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01 08:27:38

导语: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摘要: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输送基地,而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联系的重要载体,该模式的合理运用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稳定地方经济发展三赢局面的实现。文章从地方高校、学生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开启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并就当前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在合作理念、合作模式与机制、学校课程设置、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发展战略,就如何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文素养;机制建设

一、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

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其对金融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日益成为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其运用创新能力形成具有创造力与竞争力的产品。学生作为该模式的核心环节和主要受益者,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可促进实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及金融人才供求在数量与结构上的均衡。

(二)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性大学,在区域的教育与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明确自身定位,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重点考虑因素,加强相关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其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1]。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地方高校实现其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的模式,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性,建立多层次化、多模块化的学科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校教师的学科研发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金融人才的现实要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的新特征有:一是熟悉地方经济规律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二是理论知识扎实与实践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数量占整体高校的90%以上,是地方经济发展主要的人才供给基地[2]。随着地方高校在规模数量上的扩张,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地方高校与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大主体,两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特征,高校在理论创新上更具优势,而企业在实践创新上更具优势,校企合作模式能让双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合作设置出实现双赢的教学目标与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金融人才。

二、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缺乏深入合作的共同理念与意愿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校、学生与企业三者有机协调的共同体,共同的合作理念与意愿是校企合作有效运行,也是实现三者共赢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分为基层服务型金融人才培养、管理型高级金融人才培养、研究型学术金融人才培养三种培养类型。但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其在教学与实践方面还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集中于培养理论型金融人才,未能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培养体系。现代金融呈现出产品与业务的多样化发展,金融人才市场更加倾向于复合型金融人才。而地方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金融形势变化对其生存发展的影响,对金融人才的适用性缺乏深入了解,校企双方理念的差异成为校企合作模式深入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目前,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互动模式为主,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学校根据培养计划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弊端也诸多。比如,在合作机制上,大部分地方高校未能与合作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简单合作,大部分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与企业双方未设置专门机构来深入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导致后续的聘用和考核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实际上,双方只是简单地学校教授理论知识后推荐学生至合作企业实习,企业对其实习进行实践指导的模式,在整个过程中,双方缺少进一步的交流,缺乏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

(三)学校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体,对金融学专业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学校作为校企合作主体,其课程设置安排对校企合作具有重大影响。但现阶段,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诸多不足。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式化,其课程体系主要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为主,形成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基础课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总体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缺乏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未能通过课程体系的安排来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校企合作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校企合作模式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校企双方处于不同的系统,难免产生冲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政府、企业、学校三者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政府方面,对校企合作补贴、奖励制度不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法规不健全,使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缺乏权威的组织进行协调。对学生的实习环节未形成规范化的培养方案,对校企合作中导师职责未予以明确的规定,许多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最终流于形式。

三、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校企合作作为地方经济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为金融学专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渠道,对该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明确培养定位,统一合作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校企合作的起点,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已达到7600万人,间接反映出金融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一变化为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转型提出了新的方向。从本质上看,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在设置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与校企合作企业交流。具体而言,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是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二是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三是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律。高校在培养金融学专业人才时,要注重实际运用,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因素融入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中。各地方高校之间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征和资源,形成个性化、差异化、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体系。企业应认清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将人才管理与培养长效机制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高校达成统一的合作目标。

(二)建立多元化模式和长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多元化的模式和长效合作机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校企合作模式见效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需持续性地投入资源,因此学校与企业应秉承着相同的培养理念,加强合作,建立规范化、有序化、高效化的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建立导师负责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实践进行管理,建立学生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发展。校企双方要正视对方的利益诉求,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发挥创造精神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的目标。

(三)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涉及多方面内容,交叉性强。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合理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应构建内容多样化、结构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应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调整,改进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在实践课程体系中采取模块化方式,设置如职业规划课程、校内案例实践课程、校外实践实习指导课程等模块;对理论课程实行课程分群,将逻辑关系紧密的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此外,各地方高校应根据国际形势、地方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加入金融前沿课程,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国际形势热点问题思考的能力。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实行动态化调整课程体系,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金融的实际发展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建立规范化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制度,对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可从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不同层面进行制度完善。政府方面,应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快出台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校企合作政策,完善校企合作优惠补贴、知识产权、纠纷管理等政策,为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地方高校方面,积极搭建与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建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导师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企业方面,完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制度,为学生提供保险保障,此外,企业应针对校企合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长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让校企合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

参考文献:

[1]冯磊.以校企合作促进小微企业创新的英国经验—以创意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14):132-138.

[2]尹江海,程培堽.校企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治理机制设计[J].江苏高教,2021(07):50-55.

作者:唐文娟 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