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在经济发展的运用
时间:2022-11-15 05:15:48
导语:银行业在经济发展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何翠香晏冰工作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乘着改革的春风也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历史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近年来,为了改变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就是典型代表。同时,国家根据各省市的发展状况和地理优势,也提出相关的发展战略。例如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把新疆喀什作为经济特区等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都体现了国家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心。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银行业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的情况下,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农民的信贷需求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成为制约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一、银行业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1.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少数民族从各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跨越式”地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自然、历史、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而言还十分落后,云南地方财政长期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云南仍属于生产力发展层次极低的农业省份。新中国建国之初,云南财政收入规模较小,1952年仅1.87亿元,到1978年为11.76亿元,26年只增加了9.89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1995年全省财政收入285.26亿元,居全国第7位。经过6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云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云南也由改革开放前的财政后进省份一跃而成为财政大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支规模大幅度增长,财政收入1992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32亿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列位次由1980年的第22位上升到第8位。2.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在云南省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云南银行金融业的发展与全国一样,其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全省金融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除原有的国有四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外,还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相继在云南设立了分行。从1988年交通银行昆明分行率先在昆明设立经营机构后,广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先后在云南开设了分行。这些机构的设立,健全了云南省银行组织体系,对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拓展新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资金,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是管理和经营云南省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于1995年1月成立。在16个地州市设立了二级分行及营业部,53个县设立了支行,并向国家确定的34个贫困县派驻信贷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云南金融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加快,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增加,国有银行运行机制逐步向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转变。在积极发展存、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业务、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等新业务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强化了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除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民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3.银行业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状况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空白乡镇大量存在;由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和覆盖面窄,导致民族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比较活跃,民间借贷普遍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绩效差,财务可持续性差;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普遍不足,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从而出现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农村信贷质量差———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多,坏账包袱重———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撤并低效率农村网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恶性循环;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均落后于全国水平。
二、银行业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边疆民族地区银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是形态各异的,这既有内在制度结构差异的原因,又有社会交往情况、自然条件不同等原因。为科学深入分析银行业发展对云南省经济的贡献,以下通过相关性分析对云南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1)建模变量选取。金融资产能够反映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由于现阶段云南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资产,而银行资产又主要是存贷款,所以本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作为衡量金融业发展的指标,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指标口径一致性和资料的可获得性原则,以2000~2010年为样本(表1),以GDP为被解释变量Y,金融机构存款余额(X1)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2)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2)变量相关分析。利用SPSS16.0进行相关分析可知,GDP(Y)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X1)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88,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2)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87。这表明GDP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可以由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来解释(表2)。(3)建立回归模型及参数估计。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如下模型:Y=a1+b1X1Y=a2+b2X2其中,a1、a2为常数,b1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b2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到如下的估计方程:Y=798.917+0.503X1Y=818.071+0.637X2拟合优度和经过修正的都非常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反映变量间呈高度线性,回归方程高度显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X1)和贷款余额(X2)能够很好地解释云南省经济增长情况。b1=0.503,b2=0.637,说明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大于存款余额。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100亿元的存款,GDP将增加50.3亿元;每增加100亿元的贷款,GDP将增加63.7亿元。这就是说,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银行业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平衡的作用。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在经济中的地位愈加显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一般经济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能由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原因,存在一些特别的突发性问题。银行业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根据自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工,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平衡。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和调控手段,商业银行执行央行的指令,如在经济调控方面,商业银行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有明显的增强其调控能力的作用。(2)银行业有效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其作用是越来越大,据调查显示,我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左右,其中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纳税税金占5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吸纳了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小企业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大型企业和支柱企业相对较少,中小企业成为支撑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银行业自身经营的特点,对于边疆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支持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更具优势,从而有效解决边疆民族地区中心企业融资难的问题。(3)银行业的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约瑟夫•熊比特在金融理论中提出:“运营良好的银行可以通过发现最有可能成功实施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企业并为其提供资金而激励技术创新;银行无疑具有信用创造的能力,而正是这种信用创造的能力,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经济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银行业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不足。发达的银行体系可以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充足的货币供给,规范的货币管理,专业的货币运用指导,都为边疆地区经济提供强劲的助推剂。(4)银行业能够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仅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局部问题,也是整个国家的全局问题。民生问题事关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事关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事关国家边防的巩固和边疆的发展。银行业能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能够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安全感,保证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安居乐业。所以银行业的发展能够间接地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边防的巩固。
三、银行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央行周小川行长早在2003年就作了关于金融机构创新的演讲,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加快推进银行改革的决心和基本框架,归纳起来可以用三句话表示:加大银行经营责任,强化风险控制机制,积极推进金融创新。联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那么,在实践中怎样更好地使银行业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良性互动,进一步发挥银行的作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金融生态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金融生态环境的建立是基础,为了促进银行业在这些地区设立,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1)积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增加民族地区有效信贷投入,助推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目标管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满足信贷需求,不断提高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二是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力度。重点考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按照贡献度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极引导、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民族地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有效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加速发展。(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银政银企深度合作。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加大项目编制力度,将所有存在或者将成立的项目汇总,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挑选一批具有特色、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及时向相关银行推荐。搭建银政企全方位深度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3)及时有效解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业务拓展等方面存在需要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及时予以解决。(4)加强金融生态地区建设。在边疆民族地区加强金融生态地区建设,以创建金融生态地区为依托,积极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加快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公正的司法环境和和谐的发展环境。要培育和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了解和熟悉新型金融产品。采取有效措施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化解风险。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安全。2.金融产品应当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产品多样性需求和经济增长是相吻合的,为了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边疆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也要全面提升:一是业务品种多样化。银行业机构根据客户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产品创新,强化产品营销,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二是服务手段多样化。银行业机构根据各自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的差异,不断改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进行个性化服务、电子化服务、延伸性服务探索,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3.明确战略地位、市场定位与服务面向定位在明确银行的战略地位、市场定位与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首要的工作便是以改革促和谐,营造良好的银行业发展空间:一是制定支持银行业发展的政策。二是制定吸引银行机构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综合治理,改善银行业运行环境。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尽快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共享的信用资源和失信处罚机制。此外,还要以改革促创新,全面提升银行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治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这样,金融业的各相关主体将形成大中小结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边疆民族地区金融生态体系,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可持续的边疆金融体系,更好地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上一篇:当代房地产经济战略与背景
- 下一篇:美国经济的增长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