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分析
时间:2022-12-25 09:53:49
导语: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全方位、全课程育人。微观金融是金融学科两大研究领域之一,具有实践性强、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金融改革前沿联系紧密的特点,故微观金融课程群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可供挖掘。文章首先分析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找出其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的构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对学生开展公民诚信教育、筑牢职业道德和培养学生金融法制观念。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向学生深入宣传伟大成就,培养“四个自信”。理想信念教育模块: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古已有之,孔子对弟子进行做人做事、言谈举止和个人修养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日趋融合,课程思政在前期积淀和深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名称上,美国没有国内通常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有德育课程,其在内容设定上与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实施方法、途径上也多采用实践化、渗透式和间接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课堂教学外,美国的德育课程还包括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在广泛参与中进行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行与思的发展变化,使之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国内高校以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几门显性的思政课进行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但是,思政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学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点。高德毅等人认为开展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汇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的一项专门活动,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张艳红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中对新媒体技术利用[2]。佘欢欢提出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并在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材现状、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论述思政课程应该向课程思政转变、如何转变,以及课程思政如何在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中应用实施。研究的成果类似于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但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不明确、没有构建课程思政完整的功能体系等问题,这也正是文章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没有采取与西方完全相同的发展路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4]。中国金融教学和理论研究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包含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的系统学科。微观金融课程群就是以微观金融理论传授为直接目标的课程群,它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课程体系。目前公认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包括“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等。微观金融课程群在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向学生讲解金融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交易机制,包括货币范畴、信用和利息利率、金融市场、货币供需与均衡、通胀和通缩以及货币政策等几乎所有金融范畴。另一方面,微观金融课程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具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内容复杂多变、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特点[5]。
三、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的契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有很强的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发挥德育功能,即用特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6]。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一致,就是要培养在政治上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能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就是要培养团结协作,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开展专业教育的前提。专业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承载的是“智育”的功能,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出色地完成工作。微观金融课程群的总体培养目标就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科专业功底、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技能出色,具有精准、敏锐、诚信的职业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问题的专业人士。这是在德育教育基础上的深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人才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体目标的,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因此,从目标体系来说,课程思政与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总目标十分契合。
(二)教学方法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存在形式单一、教法呆板、说教空洞、内容有距离感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因此,必须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可接受性,如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同样,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具有实践性强、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案例素材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哈尔滨学院的教师在“金融市场学”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货币与票据博物馆等教育基地,结束后搜集资料梳理我国货币及票据发展史,从而加深学生对建国后我国金融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理解。因此,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在教学方法上也具有共通性,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化地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能够起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且二者具有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的特点决定了在考核方式上也是高度契合的。具体到微观金融课程群和课程思政的考核中,应改变传统单一、一刀切式的期末笔试考核方式,建立多阶段、多元化、多主体参与的全方位评价考核体系[7]。多阶段,即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大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纠正以往只重期末考核忽视过程考核的错误做法。如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及质量、案例分析的广度及深度等。多元化,即要评价其情感、意志、综合素质等课程思政方面的进步。多主体,即对学生的评价主体除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外,还需要其他学生、团委、学生会、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生公寓管理员的共同参与。如哈尔滨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课程思政考核中的指导作用,采取学生汇报、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点评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构建
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微观金融课程群教学中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明确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要达到哪些目标、实现哪些功能,彻底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为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通过挖掘微观金融课程群中丰富的思政资源,文章初步构建了微观金融课程群实施课程思政的几个模块,具体如下。
(一)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
青年学生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弱,尤其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在道德上出现滑坡和不诚信行为,因此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十分必要。信用机制是金融业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制度,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金融业是以货币信用为主要经营产品的行业,从业人员能否在工作中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否抵抗各种非法利益诱惑,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的职业信誉[8]。因此,对金融业从业人员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微观金融课程群特别是“金融市场学”中,用一定课时数多角度、层级化阐述“信用”的本质与特征,学生通过对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社会功能、现代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运行等的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认识保持诚信素养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诚信意识。
(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筑牢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监管内容和手段不断成熟。但行业内的违规操作带来的金融风险时有发生,主因就是部分金融行业从业者甚至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和法制观念淡薄。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决定了部分从业者无视法律、铤而走险。金融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能否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9]。因此,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普及金融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培养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显得十分必要。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有专门章节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业务进行全面介绍,对机构与市场的管理行为展开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对学生筑牢职业道德和法制规范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宣传伟大成就
通过微观金融学的各门课程向学生展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和资料宣传我国70多年来在金融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资本主义建设成果的两面性,客观还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繁荣的历史根源与现实问题,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坚定信念有重要意义。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市场篇”“机构篇”“宏观均衡篇”的相关章节中,大量数据和行业事实都是我国金融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利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内容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中国理论、中国工具、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成为这些章节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理想信念教育模块:树立正确“三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三观”教育是微观金融课程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10]。以货币、信用为主线,面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的取舍、对待金钱和利益时的价值取向与判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这些根本问题贯穿所有微观金融课程。尤其是“资本的社会属性”“投资与投机”“风险与收益”“最佳资本结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一些重点问题,均为“三观”教育的绝好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课程思政的思路思考专业问题,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和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自身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与课程思政十分契合。教师可以在开展公民诚信教育、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深入宣传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四个思政点上进行功能构建。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2]张艳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08.
[3]佘欢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抽样调查分析———以西安某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9.
[4]陈雨露.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4.
[5]吴晓求,许荣,孙思栋.现代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与功能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1):66.
[6]付传,谢敏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72(9):41.
[7]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8.
[8]乔法容.论金融业的失信治理及诚信生态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2018(12):46.
[9]顾雪金.金融诚信环境建设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38.
[10]吕晓寅,吕敬,郭易圆,等.专业基础课之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20,42(3):361.
作者:高忠坡 单位:哈尔滨学院
- 上一篇:食品检测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研究
- 下一篇:食品检测中化学仪器分析技术研究
精品范文
10微观经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