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11 03:51:35
导语: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很好地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进行了融合,在全球以指数般速度发展,不仅对已有的金融业态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还独立发展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与银行、证券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本文在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本质的基础上,研究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剖析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
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度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家从政策层面表明了引导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决心;“余额宝”最新季报显示,一季度规模环比增幅达23%,7117.24亿元,短短两年间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并跻身全球第十大共同基金,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增速仅为9.04%。根据央行《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报告,当年第三方支付中互联网业务规模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移动支付业务规模接近6亿元,同比增长391.3%,而传统支付业务票据业务量的笔数和金额分别下降16.56%和6.16%。2014年我国P2P市场规模更是接近5000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400%,中国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2P交易市场,同期银行信贷规模仅增加9.9%。根据腾讯安全对外《2018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2018年国内累计发现涉嫌传销平台达到5000余家,活跃人数超过千万;P2P网贷平台达到1.2万家,其中中高风险平台占比约为68%,较上半年增长了24%。与此同时,直销企业涉嫌变相传销案件高发,以保本保息、荐股为代表的金融虚假广告诈骗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一、前期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减少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为以下方面。一是网络化与高效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大数据有效揭示信息,金融资源配置与中介服务突破时空限制,线上运营,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Chien-TaBruceHo等,2009)。蒋照辉(2011)通过计算发现银行运营点每笔交易的费用为3.06元,而网银仅为0.49元,说明线上运行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费用更低。二是混业化与同质化。王雪(2013)认为在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弱化,金融服务业的进入门槛降低,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位金融企业保留客户必将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延伸,金融业将走向全面资产管理时代,全能金融企业是发展大趋势。三是普惠性与直接性。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各个阶层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吸引客户群体,挖掘出数目巨大的“长尾用户”(张明哲,2013)。比如余额宝就提供了零资金门槛理财服务,激活了社会存量资金。另外资金双方近乎直接交易,摆脱了时空限制,金融脱媒加深,资金的全球流动成为可能,降低了中间费用(刘桂清,2006)。四是风险性。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模式,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是积聚的风险也不少,具体表现为信用风险、法律监管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只有解决了风控和法律监管问题,才能进入长久的发展轨道。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依附于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因此对盈利模式的分析应建议在对运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外延不断被拓宽,国内对其具体模式没有给出一致的界定。谢平、邹传伟(2012)主要从资源配置、支付、信息处理等方面通过代表案例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说明。罗明雄(2013)认为,第三方支付、P2P信贷、大数据、众筹融资、网络金融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化的传统金融机构是六大基本互联网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和移动终端,连接银行端支付结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及相关业务的其他金融服务。作为商品交易支付结算平台,第三方支付是交易双方的互联网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成为联系和监督网络商家、网络客户和银行的纽带和保障方。具体说来,第三方支付有担保和独立两类模式。(二)P2P信贷模式。具体流程如图1。(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模式指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开发出流通性和额度较小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零散理财需求,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与传统理财产品相似。(四)众筹模式。目前,中国整个行业都还处于培育期。众筹模主要有以下特点: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及时、迅速和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投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投资人,同时互联网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引入在线众筹的概念,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以分摊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或做公益的成本;部分网站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相关指导和后期监管,增加创业成功率。
三、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具体盈利模式分析见表1。(二)P2P信贷盈利模式。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收取借贷双方的利息差和相应的管理与服务费用。贷款利率除了参考银行利率外,主要由资金出借方与需求方共同商定。具体收费方式又与运营模式有关。目前的运营模式:一是信用贷款模式;二是担保贷款模式;三是债权转让模式,国内外P2P盈利模式具体见表2和3。(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盈利模式。2013年6月,余额宝产生以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纷纷诞生。目前,各大电商网站也推出了各自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网易推“现金宝”、京东推“小金库”、苏宁推“零钱包”,运作模式类似于余额宝与天弘货币基金,其背后的基金公司将货币基金投资与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证券,除了收部分手续费外,主要与购买者共享货币市场的收益。(四)众筹融资盈利模式。众筹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融资额,还有增值服务费,如优先向会员投资者推荐优秀项目,发展线下聚会沙龙。现阶段大部分平台更关注长远利益,注重平台的构建和市场占有率。在拥有稳固的客户群以及一定声誉后再进行多元化盈利拓展。如平台还给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帮其牵头投资资源,后期可能会收取顾问咨询费。另外平台数据库的构建,也是未来的盈利源泉。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支付。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充分利用积累的客户交易结算信息,拓展增值业务,表现为:第一,涉足金融,利用客户完整的交易信息以及已有客户端入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信贷金融服务;第二,发展营销作用,利用占有较大客户流量入口的优势,充分开发营销功能;第三、发展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快捷支付方式,对线上线下进行了全面覆盖,成为综合支付工具。(二)P2P信贷。目前制约P2P发展的主要原因:征信体系缺失,线下信审为主、监管缺失、组织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差、信息安全度低。(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随着传统金融业的反击,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余额宝之所以能逆势扩张,从网络经济学角度来看,主要收益于其与淘宝电商平台、支付宝间形成的网络效应。随着阿里电商生态的不断完善,网络效应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客户群被纳入这一体系中。余额宝中的资金原来就是为支付准备的,因此机会成本较小,即使余额宝收益降低,也不会造成客户大量流失。这是一般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所不具有的优势。(四)众筹融资。股权众筹不仅打开了初创企业的互联网资金获取渠道,还对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激励。此外股权众筹优化了创业环境,助力创业成功,对投资者而言,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率,吸引其投入资金。当然股权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众筹平台对融资者欺诈行为的具有较强约束机制和法律对该模式的正式认可的基础上。
五、研究启示
(一)第三方支付:“支付+营销+金融”趋势。客户数据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资本,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深挖客户价值,进而提供精准的金融增值服务,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单纯的渠道升级为产品提供者。如涉足金融,利用客户完整的交易信息以及已有客户端入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信贷金融服务;发展营销作用,利用占有较大客户流量入口的优势,充分开发营销功能;发展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快捷支付方式,对线上线下进行了全面覆盖,成为综合支付工具。(二)P2P债权资产证券化之路。而P2P的主要宗旨是,最大程度上撮合借贷双方,即对于借款人需要获得一定数目、较长期限的稳定借款,对于贷款人关注本金安全、易于赎回和一定的收益。平台应以吸引借贷双方、提高借贷效率为目的。(三)理财类产品将形成几家独大格局。随着传统金融业的反击,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余额宝之所以能逆势扩张,从网络经济学角度来看,主要收益于其与淘宝电商平台、支付宝间形成的网络效应。(四)股权众筹将是众筹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股权众筹不仅打开了初创企业的互联网资金获取渠道,还对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激励。此外股权众筹优化了创业环境,助力创业成功,对投资者而言,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率,吸引其投入资金。当然股权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众筹平台对融资者欺诈行为的具有较强约束机制和法律对该模式的正式认可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4-8.
[2]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01):5-9+15.
[3]杨东.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探析[J].中国金融,2014(08):45-46.
[4]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N].经济观察报,2014-1-6.
[5]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R].中国人民银行,2014.
作者:俞雯 单位: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行政争议救济机制探讨
- 下一篇: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