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应对策略

时间:2022-02-17 09:35:00

导语:剖析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应对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国际化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从人民币自由兑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及其顺利进行所需的内外部环境,阐述了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条件,然后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整理了人民币可完全实现其国际化的时间预期,最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国际化对策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分析

从金融学的角度看,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某一种货币的持有者按照市场汇率能自由地将该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同时政府不对这种兑换设置任何限制,它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一)利弊分析

1.有利影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合作步伐日益加快,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资产为美元。截止2010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2005年汇改之时已累积升值约20%,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企业的汇率风险就会消失;对国家来说,可以大量减少外币占款,同时也减轻了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王世雄、林森,2010)。另外,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就可以给该国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如果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我国在向他国交纳铸币税的同时,又可通过人民币的供给向世界征收铸币税。铸币税收入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应对国际收支逆差。

2.不利影响。因为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自由兑换后可能存在的货币替换现象会造成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上的困难,从而导致国内外对于人民币的实际需求无法做到准确预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另外,国际资本的投机性流动加速,增加人民币外部交易风险。同时,特里芬两难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导致美国需要通过长期的逆差,为世界提供结算和储备的货币;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其本身币值的稳定,这又要求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顺差。当这相互矛盾的要求同样放至人民币面前并当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时,那么是选择逆差来维持他国对人民币的需求,还是选择顺差来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尴尬境地,也将和美元面临的难题一样必须正面待之。

(二)环境分析

1.从外部环境看,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稳定的世界经济。2008年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重大损伤,在这种背景下完全放开资本与金融账户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使得外部经济风险容易传递至国内。人民币自由兑换不仅方便我国资本向外流动,同时也方便了外国资本向我国流动。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后,虽然能给许多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却也会使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加大整个系统风险(徐立新,2008)。考虑到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使得无论本国还是外国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都相对容易许多,在国内外利差加大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借机大举借债在我国进行实物投资,套利性资本也会进入我国境内。这种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我国的现象会造成股市虚假繁荣,也难免引起某些领域的泡沫经济。因此,稳定的世界经济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基础,也是保证兑换进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从内部环境看,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健全。我国政府需具备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来预见和应对人民币充分自由兑换后的复杂局面;需要拥有丰富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巧来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同时需要一个健全的微观主体使国内企业以特定优势参与到国际同类激烈的竞争当中,形成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终端,国内企业间通过自主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国际价格变动能做出及时反应。扫除经济和金融基本面和结构上都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市场机制有效性缺乏、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欠成熟、金融市场的不规范、银行体系的脆弱等都是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良好内部环境和必要措施。

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发展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时间表

1.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发展目标。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已成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华强,2009)。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当然离不开本币的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其实就是自由兑换。

2.部分城市开始试水。2007年4月,“金融市长”戴相龙对外透露,天津已确定部分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容,将小范围试点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20世纪30年代曾经的北方金融中心,天津在21世纪开端已经开始成为金融创新的主阵地。天津的目标是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争取成为金融创新基地。金融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首要任务,国务院鼓励天津滨海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我国央行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业三大监管机构高层官员表示将全面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把重大金融改革项目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蔡文清,2007)。另外,国务院于2009年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二)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

按照货币篮子每5年复审一次的约定,2011年SDR将重新修订货币篮子。而根据近5年外贸额大小的惯例,人民币在2011年SDR重新修订的货币篮子计划中很可能被纳入进去。这将意味着我国的汇率水平必须以公认为合理的水平才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央行不会刻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制度障碍给使用人民币创造便利条件,这很好地暗示了汇率稳定第一,国际化紧跟其后的思路。这样人民币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也是让本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道路的一大考验。此外,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央行定价的基准利率比上海同业拆借利率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想要充分实现其国际化还有艰巨而漫长的道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相适应说明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方向。央行金融研究所有关负责人曾建议,一个货币国际化要靠市场来推动,我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世界更多地区的贸易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以扩大其市场交易量。央行有关方面透露,从2007年12月份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其他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6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就是在夯实人民币国际地位。

三、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理性思考

(一)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现实距离

1.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货币发行国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的较大话语权能给本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国际地位的体现。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在贸易和投资中被广泛用来计价、结算、支付和储备,而不必持有过多的外汇资产,使国际热钱在内的各资金进出对本位货币汇率的影响微不足道,这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途径。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成为国际结算和相关交易的媒介,必然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开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民币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通用,那么与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都将活跃起来,这对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有积极作用(方中,2010)。如果我国未来的主要贸易伙伴出现较大的经济衰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需通过采取或提高人民币利率或减少人民币发行量等方式使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从而帮助其走出经济衰退。这样我国政府承担的平抑世界经济波动的责任会增加央行的业务难度。而完全的自由兑换使原本存在的温和的金融压抑政策在失去这道防火墙后面临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重大冲击。另外,国际热钱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更加自由流动,不但给央行调控货币供给造成冲击还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从而影响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

2.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是近还是远。对于人民币究竟何时真正实现自由兑换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就指出人民币成为一种世界货币,对我国本身并非有益。因为全球货币带来的不单是利益,也可能成为一种成本。例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被其他国家大量持有,使得美国本身对自己的货币失去了某种程度上的控制。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最快5年实现:随着我国大陆的经济地位的提高,我国大陆的企业寻求外部扩张的海外布局活动愈来愈频繁,企业对于人民币的需求,推升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只是迟早的事情”。人民币要实现自由兑换,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当然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支持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将很快到来的观点。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就表示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只是时间问题。成思危表示,汇率市场化分三步:第一步,在美元强势的时候盯住美元;第二步,盯住一篮子;第三步,人民币完全自由可兑换。从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基本上是从盯住美元改成了参考一篮子,总算往前推进了一步(成思危,2008)。接下来通过抓紧一篮子帮助尽早实现货币自由可兑换就是终极目的地。

(二)推进自由兑换的对策探究

我国外汇储备在短短几年内呈现爆炸性增长,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和地位的提高,它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实际经济能力并不相称。这种怪异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人民币并非完全可兑换货币,使得我国只能听任他国央行的摆布,这样又让我国处在诸多风险之下。因此制定和采取何种有效对策使迈向完全自由兑换阶段的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能抵挡和应对各种经济风险,让人民币自由兑换过程更科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强化货币信用机制。以强硬态度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出去的绝大多数款项按期偿还,减少企业年年欠债的情况,并注意控制新贷款的增量和流量,避免贷款中的呆坏账数目累积过大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要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应逐步在国内资本市场放开利率和证券手续费,并放开金融业务相互参入的限制,使竞争加强。此外,还应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水平(邹娟霞、韩蕾,2009)。要继续完善汇率制度,只有灵活的制度才能更加适应国际形势并使汇率维持在一个较为恰当的水平,以减小频繁的波动带来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普受欢迎,基本上成为贸易和非贸易结算货币。政府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进行引导和重点推广,争取较短时间内率先在亚洲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其次,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是一项比较系统复杂的技术工作。如果要想把人民币自由兑换推进工作做好,就必须加强技术层面建设,打造与推进工作相匹配的“软环境”。这里面主要包括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形成合理的汇率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建立发育良好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等(韩骏,2009)。

最后,要完善我国涉外经济结构和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在政策引导下大力提高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金融环境,使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不再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王世雄,林森.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2010(4)

2.徐立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性分析[J].社科纵横,2008(10)

3.华强.加速人民币自由兑换:2020年[J].科学大观园,2009(9)

4.蔡文清.人民币自由兑换天津试水[N].中国市场,2007(24)

5.方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次贷危机背景[J].魅力中国,2010(6)

6.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人民币自由兑换最快5年实现[N].经济展望,2009(5)

7.成思危.人民币自由兑换为期不远[N].中国市场,2008(46)

8.邹娟霞,韩蕾.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初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8)

9.韩骏.中国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策略探索[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