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盟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27 04:59:00
导语:南盟发展前景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进程一直缓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又出现了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南亚各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集体自力更生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南亚7国元首于1985年12月6日在达卡举行会议,通过了《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宣告南盟成立。
南亚各中小国家对印度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使小国对它产生不满和疑虑的情绪。印度也担心各邻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印度与邻国历史形成的天然互补贸易关系日益萎缩。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印巴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一年一度的南亚各国首脑会议自1998年以后再三延期。缺乏信任也是导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近年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条件分析
进入新世纪后,南亚各国工商界人士对本地区区域合作停滞不前的状况深感不安。认为国家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和平协商和互惠合作来解决。“9•11”事件后,印度希望在国际组织以及反恐等重大国际问题中得到本地区国家的一致支持。于是也给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印巴双边关系的改善。2003年4月18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克什米尔视察时,在记者招待会上向巴基斯坦伸出友谊之手,呼吁开创印巴关系的“新时期”。巴基斯坦方面很快给予积极回应。
同时,巴基斯坦在对印政策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坚持其长期以来要求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才讨论其他问题的立场,提出就所有未决问题进行复合对话。
南亚的稳定有利于美国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美国一再要求印巴恢复谈判,使双边关系正常化。中国希望两国能够和平协商解决问题,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2.印度对南盟态度的转变。南盟之所以裹足不前,这与印度对南盟的战略考虑是不无关系的。印度一直在该问题上采取非主动的态度,一是印度本身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二是印度在冷战前与南亚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三是印度在发展区域合作问题上患得患失。冷战后,印度逐渐调整了对南盟的政策,从冷漠到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有几方面原因:1991年7月上台的拉奥政府进行了经济改革将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南盟无疑成为印度发展经济有力的借助平台;印度推行与南亚其他国家改善关系的睦邻政策政策为南盟的发展扫除了一个巨大障碍。其他地区合作联盟的发展,给了印度以很大启迪。
3.印与小国的经贸合作加强,给予邻国税收优惠。印度与斯里兰卡于1998年12月28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被视为突破性的进展。印度对尼泊尔原产地生产和制造的所有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孟加拉国继尼泊尔之后可能成为印度公司的制造天堂,这将会有助于更多的印度企业在这些国家设厂。但是,南亚区域合作也存在着不少的消极影响因素现阶段仍一直影响着南盟的发展。印度各个方面都在南盟国家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力量。如果印度对邻国是友善平等的,那么它的强大和力量可以成为合作的基础,但是印度如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国之上,只会使南盟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第二,由于南亚国家经济结构类同,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之间的差距悬殊使得它们合作的领域有限。
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前景展望
南亚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丰富,加之各国相近的文化、相邻的地理位置,南亚区域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有着巨大潜力。
1.多条河流从北至南流经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水力资源丰富。各国合作开发这些水力资源,不仅可达到控制洪水泛滥和内河通航的目的,而且将极大地缓解该地区的能源危机。
2.由于运输和关税等方面的原因,南亚与区域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不强,各国贸易均处于逆差。南亚区域加强经贸合作,各国都将受益。
3.南亚国家有建立合营企业的可能性。印度的许多中间技术适合中小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要求。
南亚区域经贸合作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因存在许多政治经济问题,印巴矛盾是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1997年5月,印巴首脑会晤,两国关系有改善迹象,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短时期内不会取得一致。此外,印度与尼泊尔、印度与斯里兰卡等国存在一些政治分歧严重阻碍了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南亚国家为一些共同问题所困扰,最主要的是贫困和洪水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共同问题,各国必须团结一致,加强经贸合作。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和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南亚区域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经过南盟成员国的共同努力,该区域各国间的合作和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彼此间的猜疑和矛盾随着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会逐渐减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高鲲张敏秋:主编《南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上一篇:能源外交战略分析论文
- 下一篇: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暨表彰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