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传统金融专业建设路径

时间:2022-07-27 09:56:27

导语:高职传统金融专业建设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传统金融专业建设路径

[摘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转型升级所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新金融产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基于此探索高职院校传统金融专业升级改造的路径。研究发现,新时代金融产业人才需求不仅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职业素质、跨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新产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明确建设的方向,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金融产业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其次落实金融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最后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培育与金融产业不断优化相配套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新金融专业;专业建设

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发展的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湾区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开放新阶段开辟新格局的重任,特别是要实现产业格局由出口加工为主转向“轻、智、终端”的高科技为主[1]。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必然要求金融行业紧跟大湾区转型发展的步伐,从目标规划、产品业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与湾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协同、协力共进。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有什么样的实体经济形式和经济结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结构相对应[2]。因此,大湾区的金融发展目标就是积极探索适应大湾区发展态势的金融服务方式,建立与大湾区战略目标相对应的新型金融体系。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湾区金融产业积极转型,呈现出很多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很多新的产业特征。

(一)科技与金融的交叉融合

科技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的发展不再单纯依靠资本量的累积,科学技术成为金融进步的核心“基因”。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金融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诸如云计算促进了金融主体间的联结;大数据处理技术缓解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的内容与边界[3],使得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呈现井喷式创新。

(二)金融去中心化

以前传统金融机构是唯一的金融中介,是资金流动的中心,但是现在去中心化趋势的出现,外部产业链的重塑,使得金融服务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诸如互联网企业通过搭建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将支付、融资、理财等金融服务融入客户的购物、缴费行为中,金融服务是整体交易链环节中的一部分,主要承担资金流的转移和信用贷款等[4]。在这一趋势下,金融机构必将重塑业务模式,从以产品为核心到客户体验第一,围绕市场思考产品与服务重新定位,重构内部业务流程甚至组织结构[5]。

(三)线上线下的共生发展

互联网与金融的碰撞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因为其长尾效应、显性化、标准化的优势将逐步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部分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线下实体金融机构被完全取代。线下实体金融机构与线上互联网金融长期共存、互促发展将是金融产业长期发展的特征,主要原因,一是交易费用的存在。互联网能够以极低的交易成本去整合长尾市场,进而跨越了传统模式下收益与成本倒挂的临界点,实现了对长尾市场的新型服务模式,满足极大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但是还有20%的高端客户对交易成本并不敏感,他们需要的是人工体验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二是互联网强于显性化的服务,而实体金融机构在隐性化方面更有话语权。互联网能够运用极低的渠道成本将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投放给消费者,从而形成了线下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复杂的、消费者自身难以判断的金融服务则离不开实体金融机构的沟通互助[4]。因此,从长远来看,线上金融代表着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线下金融则朝着智能化、综合化、休闲化的方向转变[6]。金融产业呈现出的新的产业特征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出怎样的变革,如何去培养适合新金融产业需求的人才,成为高职金融专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的主要贡献是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湾区金融人才需求的类型,探讨如何进行新金融专业的建设,期望能给建设中的高职传统金融专业指明方向。

二、金融人才需求的类型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的变革必然需要大量的新型从业人员相匹配,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应该紧跟湾区产业发展的节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人才培养方式,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纵向深度与横向协调发展同步进行。

(一)纵向深度发展

1.金融技能金融的创新并未改变金融的核心实质,它的核心功能依然是融资、信贷、理财等等,而各类信息技术、各大产业等与金融的渗透所带来的“变”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引起产业工人工作内容、操作技能的巨大变革。诸如信贷业务,传统的信贷体系主要针对传统制造业,风险控制主要看财务、查资产,用财务控准入,用资产缓风险,因此,操作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计算的方法等;随着大湾区创新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这种风控方式明显不能满足湾区各类型产业融资发展的需求,客户的选择与准入方面必须制定新的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在信贷准入方面要从看财务数据转向看经营数据,在担保上要从重资产抵(质)押转向重生产经营的监控,以新型监控和大数据评估模型来作为风险缓释手段,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转向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业务研究等方面[7]。2.服务意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金融产业的角色、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顾客通过在线金融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金融的基本功能,诸如开户、转账、申请贷款等等,因此,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不再以满足客户的金融功能为工作重心,而是根据不同客户的特征、客户所处的场景动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因此,对于新时代的金融从业者来说,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将此意识贯穿于整个金融活动中,并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价值体系。

(二)横向协调发展

造成当前产业人才需求不足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在于结构性不匹配,高职院校重点关注学生金融专项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素质、学识、人文等横向知识的培养。1.通识知识现代产业更替或融合很快,学生仅掌握了高水平的生产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深厚的人文素养、终身学习的理念等。新金融产业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已经不能局限于金融范畴,需要在精通金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因此,高职毕业生仅靠优秀的操作技能无法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创新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弥足珍贵。2.跨界能力在“看不见的手”推动和“看得见的手”引领共同作用下,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联合创新驶入了快车道[8],跨界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新金融需求的是具有金融、信息、数据挖掘和管理等多知识、多技能结构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9]。

三、高职新金融专业的建设

新金融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巨大变革使得高职金融专业必须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从大湾区金融产业变革对人才所需核心能力为切入点,透视金融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探寻金融专业升级改造的新路径。与传统金融相比,新金融更注重实用性、体验性、创新性、综合性等,因此,新金融专业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纵向深度发展与横向协调发展同步进行,其建设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确建设方向,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金融产业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紧跟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遵循人的思维发展与技能培养的规律,遵循岗位人才多维能力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0]。现有的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传统金融产业的岗位需求,是一种“专才”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曾为我国金融产业培养出大量专业性的金融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专才”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在专业领域内精细化运作,从传统金融产业的岗位需求出发,注重专业领域知识或专项技能的传授,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这与传统的金融岗位需求相吻合,所以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能够实现一毕业就上岗的目标。但是随着技术更新迭代、知识日新月异,高职金融专业必须面对新时代职业更新快、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等特点,其培养出的点钞小能手、理财好把式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技术环境下金融产业的新特征。因此,搞清楚新金融人才需求的类型,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第二步落实发展战略,明确新金融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这一步是建设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必须深入研究新的标准,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金融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征构建“基础素质———技术能力———跨界思维”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基础素质课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修养、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技术能力依然处于核心地位,金融专业的本职工作是培养金融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传统的技术能力的课程体系是一样的,线上金融的出现、传统金融的升级改造都意味着金融行业所需求的人才技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新的技术能力的课程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进行完善,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的课程,以应对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对传统的金融专业的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改变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相关内容。对于跨界思维课程可以根据新技术的发展、社会的新需求等方面开设相关信息类、生态环保类等课程,同时还要注意跨界领域的知识与金融知识产生的一些复合型课程。2.组建新的师资队伍想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基础素质———技术能力———跨界思维”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师资队伍是根本保障。因此,如何结合行业特色、学校办学条件探索与新时代金融产业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显得特别重要。首先,理清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的任职资格和核心能力的要求;其次,根据对教师能力的需求研究设计教师团队的组建方案和师资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案;再次,在跨界的背景下提高对合作的要求,教师应学会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改变旧有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最后,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培训与交流,实现教师团队职业跨界。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云计算、大数据、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对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其中平台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竞争的核心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扩招或者更多学生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下降,个性化教学的缺失。而平台教学模式由于网络的外部性和低成本的复制性,拥有更多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反而会因为学生流量的增加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入驻平台。平台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平台可以整合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自身的兴趣所在,完成平台的学习任务,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平台学习的完整轨迹,运用大数据自动生成学生的学习报告,衍生出相关的学习规划,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宜的成长计划,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4.完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不仅是新时代新金融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很早就意识到只有产教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但是实践中产教融合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只有高职院校“剃头担子一头热”,企业对此并不感兴趣。实现产教之间从“连接”到真正“融合”的关键是解决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获益问题,这才是形成稳定产教融合的基础。而产业与教育在经济结构中分属于不同的两个部门,如何融合是个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产业链是将经济结构中不同部门有效融合的最好途径,诸如产业金融链、产业物流链等。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参考产业链的融合方式,积极探索如何将教育融入行业产业链中,成为产业生态链中的一份子,实现产教结合的协同价值,促进两部分共生发展。为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融入产业生态链,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融入的各种方式,诸如建立产教平台等。融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职院校传统的独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资源在两大异质系统的优化配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融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状况、人才技能需求,充分利用产业链资源进行专业建设,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供给服务。同时产业链的发展是以市场机制为引导的,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确保高职院校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为理念,主动调整专业建设的内容,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培育与金融产业不断优化相配套的服务能力。提斯(Teece)提出动态能力是组织为适应外部环境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主要由感知/搜寻、决策/选择、重构/配置三个维度构成[11]。感知能力在这里主要指金融专业捕捉金融产业变化的能力。金融产业在不断的升级优化过程中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同样不断的改变。为获取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高职院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调研产业真实的人才需求,同时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问题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的关键。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实时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决策能力是将金融产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及时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这是专业建设高质量持续的核心。决策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决策的速度和决策的内容两个维度。重构的能力是指专业建设过程中以金融产业需求的变化为导向,合理、迅速地调度内外部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提高适应产业变化的能力。

四、结论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的巨变对金融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金融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意识、通识知识和跨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金融专业必须契合这些变革,按照纵向深度发展和横向协调发展的方式,分三步走,对新金融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新金融专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斌.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特征与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9(11):30-35.

[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0-231

[3]宋华,杨雨东.现代ICT赋能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34-41.

[4]赵旭升.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演进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金融论坛,2014(10):11-20.

[5]赵亮,张睿.互联网与金融产业链重塑[J].中国金融,2015(4):27-28.

[6]曹建中,辛向阳.从物理银行到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16(8):72-73.

[7]咸兵,武晓岛,周婧烨.“轻资产”产业形态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4):102-108.

[8]吴朝平.商业银行跨界拥抱金融科技的动因、新特征和着力点[J].上海金融,2018(6):58-60.

[9]郭福春,潘锡泉.融合与重构:大资管时代金融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56-160.

[10]冯瑞.高职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9(8):108-112.

[11]谢一风,熊惠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6,15,59.

作者:刘小平 段婷 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