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
时间:2022-07-02 09:47:50
导语: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GDP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2012年达到5638.6万吨。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省的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667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54.83亿元。依托优越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河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生加工基地,初步建成门类比价齐全的工业体系。以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性工业为主的模式,、决定了较高的能源消费。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再创新高,达到23647万吨标煤。同时河南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2012年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13.74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到15250.4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27.59万吨。河南省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是当前束缚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早已启动,河南省整体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省份。国家也将从多个方面对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有力支持。所以,河南省应利用这次契机,将循环经济的观念渗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上是资源型、初加工型和原材料工业展主导地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也即由传统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的转变。河南省现已建成180余处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上下游产业耦合性差,资源共享程度低,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急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围绕优势资源,打造循环型园区和产业链条。
(二)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资源循环利用。河南省近年来大力促进资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积极用好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工业“三废”的再回收利用。河南矿产较多,尤其是煤炭,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摆脱资源利用粗放,优势产业链条过短的不利局面,真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改善生态环境与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原理就是要实现较少的污染排放和较高的产出。而河南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火电、建材、有色、钢铁、煤炭、化工、造纸等行业,减排潜力巨大。清洁生产是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对于仍有的废弃物排放,则需通过技术处理,尽可能变为下游产业的原材料;不能处理的,则无害化排放,做到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化。
(四)试点工作稳步有效推进要求我省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公布了全国循环经济首批82家试点单位名单,河南省鹤壁市、中铝中州分公司、商电铝业集团公司、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天冠企业集团公司和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家进入国家试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上半年河南省还确定了第一批21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包括4个城市、4个园区和13家企业,基本涵盖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以及冶金、有色、煤炭、化工、食品等河南省重点行业。2007年河南省整体被国家列入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之一。同时在省内第一批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下,河南启动了省内第二批试点工作。2011年启动省内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循环经济试点之所以能迅速推广,是因为政府、企业看到了循环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三、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取得显著成效,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仍有问题存在,需要借鉴我国其他地区循环经济试点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合河南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一)健全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循环经济的经验表明,循环经济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撑。比如,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条例》要求德国生产商和零售商精简包装,尽可能回收利用,1996年又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将物质闭路循环观念推广到所有生活废物。2004年,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颁布,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经验。2006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为河南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证。但是相比其他省份,河南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是比较滞后,难以规范约束企业生产行为。因此,在现有循环经济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省实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区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对于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循环经济区域性发展规划,引导循环经济发展。2009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评审论证后,批复了《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改办环资〔2009〕2838号)。《实施方案》作为循环经济区域性发展规划,提出了河南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环境承载力为核心,以“五大循环链、八个行业、八大工程、九个重点区域、二十个试点园区、二百个试点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园区、区域、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该方案较为详尽的提出2008-2012年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企业、各地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相关部门应继续建立区域性发展规划,形成长效机制,引导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及产业。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配套政策与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表明,若离开有利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由于外部不经济性,企业不愿投入过多资金、精力发展循环经济。所以,政府部门应综合运用财政税务、投资信贷、价格优势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银行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发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贷创新产品。政府则可采取直接投资或是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唯有让推行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看到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企业自身才有动力搞好节能减排工作,继而带动企业、园区、区域乃至社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提升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参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多赢”,受益的不单单是企业自身,还包括全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我们生存的这个生态环境。相信在广大群众眼中,循环经济就是企业的污染减排,或清洁生产,与自身毫无关系。公众对循环经济了解欠缺,直接导致其参与意识不足。所以,有必要通过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将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计划,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宣传工作,比如制作宣传片、宣传手册;定期开放现有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园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企业是如何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关系到全体公众利益,唯有公众的自觉参与,才能把循环经济的法律规范转化为普通的道德准则和广泛的社会活动。
作者:付相颖1郭凌霄2工作单位: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篇:钢铁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一、研究综述
国外对循环经济运行评价的研究始于1990年,由Schaltegger等人首次提出,采用的是生态效率的概念。这一阶段对生态效率的研究更多是定性化研究,认为生态效率是实现企业、区域、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工具。如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认为,对于公司而言,生态效率意味着“节约资源—提高竞争力”,生态效率可以推动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这一阶段对生态效率的定量化研究很少,更没有将其发展成一种评价工具。直到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定义生态效率时结合了福利、竞争力、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认为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并将它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此后,生态效率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政府、工业企业和其他组织。HartmutHoh等人介绍了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7个生态效率指标,YoshinoriKobayashi等人评价了制造业的生态效率。国内对循环经济运行状况的研究并不多,更鲜于研究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效率。早期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大都是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或钢铁产品绿色度的评价。这些多为定性研究。21世纪初,对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开始引入“效率”的概念。2005年戴铁军、陆钟武采用工业代谢方法,从资源、能源、环境效率三方面评价了钢铁企业的生态效率水平,弥补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定量评价实证研究的空白。随后陈静、林逢春等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出发,基于生态效益的理念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了动态评估,但忽略了环境绩效只是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一个方面。2009年成金华、杜春丽以我国钢铁产业中47家钢铁企业为决策单元,利用BCC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一种非期望投入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中,对其2003—2006年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动态的总体分析和评价。该评价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在评价指标的设计方面不全面,没有完全涵盖循环经济的本质。总之,上述研究虽或多或少地引入了循环经济效率一词,但其内涵都是基于生态效率,侧重于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衡量循环经济的运行状况,忽略了循环经济效率才是循环经济的最合适测度。构建的指标体系也只是在传统经济效率评价的基础上纳入了环境绩效,并未真正理解循环经济效率的本质。循环经济不同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效率不仅要强调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即资源负荷率、环境负荷率,更要注重资源的再生利用效率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及产品的综合利用率。鉴于此,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原则,在构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时不
仅考虑了资源投入、环境产出等因素,也融入了资源再循环、产品再利用等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目前循环经济评价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尽管研究方法很多,但是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彼此原理不同、思路不同,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都存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和适用对象。此外,这些方法也都存在一些优缺点。AHP作为一种系统性评价方法,简洁实用,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但是定性成分太多,指标过多时权重不易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适合于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灰色综合评估法是一种以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为指导,基于专家评判的综合性评估方法。
上述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主观性太强,各分析指标之间关系难以衡量,并且结论仅仅只能排序,无法分析各评价单元是否有效合理。于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引用“效率”概念,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循环经济的运行。如国外的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模型(EIO)和垃圾投入产出模型(WIO)作为分析经济过程中垃圾排放和治理情况的研究工具显得非常有效。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开始运用数据包络投入产出模型(DEA)在区域范围内对循环经济运行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EA分析法适合用来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的问题,同时各分析指标的权重能客观地确定,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能够分析其评价单元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因此,运用DEA模型对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是一种适合的评价方法。从系统观点出发,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集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多个子系统为一体的复杂的巨型系统。由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系统较复杂、元素间此消彼长,以及对资源消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涉及的输入、输出指标较多,且计量标准不一,而DEA方法能将投入和产出分开考虑,计算量较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合适方法。CCR和BCC模型是数据包络分析的两个基本模型。CCR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研究决策单元是否同时为综合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效益不变,并不能单纯评价决策单元技术效率是否最佳。而BCC模型解除了对规模报酬的约束,是在规模效益变化的情况下讨论技术效率是否最佳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BCC模型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效率进行静态比较,同时为了客观衡量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技术变动与总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本文采用Fare、Grosskopt等(1992)定义的Malquist指数(简称MPI)对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做进一步的动态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钢铁行业获得最大产出的同时,减少资源投入和污染产出,实现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最大循环利用。因此,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兼顾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效率、社会经济效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四个方面。根据经济效率的计算方法,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口径的一致性、可比性,按照“3R”原则设计指标体系。减量化原则是针对环境、资源利用的输入端,是指在产品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一般用资源消耗系数、能源消耗系数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来衡量。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减少最终废弃物处理处置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一般采用废弃物回收比例系数、产品回收率、产品再循环率来衡量。具体到钢铁行业而言,输入端不仅包括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投入,还包括环境产出。资本投入又细分为资源投入、能源投入和固定资本投入。环境产出是非期望产出(如废气、废液、废渣排放等),在这作为输入端。输出端包含经济产出和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经济产出是期望产出(如工业增加值、年利税总额等);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和废渣回收利用率来衡量。
三、指标的意义及数据的来源
(一)指标的意义
1.劳动力投入。劳动力投入是钢铁行业一项重要的开支。考虑到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以及不同质量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不同,选取员工薪酬总额代替劳动力数量来衡量劳动投入。2.吨钢新水消耗。钢铁行业是用水大户,吨钢新水消耗是考核钢铁行业资源消耗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了钢铁行业对水的利用效率,吨钢新水消耗越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越低。为便于比较,吨钢新水消耗用每生产一吨钢消耗的新水立方数来衡量。3.吨钢钢铁料消耗。钢铁原料主要包括精矿粉(包括碱性和酸性)、块矿、球团矿、废钢、炼钢生铁、氧化铁屑、硅铁、锰铁、钒铁、铌铁、硅锰合金等。吨钢钢铁料消耗指每生产一吨钢所投入的钢铁料数量。4.吨钢综合耗能。钢铁行业是高能耗行业,能源投入用每个钢铁企业每生产一吨钢的综合总能耗来表示,综合总能耗的计算方法依据《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中的“能源折算系数参考表”,按照折算系数把各类能源消耗折算为标煤(万吨)。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本总额(总资产)是钢铁行业重要的经济投入。为避免钢铁行业总资产和资源投入、含铁原材料投入的重叠,我们选择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设备购置、更新改造、引进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的费用。6.烟(粉)尘排放量。烟(粉)尘是钢铁行业最大的污染之一,约占全国的6%~7%,指每生产1吨合格钢水外排的烟(粉)尘量。用年排放烟尘量和年排放粉尘量之和与合格钢水年产量的比值来计算。7.外排废水量。指每生产1吨合格钢水外排的废水量。其计算公式为年排放废水量与合格钢水年产量之比。8.SO2排放量。是反映废气排放的重要指标,指每生产1吨合格钢水外排废气中的SO2量。其计算公式为年排放SO2量与合格钢水年产量的比值。9.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钢铁企业的产出状况。由于工业增加值不会忽略长流程钢铁企业中间产品的产出价值,因此该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真实的产出状况。10.年利税总额。反映的是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考虑到各地税收政策差异会影响到企业利润情况,选取利税总额来表示。11.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循环经济的必需指标。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不仅能减少资源消耗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水资源重复利用量与水资源总体消耗量的比值。12.余热余能回收利用量。钢铁生产各工序可利用余热余能的吨钢利用量,包括各种副产煤气、干熄焦余热和高炉煤气余压发电等余能以及烧结烟气余热、冶金渣显热和其他低温余热的利用。用各工序所有可利用余热的全年实际利用量与合格钢水年产量的比值来表示。13.废渣回收利用率。废渣是钢铁工业主要的固体废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废渣回收利用率反映了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被再循环再利用的程度。该指标用钢铁企业废渣处置利用量占废渣产生总量的比例来计算。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由于我国现有的钢铁企业数量较多,而且层次不一,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在此选择46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作为目标企业来代表整个行业的情况。对于研究区间则选择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来测算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效率。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统计月报》《钢铁企业环境保护统计》《中国钢铁统计》,还有一部分数据是笔者通过对钢铁企业的走访、网站查询等方式获取。根据DEA分析法的特点,输入端指标应该越小越好,输出端指标应该越大越优。而环境产出中外排废水量、SO2排放量和烟(粉)尘排放量,这三项指标都是非期望产出,与要求相违背。根据循环经济的特点,这些值应该越小越好,与输入端指标的要求相符,因此将非期望输出作为输入指标来处理。而工业用水循环率、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和废渣回
收利用率指标则是越大越好,在此作为输出端指标。
四、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静态评价
本研究以DEAP2.1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采用BCC模型,以产出为导向,首先来计算这46个决策单元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区间为2006—2010年,输入指标9个,产出指标3个。然后将这46家钢铁企业运算所得的各项效率值进行整理,计算其各年度各效率的平均值,以此来评价整个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效率。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未达到最优,但波动不大。从综合效率来看,2006—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平稳发展,有小幅上升,但在2010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均比200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2010年明显是个转折点。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甚至在某些地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相挂钩,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三季度后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度大为提高,钢铁行业受此影响明显,其粗钢产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绩效。从纯技术效率平均值来看,2006—2010年行业纯技术效率波动不大,但都低于行业规模效率的平均值,说明纯技术无效性是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无效率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既反映了钢铁企业在一定资源投入下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循环经济发展中钢铁企业的循环技术水平以及对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的能力。从规模效率平均值来看,2006—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效率有所上升,但仍未达到最优。说明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钢产量在不断提高,自2009年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仍然存在着大量低产能、分散型中小企业,加大了钢铁行业的改造难度,也不利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贯彻。尽管从数值上看这5年钢铁行业的规模效率都高于纯技术效率,但提高钢铁产业的集群化程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规模收益的特征来看,2006—2010年规模收益不变的企业数目最多,基本占46个决策单元的一半左右,均高于规模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数目。2006年规模收益不变企业数目21个,在2007年数目有所减少后,又一路攀升,直到2010年规模收益不变企业的数目又有所下降。规模收益递减企业的数目也是在2007年后一直增加,2010年达到22家。而规模收益递增企业的数目则不断减少。根据规模报酬理论,企业的扩张一般要经历收益递增、收益不变和收益递减三个阶段。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规模收益递减的企业数目增多并不能说明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最优规模。只有少数企业(如宝钢)规模较大,效率也较高。而大多数钢铁企业规模的扩张则是由于盲目投资、资源投入过多导致的,其循环经济效率并不高。可见,行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应根据技术、管理水平寻找最佳规模,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循环经济
效率为目的。
(二)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动态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我国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需要采用Malquist生产力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Malquist生产力指数把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而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又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的乘积。其中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动表示企业管理方法的优劣与管理构成决策的正确与否,反映企业无效率状态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而技术变动表示的是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其Mal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数据包络分析。指数分解的指标体系与DEA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相同。根据Deap2.1软件对我国46家重点钢铁企业四个年度区间(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的效率变动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Malquist生产力指数的数据,2006—2007年、2007—2008年和2009—2010年的Malquist生产力指数均小于1,但接近于1,变动不大;2008—2009年的Malquist生产力指数大于1,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了15%,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从2006—2010年的Malquist生产力指数呈现了一定的波动,且在波动中有所上升。2008—2009年Malquist生产力指数是1.15,说明2009年较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了15%,根据MPI的计算结果,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技术进步指数12.7%的上升,同时综合技术效率也略有上升,上升了0.2%。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的Malquist生产力指数都有所下降,而且下降的原因均在于整个行业技术效率指数的下降,尽管综合技术效率指数都有所上升。纵观这四个时间段Malquist生产力指数的变化发现,其变化趋势均与行业技术效率指数变化趋势相同,可见行业技术水平的波动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结论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钢铁行业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在现有经济效率评价的基础上界定了循环经济效率的内涵,并完善了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资源投入、环境产出和循环利用均作为评价要素融入到指标体系中。为了全面评价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率水平,本文引入数据包络模型,利用DEA方法和Malquist生产力指数从静态评价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对我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全面、客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是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定量指标。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传统生产效率评价的基础上加入环境要素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素,如污染物的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程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程度等。
2.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来自纯技术无效性。2006—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均在纯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之上,说明对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效率。尽管如此,规模收益递减企业的数目增多大多是由于企业盲目投资、资源投入过多导致的,而企业的综合效率并不一定提高。
3.全要素循环经济效率波动中略有增长,主要是由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导致的,而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并未提高。由于综合技术效率表示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企业与前沿面企业之间的差距,因此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说明相对无效企业在这5年间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产出能力有所上升。而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反映的是整个钢铁行业的技术变化程度,也即生产前沿面的变动。这5年间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增幅较慢,甚至有所下降,说明我国钢铁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测算是以4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为代表计算的,由于我国还存在大量中小型钢铁企业,如果将这些都计算在内,本文所得的数据就会有一定的误差。另外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测度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该模型是测度相对效率的一种方法,得到的只是局限于所研究数据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结果,如果评价的结果中出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的情况,则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排序。
作者:王俊岭1,2戴淑芬1工作单位:1.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2.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第三篇:金融循环经济支持研究
一、国外有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尽管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截止到目前,尚未出现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国外相关研究大都是从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侧重于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等方面,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环境金融理论、赤道原则理论和绿色金融理论等。
(一)环境金融理论
环境金融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源自于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针对环境产业融资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藤川信二(ShinjiFukukawa)(1992)指出,日本构建一系列税收激励和融资机制及法律法规,鼓励本国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循环经济的项目。A.L.Bovenberg(1997)分析了利用循环经济的环境税赋转移手段来加速经济发展的相关手段。JoseSalazar(1998)认为环境金融就是作为环境产业和金融业的中间人,通过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具体化差异,来达到在实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种族多样性方面的金融创新作用。EricCowan(1999)认为环境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就是环境金融,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发展环境经济所需的货币性资金。L.Reijinders(2000)提出了适合于稳态经济系统、稳定的生态资金链的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系列策略。SoniaLabatt和RodneyR.White(2002)提出环境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环境金融为了不断的提高环境质量,为了转移环境风险而设计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及其创新,其主要研究开发成功的环境金融产品,并形成比较合理的产品结构,以获得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资金的目的,并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制度性安排。截止目前,国外比较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绿色抵押性质的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巨灾债券和排放减少信用等金融衍生品。
(二)赤道原则理论
2002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召开国际性会议—国际知名银行。在会议上提出了企业贷款标准。这个原则被称为赤道原则。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应综合评价由于项目投资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但也要结合金融财务杠杆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该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周围社会的和谐发展作用。在此背景下,AdilNajam(2002)提出了可以影响可持续发展投融资理念的机会。例如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联合国发展融资峰会等会议上,提出作为投资机构本身在进行投资时,不仅要关注财务会计的核算问题,还要时刻关注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化发展。通过赤道原则,将项目融资中比较模糊的环境和社会化的因素具体化和标准化,通过这样的操作行为,统一了整个银行业的环境和社会化标准,有力的促进了整体银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进而也不断的提升了银行业的道德标准化程度。
(三)绿色金融理论
绿色金融理论最早兴起于国外,具体是指作为稀缺性资源的金融资源,在充分考虑所投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化影响因素,不断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实现优化和健全金融的调剂能力、实现资产的合理规避风险、实现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现合理的消费引导。从具体的实践经验来看,该理论是在关注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以此来谋求循环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金融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金融的杠杆性作用进而实现生态循环发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制度和制约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融资,实现抑制投资冲动,防止盲目性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另外,也可以通过金融的相关手段来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支持作用,为优先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相应的融资性服务,引导和规范企业的合理的循环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总的来看,国外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相关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对于资源的利用,资源开发的金融支持手段等也比较多,包括各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激励机制等。重点在于制度建设的研究,而且逐渐地不断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截至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金融支持机制。对于受外部影响因素较强的,采取政府部分提供直接或间接性的财政支持,而对于那些产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来融资,而且金融创新的实际运作也比较强。但是,国外关于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只是立足于各国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行为。
二、国内有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和相应的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角度主要研究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对于其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有关研究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于循环经济理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体系理论和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机制方面。
(一)金融创新与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在研究环境金融理论和绿色金融等理论时,结合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理论分析其联系。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一切有可能转移环境风险、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基于市场层面的金融创新理论。于永达、郭沛源(2003)在分析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行业应该逐渐的向“环境友好型”过渡,规避由于环境因素引起企业的负面问题,在此基础上识别相应的投资机遇。张伟(2005)在中国较早的梳理了环境金融理论的发展和该学科的特点,立足于环境产业研究环境金融,并提出从财政税收、金融市场和其他的手段的创新来研究中国的环境治理问题。王卉彤等(2006)站在国外环境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银行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努力实现环境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与此同时,还要从根本性的制度上建设和完善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措施和机制,为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葛兆强(2009)在参考了欧美发达国家环境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从制度上、市场中、组织层面和机制层面各个方面加快金融创新。
(二)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体系理论
陈柳钦(2008),孙恒有(2006),丁玲华(2007)等认为,产业化特色决定了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必然要求金融支持。但是就我国目前来说,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存在诸如观念、政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金融支持的力度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较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规范和合理引导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的金融需求。张扬(2005)提出应该从金融业、基金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和健全高效的现代资本市场来加强金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韩宁(2006)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要建立诸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竞争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资本市场机制等在内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制。李虹(2006)提出通过在货币政策和信贷管理体制方面进行金融创新,进而建立和比较完善的鱼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的金融组织框架和资源供给机制。庞任平(2006)提出推进循环经济,企业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需要国家法律制度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强迫性引导,通过与企业的经营效益相结合,合理利用资源配置手段。陈柳钦(2010)认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必须要有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并从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角度,详细分析构建良性、全面、有效地金融支持体系的内容,为实现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刘红林、徐永利、姚伟(2010)提出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商业性金融体系框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深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效率,加强宏观调控。李虹、艾熙(2011)提出改革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投融资体系,必须要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不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之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
(三)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机制
王金南、葛察忠、杨金田(2003)提出依靠政府、企业自身、社会的大量投入和吸引外资,要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绿色化的金融信贷政策,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支持度来发展环境融资战略。齐建国(2006)提出政府要不断的通过加快循环经济的相应立法,建立类似于国家循环经济的基金,加快循环经济的研发水平。同时,也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的措施,积极和国内外企业跨国性合作,不断引入外资等措施来提供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闫敏(2006)提出应该积极调动包括政府、企业、社会投资,努力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和融资方式的多样性,通过企业化的经营运作,形成以政府为中心,企业和社会想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的循环经济。黄文青(2010)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指出目前广东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在金融信贷支持方面力度有限。提出广东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市场经济,利用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来加强金融支持模式,要形成政府主导,银行贷款为主,风险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途径。唐英凯、李鹏、杜江(2011)提出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要建立我国的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版和债券市场的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资本市场。李莉等(2012)在分析以汨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发性金融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还要坚定不移的建立一套专门的信贷支持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另外,曹红辉(2000)、熊博荔,何卫东(1999)、董宝奇(2003)、王雄刚(2000)分别提出了建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BOT项目融资方式、风险资本投资、民间资本融资的投融资方式,对循环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金融支持金昌循环经济研究
王恩富(2005)认为金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金昌市矿业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具体任务。陈军禄、张丁山、张永涛(2009)认为金昌市主要利用自身资源来构建相应的发展循环经济平台,利用自身产业结构优势发展产业格局,并不断的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来发展循环经济。王素军(2010)提出金昌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在初期,必须通过合理的产业定位和构建相应的动力机制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发改委(2011)定位金昌市的循环经济是,通过构造基于产业发展的资源循环体系,由单一化向多产业化发展转型的资源性循环经济。张强、郝占军(2012)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对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的系统性特征和相应的运行机制。白宗军(2012)在目前金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金昌市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通过循环再利用过程,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使用率,完善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出从第一、二产业和社会共同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王永恒、罗雷、李广炎(2011)研究了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效应和融资需求,并具体研究了制约其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因素,并具体给出了相关性政策性合理性建议。田秀兰(2012)指出金昌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信贷审批方式等方面存在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的整体性、同步化矛盾,在推动企业融资方面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合理化政策性建议。纵观国内外有关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一国或者地区的必由之路。甘肃省金昌市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要从金融支持的角度发展循环经济。要构建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良性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和相应的金融支持配套体系。随着金昌市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循环经济的支持也必然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宗德王俊史安玲工作单位: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陇桥学院
第四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循环经济是新系统观的体现
循环指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由科学技术、人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构成。循环经济观需要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时要将自身置身于这个大系统内,将自身作为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来探讨经济原则,并使之符合客观规律,例如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并将生态系统的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维持这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是新经济观的体现
传统的经济模式中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循环,而仅有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循环,这是生产力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生态学的规律,除了让资源、环境为人类服务,还要充分地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克服“人定胜天”的思想,要尊重经济以及生态规律。人类经济活动中不能考虑到当前的利益,而应该更多地做长远的规划。
(三)循环经济是新价值观的体现
在循环经济的整个运作模式中,我们不应该以传统的工业经济为基准,仅仅把资源当做一件物品,随取随用,用完之后再随意丢弃,反之,我们应该把循环经济当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全球、全人类共有的财产,我们要共同努力的去维护。在我们人类不断地为了自身生存而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能仅仅只是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我们要做到饮水思源,要对使用过后的资源进行完善和修复,此外,我们还应考虑自然界中各类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等因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当做珍贵资源,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有价值。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还不够
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浪费现象也随之增加,破环生态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还没有养成主动把垃圾分类的习惯,环保意识不强。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绿色科技水平低,资金投入缺乏
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研究课题及科研项目的经费大多是由科研单位通过国家科技项目拨款或自筹资金获得的,科技项目从试验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几乎是一个投资的空白,从而使目前巨大的科技资源被浪费。我国从事环境资源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论文及研究的成果,但大部分科研成果由于缺乏投资被束之高阁。同时,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很多研究没有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从而使研究成果滞后、盲目追求理论的创新,实用性及实践性较差,这也是导致很多企业没有主动采用或吸纳研究成果的主要原因。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企业技术落后,技术含量低,环保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绿色科技发展水平的落后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使我国循环经济的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三)法律制度缺位以及政府部门不作为
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各个地方也逐渐制定了并在不断完善与本地区相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法规,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对环境造成破坏,这是浪费资源的经济活动,并且法律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对于企业来讲影响他们实践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性。最近几年,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策略,通过对示范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但是却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与更深层次研究,最终这些可以成为改善策略的信息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于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的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更新观念
我们应该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使生产者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减少污染与排放。大力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为形成循环经济产品市场奠定基础。我们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知识纳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内容当中,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增加资金投入
技术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并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来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使用为重点,大力引进开发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增加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逐步缩短我国环保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异。建立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创新的形成与技术成果产业化。以集群式创新为重点,通过建立生态产业园区达到技术集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集中研发资源开采中的伴生物及废弃物处置技术,高效能源生产技术,高耗能产业能效提高方案,农业领域的生物肥料、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突破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制约,以点带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以技术创新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环保技术的交流学习,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技术转让与扶持,构建分工协作机制促进环保技术的流动推广、缩小区域之间的技术落差,从整体上提高循环经济效率。
(三)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构建层次清晰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宏观指导性法律到各区域、产业的实施细则,使整个法律构架方向性和操作性相统一,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导向,制定明确的原材料使用标准、能效水平、资源回收利用率标准,回收会用产品名录。完善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回收进行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政府推行绿色采购制度,优先购买具备环保概念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循环经济项目,优先立项,在财政补贴和项目投资方面予以优惠。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发放环保标识,在对环保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的基础上加大质量和功能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在加快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的同时,着手制定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建立规范化的资源再生流程,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和处理成本。使各个部门做到责任与权力相统一,协调一致,形成高效、顺畅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四)实施循环经济人才战略
发达国家把循环经济型人才的开发、利用提升到宏观管理的战略层次。结合社会实际,培养与市场、产业接轨的满足循环经济实践需求的高层次复合人才。出台各种措施吸纳外国留学生、技术移民,鼓励专家互访交流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国外循环经济型人才。其次,对区域及园区管理者进行循环供应链管理和循环政策法律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的服务。
作者:石德华工作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第五篇: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研究
一、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的内在关系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指基于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正确认知,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强化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以成熟的市场机制为基本动力,以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为基本手段,以期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整体上实现低开采、低排放和高利用。之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强调金融创新,主要源于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一方面,循环经济所具有的综合性、高投入特征在根本上决定了其每个阶段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市场经济下的金融体系是以资金供给者的角色出现的,可为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可通过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方式的改善和升级积累丰富的金融资源,且可以促进资金高效流通和市场走向完善,甚至刺激金融资源加快创新和整合。足以见得,循环经济与金融创新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发展
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以来,我国金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循环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因起步较晚,循环经济理念尚未得到公众的正确认知和广泛认同,致使地方政府、金融行业等不愿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而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以及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致使企业明显缺乏支持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并造成了财政拨款浪费严重、银行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大大弱化了金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效用。概括的讲,我国金融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借助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着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投资不足、渠道有限、效率不高等重要障碍,以此促进两者共同、健康发展。
三、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策略
由上可知,金融创新是当下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手段,但在探索有效的创新策略时必须紧贴我国基本国情和循环经济与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适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金融创新,以此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并满足其强烈的资金诉求。具体可参考下述几点建议。
1.构建良好的政策引导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若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导向作用,必然会放缓金融创新速度,这显然不利于循环经济的顺利实现,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正确认知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以更新发展理念,并从财税、投资、信贷等多方面加以合理引导,从而为金融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如针对财税,可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中,并积极吸引相关的社会资金,以此丰富基金形式,为不同的循环经济主体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注重绿色税收体系的完善,具体可通过增设环保投资、强化绿色补贴以及资源税改革、调整和完善来实现;针对投资,可将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等项目列为投资重点,并直接或间接为产业关联度高、社会效益大、示范类生态工业园、环境设施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等领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引导全社会逐步走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列;而针对信贷,可基于合理的政策支持,借助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为企业谋求成本较低的资金等。
2.致力于完善金融市场机制。金融创新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加之循环经济发展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致使资金供需矛盾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为走出困境,就必须通过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为金融创新铺平道路,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首先是激励机制的完善,即以鼓励政策、优惠政策等形式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来,以此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如为循环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以鼓励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等;然后是创新机制的打造,此时建议基于发展理念的创新,由政府设立循环经济科技研发基金,由金融机构为技术研发组织和单位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支持等,以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最后是风险防范机制的形成,在此建议保险公司以设立或购买风险投资基金,或者认购主板与二板市场中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债券、股票等形式实现循环经济投资风险的疏导和转移,并以多层次体系的市场格局有效控制风险损失。
3.充分发挥融资渠道的效用。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如为对循环经济持有发展热情的中小企业上市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充分发挥资本工具、股票市场等的优势,结合技术扶持和推广,适度放宽对其资本额的限制,以推动蓝筹股市场交易体系走向成熟,为增长潜力大、具有规模优势、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争取更多的股票上市份额,进而培育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循环型企业;同时结合资产证券、企业证券等收益固定的证券模式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支持,以此拓展直接融资范围和途径;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发挥间接融资的优势,但其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其中三大政策银行应顺应循环经济发展形势,逐渐将金融服务转移到循环经济发展具体工作中来,如为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型中小企业、农村部门、环保科技等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或者专设循环经济发展银行,以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也责无旁贷,如针对环境破坏型或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可提高其贷款利率、要求强制还款、进行抵制贷款等,而对与之相反的企业则可以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也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依托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体系,制定多样化的贷款政策和业务,为其提供外部资金支持,以此促进地方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4.进一步创新金融产业产品。金融产品的创新无疑是金融创新的核心,特别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其创新力度更应进一步加大,以此丰富金融工具,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具体而言,金融产品的创新应涉及下述几点:如商业银行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根据“3R”产业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环境等因素纳入投资、贷款、风险评估等环节中,用于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业务,以此为企业争取绿色低压贷款,同时借助业绩评价的优化,结合费用、信贷、营业、利润等结构特点,将循环经济支持因素视为一种权重系数融合在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等监管范畴中,以此推动企业逐渐走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针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不足,可通过政策性银行积极创新无息贷款、优先贷款、信贷周期延长等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生态工业园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并大力建设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基金,以期提高闲散资金的利用效率,丰富企业融资途径;而实践表明,证券化产品、期权、掉期、排放减少信用交易、互换、天气衍生产品等新型金融产品可积累大量的资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开发推广,但必须以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前提。此外,为进一步实现金融创新,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还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如出台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主体的责任义务,健全资源回收、废物处理等法律法规,统一循环经济发展标准等,以此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之下,金融创新既是时代使然,也是内在要求,但其发展现状尚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将积极探索更切实、更有效的金融创新策略视为当务之急,并以问题障碍为切入点,妥善处理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的关系,以此推动金融创新健康发展,从而为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进而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作者:冯森工作单位:仲利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第六篇:循环经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1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实现创新突破的过程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到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的问题呢?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模式是具体过程的表现,每一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其选择的模式也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园区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群落,具有横向耦合性、纵向闭合性、区域整合性等特点。区域集群企业创新所涉及的面较广、因素较多、创新需求存在差异,牵动着现代产业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多个方面。因此,依据循环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本文在对基于知识共享的循环经济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合作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引进创新能力提升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能力提升的综合模式,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1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循环经济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强调在企业层面上,一般是园区内的大型企业或者龙头企业。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依靠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术的积累、共享进行自主研发,在技术上发生重大突破,创造新方法,在知识观上带来深刻变革[3]。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个人知识与部门知识不断沉淀、积累并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个人、团队之间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方式进行知识共享。在组织中,知识个体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传递者,每位员工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性,他们需要通过人员互动、协作学习等方式交流沟通,将个人所掌握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通过网络、媒介、口头等各种途径与其他员工共享。接受知识方员工通过进一步理解、相互协同,将吸收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创新。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知识,就需要将分散的个人知识有效集中利用,形成具有丰富知识的组织部门。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由单个部门或单一类型的知识来完成,需要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部门协同努力。在这种环境中,部门之间应加强相互协作,通过共享关键性知识资源,促进知识在相互依赖的内部组织和企业共同体中高效流动,进而将获取的新知识引入工作中,为企业提供雄厚的知识基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是企业内部知识资本自发形成的,员工之间相互共享差异化知识,可以提高员工知识量及应用能力,促进企业创造出核心知识。但是自主创新模式需要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没有足够强大的基础力量很难承受这样的创新活动。因此该模式存在创新要素比较单一、缺乏外部资源信息共享的缺点。
1.2合作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园区的企业为获得各自利益而连接起来形成共生网络。当企业内部拥有的知识很难实现创新的突破和价值提升时,企业的边境会转向外部环境寻求帮助,借助外部知识共享、相互协作给企业注入新的知识,这种方式被称为合作创新[4]。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或大型带动中小型创新集群企业,他们采用联盟的方式与产业互补企业、上下游企业、服务机构等其他公共部门,在投资、科研、生产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形成园内的产品关联和业务关联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途径。知识共享是区域合作创新的基础。知识共享形成了企业间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通畅的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类的交流手段和途径,形成了企业间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环境和合作气氛[5]。合作创新更加关注水平层次间的互动,强调创新企业间整体力量的协作创新。合作企业之间知识共享活动包括2个过程:一是提供过程———知识提供者将知识发送给接受者。由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园区中拥有知识资源的企业及服务机构将知识通过技术共享、会议交流、指导培训、文件等通道将知识发送给知识接受者。二是吸收过程———合作企业对知识的吸收和使用。合作双方或多方企业通过对知识、技术进行消化、理解,经过系统和人员的分析整理,最终形成企业的创新知识。知识创新过程需要参与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新的方法、通力合作,企业间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质上的改善,从而促进企业新知识产生、新产品诞生、新技术运用而生。实现整体优化、共同受益,增强园区内生性知识增长、产业有效供给,形成单一企业无法达到的区域品牌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合作创新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提升模式,能够使区域集群企业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促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传播与吸收,激发新思想、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集成众多资源的合作,提升循环经济园区的持续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共享知识的来源不同,合作创新会包含一些不确定性的知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创新决策带来负面影响。
1.3引进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利用引进外部知识资源可以弥补企业自身智力的不足。所谓的循环经济园区“引进”创新,即区域内部企业通过接受外部其他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得未来知识积累、技术交易。这种引进创新是产生于企业自身应用过程之外,它必须吸取其他企业或机构的知识,将区域置身于一定的知识创新网络中与其他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入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知识积累,逐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6]。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跨专业的联动企业。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以谋求联合创新发展为第一位的特殊产业组织形式,在其进行职能化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自身优势与劣势外,还应该分析价值链的各环节,从而发现知识势差,通过区域内部协调及外部知识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循环经济园区外部引进知识源是多方面的,它要与外部利益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引进生产工艺、产品销售、客户需要等方面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分享科研成果、引进人才、传播基础知识;要重视政府管理机构等多方面协调运作,发挥引导扶持作用。不同的知识核心能力集成,可加快区域企业的价值链集成和重构,形成区域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区域集群企业应通过与外围知识共享网络接轨,通过现场参观、人员培训、专题会议、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循环经济园区注入新知识。引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双向、动态、多边的集体互动学习过程,并非照搬其他外部资源的技术,它同样需要投入研发力量。引进知识存在排序共享的问题,应先与区域中高位优势的企业相互学习进行频繁的知识交流活动,再将共享和吸收到的知识、信息反馈到横向或者低位优势企业相互共享知识,帮助区域内部企业人员快速地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层次所需的专属知识,从而把获取的外部知识资源推广到整个区域中,在知识的不断吸收转化与应用中实现知识的自我积累。确保知识在区域内不断扩充和提升,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实现园区范围内企业资源互补、生产互补和集成创新,从而真正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总之,循环经济园区引进外部知识资源可以增加区域知识储备,获得创新优势。主体间知识共享内容越广泛、差异越大,就越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但参与的知识主体越多,互动学习的程度就越复杂,知识的模糊性导致知识难以顺利共享,长期引进外部资源会使企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园区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2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的比较
通过以上对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3种不同模式的分析[7],下面从参与共享创新的主体、知识共享的重点内容以及创新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创新能力、创新成功率、适应规模与阶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3循环经济园区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是知识共享的目标,知识共享贯穿于整个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又是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手段。在前面我们分别提到了基于知识共享的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的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模式,我们认为,这3种模式并不是完全独立排斥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结合,为此提出基于综合模式的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在实施创新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创新所需的创新资源,利用知识搜索寻找知识源形成知识接口,对相关知识源进行知识选择。相互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知识主体是园区获取创新资源的不竭源泉。创新需求与知识完全匹配时,可以强力地提升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对知识源有了充分的了解后,企业就需要与知识源之间进行知识共享活动,通过知识主体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过程实现知识创新[8]。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过程是隐性技能、经验分享的过程;知识从隐性转化到显性,是知识外部化的过程,它是隐性知识在群体中传播与沟通被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的过程。显性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间转化为更加系统的显性知识,是知识的组合化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实现知识的重新配置和知识积累形成新的整体;显性知识转化到隐性知识,是新知识内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是知识共享活动形成合力的结果,实现了企业员工、组织内部、区域集群企业间及外部知识源的自由沟通与交流,及时、充分地共享信息,可以加速知识创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各个阶段也需要选择正确的提升路径,做出最优决策。通过分析企业创新能力需求、企业发展阶段,选择一种或多种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实现协同发展。总之,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受多方面因素、多个创新主体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共享融入到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全过程,可以更快地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本文对3种基于知识共享的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比较,进而提出基于知识共享的循环经济园区综合创新能力提升模式,为实现集群企业知识共享和提升循环经济园区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
作者:刘佳梅工作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路域环境建设整治工作意见
- 下一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安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