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人才培育创新方向研讨

时间:2022-03-29 03:19:00

导语:金融学人才培育创新方向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金融学人才培育创新方向研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资本对利益的要求和扩张,已从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走向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浪潮,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日益得到体现。在国内,为了应对这种新变化,金融体制进行全盘改革,金融教育在大规模发展的同时,革新不断,特别是自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经济学学科中的金融学合并了原有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等专业以后,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开始从各方面、不同层次进行着深度改革。这是由于传统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学高等教育本身的要求所导致的。同样,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笔者拟通过分析金融业和金融理论的新近发展,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客观实际,试图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进行定位。

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金融管制的放开,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对经济各个领域市场的渗透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金融业的这种新变化对金融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金融业界的这种新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也在发生着改变,金融理论已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1],这种市场化的研究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学逐渐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其理论核心部分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朝这种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产品经济的扩张远远超过物质经济的发展,这种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增长,使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现代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对于金融的依赖,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下,变成了金融的快速发展,加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使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于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这一发展特点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银行概念和货币形态转变的要求。银行由实体银行向虚拟化银行发展,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发展。二是银行服务方式转变的要求。银行的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正在被ATM、POS系统、无人银行、多媒体自助设备等所代替。第三是资金流动方式改变的要求。传统的资金流动方式是依靠纸质支付凭证进行流动的,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金融交易管理技术的提升,使实时汇兑、证券外汇等资金市场的电子交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出现了许多资金流动的新规律。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这些新发展的要求。

(2)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速,品种多样。由于人们对于筹资、投资等各种资金运动的不同需求加速了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加上新技术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目前,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已达千种以上,每天全球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近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的这些新内容,不可能全部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但是其市场发展态势、发展规律以及一些新特点和衍生工具本身创新的内容、规律等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以满足金融市场这一新发展的要求。

(3)整个金融业风险加剧,影响增大且具有联动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资本市场一体化促进了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快速流动的全球资本使主要货币和金融市场资产之间的套利行为连续不断,各主要国家的短期实际利率的离散度进一步降低,市场之间的关联度不断上升,联动性加强。例如以千亿美元计的“热钱”(hotmoney:国际游资)的流动,使得资本流量变得不规则,这种纯粹以短期牟利为目的的投机性资本,较少进行实质性投资,流动迅速,对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使得风险蔓延和加剧。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很好的说明。如何找出风险产生、发展的规律?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也应该是金融专业教育应该融入的内容。

(4)金融业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近二三十年以来,金融业的竞争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已经从企业间的竞争走向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国家内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竞争无论从业务范围还是市场空间都非常强烈。于是,为了满足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进而增强竞争实力的要求,国际间金融合作发展很快,近几年发达国家的金融合作,如美国和欧洲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已非常普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这种新现象代表着一种方向,是值得金融专业人才研究的,也是金融专业教育所必须加入的内容。

(二)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近动向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金融业的新近发展对金融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实践,金融学的研究已经从描述性的传统金融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分析型的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且有工程化的趋势;研究主体对象也已经从传统的宏观金融研究为主发展成为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微观金融研究;同时,金融理论从附属于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学中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且现代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简介。凯恩斯主义之前的金融理论,试图把货币与实物经济相分离,建立一套货币理论,但这些(货币)理论对经济理论的附属性非常明显。尽管年凯恩斯之后,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融入到实物经济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货币经济学体系。但金融理论附属于经济理论仍然非常明显。因此,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基础,以货币银行学为中心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马可威茨提出的证券组合理论,到丹尼尔•卡纳曼的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得到确立。1952年马可威茨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投资者是怎样在给定回报率的情况下选择承担最低风险的,该模型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性框架;1958年托宾提出了分离定理,解决了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与投资者个人偏好之间的问题,即投资者可得到符合个人偏好的最优投资给合;1964年夏普在总结马可威茨和托宾成果的基础上,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的核心已经不是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而是全体投资者市场行为的结果。此后,在CAPM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价模型,如舒科斯(Scholes)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等等。金融理论已经突破传统货币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理论。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还兴起了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吸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新兴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学。同时,丹尼尔•卡纳曼和托维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价值理论,使行为金融学快速发展起来。现代金融理论的这些发展,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中没有得到体现,即使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教育改革后统编的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中,也难以得到体现。金融学专业教育如果没有现代金融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这很难实现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多种类、多层次金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发展目标(“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6-8页)。

(2)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第一,西方金融理论微观化的结果,要求金融专业人才教育增加现代金融理论的内容,明确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西方金融理论从宏观层面(以货币经济学为中心)走向微观化(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金融经济学),其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式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学科建设的较快发展,开始注重现代微观金融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但在金融专业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明确,是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应如何对其内容进行分配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与相对滞后的现代金融理论教学内容不相称。

第二,现代金融理论向以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转变,极大的提高了金融学科的实用性,尤其是进入金融工程化阶段后,金融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这些理论教学内容,还要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和建设相关的实习基地。过去,诸多的原因导致我国的金融教育和教学内容大而空,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但现在,除了有新近的现代金融理论发展作指导,还有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支持,各种金融市场业务和业务技术处理工作可以搬进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课的开设可以满足专业人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熟悉金融业务运作等。

第三,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从过去利用纯经济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发展到以主流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引人大量数学工具进行模型化的定量分析;再进入以金融学原理为基础,将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工程学以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交叉的边缘性研究阶段。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Lawandfinance)”。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2]。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点,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相关的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课内容也要进行相关的引导,提供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金融业的发展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使传统的金融专业人才教育,从方式方法到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教育部设了专门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题[3],各个相关高校积极改革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金融学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

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本科层次是从2001年开始招生的,专科层次(金融与保险)早在1993年与1994年招生过,后停招,2001年又开始招收专科生(农村金融)。总的来说,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的办学基本条件良好,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还存在一些影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造成了专业竞争能力不强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在全国普通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从2001年来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五个层次(普通全日制、二级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学院、专升本)的本科教学任务和一个层次的专科教学任务,其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靠10位左右的教师来完成,使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有的教师一人承担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许多新教师一参加工作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一年的学习与适应教学工作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去了解掌握金融业界与理论界的新近发展,再加上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去鼓励教师开新课,紧跟时展的部分课程自然没法开设。

第二,生源素质水平不高,基础薄弱,无法按要求完成课堂以外的教学任务。高等教育的一个显明的特点是:教师课堂作引导,学生课外打基础、拓展视野。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学相辅相成。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自学,难点、要点教师上课才讲解;课堂上,对新近的发展同样是介绍及阐释核心的内容,基本情况与相关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院校,受人们长期对农业类院校专业歧视的影响,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生源素质水平相对偏低,金融专业的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的课外教学内容,学生往往无法完成,从而影响课程教学。

第三,学科建设起步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条件有限。学科建设起步晚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将金融学学科定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但实际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科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教师办公条件差,与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严重不足。金融学系是在2005年上半年才从经济学系独立出来,10来位教师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桌,整个办公室才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资料室有关金融方面的书籍、刊物数量有限,金融专业的外文书籍、刊物根本就没有;学校购买的网上数据库,能查到金融学术论文的只有两家(万方与维普),而且经常出问题,查不到全文,能查到金融经济方面的国际性学术论文的外文数据库没有;没有专门的金融模拟实验室;没有保持长期发展关系的教师、学生从事金融实习的实习基地等等。办公室条件不足,使教师计划的工作被打乱,如经常同时几个教师争一台电脑用,特别是在用电脑的高峰期:查教学科研用资料、网上录入学生成绩等等。这些办学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使本校金融学学科的发展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金融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多,无法足额完成教学任务。从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实践教学环节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相继建成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本校也不例外,但金融实践课程建设与管理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得不到发挥。本校采用的金融实践教学方式有综合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但综合实习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进行规范,课程实验的实验室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论文的形式化现象很严重。从具体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来看,学校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即相同形式的实践教学采用相同的课时),而事实上,由于课程性质与内容的不同,使有的课程课时多了,而有的课程课时少了,教学资源浪费与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并存;从实践教学内容上来看,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作要求,实践教学资源从场地、设备、材料到师资管理等存在严重不足,实践教学内容能否按客观要求实施无法保障,完成的教学内容与现实所需完成的内容要求差距较大。从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师所制订的管理(激励)制度不全,操作性差,使学生所能接受的实践教学内容存在质与量上的短缺。以上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使应有的金融实践教学任务,无法足额完成。

第五,课程设置按传统内容、一般化模式设置,没有特色。国内金融学界,对金融的理解,具有转型期经济背景的典型特征,其代表性的定义为:“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因此,对“金融学”的学科内容,也就形成了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的状况。国内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是建立在此种基础和主线之上的。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先后经过了3次修订,但仍是按此种基础设置的。目前尽管从开设课程的情况来看,试图包含传统和新近发展的以上这些内容,但从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归类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来看,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归属于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而且,很难发现课程设置的特色,综合来看,是典型的一般化模式。然而,从西方金融学界当前所界定的金融学学科核心内容,不是“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而是集中反应在如下2门课程上: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Investment)[3]。

三、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的方向选择

综合金融业界和金融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

第一,立足“小金融”,面向“大金融”,加强自身学科体系建设。所谓立足“小金融”,就是要立足农村金融;面向“大金融”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视角、综合素质、能够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通晓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奠定学生进入开放背景下的金融大市场的专业基础。从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大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学校对自身的定位是要把湖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型的多科性院校。湖南农业大学在经管类学科基础上设置法、文、哲等类学科,经济管理类学科特色较明显,招收经管类(农经)本科生有20多年的历史,有农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的硕士点作支撑,农经管理类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性师资力量雄厚。因此,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尽量发挥专业优势,走偏管理类“专通结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之路。联系全国其它开设金融学专业的农林院校,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客观实际进行调研,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组织专门人员撰写农村金融方面的教材,加强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学科体系建设。

第二,设计一套与湖南农业大学实际相适应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从宽基础的立足点出发,除了要显现农村金融特色外,还要满足金融学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人才体系能否合理化建设的关键,是相关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等体系的基础,教学管理与运行应服务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目的。可以考虑将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两门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再以这两门课程为主线展开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奠定学生在金融专业方面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设置农村金融基础、专题等特色性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根据时代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技能的提高是学生自我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前提条件,根据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以下方面技能培养的需要:一是自我学习、思考问题的技能。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经济与金融理论内容日益丰富,有许多重大的经济金融理论问题需要学习、研究和探讨。只有具备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使我们培养的金融人才能够主动学习,永不落伍。同时,培养金融人才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有了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分析问题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将日益丰富的金融理论变成自己的知识。二是创新能力。这里主要是指能够将创意或想象力付诸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将所学致以所用,保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才能走在金融发展的前沿,掌握甚至自身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三是整合金融信息的能力。现代金融人才在掌握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应该能够对各种国内外的金融信息加以甄别、整合和加工,使之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部门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四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

随着金融电子化程度的提高,电脑、网络处理的信息量加大,需要金融人才去分析、判断和操作,与之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事务和研究的工具技术的掌握就显得很重要。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金融学是一门正在发展并有待逐步完善的学科,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金融学范畴的界定尚无定论。但是金融学诸如交叉综合的特性以及重视微观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是我们金融学高等教育所不容忽视的[3]。由于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的部分专业教师以往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受知识结构所限,真正能深入研究资本市场、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工程、期货期权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金融专业教师不多,能紧紧抓住当前金融学前沿理论深入讲授这些课程的老师则更少。所以,迫切需要创造条件,充实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教学人才,不断顺应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实现:组织专门人员撰写有特色的金融教材,不断更新和充实金融学各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培养宽基础、高技能的金融学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