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煤炭进出口的变化思索
时间:2022-12-01 01:53:00
导语:新时期煤炭进出口的变化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是一次性能源的主体。我国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供给的稳定性以及与石油相比价格的优势,决定了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的好坏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中国煤炭资源状况
中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内蒙古、贵州、安徽和陕西5省、区煤炭储量分别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中国人均煤炭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消费为主。从能源消费需求看,煤炭需求量大,而且需求稳定。
2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近几年,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呈增长态势,发电用煤需求也急剧增长,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近二十年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中国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煤炭进口量增长至出口量的3%,2007年煤炭进出口量已经接近持平。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3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煤炭品种齐全的第一产煤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呢?经笔者查阅资料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南方经济发展促进需求
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动力煤的需求直线上升。这些地方的发电厂之所以不用国内煤炭,而从国外进口。最重要的因素是运输问题。北煤南运比从国外进口还要贵。一个火车专列只能运几千吨煤,而一艘万吨货轮少则两万吨,多则十万吨,运输成本比国内火车还便宜。
3.2国际市场煤价低迷,促进进口煤炭成倍增加
进口煤炭比国内煤炭价格有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对国外煤炭的市场准入更加宽松。进口成本的减少.再加上进口煤炭质量的稳定性更有保障,于是沿海一些发电厂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国外市场,从而使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着进口煤炭的激烈竞争。
3.3地方干预影响巨大,不能形成全国统一性的煤炭市场
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然而分布却很不均匀,主要产区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资源普遍较为贫乏。在这种资源背景下,我国煤炭经常需要跨地区销售,调剂不同地区的余缺。由于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各地政府为了保证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纷纷采取地方封锁的手段争夺煤炭资源,限制本地煤炭的外运。
3.4煤炭运输效率不高,铁路运输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首先,我国铁路系统建设还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需要。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趋于饱和,亟需建设更多的铁路。但另一方面,我国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的顺畅流通。我国的铁路系统长期处于国家计划的控制之下,运力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而国家计划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煤炭供求的运输环节与其它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致使买卖双方不能自由选择铁路运输时间和运量。
4煤炭进出口变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煤炭的进口量相比中国总的煤炭消耗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要用国际煤炭较大范围地代替国内煤炭是完全不可能的,进口煤炭只适用于沿海极少数地区,在全国整个消费总量中,进口煤炭根本行不成气候。
4.1和我国煤炭产销量相比,我国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煤炭数量微不足道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即使国内电力企业全部在澳洲、印尼、越南等国家订购煤炭也只不过是少数,不会对内地煤炭供求产生很大影响。从数量上考虑,就是国际市场的电煤全部供应中国,也不足中国消耗量的一半,中国的电力企业离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将不可能生存,无论怎样说,国内电力企业是离不开国内煤炭市场而生存的,不能也不敢撇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燃料的。
4.2国内煤炭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虽然,进口煤炭产品到达南方沿海地区煤炭价格有可能和国内煤价持平、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作为占国内面积95%以上的广大区域的电煤价格要不同程度地远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必须承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煤炭产地和消费地严重分离,铁路运价不断提高,造成我国南方海南岛、广西、广东、福建四个省区的极少数沿海地区的进口煤炭价格和国内运进的煤炭价格相当,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毕竟这样的地区范围狭小,消耗量在全国煤炭的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3%。
4.3煤炭净进口促煤炭产业结构优化
近几年随着以电力、冶金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产能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让人心惊。煤炭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企业的一条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净进口”局面的出现是推动煤炭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5煤炭市场变化未来趋势
5.1煤炭供求将基本平衡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将不可能发生,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将是2010年煤炭市场的主旋律。
5.2煤炭价格将稳中有升
随着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煤炭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将有可能继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煤炭企业的整合,国有高成本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在煤炭产品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煤炭产品整体价格的攀升将不可避免。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国际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这对国内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将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3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009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完善煤炭交易的市场化机制,推动了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5.4煤炭进口将继续增加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整合的日趋深化,国有煤炭企业对国内煤炭市场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高成本煤炭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我国煤炭企业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可能下降。国内煤炭企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市场份额将可能继续下降,国际煤炭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煤炭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6应对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具体对策
针对目前中国煤炭进出口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6.1灵活执行国家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因为目前中国国内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需要大量充足的能源供应,在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担当重要角色之时限制煤炭出口增加进口,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煤炭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能源资源,因此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规定。
6.2更好地利用国外的煤炭资源
目前,中国煤炭工业正在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组建大型煤炭基地,组建综合能力强的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在“走出去战略”上获得突破,开始在海外进行煤炭开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资源为人类服务,同时,若在国外开发的煤矿达到相当数量和规模,也可在关键时刻解中国国内能源急需之困。
6.3坚持节能降耗和提高商品煤质量不动摇
煤炭行业不仅为社会生产能源、供应能源,同时也是耗能大户。煤矿有为数众多的采煤机械、加工设备,每年的电耗相当惊人。如果在源头上运用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煤炭回收率,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提高商品煤的产率、降低煤炭加工原材料的消耗等,都可取得节能效益,并可在建设节能型矿区方面做出贡献。
6.4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国煤炭出口锐减的大趋势下,煤炭出口企业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建立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无论是煤变电还是煤变油,在这样循环发展中,煤炭即提供了洁净能源,又保护了矿区环境,同时,通过矿区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可以催生新产业。这样,即使煤炭再度过剩那一天会来到也不可怕,因为煤炭产业链已得到延伸,煤炭资源可就地转化,不仅减轻了运输压力,还改变了煤炭行业只销售煤炭初产品的单一产品模式。
6.5加快铁路运输建设
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要进口煤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距离远、运输环节过多,而导致的煤价过高。近年来我国运煤铁路新线的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煤炭铁路运输量。因此政府在煤炭铁路运输方面应加大投入,以解决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强硬的政策措施,梳理煤炭运输环节,减少不必要环节。
6.6建立煤炭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今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总体上还呈增长趋势。而国际煤炭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在国际煤价过高之时大量进口就会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因此不能无限制地进口煤炭,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煤炭战略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大煤田的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开采准入门槛,限制小煤矿的滥采乱挖,保护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应在全社会范围内,纠正煤炭库存方面不正确的观念,使煤炭的社会库存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煤荒”后对进口煤炭的过分依赖。
7结论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煤炭进出口经历了从少量出口、没有进口,大量出口、少量进口,到现在的出口量急剧下降、进口量迅速增加的变化历程。这些变化主要受经济建设发展,煤炭资源分布,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变化,煤炭进出口政策变化,中国煤炭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等因素的影响,认为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进出口方面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要多方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保住重要的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国外大客户。要走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适量增加进口煤炭的同时,加大煤田地质勘探力度,增加国家的煤炭战略储备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在促进煤炭就地转化方面做大文章,实现中国煤炭的清洁开采和洁净高效利用。
- 上一篇:流通产业的方向与路径
- 下一篇:新时期城乡差距的制度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