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区划分新探

时间:2022-03-26 03:11:00

导语:综合经济区划分新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综合经济区划分新探

1.3.2近海内陆区的特点。①与其它内陆地区相比,与海洋的距离最近,通往出海口的交通条件最好,进军国际市场的运输成本最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相对较好。②与其它内陆地区不同,在经济上受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最有可能、也最适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③不仅易于接受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而且如果将来在内陆核心区也形成强大的增长极,则也位于其辐射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届时将可左右逢源,同时接受来自两个增长极的双向、交叉辐射。④虽然本区的农、矿资源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既有若干农业大省,又有全国性的能源基地),但今后的发展不应受本地资源禀赋的限制,而应该充分利用其“近海”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1.3.3内陆核心区的特点。①地处我国国土的中央部位和心脏地带,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必经之地。在我国“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中,至少有四纵、四横穿越本区。②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在古代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文化底蕴。③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投资最多的地区,是当今我国内陆经济规模最大、固定资产存量最多、产业基础最为雄厚、科技力量最强的地区,堪称我国内地生产力配置的重心地带,因而具备了形成增长极的实力基础。④拥有众多人口(近3亿)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这也是建立大规模加工工业和形成强大增长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⑤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传统体制在这里的存量最大。因此,今后将成为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⑥距海较远(除河南之外,川、渝、陕、鄂都不与沿海省份接壤),大部分位于沿海增长极的辐射半径以外,不象近海内陆区那样便于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与带动,自行培育增长极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⑦培育增长极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因为深远内陆区既得不到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又缺乏自行培育增长极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所以,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本区的辐射与带动。⑧由于距海较远,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那些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业和产品除外),因此只能形成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

1.3.4深远内陆区的特点:①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而人口却超负荷)。②地处全国的上风区和上水区,既是“江河源”,也是“风沙源”和“泥沙源”,因而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今后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应该是维护生态环境,而对经济开发的地域范围则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③现有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多为嵌入式发展,与周围的地方经济缺乏有机的联系;农业多为广种薄收,耕作粗放,单产甚低。④内部有若干资源富集地(如蒙陕宁能源基地、攀西—六盘水地区、柴达木盆地),今后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但是,为了缩短运距、降低物流成本,产出的原料和能源应主要供给内陆核心区而不是沿海区。⑤既远离海洋,又不靠边境,因此,在全国五大类型区中,发展外向型经的条件最差。⑥只有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才能对本区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3.5沿边区的特点。可以(而且也应该)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来谋发展。这不仅仅是因为本区地处边疆、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而且也是考虑到:①地处边陲,远离内地市场,较高的运费使其产品在内地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与其不惜代价挤入内地市场,还不如大力开拓距离较近的邻国市场。②因远离海洋而难以利用出海口和出海通道进入国际市场,故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的优势来积极开拓邻国市场。③不仅远离沿海的增长极,而且距离内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即内陆核心区)也比较远。因此,既不象近海内陆区那样易于接受沿海区的辐射与带动,也不象深远内陆区那样可以接受内陆核心区的辐射与带动。面对这种状况,本区应充分发挥自身“沿边”的优势,通过与邻近国家拓展经贸关系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从而实现自我辐射。

1.4对未来全国地域分工的设想

1.4.1沿海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一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一主力,应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高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医学论文我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科技创新的第一主力;制度创新的开路先锋);辐射和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并尽可能将辐射范围向内陆纵深地区延伸。

1.4.2近海内陆区:沿海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二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二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和融入全球产业链,形成适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1.4.3内陆核心区:我国内地的经济重心区;因产品以内销为主而呈现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器;我国科技创新的第二主力;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辐射和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并协助沿海区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

1.4.4深远内陆区:扶贫攻关的主要承担者;维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为全国提供生态保障;为内陆核心区的加工工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在基础设施等相关条件具备之后,可承接来自内陆核心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1.4.5沿边区:背靠内地,面向周边邻国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区域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力争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掌握主导权。

就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而言,沿海区应该大进大出

(目前已初步实现大出,但在原料供应上还远未做到大进);近海内陆区目前是小进小出,但经过努力应该能达到中进中出;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目前是、今后也仍将是小进小出甚至不进不出;沿边区也有可能达到中进中出甚至大进大出,但主要是面向邻国市场而不象沿海区那样面向全球市场。

1.5内陆增长极的培育与全国物流格局的改变

继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在我国最有可能形成新增长极的地区是内陆核心区。

1.5.1区位优势: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在全国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

1.5.2经济存量优势:是指现有的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和固定资产存量。1998年,川、陕、豫、鄂的GDP之和占全国17.5%[2]。河南和湖北分别是中部第一、第二经济大省,陕西、四川分别是西北和西南的第一经济大省。

1.5.3市场优势:巨大的人口规模(1998年,川、渝、陕、豫、鄂的总人口达2.9816亿[2],超过除中、印之外的任何国家)。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众多的邻省接壤,而作为全国交通网的枢纽则意味着对全国各地都有良好的可通达性。因此,这4省1市不仅本身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而且还具有向省外、区外拓展市场的便利条件。今后,只要肯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凡是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投资项目都有可能首先选择在内陆核心区落脚生根。

1.5.4科教优势:鄂、陕、川、渝3省1市是我国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作为我国的战略后方和三线建设的主战场,陕、川、渝还是全国军工最发达、国防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

之所以要在我国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主要是基于下列考虑:①导致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生产分布愈来愈向沿海集中的同时,人口分布却并未出现同样的变化趋势[3]。因此,除非今后对全国的人口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否则要想缩小地区差距,就必须在内地建立起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产业基础。②虽然在我国沿海已形成几个强大的增长极,但由于其辐射效应受到距离衰减律的制约,因而对拥有数亿人口的内陆纵深地区基本上不起作用。③由于内陆核心区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除了黑龙江、吉林、新疆之外的所有其它内陆省份都与之接壤。因此,如果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其辐射范围将相当广阔,对我国整个内陆地区具有广泛、全面的带动作用。

在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不仅有必要、有可能,而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正在朝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向演变:①近年来我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预计今后将逐渐由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与此相适应,我国也将逐渐由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产业有可能摆脱对沿海区位的依赖而实现向内地的梯度转移。②在沿海发达地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愈来愈少。而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促使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主要动因(注:出口外销型产业主要是转移到近海内陆区,而内销型产业则有可能向内陆纵深地区转移)。③入世过渡期结束后,进口关税进一步削减,沿海地区使用进口矿物原料的成本也随之而降低,从而有可能逐步实现矿物原料的“逆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替代国内生产)。这样一来,原先由中西部供给沿海地区的大量矿物原料和能源便可留在中西部供给当地的加工制造业。

长期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来获得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但是,要想以更大的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沿海地区建设真正的“世界工厂”,就必须以“世界原料仓库”和“世界能源库”来与之匹配。因此,沿海地区今后应以“外料(能)登陆”(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①。

但是,“外料(能)登陆”只能满足沿海地区的需求,而对广大内地则无济于事。因为一旦登陆,其后的陆路运输成本将大大高于海运成本。所以,“外料(能)”登陆后惟有供给沿海地区使用(那些比重较小、便于输送的轻质原料和能源还可供给近海内陆区),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如果要实施“外料(能)内运”(把进口的能源和原料运往内地),则只能是有限的、近距离的“内运”,而大规模、远距离的“内运”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如果原先依赖“西能东输”、“西料东运”的沿海地区转而依靠“外料(能)登陆”,那末“西料”和“西能”便不再象以往那样大规模、远距离地东运,这将大大减少全国的货物周转量,降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而代替沿海地区消化“西料”、“西能”的是内陆核心区,因为这里集中了我国内地的大部分工业,但因地处内陆纵深而不能指望“外料(能)内运”,只能利用“西料”、“西能”。

由此看来,今后很可能在我国沿海和内陆纵深地区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资源供给—加工制造—市场销售”体系:第一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加工制造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今后还将扩展到近海内陆区),而资源和市场这两部分主要在国外。也就是说,资源供给以进口为主、国内供给为辅,产品则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第二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资源分布在我国内地(主要是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加工制造主要在内陆核心区(今后会逐渐向深远内陆区扩散),产品以内销为主。

上述这两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可分别称之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工厂”。面对巨大无比的人口规模、异常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应着眼于建设两个工厂: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设“世界工厂”,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设“中国工厂”。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从农业民族转变为工业民族。

要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成“世界工厂”,就必须以“外料(能)登陆”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而要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成“中国工厂”,就必须把“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改为“西料(能)西用”。

2综合经济区划分

因为缺乏科学、统一的区划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区划工作者或是根据经验、推断,或是自行选用一些指标与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区划方案,因而导致形形色色的方案层出不穷[4,5]。其中有些方案因选用同质性的指标(如自然条件类似、资源禀赋相同、经济结构相似、发展水平相近)而忽视了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原则,这样划分出来的与其说是综合经济区,还不如说是经济类型区[6]。

本文对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在上述“五分法”经济类型区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同质性的五大类型区(或曰五大经济地带)合纵连横、跨地带组合来构成异质性的综合经济区,组合的原则是地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搭配、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口岸与腹地相连、辐射源与受辐射区相连、产业梯度转移的转出区与承接区相连。这样便可体现出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的特点,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2.1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新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划定五大辐射圈。所谓“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因为综合经济区的构成要遵循非同一性原则(区内各地因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形成互补),所以,一个综合经济区通常由某一个发达地区(称为“辐射源”)加上周围的欠发达地区(称为“受辐射区”)共同组成,即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共同组成一个“辐射圈”,一个综合经济区就是一个辐射圈。

2.1.1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环渤海辐射圈”):以沿海区的北段(京津冀鲁辽)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近海内陆区中的“环渤海后院区”(吉林、内蒙古大部、山西),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北部(河南)。在全国五大辐射圈中,本辐射圈的情况最复杂,因为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实际上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亚辐射圈。①北向辐射圈:以辽中南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东北的中、南部。②西向(北路)辐射圈:以京津唐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北部。③西向(南路)辐射圈:以胶东半岛和胶济沿线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南部。

2.1.2东部沿海辐射圈(又称“长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的中段(沪苏浙)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不仅包括近海内陆区中的“长三角后院区”(安徽、江西北部),而且还扩展到内陆核心区的东部(湖北、河南)。

2.1.3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珠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南段的广东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与广东相邻的各省(包括广西、湖南、江西南部、海南,但不包括福建),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南部(湖北)。

2.1.4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北部(河南、陕西的关中地区)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北部(陕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大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

2.1.5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南部(湖北、四川东部、重庆)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南部(贵州、四川西部、云南的昭通地区)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大致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

而未被纳入上述五大辐射圈的地区又可分为四个独立辐射区:①远东北独立辐射区:黑龙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②远西北独立辐射区:新疆,西藏的阿里地区。③西南边疆独立辐射区:云南(昭通地区除外)。④东南沿海独立辐射区:主要是福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粤东、浙南。

近来,有学者(周一星、张莉,2003)通过对地域经济联系(包括内向型联系和外向型联系)的实证分析来划定城市经济区[7](注:所谓城市经济区,实际上是综合经济区的一种表述形式)。如果把这种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区划方案与本方案加以对照便可发现,两者的绝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这说明本方案能够经得起实证分析的检验,与经验事实也大体吻合。

2.2设计本方案的基本思路

2.2.1以沿海的三大经济重心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作为辐射源,以邻近这三者的内陆省份作为受辐射区,分别构建三个沿海辐射圈。由于沿海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这里的三个重心区实力雄厚、能量巨大,为了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在内陆各省中,凡是距离海洋较近的都尽可能划入沿海辐射圈。

2.2.2由于我国的陆地纵深大、东西向延伸的距离远,仅靠东部沿海的几个增长极,其辐射范围难以涵盖距海较远的内陆纵深地区。因此,在位于沿海重心区辐射半径以外的内陆纵深地区,应自行培育增长极,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内陆辐射圈。

2.2.3把内陆纵深地区整合为南、北两大辐射圈,是因为构建内陆辐射圈应以中西部四个最大的城市群(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为核心。但与沿海三大重心区相比,这几个内陆城市群的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弥补此缺陷的办法就是联合。比较可行的是搞两两联合。但究竟是沿南北向搞两两联合(武汉+郑洛汴、成渝+关中),还是沿东西向搞两两联合(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笔者认为应选择后者,因为这与我国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的方向相一致,与沿海增长极向内陆传导辐射能的方向相一致,与建设沿江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战略相吻合。

2.2.4北方内陆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南方内陆辐射圈则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西南、西北地区自身的辐射源(成渝、关中)实力有限,又因深居内陆而得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因此选择鄂、豫两省分别与西南、西北结合,旨在借助于这两个中部经济大省来充实和加强西南、西北的辐射源,并充当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南、西北辐射的传导器。而让新疆和云南自立门户是因为二者只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便可获得所需的发展动力,所以并非一定要依赖关中、成渝的辐射。

2.2.5所谓“独立辐射区”,就是不属于上述五大辐射圈的范围,因而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既不能或不必接受其它地区的辐射,又不具备辐射其它地区的条件或能力。在四个独立辐射区中,黑龙江、新疆、云南分别是东北、西北、西南这三大边贸区的龙头,三者都有可能不依赖其它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而自行闯出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之路;另一个独立辐射区是沿海的福建,该省虽然经济发达,但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外省的联系相对较少。

2.2.6在制订综合经济区划方案时,通常都要尽量避免不同经济区的范围出现重叠。而在本方案中却把鄂、豫两省特意安排为多个辐射圈的重叠区──河南属于三个辐射圈(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方内陆),湖北也属于三个辐射圈(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南方内陆)。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基于鄂、豫两省自身的特点,二是出于带动西南、西北地区发展的需要。

因为鄂、豫两省既拥有“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又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所以最适合充当辐射传导器的角色,即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并将其传递给西部的深远内陆地区,从而起到承东启西的作用。而正是出于承东启西的需要,对鄂、豫两省在不同的辐射圈中分别给予不同的定位(在沿海辐射圈中是作为受辐射区,而在内陆辐射圈中则充当辐射源)。

2.3对部分省区的附加说明

山东虽然是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但缺乏象香港、上海、北京那样的超级城市,山东诸港口的腹地也局限于本省,因而未能对内陆省份起到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山东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有点类似于福建那样的独立辐射区[8]。但与福建不同的是,山东与省外联系不畅的原因并非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如受到山地阻隔),而是因为交通建设不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山东省内的交通网与我国北方主要的东西向运输通道(尤其是陇海、兰新线)实现全面对接。

仅靠陕西关中地区来辐射和带动地域辽阔的大西北,这显然力不从心。因此,以河南来充当关中地区的强大后盾,把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与全国著名的科技、高教和军工大省结合起来,由两者共同带动大西北(新疆除外)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辐射圈称为“北方内陆辐射圈”。河南既是大西北通往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必经之地[9],又可把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能传递给大西北。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人口大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今后河南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而作为内陆省份又不象沿海地区那样便于从海外获取资源和市场。

因此,今后河南的原料供给和产成品销售将愈来愈多地仰赖西北各省,从而为建成陆桥经济带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关中、郑洛汴这两大城市群相距较近,预计今后将东西衔接、首尾相连,沿着陇海线形成东起开封、西至宝鸡的城市连绵带,成为北方内陆地区最大的城市带,也是陆桥经济带的主体与核心。

过去,人们常把江西、湖南与湖北一起划入华中经济区。其实,湘、赣二省的首要经济联系对象分别是广东和浙江[10]。因此,本方案把湘、赣划入沿海辐射圈,以便充分发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辐射作用。

虽然湖北不与沿海省份接壤,但作为全国的交通中枢,有通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容量运输通道。作为全国实力最强的两大增长极,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辐射范围不仅涵盖与之相邻的近海内陆区,而且可进一步延伸到内陆纵深的湖北。湖北一向被视为中部经济发展的龙头,拥有我国内地最大的城市武汉,今后也可能会形成一个颇有份量的增长极。但因位于其东、南的各省已被纳入沿海辐射圈,武汉的辐射作用应主要针对西、北这两个方向(注:河南和四川均以湖北为首要经济联系对象[11]),以便在长三角与我国西部、珠三角与我国北方之间充当辐射传导器。随着三峡建库后川江航运能力的提升、沿江铁路(宜昌—万州)段的建设和“西电东输”中通道的启动,今后湖北与川、渝的经济联系将更趋密切,从而为武汉、成渝两大城市群联手打造沿江经济带(西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福建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但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有自己的出海口,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象内陆欠发达地区那样依赖长三角或珠三角的辐射。另一方面,福建对其它省份也很难产生辐射。因武夷山横亘于西、仙霞岭盘踞于北,与外省的联系受阻;唯一与福建接壤的内陆省份──江西已纳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辐射范围。因此,对福建来说,最主要的辐射现象发生在省内,即闽东南对闽北、闽中、闽西的辐射。今后,如果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并逐渐走向经济一体化,福建就有可能与台湾共同组成一个综合经济区,其范围除了闽、台之外,还可能包括粤东、浙南。

东北三省资源互补、经济联系密切,具有较完整的地域结构,因此历来被视为统一的东北经济区。为什么本方案把东北一分为二,单独把黑龙江划出去列为独立辐射区?这一是因为“辽老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较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二是因为东北的多种自然资源经长期大规模开发后渐趋枯竭,资源型产业整体萎缩,其矿产品和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将愈来愈大,因分别从南(经海路)、北(经陆路)两个方向输入而形成南、北两大供应圈。黑龙江虽然地处内陆,却拥有东出、西进、南下等多条外贸通道,可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因此,哈尔滨在20世纪前期曾经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当时在中国东北有两个双核结构并存(沈阳—大连、哈尔滨—海参崴)。虽然黑龙江的经贸优势只是体现在对俄贸易上,但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市场容量相当可观,又因为畸形的经济结构,农业和轻工业很不发达,消费品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尤其如此),这对于黑龙江发展外向型经济十分有利。凭借这样的优势,黑龙江便具备了自立门户、自我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因而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其单列为一区。

新疆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缺水和地理位置过于偏远。职称论文因远离内地各省,新疆得不到发达地区的辐射。人口不多,场容量有限,又因为运距长、运费高而难以打入内地市场。但是,新疆位于“四亚”(东亚、中亚、北亚、南亚)结合部,与8个邻国接壤,还可经大陆桥通往西亚、欧洲。由于中亚各国的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对外来商品的依赖性较大,其市场容量相当可观。中亚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在资源品种上与新疆互补。因此,与黑龙江一样,新疆也可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大做文章。象新疆这样的边远省区,只有“以外补内”(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弥补远离内地市场的缺陷)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以往,云南总是与贵州一起被纳入以四川为龙头的西南经济区。虽然四川也算是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但并不是经济强省,更不是富省。在四川(包括重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因此,除了带动省内的大片欠发达地区之外,成渝都市圈可能尚有余力辐射和带动贵州一省,但要带动云、贵两省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云、贵两省相比,贵州的经济水平更低,但与成渝地区相距更近、交通条件也稍好一些,因而比云南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接受成渝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但是另一方面,云南也拥有贵州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位于“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结合部,并且是我国开辟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经通道,云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然,要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前提是搞好相关的交通建设(如泛亚铁路、中印缅铁路、中缅输油管)。

与新疆不同,内蒙古和西藏都不能成为独立辐射区。因为内蒙古地跨“三北”,其东、中、西部分别与东北、华北、西北的邻省联系密切,而其自身则不能构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区。西藏则因为缺乏必要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太小(不及新疆的1/10)、对内地的依赖性太大而不可能成为独立辐射区(注:即使整个青藏高原也不足以构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区)。由于距离和交通上的原因,西藏与新疆一样也得不到内地的辐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不属于任何一个辐射圈。但是作为全国各省共同的支援对象,西藏又处于所有各大辐射圈的共同影响下。而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情况又有点特殊,因其对外联系主要靠新藏公路,在经济上附属于新疆,故应划入远西北独立辐射区。

参考文献:

[1]杨明洪,孙继琼.中国地区差距时空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1978—2003[J].复旦学报(社),2006,(1):84-89.

[2]陈耀西,陈红根.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46-49.

[3]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79-86.

[4]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刘勇.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5,60(3):361-370.

[7]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8]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00,20(1):18-24.

[9]张莉.我国区际经济联系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11):99-103.

[10]周一星,杨家文.九十年代我国区际货流联系的变动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1,(6):85-89.

[11]金凤君.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