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创新现实途径
时间:2022-05-25 05:23:00
导语:金融服务创新现实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08年底,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万亿元、6.3万亿元、5.8万亿元和2.8万亿元,西部地区占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不超过1/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8.7万亿元、4.4万亿元、5.2万亿元和2.2万亿元,西部地区贷款余额也不及东部地区1/3。西部各省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社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饥饿和贫穷仍然在困扰着这部分地区。众所周知,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寻找利用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东西部地区资本形成机制的角度,探讨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是资本形成差异的根源,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宁夏区提高金融服务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以及企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资本形成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国内理论界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献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区位决定论”、“人才决定论”以及“资本决定论”等。“区位决定论”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是地区经济发展决定因素,落后地区经济的交通闭塞运距长,运输成本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诚然,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化的经济环境中,交通闭塞无疑是严重制约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西部开发的政策提出以来,尽管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大力投资于交通建设,路是通了,然而并没有迎来预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才决定论”则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人才”的生长与发挥作用需要“环境”。西部地区拥有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其中也不乏高精尖的人才。然而,西部地区并未因人才众多而出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决定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经典解释。它强调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是缺乏资本,储蓄率太低。毋容置疑,资本投入差异的确是地区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资本投入的多寡并不表示经济增长的快慢,倘若缺乏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不能将资金转变成现实的资本,拥有再多的资金亦无济于事。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已有文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但还不够深入,没有述及问题的本质。下面我们从资本形成的视角对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从改革开放前后东西部地区资本形成差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表1),西部地区没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资本形成机制,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只能依靠国有金融机构,于是国有银行的存贷款成为储蓄—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服务于国有经济的,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选择上必然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因而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于是,在缺乏体制外的金融制度供给的情况下,西部地区有限的金融资源遭到扭曲配置:资本与良好投资机会相分离,流向了投资回报高的东部地区,资本形成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受阻,与东部的差距愈拉愈大。
2区域资本形成差异源于金融创新
东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都是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形成差距却日益明显,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如果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各级地方政府就是独立的行为主体,有其自身的目标函数,或者说是效用函数。因此,改革后,随着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地方政府都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尽量追求本地的最大效用,即尽可能的加速本地的资本形成。改革初期,中央财政逐渐弱化,各地的资本形成基本上都是依靠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需求会愈来愈旺盛,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讲,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越来越难以满足庞大的资金需要,这时就会出现金融制度创新的动机,当创新的金融制度能够带来高出创新成本的收益时,那么金融创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于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取得国家的信贷供给就成为各地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造成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由于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机遇和水平、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机会成本必然不一致,进而创新的动力也会有差异。东部地区因其改革以后私营性产业或者说非国有经济占据较大比重,那么从国有银行信贷所得到的资金必定有限或者根本得不到,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寻求别的资金来源渠道,必定失去投资及经济增长机会。因此,东部地区就会倾向于金融制度创新,寻求其他资本形成渠道,即上述的几种模式。西部地区没有出现民间金融制度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可以得到更多的国家金融支持,因为西部可以凭借国有企业这一筹码与国家谈判。即便得不到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西部也没有动力进行创新,这源于约束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创新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除了比重较大的、效率普遍低下的国有经济外,不存在类似于东部的增长机会。因而,等待国家的金融支持就成为西部的最优策略选择。综上,区域经济差异源于资本形成差异,而资本形成差异又取决于区域内有效率资本形成机制的建立。所以,区域经济谋求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适合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形成渠道,创建国有金融组织制度外的金融组织形式。
3宁夏自治区金融创新的现实路径探析
宁夏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如何利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建国有金融组织制度以外的金融组织形式,缩小宁夏自治区与东部发达地区资本形成的差异,提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需要各方的协调与配合,我们主要从自治区政府、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企业四个方面对宁夏自治区金融创新的现实路径进行探析。
3.1政府的角度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鼓励民间投资,想方设法做大金融资源总量。积极稳妥地吸引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宁投资设点,引导民间资金入股国有及集体企业,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总量。引导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把闲置金融资源充分运用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来。积极设立包括私有资本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引导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通过增发、可转债融资等方式鼓励上市公司发展壮大。适当增加和合理布局证券期货经营网点,增强业务功能和辐射力。设立宁夏创业投资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从培育与发展创新产业集群的角度给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开辟不同的入市融资渠道和机遇。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健全信用征集、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息披露和奖惩机制,定期公布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自治区金融管理办公室要以“宁夏诚信网”为平台,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日常工作,加快推进“诚信宁夏”建设,切实抓好金融安全宁夏创建工作。
3.2金融机构
进一步深化银行和非银行业改革。认真搞好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改革,积极支持办好邮政储蓄银行;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住宅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企业。在深化银行和非银行改革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把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推进能源企业的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和节能优势转化,促进经济增长。适当增加地方分支机构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把区域经济和产业政策需要支持的产业、项目作为有效对接,促进可持续信贷投入机制的形成,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同时,金融机构要引导农民利用金融衍生品规避风险,并进行套期保值,探索利用期货功能服务宁夏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金融机构要加快培养熟悉期货职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期货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懂得用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解决农民卖粮难、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实现农民精种地、巧卖粮、多挣钱的目的。加快保险业发展,为宁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险保障。积极引进低费率、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产品,大力开发面向养老、医疗、教育、消费信贷及民营经济等领域的新型保险产品,从社会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出发,突出产品开发与推广的个性化,使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适宜的保险产品为之保驾护航。
3.3监管机构
加强监管,使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发挥更大作用。密切关注商业银行信贷投量、投向状况,努力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推动区域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企业信贷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水平,大力宣传普及征信知识。改进和创新外汇管理服务手段,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作用,提供优质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加快社会资金周转和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挥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支持“三农”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适合农村需求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完善和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宁夏各市、县(区)至少应设立一家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探索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的模式创新,严格规范承保公司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的单独核算、封闭运行、逐年滚存,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强的保障。
3.4企业
全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提高公司治理水准。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其责、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操作行为,自觉维护金融债权,树立守信的经营意识。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考虑由财政出全额资金成立担保公司,或者财政性资金由银行来运作,以降低银行资金的风险。
- 上一篇:区政办年度工作要点
- 下一篇:县领导在统计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