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思索

时间:2022-05-24 04:53:00

导语: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思索

一、吉林省农业现代化金融资源配置现状

(一)农业金融机构及现状

吉林省作为支农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浪潮中大量的撤并其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到2009年底,吉林省农业银行的机构数量为59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下降比例为0.3%,虽然与2008年的597个相比下降幅度较小,但与2007相比减少了42个,下降比例为7.6%。2010年从业人数为13688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3人,下降比例为0.1%,但与2007年相比人数减少1977人,下降比例为16.9%。可以看出,虽然近两年农业银行的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减少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总的来说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在萎缩。农业发展银行属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到2009年底,吉林省农业发展银行有58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家,上升比例为1.7%,从业人员的数量为1959人,比上年增加35人,上升比例为1.8%。但2010年从业人员的数量与2009年相比减少279人,减少到1680人,下降比例为14.3%。吉林省农业发展银行将资金主要投入农产品流通环节。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吉林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其分支机构几乎分布在所有的乡镇和农村地区。到2009年底,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机构数量为1443家,从业人员数量为19476人,与2008年的123家相比,增加幅度为107.317%,从业人员数量比2008年增加17856家,增加幅度为110.222%。2010年从业人员数量达到22049人,比2009年增加2573人,增幅为13.2%。到2009年底,吉林省邮政储蓄共有1060家,60%左右的存款来自县及以下地区。农村商业银行有72家,商业银行数量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商业银行撤出了吉林省县域,进入城市。

(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现状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微观主体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从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情况可以看出,贷款数量逐年增加,金融资源不断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见表1)。在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近10年中,全部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数量从1999年的117.1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26.43亿元,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数量在1999年到2009年间由36.2亿元增加至380.43亿元,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从1999年的30.91%提高到2009年的89.21%,2008年最高为92.55%。不论从贷款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农村信用社在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日益成为核心力量。农村信用社多分布在县域地区,因此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二、吉林省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吉林省农业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金融资源配置主体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国有商业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撤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而留下的营业网点贷款权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大型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而作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金融服务主要需求主体的中小型农业生产企业以及龙头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信贷不足的问题。以中小型农业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信贷额度较小、贷款环节复杂以及业务种类较少。乡镇企业贷款2003年为48.06亿,随后急剧减少,2006年只有0.1亿元,2006年以后年度没有乡镇企业贷款。2003—2006年乡镇企业贷款占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也是逐年减少,2003年最高也只有2.87%,而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这是极不相称的。(2)缺少农业资本市场主体。这里农业资本市场的主体是指农业企业。上市的农业企业数量甚少,使得政府成为对外融资的主体,由政府决定投资对象或项目很容易会因为政府的非理性导致资本市场的融资风险加大。(3)民间融资等非正规金融在吉林省还没有合法的地位。吉林省大部分农户属于贫困农户,仅有30%的农户有存款,其余农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贷款和民间融资,在农业贷款有限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弥补资金缺口的重要来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吉林省某些农村农户欠高利贷的比例达到90%以上,年利率30%—80%,且大部分是复利计息。这不仅会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还会使农村融资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农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

首先,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机制。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有些地区还有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构成了吉林省看似完善的金融体系及竞争格局。但是从布局看,吉林省县级地区几乎没有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转型改革上市,基本都撤销了县及以下营业网点,只有农行还有营业网点,但数量在近几年也大量减少,这使得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及地域分布面大量减少。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是“三农”,且商业性和政策性并存,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水平下,出现大量亏损及不良资产。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在进行改革后,商业性更加明显,撤并了很多严重亏损的网点,结果导致金融机构网点不能深入农村,农村金融市场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其次,吉林省农村金融缺乏风险转移机制。从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来看,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比较落后。截至2010年,吉林省保费收入总额为239.25亿,农业保险费收入仅8.03亿,农业保险费收入只占全部保费收入的3.35%,支付农业赔款4.09亿,占全省赔付与支出总额的7.26%。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供求“双冷”的局面。

(三)农业金融生态环境脆弱

首先,农业本身这种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的性质导致了资金流失。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农户和农业企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遭受不可预计的损失,不能如期偿还贷款,另外,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以及没有良好的农产品保护机制,导致一些追求高收益的资本由于农产品的收益较低且不稳定而流出农业领域,进入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的房地产企业等非农企业。只有少数富裕的农民和农业企业能得到农业贷款,而真正贫穷需要依靠贷款来维持农业生产的农民却因为信用问题得不到贷款。目前吉林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重较大,到2008年底,吉林市的不良贷款率位居全省最高达到47.7%,不良贷款占用大量资金,进一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其次,信用评价体系及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吉林省农户在融资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没有信贷融资的电子档案记录、历史资料及资信档案。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家族管理模式,没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财务会计制度也不健全,依然存在逃避银行债务的意识。再加上大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差,破产倒闭的风险较大。最后,农业金融法制建设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农村金融服务法》及《合作农融法》这些针对弱势农业进行金融方面保护的专门法律,来保护农村金融这一发展还不成熟的领域。同时有关维护信用秩序及金融债权的法律还有待补充和完善。现存的一些法律条文对农村金融方面的规定还需要完善。

三、提高吉林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的农业融资和金融服务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主体作用,农业银行在金融资源规模、信贷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方面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势,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各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要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金融业务,吉林省的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窄,主要是一些粮棉油的收购和贷款,不能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除了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外还应发展农业开发贷款、农业现代化项目贷款、扶贫贷款,农业担保投资等业务,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扶贫。最后,要坚持发挥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农业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关系,走“谁投资、谁管理、谁负责”的道路。

(二)完善农业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

(1)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要依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农业贷款利率的波动幅度,适当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使贷款利率适应市场需要。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重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选择部分地区和部分产品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一定的保费补贴。

(3)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放当地的农业贷款,如果达不到这一比例就要使其退出农村市场。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建立与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及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和加强农村金融法律建设,可以使农业企业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按时统计贷款企业的信贷资料与数据,及时披露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农业企业和个人,对执行征信制度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惩罚。应适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使那些资不抵债,严重亏损的金融企业尽快推出市场,减少金融资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