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思考
时间:2022-09-09 02:45:42
导语:循环经济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天津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要通过提高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提高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系统看作是具有优先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而经济循环则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内部,以物质(包括能量)的良性循环为载体或表现形式的,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上的均衡与可持续性关系[1]。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以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选择。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天津市也颁布了《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如何依据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利用天津产业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循环经济,对加快节能减排工作进程,加速“美丽天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天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1是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矛盾的有效方法
天津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工业长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天津人均水资源量123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属严重缺水城市。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天津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等诸多突出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1.2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天津各园区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零配件等支柱产业,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步构建。在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确立了全市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北疆电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一批亮点项目,并且依据发展规划,还将规划发展一批循环经济项目。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区域联动发展,将有效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
2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产业优势作用发挥不明显
天津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这八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1%以上。从目前来看,天津装备制造业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尚未形成,不利于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长期发展。另外,以废旧金属为原料形成的新兴产业即再制造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延伸明显不足,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未被充分利用。
2.2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急需的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较为缺乏。加之目前天津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仍依赖于钢铁、石油冶炼等产业,而大多数企业缺乏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选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势必会导致企业高污染、高排放的发生。另外,企业技术信息平台缺乏,信息交流不便捷,导致一些先进技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普及。
2.3激励机制不合理
目前,天津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较少,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企业严重不足,钢铁、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较差。对于自觉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示范效应的企业,缺乏合理的鼓励和奖励机制,导致企业缺少活力。
2.4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缺失
各产业园区对有关废旧铝、生活垃圾回收体系仍未建立,对有利于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项目、产业,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因此,急需加强法律约束,积极发挥政府各项职能和社会协作作用,保障循环经济项目、产业顺利实施。
3提升天津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要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来全面发展循环经济[2]。要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体系,提高员工及企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认真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组织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分工。由天津各开发区管委会总牵头,负责指导、部署、协调、督促、考核,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和工作分工,积极研究制订、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形成合力,扎扎实实推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个行业要严格按照行业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进行污染治理。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各个企业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2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循环经济体系
积极发展产业援助政策,补偿政策,发展新型非资源型产业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天津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优势,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3]。天津现有结构是传统制造业占主体,民营企业比例较低,发展动力不足,应大量启动民营资本发展民营经济。新建项目采取民营参股的股份制形式,形成新的机制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和效益。政府推动企业转型,对于工艺性强和外部性强的企业由政府直接操纵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激励机制,从而策划包装储备一批管理程度高、带动性强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并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进入工业区,尤其是管理水平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发展经验丰富的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地方特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4]。同时,各级干部都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的本领,确立大分工、大合作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实效。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土地的使用,制定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集中紧凑地进行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保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长期闲置不用的土地应限期回收土地的使用权,以提高土地的经济性。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用地的土地储备,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惠。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余热余压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实行相应的电价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能耗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制定支持再生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
3.3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和完善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研究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水源地保护、生态建设、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要严格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管理,从源头上遏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倾斜财力支持。设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将改革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资金向园区倾斜,并随地方财力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安排信贷奖励资金,并将财政资金存放与商业金融机构对园区的信贷规模挂钩,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的信贷投放。市财政安排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支持园区企业融资。采取“能效贷款”、“绿色信贷”优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利用税收政策手段,鼓励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对企业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给予投资贷款与融资支持,并给予税收优惠与税收反补支持等优惠政策。此外,还要做好园区水、路、电、气、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3.4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把循环经济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并设计出各行业、各部门实现循环经济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拓宽各种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建立科研、教育信息平台,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工具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利用共同配送,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开展资源节约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保障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根据园区企业需求,帮助引进一批具备循环经济理念的高级、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联合培养人才。
作者:储诚山 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坦.天津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J].港口经济,2010(01).
[2]毛文娟.天津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构建和经济收益分析[J].天津科技,2007(01).
[3]程梅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7(05).
[4]胡军,尹琪,朱坦.天津临港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生态经济,2010(11).
- 上一篇: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 下一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