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循环经济进展策略
时间:2022-07-23 10:43:50
导语:流域循环经济进展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湘江作为湖南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湖湘文明,在湖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湘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又反过来制约了社会进步。因此,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是再创湖南经济辉煌的唯一途径。
流域循环经济是以整个流域为载体,将循环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学等的基本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统筹流域内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内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循环经济新模式。流域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循环经济形态,环境指标是衡量其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发展流域循环经济不仅要考虑流域内的经济效益,更要保证环境效益。
流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特殊分支,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流域内各区域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流域所在的更大范围的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过程当中;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引导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要求,发展节水型工业开展跨区域的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污染物产生的最减量化;最大可能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些措施能够使流域内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发展流域循环经济的出路。
二、湘江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1.产业层面湘江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湘江流域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成果的显示器,包括“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应当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湘江流域甚至是湖南的标志性经济成分。湘江的污染史其实也是湘江流域的产业发展史,经济问题是主要问题,如果不解决产业转型问题,湘江治污是很难彻底完成的。
为实现湘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8月底,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发展。湘江流域成为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针对流域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以资源循环为主线,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构建符合“两型”产业体系,以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推行清洁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试验区必然能带动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周围地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试点区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2007年成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园区,2008年,获批成为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率先启动的五个示范区之一。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被列为湖南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园区,也是“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重点扶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2009年湘潭市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由于湘江污染是系统性污染,污染结构与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下游的生态环境对上游的生态环境产生逆向影响。因此,从湘潭湘江湾区域的城市产业功能布局、产业转型发展、流域土地、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研究,重视污染物源头治理并逐步有效保护湘江湾周边的生态环境,推动湘潭工业体系的转型与发展,并以此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和湘潭“两型”社会建设。
2.治理层面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湘江治理是湘江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湘江流域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是湖南主要的承载区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湘江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事关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局。随着湘江流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湘江的污染也日益严重。2009年,湘江频繁爆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使其成为舆论眼中“最沉重的河流”。
为大力推进湘江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治理湘江,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都积极的采取行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用以治理湘江,如《湖南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湖南省已经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发展的规划之中。但这些政策局限于地方层面,而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将湘江治理提升到国家层面。这是至今为止,全国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区域性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在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及大力发展流域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湘江治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湘江治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湘江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流域内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湘江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的推动下,湘江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根据湘江流域自身的情况,我们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湘江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
1.加强流域内各城市的合作。由于河流自身的特点,造成了水质污染和水量控制的单向性,最终导致了上游污染下游受害的局面。如果仅仅是一个地区实行流域环境保护措施,使得该区域内流域环境得到改善,而上游或下游的城市却并不行动,这就会导致这个区域的情况继续恶化。因此湘江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城市,而是要重视流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建立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各区域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2.强化流域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在传统的观念中,企业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追求者。在当今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不得不慎重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甚至认为,湘江流域迅速掀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潮,其成效和影响不亚于大量的污染治理投资。因此要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作为湘江流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3.建立资源节约奖励机制。在某些方面来说企业减排就是节约资源,要真正做到谁减排谁受益,谁减排越多,谁受益就多。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流域资源节约奖励机制,对流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湘江流域无疑为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自然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湘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威胁到湖南人民的日常生活,还严重影响了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给我们带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在湘江流域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我们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把利剑,发展流域循环经济也将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主题。
- 上一篇:城市湿地现况及生态评价
- 下一篇:市容局社会管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