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31 09:47:00
导语:我国产业集群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出现引起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兴趣。企业集群在我国沿海省份的发展也日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大量文献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将这些文献分成了四个大类,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以期对国内有关企业集群的研究动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关键词:企业集群;文献;研究述评
企业集群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出现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的关注,国内对于企业集群的研究基本上是用国外已有的集群理论解释中国集群发展的现实,近年来形成的文献集中探讨了以下几方面内问题:①关于集群的定义和基本分类;②关于集群形成机理;③集群竞争优势研究;④集群的发展和演进。
1关于集群的定义和分类研究
我国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集群给出了大同小异的定义。曾忠禄(1997)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王冰、顾远飞(2000)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和科层组织;刘友金、黄鲁成(2001)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沈玉芳、张超(2002)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了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浙江学者对集群的界定比较全面,他们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并结合了社会学、地理学等观点界定了企业集群的概念。其中仇保兴(1999)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集群中企业间的以合作为特征的互动行为(interaction),可以产生集群内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形成交易关系和相互的行为调适。交易行为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积累,相互的行为调适有助于企业间建立长期交易,以解决成员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集群共同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促进了高度发展的地方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式契约,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简单地按照特色产业类型来划分,现实中的集群包括传统产业企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魏守华,石碧华(2002)更进一步将集群区分为传统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群。但这种简单的分类对理解产业集聚的特征帮助不大,因此为了深入分析产业集聚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业已存在的集群进行了类型分析。首先,以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为分析维度,仇保兴(1999)根据集群的内部结构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企业集群:①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王珺(2001)按照企业间分工形式的不同,将广东地区专业镇(产业集群)划分为横向一体化网络与纵向一体化网络。在他的基础上,盖文启(2002)也作了相似的分类,将集群分为水平一体化(网络化)型、垂直分离与水平一体化共存型和垂直分离型。
其次,以集群形成的原因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陈雪梅、赵珂(2001)认为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包括:①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影的响;②由于区内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③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不同的形成范式导致了不同类型的集群。李新春(2000)基于对广东地区企业集群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认为企业集群包括三种类型,即受历史影响而形成的企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企业集群。谯薇、宗文哲(2001)认为企业集群的类型包括:①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②以中小企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而构建的中小企业集群;③以大制造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④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⑤以家族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胡昱,刘文俭(2003)将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区分为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车维汉(2000)认为存在两种企业集群,一类是指向型集聚——是为充分利用地域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企业集群;一类是经济联系型集聚——是指因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分工所形成的企业集群,这又分为纵向联系集聚和横向联系集聚。也有一些学者更概括地将集群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型集群,它们的形成与跨国公司等外部资源的进入有关。另一种是内生型集群。即以本地的资源禀赋和本地市场为启动,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进入某一行业,由盈利示范效应带动许多同类企业涌现而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王珺,2002;张炳申等,2002,白景坤、张双喜2003)。王缉慈(2001)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企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①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②一智力密集地区的集群;③由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形成了企业集聚;④由乡镇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⑤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企业网络。
2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国内大量研究实证地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企业集群的生发机制。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浙江地区,因此引起了两地学者极大的关注,其中尤以浙江学者的研究较多。刘吉瑞(1996)指出“小企业、大市场”是浙江共同组成了浙江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互相依赖,构成了浙江经济的微观基础。张仁寿、李红(1990)在研究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时,对当地文化制度层面的因素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将温州地区的经商文化传统看成是温州块状经济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们之后,很多学者也尝试从文化伦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来探讨温州地域的文化传统与其发达的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朱康对,1997;廖意如,1997;洪振宁,1998;蔡克骄,1999;李庆朋,1999;陈中权,1999等)。李永刚、祝青的研究揭示了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巨大意义,认为历史上的民间商业传统,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促使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李永刚、祝青,2000,李永刚,2002,2003)。朱康对(1999,2002,2004)结合我国渐进改革的实际,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了浙江小企业群落的形成机制。史晋川等(2001)则在制度变迁分析的基础上对块状经济发达的温州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徐维祥(2001,2003)将浙江企业集群的地理分布与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联系起来,并对企业集群的发展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描绘了一幅浙江省企业集群发展的整体图景。陆立军、白小虎(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历史或者地理因素,小企业集群选择了某个特色产业。金祥荣、朱希伟(2002)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而企业集群的生成和演化可以用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聚集来解释。符正平(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强调了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徐康宁指出(2001)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开放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①资本在某一区域内实现较快的集中,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地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②市场的充分供给,即有市场能充分接纳在产业集群区生产的大量产品;③当地的制度(包括政府的政策、商业习惯和竞争文化)允许并鼓励这种集群现象。在分析上述条件的基础上,他提出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假说,即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特征就比较突出;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的产业。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的开放性成为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许庆瑞、毛凯军(2002)分析了企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核心条件包括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和知识导向的区域,而完善的辅助性机构和良好的社会资本则是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孙洛平、徐勇(2004)指出低价竞争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决定于人们的短期边际定价行为,但定价优势并不能必然导致企业集群产生,还要考虑企业集群的状态锁定特征。冯邦彦、王鹤(2004)发展了一个集群生成的选址模型,指出企业集群的形成最初源于同类型企业的选址决定。在相同选址函数作用下,同类型企业选择同一区域进行生产,形成了产业圈层布局,进而在一些特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杨静文等(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业机制,从微观层面阐明创业机制在集群发育、成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改善集群创业机制的政策建议。3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也是国内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些文献综合地讨论了集群竞争优势是来源。孟庆民、杨开忠(2001)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集群内部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是集群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江征,2002)。魏守华、石碧华(2002)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指出直接经济要素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而非直接经济要素主要是指区域的创新能力。李小建、李二玲(2002)认为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和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是集群竞争力的来源。石忆邵(2001)将企业集群的崛起概括为五种机制作用的结果:①人文环境的传导和更新机制;②企业群落和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③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④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⑤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机制。王缉慈、童昕(2001)认为产业集聚的机理和竞争力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创新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内部一般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
有些学者着重从创新的角度论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贾根良、张峰(2001)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具业发展经验的分析,强调了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同样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集聚获取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对我国传统产业如何创建地方专业化生产体系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李新春(2000)指出专业镇是一种建立在地区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产品制造和服务企业创新网络,其经济积聚效应吸引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特定产业而创业,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合作、竞争与学习使得专业镇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创新活力。盖文启(1999,2002)探讨了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基于集群内形成的创新网络整体的作用,产业集群才能保持不断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魏江(2003)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技术学习问题,揭示了集群内部的技术学习范式和技术能力增长机理。
还有一些文献从企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朱海就、陆立军等(2004)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差异与企业网络的组织化程度有关,由于网络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企业间集体学习的效率,因此产业集群能力高的地区,网络的组织化程度往往也较高,网络的组织化程度与信任、合作、能力的异质性与互补性等因素有关。王珺(1999)分析了以外来资本为中心、以全球商品链为连接方式的中小企业专业网络化的发展,指出中小企业专业化合作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集群企业拥有网络资本,它对那些个人社会关系资本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的发展这种网络资本在逐步强化,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2003)。王缉慈(2001)从整体上将集群看成一个创新网络,并总结了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因素:①区位与空间因素,大量专业化企业在大城市郊区或中小城市集聚成群,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柔性劳动力;②社会文化因素,区内企业主或工人之间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竞争过程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同时,区域内共享的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而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在创新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③产业组织因素,区内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市场或非市场的交换,企业之间形成了柔性的动态合作与竞争关系,不仅能增强企业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性。④公共机构与组织支撑因素,专业化的企业与当地教育、培训、研究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公共机构形成一种网络,共同促进区域的发展。李新春(2002)在考察珠江三角洲企业集群的基础上,认为企业集群是一种企业组织协调方式,其关系治理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实现的,他强调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企业家协调网络和创新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关于集群演进过程的研究
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现实中每个集群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中集群的内在特征和机制是有所差异的,有时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
朱康对(1999)指出,企业集群处于不断演进之中,随着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各集群的边缘已经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在产业群落的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群落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群落类型向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更替。产业群落的更替有两种模式,即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由于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趋向退化、衰落的过程。陆立军,白小虎(2000)对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动态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有时这三个阶段在集群中同时并存。在他们的基础上,汪少华和王慧敏(2003)提出,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原生地”成长转向“异地孵化或克隆”式成长。汪少华、佳蕾(2003)分析了集群成长的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乡村集市,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②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块状经济,用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③第三阶段,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④第四阶段,以产业组织网络为主要形式的集群。王辑慈(2002)认为,浙江的企业集群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地理接近、专业化区域、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胡定寰(2002)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工业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单一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配套的企业群和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
符正平(2002)提出了一个集群成长的两阶段模型,即集群成长的斯密阶段与钱德勒阶段。集群的斯密阶段是指集群的自发形成的初期阶段,竞争在原子化企业之间展开,市场价格协调占统治地位。集群成长要迈向高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集群进入钱德勒成长阶段,专业镇内部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现代管理这只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政府的角色也开始介入,中介组织形成并在一些领域起作用。王珺根据集群内部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了广东省专业镇的演进过程。2000年,他在概括当时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征、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经济由横向分工网络向纵向分工网络演进的理论假设。2002年,他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将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张型。200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集群分类和演进的框架,以社会资本和生产方式为两个维度讨论了四种网络环境、集群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魏江(2003)对集群学习模式进行剖析,并从内部静态知识积累和成员间动态知识互动两个维度揭示集群学习模式的类型及其对应的集群空间状态,提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蔡宁、杨闩柱(2004)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理,并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创新网络的培育。李勇、史占中、屠梅曾(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①在萌芽期,群内企业与外部的单个企业相比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更好的创新表现;②在成长期,集群比萌芽期更具创新性,创新成本更低;③由于内在僵化和由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引起的网络成本,在成熟阶段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开始减退、创新成本增大,在衰落阶段,集群将丧失其创新优势。朱方伟、高畅、王国红(2004)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5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中小企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参与全球竞争的进程。在我国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省份,企业集群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也节节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目前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与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关于集群的理论研究似乎有点脱节。根据我们对文献的简单回顾,目前国内的企业集群研究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主线,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研究论文的形式,有分量的专著不多,尤其是深入的案例研究不多,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企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2,(5).
[2]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1,(2).
[3]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4]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江征.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
[6]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1,(9).
[7]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8).
[8]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战略管理,2000,(11).
[9]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财经论丛,2000,(9).
[10]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财贸经济,2000,(11).
[11]林金忠.聚集经济与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优化[J].财经研究,2001,(4).
[12]徐康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13]王珺.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2,(1).
[1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16]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