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促体制

时间:2022-08-23 03:33:45

导语:创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促体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促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是资本与产业的融合推进,持有资本的组织或个人通过对产业发展的收益的预期,恰当地做出投资决策与选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表明,社会资本与产业相需、相促的步伐已经日渐平稳,以产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等渠道获得了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与此同时,以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为主要特征的,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飞速。但是,这种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虚拟经济由于其高利润率、高回报率,已诱发了我国大量社会资本从实体行业和部门进入了虚拟经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迹象已经显现,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正在损害经济发展的机体。目前,欧债危机正在演化为欧洲信任危机,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不断加大。仔细审思欧债危机前各国的经济运行过程,会发现一个相似的特征是社会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偏向虚拟经济,使得经济实体产业不“安分守己”纷纷转向虚拟经济,寻求超额利润。民众也不安心实体行业和部门的工作待遇和预期收益,加入了虚拟经济的大军。我国虽没有欧洲国家社会资本集中投向虚拟经济的疯狂,但是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心态,这些因素都在侵蚀着实体经济的基础。所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是我们必须审思的问题。

二、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

(一)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再认识

社会资本最早是马克思在论述私人资本时提出来的。但是系统的阐述社会资本概念的是布迪厄,他提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持有,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他认为社会资本体现的是资源,而资源则与确定群体的关系网络紧密相关。科尔曼偏向结构功能视角。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帕特南认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帕特南,2001)。上述学者的观点,更多地把社会资本看成是获取资源、社会效益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本文中,笔者把经济中的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中组织和个人实际所拥有的资金、劳动力、管理经验、技术等生产和价值创造的要素。其中主要的是资金,因为它的投向,直接或间接会引起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流动。因此,当前所讲的社会资本也即社会组织和个人拥有的资金量以及它的时间、空间的流动和投向。

2.“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认识,学术界的观点大体上趋于一致,即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实体经济指标的偏差往往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实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往往越重要。

(2)虚拟经济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货币资本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包含了各种有价资产所代表的价值以及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3]简单的理解就是先把钱换成股票、债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换回钱,直接实现以钱生钱。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征。

(3)“脱实向虚”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4页)。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提出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都是强调了财富的标志是社会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而且需要人们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财富创造是要素的结合,它不仅包含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创新,而且包括资本。因为它是要素结合的粘合剂,资本把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使资本具有了更高的生产力[5]。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资本把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创造物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欧债危机的出现就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离开了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比如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我国出现的社会资本集中投向证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都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赚快钱”的表现。

(二)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和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虽没像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欧猪五国”投向虚拟经济的疯狂,但是“脱实向虚”的趋势已经显现,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金融体系对实体产业兴趣锐减、实体经济部门纷纷转向、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心理日渐浓厚,我们必须深思这种经济不良症状的原因。

1.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

(1)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多种要素包括: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技术、管理、政府政策等。但是现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要素在逐步消失。第一,资源瓶颈约束,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第二,用工成本增大,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已经凸显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企业开工不足。第三,社会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企业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出现了融资难,举步维艰。第四,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第五,对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重视不够,企业管理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最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差和近几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发展预期打折扣。

(2)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兴趣锐减欧债危机表现出了欧洲金融机构过度逐利、脱离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更加推动了虚拟经济的扭曲发展,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我国金融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获取巨大利润的同时,正逐渐地把资金投向以房地产业、贵金属等为代表的虚拟市场。相反对利润回报率不高、预期收益不稳定的实体经济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投资兴趣不浓,使得实体经济获得资本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大,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以房地产业为例,据历史数据来看,在房地产开发的多种资金来源当中,有60%的资金来源于金融业,而且主要以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债权型融资形式存在[6]。

(3)实体经济企业“脱实向虚”近些年,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下,大量的实体经济的企业离开主业务,“移情别恋”纷纷涉足虚拟经济部门,带动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在炒作、投机、市场运作后,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以“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把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7]。

(4)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相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一夜暴富”、“赚快钱”、“钱生钱”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中蔓延。

2.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投资转向,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又有市场因素的诱导,还有实体经济本身的“内伤”。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1)经济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内外对欧债危机的分析,经济结构失调是其重要原因。我国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协调性差,科学技术和生产过程结合不足,经济结构没有建立在经济的坚实的可能性基础上。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不协调,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出现了失衡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产品结构状况,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键环节出现了不平衡。比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过度地向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等集中,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和行业。实体经济企业则出现了融资难、“用工荒”、生产资料成本节节攀升的困境。海南省三亚市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截止2011年底,三亚市1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有57个,完成投资1420650万元,占完成投资额的45.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一半。

(2)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

虽没虚拟经济的回报率的确实证据,但是从虚拟经济这些年的热度、社会的关注度、社会资本投资兴趣来看,虚拟经济的回报率比实体经济的回报率高得多。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2010年共有10只基金募集到位18.59亿美元。而2011年仅第一季度,5只房地产基金就募集到位9.59亿美元。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青睐,这些市场行为都是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下出现的。

(3)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不仅有外部因素的诱导,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内部的原因,即内生动力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发展的速度,对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够重视,特别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众所周知,资本生来就是寻找最佳的利润和回报的,总是追逐投资效益好、利润高的行业和部门的。由于实体经济产业自身不足,使得中国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投资赚不到客观比较收益,就出现了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局面。

(4)利润平均化的壁垒

资本的天性就是寻找有利可图的行业以及部门,实现自身的增值,而获取利润以及超额利润就是它们增值最明显的标志。我国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和利润率远低于虚拟经济的利润和利润率。按照马克思一般利润平均化的原理,竞争使利润平均化,但是现实的状况是竞争使得资本高度集中于虚拟经济,不能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实现利润平均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获得了丰厚的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2011年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总计3393.65亿元,日均赚18.85亿元。造成利润平均化的壁垒,一是垄断。国有银行凭借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央企依靠雄厚实力和政府支持获得垄断优势,大举进入房地产业,都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行业高度性集中。每年有大约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经过建筑业转化为生产力。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近1/3。三是市场的有效需求旺盛,使得社会资本扎堆进入虚拟经济,更加阻碍了利润平均化。中国居民房屋需求刚性大,使得大量资本看到有利可图,以各种形式涌入该行业。

三、实体经济“空心化”

大量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仔细审视欧债危机国家的经济运行状态,会发现这些实体经济发展疲软,企业、工厂普遍开工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外迁,使得他们丧失了国家强盛的根本,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虚拟经济泡沫最终破裂。所以,实体经济“空心化”,即实体经济凝聚社会资源能力丧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低效、投入产出失衡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移出实体经济的现象。(一)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表现

1.社会资本游离实体经济

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让做实体经济的企业越来越不赚钱,赚钱也越来越难,在微薄的利润之下,逼得一些社会资本从实体经济出逃。从2006年开始,随着国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8]。这就促使了一批实体企业纷纷离开主业,做起了“赚快钱”的行当。

2.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是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重要表现。它指的是一些地区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压力的不断增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逼迫企业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从而造成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的现象。在同一产业内,指的是企业的产出结构向低加工度产品、低加工度环节倾斜。实体企业在外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盈利”的追逐,一部分“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经济;一部分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瞄向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中国的制造商一直是耐克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在2010年之后,这一“宝座”被越南鞋厂夺走。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如康奈鞋业、东芝鞋业以及奥康鞋业等都已经在江西、四川等地区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9]。不光东部沿海、温州等地,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3.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中小企业一直是国家财富创造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面临了发展困境,从经济环境看,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大和融资渠道狭窄。从中小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市场适应能力在逐步减弱。2011年6月份浙江省年销售额曾超过5000万的居上灯饰店,因资金紧张又无法融资而倒闭;温州又一明星企业浙江天石电子(资产过亿)宣布破产,中小企业“倒闭潮”声音频繁出现。

4.实体企业精英流失

企业精英是一批具有懂管理会经营,思维开阔,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统帅力引导企业不断进步的人,它是眼光、胆量、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的聚合。但是当前,我国实体企业精英安心做实业的动力正在逐步丧失,离开自己打拼的实体企业,纷纷涉足股市、楼市、以钱生钱的高利贷行业。2010年,茅台集团、海尔集团、奥克斯、红星美凯龙等企业CEO就宣布已成立地产开发集团或公司,涉足房地产业。

(二)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成因

1.发展瓶颈的制约

近年来,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的停滞不前以及行业之间的恶性循环竞争等诸多瓶颈的制约,使得实体企业转型升级遇到了阻碍。企业税费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居高不下,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我国垄断性市场准入高,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的壁垒障碍较多[11]。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就融资渠道而言,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的占比不足2%,银行融资仍占98%[12]。但因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产业优势丧失

我国实体产业自发展伊始,走的是一条低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依靠“人口红利”以及资源、能源低成本的微利路线。但随着世界和中国市场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日益走高,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创新压力不断增大日益侵蚀了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的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地域优势逐渐丧失。许多中小企业已处在艰难挣扎的困境边缘。2011年广东顺德的家具企业成本至少增加了13%。企业综合成本与2010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长,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整体涨幅普遍在20%以内。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中山,据当地经信部门对市内131家规模以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93%的企业净利润率低于5%,68%的企业反映综合生产成本高于2010年。

3.资本的外流

由于实体企业诸多的发展瓶颈以及产业优势的丧失,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部门的获利在不断减少,这就使得资本须寻找下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从而实现自身可观的增值。浙江乐清市2009年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建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用在买楼、开矿等。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已成为资本外流的典型标志[7]。

4.日渐萎靡的效益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寒流”。实体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逐月下滑,企业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日益艰难,使得企业家信心下降。温州市经贸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不到10家[12]。

四、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一)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关联度分析

1.社会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黏合剂

社会资本除了天生增值的本性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通过它把原材料、劳动力、科学技术、土地等资源凝聚在产业的周围。一旦社会资本抽身转向,就会带动大量的这些生产资源随它流动,造成要素缺失,相关产业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资源外移现象。实体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社会资本发挥其黏合剂的作用,把实体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聚合在实体经济领域,进入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发展壮大自己。社会资本的整合和黏合作用就是社会资源的风向标,它的变化牵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走向。欧债危机实质上就是社会资本长期偏离实体经济,造成的社会资源过度聚合于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要素丧失、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泡沫日益膨胀的作用下的总爆发。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关注社会资本的走向,实体企业必须通过自身不断的创新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增强对社会资本的诱导力,从而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使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能力不断提高。

2.实体经济是社会资本增值的基础

社会资本不能自我实现增值,其坚实的基础应该是实体经济。虽然社会资本投入虚拟经济出现了比投入实体经济更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一方面,它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是由实体经济来检验的。虚拟经济不论是初衷和目标都是围绕着实体经济的,也就是其最初出发点是在原有的程度上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而且最后的落脚点是为了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且社会资本投资于虚拟经济,只是扩大资本的效应和流动性,社会的总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增加。所以,社会资本要实现自我增值,实体经济是它坚实的基础。若离开实体经济,就如“空中楼阁”最终会倒塌。

(二)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1.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13]这是因为金融体系是上层建筑,是基于实体经济而存在却又能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而独立发展。因此,它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究竟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我国应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推动这种适应效率不断提高。第一,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中央银行账户。一旦发生金融机构大部分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照制度的要求追求金融机构及其领导责任。第二,变革央行对各大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改变以前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来考察银行效益的做法,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第三,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这个评价制度的主体包括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实体企业、社会群体代表等,金融体系自评服从于多主体评价。最后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按制度要求对金融体系做出相应的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2.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

社会资本投向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它的变化会带动社会生产要素的聚合转移。为了社会资本达到平衡支持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应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这个制度应包括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对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要全面反映金融体系资本、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资本的流动,特别要把跨产业、跨行业的资本流动重点跟踪。在弄清资本投向的基础上,要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期准确地把握社会资本量的流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在汇集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后,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温州社会资本转向虚拟经济,投资房地产、私募基金、黄金等行业成了实体企业资本的首要选择,温州市人民银行就发出“产业空心化”、“资金热钱化”的预警[7],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且预警具有随机性,几乎没有对社会资本投向起到警示作用,也没有引起实体企业的高度警觉。

3.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

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一直是实体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促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既有实体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体制等外部因素。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这个监管机制的首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因为我国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主要是金融机构,约占98%,直接融资仅占2%。监管机制的核心就是确保金融机构按国家产业政策保证实体企业的融资实现和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机制的关键是确保金融体系的执行,监管机制的手段必须是硬性的惩戒和银行效益相结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再度被架空说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再加上利益格局未打破,实体企业发展仍困难重重。

4.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

资金绷紧无疑是实体企业的主要问题,但是部分实体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后,不把资金投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而是源源不断地投到高风险、高投机性的虚拟经济部门。针对这种行为,应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重点监测那些已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实体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确保他们按照融资合同的内容投向生产领域,金融机构要切实负责、全程监测实体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向企业发出适时的警示。对于违反资金使用情况的企业,应按事前合同约定处理,并停止资金的贷放。

5.破除社会资本发展实体经济体制性障碍

实体经济体制性障碍包括法律、垄断壁垒、投资行业壁垒等。破除这些体制性障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对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在法律上破除许多投资领域的限制,保证其能够进入和参与国有企业的相关经营领域。其次破除我国银行业、大型国有企业垄断发展的政策壁垒,使得实体企业融资平台多元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避免再一次被一道道“玻璃门”、“弹簧门”隔开。

6.建立社会资本做实业的支持减负制度

实业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所以要加大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做实业的力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资本放心、大胆做实业的信心。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对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给予有志做新兴产业的实体企业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企业,要减轻税收负担、扩大融资的规模和渠道,对吸引社会资本成效显著的实体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

7.构建实体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能力的评价体系

实体企业的成功标志,不仅要看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要看其产业的带动能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的能力。这才是实体企业完整效益的最佳表现。所以,应着力构建实体企业的吸引社会资本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吸引社会资本能力的指标体系,加大对其吸引社会资本量、融资能力、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创新力的考察。通过观察评价实体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仅可以判断社会生产要素的走向,而且可以审视实体企业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对实体企业吸资能力的考量,关键是指标的科学设定和恰当的工具、手段,预期目标要提升实体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和带动力。

五、结论

在当前,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以及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面对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应加快调整机构、促使虚拟经济利润合理化、增加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消除利润平均化的壁垒。面对实体经济“空心化”应消除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增强实体产业的优势、防止实体企业资本的外逃,提高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为此,需从金融体系、社会资本投向、融资监管、实体企业资本流动、体制障碍、减负制度、实体企业吸资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它会对实现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稳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