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循环经济思路研究

时间:2022-09-07 08:54:46

导语:生态文明观循环经济思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观循环经济思路研究

一、生态文明观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意义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逐渐升级,融入到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逐渐形成特殊化的空间布局和低碳经济机构发展产业链条,为创设节约资源经济型社会的发展和共同进步提供共有价值的参考价值。在我国,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模型,能在优化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型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扭转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构,积极建设和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从而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生态管理环境。正是基于此,循环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另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扩展,相应的资源需求量也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能源的消耗会严重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型,真正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式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能不仅要从清洁生产的小循环出发,也要建构系统化的大循环模型,提升综合水平,建构循环型社会。

二、生态文明观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的优化措施分析

1.优化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正是基于我党对于经济发展的态度,建设生态文明以造福人民福祉是永恒不变的管理要求,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由于资源约束趋于紧张。只有提高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才能在尊重自然条件以及顺应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发展循环经济要顺应时代以及尊重自然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的重要路径[2]。在实际经济结构建立和优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通过收集,填补以及延伸工作模型和工作向心力,能在提升整体经济链条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产生也或自动价值的最优化。要将经济发展系统和和谐化管理层级结构融入到空间中,利用循环经济体系总的梯级管理维度,以保障整体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作为新型理念,政府要积极落实更加切实有效的宣传机制,确保管理模型和控制机制之间的有效性,在建立环保生活理念的基础上,深度贯彻落实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

2.创设国际化循环经济模式

正是基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化建设维度逐步建立,且原生矿产逐渐减少的基础上,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再生资源管理机制,切实维护资源管理模式,推进再生资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进程,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上,保证我国市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切实维护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发展模型来说,再生资源产业也是符合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管理机制进行集中升级和综合管控[3]。另外,只有积极建构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进国际再生资源大循环项目的有效运行,并且建构科学化分析措施和理性应用模型,提升资源经济性的同时,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型和国际结合,真正实现信息化和规范化运行维度。在建立国际化管理维度和管控模式的过程中,也要有效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以及环境参数,确保管理维度和管控要求之间能建立协调化管理维度,保障相关问题能符合我国国情,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和项目之间的协调性。

3.提升政府管理支配效果

在积极建构系统化管理模型的同时,要保证政府能充分发挥其实际机制和管理效果,政府机关要充分提升自身的表率作用,提高节能改造项目的升级应用效果,切换维护能源节约要求,确保财政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另外,在政府机关办公经费审批项目中,对于经费审批过程要进行集中管理,杜绝铺张浪费的同时,加大绿色采购项目的运行效果,积极践行绿色采购要求,结合项目审批费用,结合比例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财务管控处理,保证效能结构的最优化[4]。政府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维度和控制模型,从思想意识层面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推动社会各界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循环经济模型,调动社会各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生态文明需求,保证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之间能形成切实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理模型,贯彻并落实循环经济的相关机制,从生态文明理念升级出发,提升整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型有效性。不仅要提升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之间的贴合度,也能顺利升级资源的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切实有效的管理模型和控制维度,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丁敏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4(02):12-15.

[2]李爽.生态文明观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访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14(01):10-13

[3]甘晖,夏成,万劲波,等.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论: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述评(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6):80-89.

[4]李爽.生态产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访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31(0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