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路径
时间:2022-10-19 09:19:55
导语:新时代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供应链金融服务在部分行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功,随着我国“三农”工作的深入推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新时代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路径,通过对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肯定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同时以种子公司为例简要概述了商业银行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路径,阐述其中存在的风险和效益。最后对当前形势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农业;商业银行;普惠
2020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但“三农”问题依旧是我国重点的关注领域。要做到让农民致富奔小康,让农村美丽富饶,让农业产业兴旺发达,依旧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难题。虽然目前的农业产值逐年提高,但是对比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这些增长显然不成正比,我们急需探寻一条能够可持续带动“三农”发展的道路,让“三农”业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行。早期供应链金融在畜牧养殖方面的探索为其支持“三农”发展做出贡献,2020年,人民银行、工信部、司法部、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供应链金融进军更多“三农”领域提供了支持和依据。目前,商业银行介入“三农”业务多为普惠金融方面,在准入门槛和资金方面有较多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打破资金的限制并保障资金的安全,尝试引入供应链金融,利用其特性与普惠金融形成互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村金融抑制的问题,拓展普惠金融的渠道,发挥通过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的作用。
1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1.1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背景
多年来,政府对农村发展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党的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就是产业振兴,是要通过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之路。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迈向新阶段,势必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供应链金融可以涉及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即使在“三农”方面,它也可以有机衔接涉农企业与农民群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协调发展,遵循以来国家强调的“三农”发展要求和政策取向,农业+供应链金融必将成为农村发展的有力推手。
1.2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业供应链金融主要围绕着农业供应链展开,而农业供应链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是生产和流通环节,因此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必须解决在上述两个环节中的问题。首先是生产环节,农业供应链的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的生产。目前,我国农作物的生产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多数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依旧还是靠基层农户。农户数量庞大并且生产经营分散,所在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导致生产效率无法提升,金融机构很难对农作物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运营。其次是流通环节,这是整个供应链金融实施的保障。现在的农产品加工生产链条过长,从最基层农户到最终消费者中间有层层中间商,冗长的农业供应链条的存在就使得农业产业产生重销售轻服务的特点,进而造成农业方面的市场和信誉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一切都向销售看齐,农产品的长远规划和长期效益模式难以成型。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区的零散农户而言,合同法律意识增加薄弱。即使前期与一些粮食收购企业签订了完整的粮食收购协议,遇到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容易发生违约事件。最后是整个农业行业的资金问题。由于农作物生产的特殊性,从播种到收获一般会经历半年到一年时间,那么供应链金融涉及的资金周期就要与之匹配甚至更长,资金效率难以提升,此外长时间的资金周转也为后续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虽然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机遇。针对生产环节,农户经营分散、效率低下困扰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势必对农业供应链金融长期利好。尤其是近些年对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些改革和完善,逐步集中了农村土地经营权,零散的农户之间逐步形成合力,新一代的农民也正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农业便利性,现代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正步入高速通道。针对流通环节,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区块链、物联网、5G、大数据等逐步在农产品流通中推广,极大精简了冗长的供应链条,并且也建立了农户的市场、信誉意识,从而推动农产品行业的长远规划、远期效益的落地实施。除此之外,第二、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的势头正逐步显现。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各大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纷至沓来,极大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目前的直播带货平台让农产品的销路更加通畅。针对全行业的资金利用方面,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普惠金融业务,各大金融机构的涉农资金逐年提高,为供应链金融进军农业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以种子公司为例
2.1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整个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核心企业还是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合适的核心企业对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至关重要。农产品的起点就是种子,种子也决定了农产品最后的品质,好的品质能够稳固供应链,因此种子公司可以直接影响一条供应链的成功与否。选择将种子公司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可以从源头保证供业务的可行性,也方便作为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切入口。全套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阶段,依据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的对象来划分。以下主要讨论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选择农户与合作社、种子公司、种子销售和服务公司为合作对象,后期模式成熟后可考虑将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拉入。针对三个不同合作对象,分类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首先是农户或农民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采取普惠金融贷款和应付账款供应链金融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初期的小额资金需求利用普惠金融展开,规模化的资金需求则以应付账款供应链金融满足;针对种子公司,主要为整个供应链条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如果自身有资金需求,则利用信贷方式提供;针对种子销售与服务公司,库存商品、租金、人员费用等会挤占大量资金,可以向这部分主体推广存货、应付账款供应链融资,满足他们对资金的运转需要。
2.2商业银行提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方式
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是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主题,多种金融服务并行的模式。种子公司作为整个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中的核心企业,其自身的发展关乎着整个供应链的发展。要确保核心企业的发展为第一,首先商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传统的信贷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种子公司的科研开发工作提供资金,保证种子公司的核心业务不受影响。其次,农户及农民合作社作为农业供应链条中的初级生产者,他们的劳动奠定了农业供应链条长久发展的基石。对于农户及农民合作社的资金需求,根据时间段和发展规模采取不同融资方案。针对发展初期及小额生产投入,引导农户选择普惠金融服务,在保证风险及时效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日常资金需求;针对发展中后期或者规模扩张阶段,推广订单融资、存货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内容,推动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稳固和扩张。最后,种子销售和服务公司作为介入农户及种子公司的中部,可重点向其营销供应链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订单合同、应收应付账款、存货等的融资,商业银行则需要控制资金的流向,降低风险。
2.3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
针对农业供应链上的不同主体,商业银行需要实施不同的风控措施。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核心企业,因此在选择核心企业时候,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衡量种子公司的市场地位、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产品覆盖率等,确保种子公司在整个农业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对于农户来说,前期的普惠金融服务可为其提供一定的农业启动资金,要严格追溯资金的流通渠道,确保普惠金融款项的流动合理合法,另外等到农户运用订单进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时,商业银行同样要确保资金的绝对安全,农户获得的资金只能运用于种子购买及相关种植服务需求。对于种子销售和服务公司,当该公司向银行申请获得供应链金融服务时候,商业银行首先要对订单合同的真实性进行审查,积极对接种子公司的ERP系统,第一时间能够获取种子公司的销售数据,同时在款项发放时候的监督性也十分必要,要对发放资金的账户进行专项监管,要求这笔资金的流向只能是种子公司的资金账户。
3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3.1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金融机构主要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落实到农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十分有限,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品,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方案更是少之又少。在我国,融资一般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提供方,要想进一步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参与必不可少。但是,除了信用社、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以外,其他银行对三农业务的关注不够,业务能力显现出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对涉农业务的推广。由于前期的经验缺失,涉农业务并不是这类商业银行的关注重点,那么就很难推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二是对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不足。商业银行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的设计需要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来看从事银行工作的基本都没有涉农背景,那么在设计开发产品方案的时候容易脱离行业实际,导致产品实际应用范围有限,限制了产品创新升级。
3.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利益相关性不强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参与成员之间应该要建立牢固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越关系越牢固,成员之间就会相互促进,从面取得更大的利益。我国的农户人群数量庞杂,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违约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违约,影响着上下游的资金回收,进而增加了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的风险性。不同于其他产业供应链,农业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关系多数由利益来维系,农产品的价格逐年波动决定了链条的稳固性不高。金融机构需要找到农业供应链上用户之间保持黏性的方法,只有提高他们之间的黏性,才能稳固农业供应链条,保证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的可行性。
3.3龙头核心企业未形成权威企业,发挥作用
农业产业作为一个超级传统的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思维的封锁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相较于农业产业的龙头核心企业,新兴产业的龙头核心企业往往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带领着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的农业核心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却没有供应链、产业链管理思维,没有优化整个链条,起到带动链条上全部企业的发展的能力,未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体制。农业产品价格随年波动,核心企业的履约意识不强烈,波及整个链条上各企业的履约意识都不强,进而使得农户的信用度差。
3.4成员间信用意识不足,风险管理经验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并不能做到完全把握农业供应链的交易情况以及其间的资金流动。由于农户的信用体系建立不全面,部分信息缺失,贷款对象的贷款额度度量不准确,风险模型的不适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资金的风险。在农业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成员之间,信用度并不能得到保证,甚至有部分农户所提供给农业企业的信息是不真实的,而不真实的信息当然会影响到农业企业的发展计划。综上所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朝着更加纵身的方向发展。第一,完善农业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依赖供应链的稳固,推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也少不了农业供应链,针对商业银行和农业企业的不信任问题着手,由政府部门牵头推行一套信任机制的建立,一步步建立合作意识。第二,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覆盖,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从周边点滴建立其对农村地区的信用风险评价。第三,加大对银行内部人员的培训管理,培养更多符合背景人才,尤其是在设计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的时候,倾听更多农业方面专家学者的呼声,建立一套方案创新优化机制,分地区差异化实施。第四,培育农业供应链上各方信用意识,尤其是农户方面,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尽力将整个金融服务方案的风险控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曾玲玲,程晓琳,孙琳琳.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优化与经济效益测算[J].财会月刊,2018(6):160-166.
[2]周月书,俞靖.农业产业链融资与农户收入[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9):303-307.
[3]刘双.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会通讯,2018(14):24-27.
作者:林仁志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
- 上一篇: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 下一篇:银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