改革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