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的师道分析
时间:2022-01-07 03:56:05
导语:工具理性的师道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理性对价值目标的现实体现,这种体现不是以自为价值为至上追求,而是把注意力投入到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选择和手段完善上。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将“合理性”理解为理性,并把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种。韦伯认为“: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是对实现目的所运用的手段的评估,预测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预定的目的。”基于这一工具,我们分析传统之师为何受尊?期间为何师之不尊?当今师尊为何另类?
(一)传统之师为何受尊中国古代敬奉“天地君亲师”,“师”为“五尊”之一,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社会道德的宣扬者,尤其是在教育场合“,师”对于“生”而言有着绝对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尊严之高。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如此高的地位呢?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回答传统之师为何如此受尊(原因),以及高度师尊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客观后果(功能)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对“师尊”这一文化传统进行更深入的认识。那么,传统之师为何如此受尊呢?工具理性认为,某一事物是否受到尊重或珍惜,主要取决于其价值的大小,但价值的大小不是源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对另一事物的满足程度。据此“,师尊”来源于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而教师价值大小并不在于教师自己,而是取决于教师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因此,分析传统之师受尊的原因,同样需要在“师”与师所贡献之“道”的关系范畴中去把握。“道”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规则,在中国这个天人合一的国度里,人道遵循天道,人事的发展遵循天道的规则,并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道”作为最高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对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持具有根本性意义,谁掌握道,就掌握治国之策。如果能够让民众普遍重道、尊道,并通过执行“礼”的方式贯彻道,则国家的安定也就有了依托,社会的秩序也就有了保障。孔子所谓“朝闻道,夕可去矣”足以体现了“道”在当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道”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必然具有极高的地位。这一地位在科举“有道即有仕”的捍卫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而,“道”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道”的获取也是一道艰辛的旅途。正如韩愈所言“:斯吾所谓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这也就是说,周公以前,“道”的承担者是圣君贤相,他们通过制度安排和自己的圣人形象将道铺展在现实生活中。周公以后,道转化为一种知识与价值,儒者成为这一知识与价值的载体“,道”需要通过儒师的论说传述,才能得以绵延不绝。这使“师”成为“道”得以传承的保证,彰显了“师”在“道”的传承中的价值。纵观中国历史,重道必须尊师,尊师成为重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尊师,尊重“道”的传递者,国家才能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个人才能实现“学而优则仕”。同时,由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解惑终需依赖于师才能完成,这就使师的存在与传承有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要。当然,中国长期封闭的农业经济也强化了“师因道而受尊”,在贫穷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受到文化教育,没有文化的百姓对文化心怀敬畏之情。加上有文化的人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得普通民众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并坚信“师”是识字的有文化者,比不识字的无文化人有更多的智慧,如果某人在其教师的教导下考取功名,融入上流社会,将会对教师百般感恩,因而强化对教师的敬畏和崇敬,甚至迷信教师所传授的“道”,故“师尊”源于“道贵”。
(二)期间为何师之不尊“师”因“道”而尊。“师”之不尊,或因不重“道”,或因“师”不载“道”。当人们对教师所传承的“道”越来越多迷茫和不信任时,人们就会臆测或否定教师的权威,进而消减教师的受尊程度。根据工具理性,重道是目的,尊师是手段。期间,批判知识,否定知识的价值,那么,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师不被尊重,也是在所难免。当然,不尊重教师,并不必然导致践踏教师。期间对教师践踏的另一原因是对“师道尊严”的误解,将“师道尊严”理解为教师的一种令人生畏的威严,在这种威严的威慑下,学生自然就是地位卑微、行为畏惧。由于这种理解“,师道尊严”成了批判教师的依据。在中载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3月署名焦育的《“师道尊严”必须彻底批判》一文说:“首先,搞‘师道尊严’的直接恶果是严重摧残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师生关系严重对立;其次,搞‘师道尊严’不利于教师改造世界观‘,师道尊严’本身是唯心史观即英雄史观在师生关系上的反映,它使教师唯我独尊,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对待党的领导,不能正确对待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严重阻碍教师进步,是教师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大敌之一。”此外,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5月署名哲兵的《向儒家“师道尊严”英勇冲杀的王充》一文说“:从孔丘开始‘,师道尊严’就成了一切没落腐朽势力在教育领域里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一个‘法宝’,维护‘师道尊严’和反对‘师道尊严’的斗争,关系着培养什么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是培养无头脑的,不分是非曲直,一味迷信盲从的反动阶级的驯服奴才呢?还是培养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敢于反潮流的革命者呢?这是儒法两家倒退、保守和前进、革新的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在教育中的反映。”以上两则材料可以代表中对“师道尊严”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将“师道尊严”误解为教师权威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自以为是,教师专门培养无头脑、不分曲直、一味迷信盲从的反动统治的驯服工具的,教师的权威严重摧残学生身体健康,使师生关系严重对立。可见,期间对“师”之不尊源于对“道”的践踏,同时也由于严重歪曲了“师道尊严”的原本意义,使得原本不受尊重的教师饱经凌辱。
(三)当今师之尊为何另类历史的车轮驶入当今的社会,新的社会必然赋予历史新的内含。当前的“师尊”不再是农业社会时期的名师大儒因“道”而受尊,更不是时期因“教师这群臭老九具有一种令人生畏的威严”而饱受践踏。师尊被诠释为当今社会对教师的尊敬和重视。那么,当前的教师具有获得社会尊重的资格吗?这个问题看似不正自明,因为教师对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理当应该受到尊重。然而,现实和理论假设之间存在张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逻辑,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自利的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自由竞争,通过法律保证公平,追求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在这样一个主要靠利益粘合的社会“,有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志,钱的多寡衡量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我国教师待遇相对偏低,社会对教师赋予重任,要求教师“这群马儿”跑,又不给“这群马儿”草,教师因此而缺乏受尊的底气和实力。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接受社会委托,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师的“衣食父母”,学生与教师之间遵循互惠原则行事,在双方合作的活动和各种交易中,力争双方都获利,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互利性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教师作为“售道”服务者,其目的在于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并从中获取报酬,因而丧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严。由于教师的收入来源单一,工资的“含金量低”,与其它行业名目繁多的各类补贴相比,更有不及。因此,教师由此而产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不平衡心理,不再坚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自我麻痹,放弃了原有的清高,另辟蹊径弥补囊中羞涩,这就注定“师尊”在教师的神圣与清贫中走向另类。
二、专业化使教师走向尊严
基于工具理性,一种事物要想受到尊重或得到珍惜,必须具有价值。因此,教师要想获得社会认可,拥有尊严,必须提高教师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以至于教师具有不可或缺性。教师的这种不可或缺性只有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专业化促使教师走向尊严。
(一)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驱动教师群体普遍受尊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使得传递知识的“智能教师”和“电子教师”不断登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教师必须走向“培养人”的专业化才具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担任教师职业,那教师职业肯定不被社会尊重,这是一条铁的规律。由于当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权威的边缘性模糊,使得教师职业地位不高,至多可称为“准专业”,教师职业的可替代性较强,这客观上决定了教师待遇偏低,限制教师被尊重的程度。众所周知,专业与一般职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专业工作在于服务社会,而非谋生手段,专业工作的报酬远高于一般职业。因此,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增加教师薪酬,让教师专于“谋事”而非疲于“谋生”,这是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基本路径,也是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受尊程度,必须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个体的受尊程度教师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运行,其专业发展程度(与不可替代性程度成正相关)决定了教师的价值。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价值,表现为工资水平,工资成了衡量教师职业地位的重要指标。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由于可替代性较小,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相反,那些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教师,由于很容易被替代,需求往往富有弹性。因此,专业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劳动价值不同,因而所取得的报酬也应该有所区别。如下图:甲教师群的专业化程度较高,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乙教师群专业程度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需要与供给构成了教师资源市场,国家(以政府为代表)作为基础教育的举办者,实为教师教育的最大“客户”,是教师成品需求方。教师教育单位“生产”教师,成了教师成品的供给方,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程度、胜任工作能力等将其产品(教师)划分为合格产品(教员Instructors)、次优产品(专业教师ProfessionalTeachers)和优质产品(终身专业教师CareerProfessionalTeachers),然后在市场上出售。在这个市场上,师资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力价格,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由于具有较小的可替代性,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薪酬必然高于专业化程度低的教师薪酬。从这个角度上看,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价值,进而决定了教师的受尊程度。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增加教师的人力资本存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受尊程度。一言以蔽之,基于工具理性“,师尊”需要在“师”与“道”的关系范畴中去把握,教师的受尊程度取决于教师“修道”和“传道”的贡献。当前,新的社会赋予“师”与“道”新的内涵,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才能更好地“修道”和“传道”,进而走向尊严。
作者:张翔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上一篇:试议企业建设论中的档案管理
- 下一篇:试议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