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体系产业生态化路径
时间:2022-05-06 09:54:03
导语:循环经济体系产业生态化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循环发展”理念成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重要指引。结合生态意义突出的陕南地区发展实际,通过对该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构进程中以升级现代农业、强化循环工业、凝练生态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化产业路径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有助进一步推动对陕南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陕南;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循环工业;生态旅游业
在党的报告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1]40“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1]40被列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1]40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我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42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党的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由此可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代表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实践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引导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质量和水平上持续优化和提升。陕南地区北依秦岭,南倚巴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基于突出的生态意义,实现该区域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成为推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兼顾陕南发展过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以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并被专家学者关注。张田英[3]、马靖[4]、李天芳[5]等宏观描述了陕南采取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的必要性,分析了陕南实施循环经济产业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研究成果一致强调了做好陕南地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陕南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也提供了诸多有益建议,但在如何从地方主要产业的生态发展着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框架及相关实施路径等问题上仍留下了有待继续探讨的空间。因此,本文结合陕南地区发展实际,分析了该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构进程中以升级现代农业、强化循环工业、凝练生态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及其成效。
1升级现代农业:筑牢陕南循环经济压舱石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兼具南方亚热带稻作农业和北方暖温带旱作农业(小麦、玉米种植等)特征,是我国传统农业区之一。汉中盆地盛产水稻、油菜、柑橘等亚热带农作物,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安康、商洛虽地处秦巴山区,但桐油、蚕桑、冬桃、核桃、板栗等特色农产品同样蜚声国内,兼具种植历史久远和生产规模较大双重优势,具有较高的农业经济价值。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古代社会,陕南农业和特色种植业一直是地方经济的基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区位交通的局限,陕南农业科技升级缓慢,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通畅了农业信息交流,才使陕南升级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技术条件日益成熟。其中,循环发展理念就是这一时期引入的促使陕南启动现代农业升级的重要思想资源。升级现代农业的主要技术路线基于现代农业循环发展理念———“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对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6]类似现代农业升级技术路线与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高度统一,着重强调绿色环保的属性,全面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鉴于陕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以及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陕南现代农业的升级重点不在于农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而在于原始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加工全链条的开发和优秀品牌的打造。陕南农业基础最为雄厚的汉中市,在近十年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扶持有机稻米、绿色稻米基地、“双低”油菜基地建设,用先进加工技术规模化生产“胚芽米”和“低芥酸菜籽油”,形成“汉谷源”“芳祥”“定军春”“建兴”等多个较有影响的绿色粮油品牌。以“汉白猪”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不仅积极致力于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猪场建设,更与以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著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集种植、饲料、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环保健康”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力求建立生猪养殖循环产业样本。汉中在推广种植紫色玉米及紫玉米花青素萃取和相关生物食疗、理疗产品方面取得突破,成为了传统农业依托现代科技产出绿色高附加值大健康产品的代表。正因为有诸如上述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的良好成绩,如今汉中市不仅巩固了国内优质粮油产区的地位,也成为陕西循环经济产业领域向稳向好的发展。汉中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打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7]是实现农业生态化升级过程中一体两面、内外呼应的重要途径。鉴于农业生态化在陕南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以汉中为代表的陕南现代农业更注重有效发挥循环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对陕南循环经济未来发展而言,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扩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仍须持续深入,以确保陕南循环经济体系的基础更加坚固稳定。
2强化循环工业:建好陕南循环经济主阵地
生态效率在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资源利用效率及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表征指标,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指标[8]。这一指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循环工业的发展水平。较于陕北、关中地区,陕南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但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一带一路”的实施和不断深入,陕南工业经济的发展得到有力驱动。在此过程中,陕南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生态化进程显现出后发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开发与利用等循环工业领域发展得尤其迅速,循环工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陕南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商洛市矿产资源丰富,铁、钒、钛、钾长石等矿产储量位居陕西省前列。矿产开发在支撑商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尾矿处理的巨大压力———“商洛市有尾矿库130座,库内尾矿存量1.25亿吨,其中37座为大宗尾矿资源,存量1.02亿吨,大量的尾矿堆积成为商洛市生态和安全‘双隐患’”[9]。随着循环工业理念的深入和相关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商洛尾矿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尾矿资源化途径不断拓展。2016年底,商洛“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矿产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6.5%,65%,70%,年消纳利用尾矿(含矿山废石)能力1000万吨。尾矿作为二次资源被普遍接受并开发利用,形成较好的发展势头。”[9]2017年初,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81家,已形成以有价组分回收和建材产品及配料为主的两大门类27种产品。”[9]近年来,随着以新能源材料及制品、尾矿建材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加速,商洛境内百余座尾矿库更成为了潜在经济价值逾千亿元的经济库存。此外,商洛与以天士力为代表的国内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开展经济战略合作,在以丹参为代表(商洛丹参药源基地为全国首家通过GAP认证)的道地中药材及现代植物药绿色工业化和国际化领域开拓地方循环经济增长点,成为了推动市内省级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现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新引擎。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努力,陕南循环工业建设已颇具规模。就其代表指征之一的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而言,陕南全域已建成“国家级高新区1个、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区4个、经开区2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55个,各类园区成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极。”[10]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充分认识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陕南绿色、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还未完全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10],“大部分园区传统产业多且规模小、布局分散,产品科技含量普遍不高,多以初加工产品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弱,存在产能过剩风险,也存在低水平、低产出、重复建设的现象,园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能力有待加强。”[10]就陕南工业发展的前进方向而言,今后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二是要做好工业企业供给侧改革、形成现代工业产品高端规模效应。在新型材料、新能源、绿色装备制造、特色生物资源及农产品加工等循环工业建设领域都要深入贯彻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继续依托先进科技、抓紧研发应用,朝着低碳循环、智能精细的方向不断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工业产业生态集群优势,真正建好陕南循环经济主阵地。
3做强生态旅游:彰显陕南循环经济新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蓬勃兴起,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为避免在此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提倡旅游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建设相结合,推动了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变。其主要路径即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现GDP的‘绿化’”[11]。这一转变使得旅游业在循环经济体系中具有了全新的风貌。陕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滋生出了优美的生态景观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具备旅游业发展的先天优势。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南旅游产业一直是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经济增长点,始终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陕南三市景区数量已形成较显著规模(商洛有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5处、3A级景区20处,汉中有4A级景区7处、3A级景区15处,安康有4A级景区8处、3A级景区11处),旅游产业年总收入逾600亿元,对推动区域经济总量增长贡献可观[12]。但与此规模效应形成落差的是,陕南旅游产业对循环发展理念的贯彻及实践相对滞后,“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旅游发展效率不高(主要由于环境质量和资源质量发展水平较低)[12]。在此情形下,加快凝练形成更加符合循环发展规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成为汉中、商洛、安康三地旅游产业生态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所“凝练”的核心内涵在于:以陕南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为统领,坚持在此前提下开展合乎生态发展规律的产业规划。而相关规划应坚持的主要路径原则上至少有三条:一是明确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在发展要求上的一致性———“采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发展”[13]。二是在具体规划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对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的全面应用———“从各个环节、细节入手,预测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可能性损害,提前做足保护工作。”[14]三是以循环经济思维积极融合陕南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大特色———“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和谐自然生态与文化区域新形象和全新的区域经济新机制。”[15]当前陕南旅游业的发展仍需要政府、景区、企业和社会加大相关工作的实施力度。但值得肯定的是,陕南倡导生态旅游的意识起步较早。这从商洛、安康、汉中长期不懈推广且产生了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旅游宣传语中可以见出。无论是“秦岭最美是商洛”“汉水秦巴秀·自在安康游”,还是“两汉三国·真美汉中”,都体现出了陕南树立地方生态旅游良好形象的决心。在此氛围下,陕南旅游产业生态化进程理应得到激励与促动,并通过生态旅游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使地方循环经济新风貌得以名副其实的彰显。
4结语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第二次来到陕西考察。此次考察过程中,总书记亲赴位于陕南的商洛市柞水县和安康市平利县,就秦岭生态保护和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标志着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陕南循环经济建设的新阶段。5月13日,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在安康市召开。陕西省委主要领导在会议讲话中一致强调深入学习贯彻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性,明确了陕南以绿色循环发展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目标任务。陕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必将不断取得循环经济建设新进展,迈上生态宜居、产业兴盛、社会和谐的历史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党的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2-11-08)[2021-01-16].
[3]张田英.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82-1383,1388.
[4]马靖.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3(3):28.
[5]李天芳.我国贫困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以陕南为例[J].生态经济,2020,36(10):78-84.
[6]刘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101-102.
[7]张剑华.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探索[J].现代农业,2017(9):57-58.
[8]诸大建,邱寿丰.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1-6.
[9]陕西省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EB/OL].(2017-02-03)[2021-01-16].
[10]加速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的“陕南模式”[N].各界导报,2020-11-12(3).
[11]胡珑川.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文化,2011(10):158-159.
[12]张雪,王怡,赵毅.陕南生态旅游发展效率评价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7(6):19-23.
[13]施桃红.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5(24):25,29.
[14]张丹辉,易丰,王艳丽.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72.
[15]王家民,王芳媛.陕南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88-90.
作者:钟思远 单位:商洛学院 人文学院
- 上一篇:消费主义思潮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 下一篇:国企房地产财务动态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