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大学生心理信息传递方式
时间:2022-12-18 10:52:05
导语:试议大学生心理信息传递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送出去.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消极心理信息和信源.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从何而来?其实,人生在世总有烦恼,这些烦恼是消极心理信息的源头.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量比较大,原因在于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许多矛盾冲突:一是大学生开放的心态与较弱的信息甄别能力产生冲突.大学生刚刚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生涯中解脱出来,渴望了解社会,乐于接受新知识,但由于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社会上的消极信息偏听偏信,从而成为“看破红尘”型愤青.二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和意志力薄弱产生冲突.大学生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大大增强,但父母的溺爱造成的意志力薄弱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常常面临“志大才疏”的尴尬.当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一次次遭遇挫折时,难免产生苦闷、惆怅心理.三是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欲与易冲动的情绪产生冲突.大学生为融入社会,往往有意识地扩大社会交往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从生理上来说,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体内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行事冲动,参与社会活动越多,矛盾冲突也就越多.德国著名学者普兰德说:“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怀着憧憬,将目光从个人的小天地转向宽广的社会.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受和被人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在消极心理产生之后,大学生为什么要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呢?
笔者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宣泄.信息输出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本能需求.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评判、取舍、储存,最终将这一经过处理的信息向外输出,使自己成为信源.这一入一出的过程,维持着系统的信息平衡.如果故意将压在体内的信息不输出,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最终可能出现“信息爆炸”,导致心理疾病.CNNIC(中国信息网络信息中心)指出,自媒体的使用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多数自媒体的使用者都将其作为自我宣泄的工具.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宣泄在网络环境下变得很难控制.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人们都有被社会赋予的角色,因此言语和行为会受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而一旦处于网络匿名状态,个体的行为往往会突破一些界限,造成消极信息泛滥.智威汤逊2008年的一项关于中国大陆青年网络行为的调查显示,73%的中国青年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做任何事情,说任何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另外,大学生传递消极心理信息还有引人注意、增进交往的要求.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里2005年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传播行为的主体不是传受关系,而是平等的参与者,他们共同建构仪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仪式发起者希望的秩序或实现对仪式发起者的认同;重视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通过巩固现有的共同价值,以达到预设的传播效果.这一理论在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中的表现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往往将一条消极心理信息浓缩为熟知的符号或标准的口号(如“郁闷”),多方向地、重复地传递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以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维持与朋辈的集体情感.
二、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通过什么信道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进行消极心理信息传递.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信道和传递规律.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长大的,他们的消极心理信息主要通过网络传递.据调查:大学生约有1/3的课余活动时间是在与媒体接触中度过的,其中与网络的接触最为频繁.约有90%的大学生接触过不良信息.一些大学生每天都要上网,查资料、看电影、交朋友,俨然成了“网中人”.除了计算机网络外,大学生还青睐手机网络.据调查,83.9%的大学生每天接触手机,并有49.8%的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另一项对北上广深四地智能手机3G网民的相关调查发现,20~29岁这一年龄段成为最主流的手机网民群体,学历大多在大学本科以上.看来,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有其客观性.网络上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遵循两条规律:一条是“沉默的螺旋”规律.学者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连续性、重复性、类似性、广泛性等使大众传播为公众营造出大的意见环境,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是造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网络信息传递也遵循“沉默的螺旋”规律,具体表现为:当大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时,不一定会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但当大学生处于消极心理状态时,为了宣泄感情、求得心理平衡,往往需要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上消极心理信息比较多.当极端的、非理性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后,一些大学生或是因为感同身受,或是为了表示友好,会对这些消极心理予以肯定甚至追捧.而另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大学生因为害怕孤立,不敢大胆地表达不同意见.于是,消极心理信息通过不断的传递和反馈,一层层地在网络上沉淀,“沉默的螺旋”形成,大学生群体不断受到消极心理信息的感染,信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另一条是“病毒式传递”规律.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在网络上传递得十分迅速,特别是借助于微博、博客、播客、QQ群等方式,能像病毒分裂似地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瞬间传递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微博传递为例:假设一条消极心理信息在每一次传递中能得到10名“粉丝”转发.第一次传递是由信源发出的,由1名大学生在同一时间传递给了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二次传递发生在其中10名“粉丝”中,他们把这条消极心理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三次传递发生在下一级的“粉丝”中,10名“粉丝”每人又有10名转发者,即共100名“粉丝”将这条信息传递出去……每一次的信息传递只需要按一个“转发”键,几乎不耽误时间,这样,消极心理信息以10的n次方的规模传递开来,转眼间就能扩散到网络的各个角落,释放出对信息生态系统巨大的破坏力.
三、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环节主要是作为信宿的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选择、接收与反馈.这一环节有三个关键因子:信息选择、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信息选择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取舍.现代认知心理学证明,在人所接触的信息中,有99%以上被大脑作为无关的信息而摒弃,只有1%的信息进入主体的意识.网络上的信息如同一个浩瀚的海洋,大学生会选择哪些信息呢?一类是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信息.大学生上网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希望能够在网络上获取对实际生活有帮助的信息.在纷繁的信息流中,与大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吻合度越大的信息,越能引发大学生的注意和选择.另一类是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信息的选择上,他们也会更多地以个人的喜好为衡量标准,因此一些偏激的消极心理信息反而容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信息接收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接受和内化.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数量庞大,内容庞杂,无法核实其真实性与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一般会接收两类信息:一类是来自于自己信任的朋友的信息.学者派蒂(Petty)与卡西欧普(Cacioppo)的研究指出,人们对于所得消息的相信与否,主要根据消息的来源线索是否具说服力,而较少以消息本身的内容来考量,只有当受众感觉传播的信息与切身相关并且重要时,说服的效果才会更大.因此,来自大学生信源的消极心理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最大.另一类是与自己的“元认知”相符的信息.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监控,若读取的信息与原有的信息模块相似度大,“元认知”会放松监控,信息进入加工内化程序,头脑中的“元认知”再次得到强化,并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与原有的信息模块相背离,新信息很可能会被拒绝接收.这一规律使得大学生往往更关注朋辈传递的心理信息,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不感兴趣.信息反馈是大学生接收网络信息后,对信息进行评价,并将这一评价传递出去,从而对信源和其他的信宿产生影响.反馈其实是又一次的信息传递,它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由于网络反馈非常直观和便利,大学生反馈的积极性很高,但常常欠缺理性思考.调查显示,500个大学生中,面对一个网络上的倾向性言论时,选择直接相信言论并进行“转发”、“评论”、“支持”等行为的占28%;而有34%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再对信息在头脑里加工制作,不过他们承认,这很难逃出已有的观点.于是,网络上的消极心理信息很容易实现“无障碍传递”.另一方面,根据学者G·奥尔波特的研究,人们对流言的传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简化,即断章取义;二是锐化,即只重视与主题近似的或者不同的但极为显著的特征,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三是同化,即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习惯、信念、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等主观因素对流言内容与细节再加工,对流言的某些空白与不合理部分加以逻辑的完善、补充,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以提高流言的可信性,然后再传播.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在多次的传递与反馈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断歪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干预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的策略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分为发送、传递、接收与反馈三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的干预也应从这三个环节着手.在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主要的干预策略是营造绿色的信息环境,培育积极的意见领袖.营造绿色的信息环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形成有其客观性,而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靠“禁止”不能杜绝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反而可能加重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应该看到,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也有积极的一面,既能够让大学生宣泄不满情绪、取得心理平衡,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潜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这个机会,从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网络“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本来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者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网络时代,由于信息传递的“碎片化”趋势,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渐淡化.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弥补一缺憾,在网络上主动加大主流信息的流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正面话题的讨论;在网络下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活跃和谐的生活氛围.这样,网络上偶然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就不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增强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免疫力.培育积极的意见领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崇拜权威”的特点,设法培育一批正面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网络是一个多中心的领域,每一个中心都有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具有人格魅力和威望,对网络信息最先形成看法和观点,并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的干预,基本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内外控制消极心理信息信源、切断消极心理信息传递途径、教育和管理好信宿.而更高层次的干预,则是在网络环境下,全社会积极构建针对消极心理信息源、消极心理信息传递渠道及其最终传递目标的生态防护体系,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修复能力,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信息生态文明.
作者:叶穗冰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上一篇:文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 下一篇:体育局业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