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
时间:2022-04-15 04:18:00
导语:循环经济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国际贸易的发展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但也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无疑为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保护环境促进贸易的发展、以贸易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这样才能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和谐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和谐提供思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循环经济理论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内涵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文化等基础资源整体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决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将使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更为合理,更能体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关系,有助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并促进资源保护。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水平的$%&。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虽然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原油占()&’,天然气占$)(’,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的煤荒、电荒、油荒已经让全中国人民都感觉到了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及总体经济规模发展的制约“瓶颈”。由于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已经造成外贸增长的资源成本迅速上升。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年贸易与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生产活动中的石油消耗密度比经和组织平均高出一倍,资源性、能源性产品进口激增,多种战略资源,如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高达"’以上,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以上。进口产品的结构呈现出资源性产品品种数量不断增大,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重要技术的进口比重还将不断上升。战略资源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将对中国经济构成难以预测的冲击和威胁。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三)世界环保浪潮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将有利于制定一套完整的贸易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法规,对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国际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各自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还出现了大量的国际环保条约,各种环保法规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贸易领域。据统计,国际多边环境条约和协定中含有贸易条款的多达个,涉及贸易问题的国际环保法规主要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弃物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年(月欧盟公布两项新的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根据这两个指令,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商必须承担回收废旧产品并支付相关费用的责任,涉及大型家用电器、小型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消费产品等十大类、近("万种产品。加入.后,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的环保标准还有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陶瓷产品含铅量、皮革010残留量、汽油含铅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汽车排放标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等等。据中国商务部抽样调查,国外环保壁垒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逐年递增。这些环保标准的实施,一方面体现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利益和环境的高度重视,但另一方面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构成了严峻的贸易环境。
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资源和能源提出更多的需求,在资源环境、食物安全、人类健康、地区差距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认识不够
“十一五”规划强调准确把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国际贸易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显然,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指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仅仅是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一个国家的经济仅仅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不够的,被人们所认可的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仅关系到自然资源,还关系到人力资源和知识文化资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文化三个基础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良性发展。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冲突
在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下,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冲突体现在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传统的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冲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使得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自然资源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自身发展必须的技术和资金,而发达国家则利用自身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家索取自然资源,并将本国所淘汰的污染严重或资源高消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环境的恶化。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水平上的差异,因而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要求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而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贫困,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消除贫困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经济和国际贸易。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压力,刺激对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形成新的环境压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企业装置差,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大,防治污染的设施又严重不足,加之人口众多,人们为了摆脱贫困,多年来乱砍滥伐,森林大面积被破坏,非农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以及其他的毁牧、毁渔和超载放牧,另外,新建大量技术装备水平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因此造成水土保持状况恶化,许多地方土地沙化,土壤肥力骤减,森林和草木植被严重损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和文化知识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严峻。
(三)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我国企业对国际上的环保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信息的了解严重滞后。有关协议中对环境条款规定:缔约国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人类、动植物和环境,其含义很宽,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这三个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了数百个环境标准,如处理空气、水、土壤等的特定标准,并在数千个产品标准中给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如工业加工、循环使用和废物处置等。但是有多少进出口企业对这些环境保护标准和信息、建议能够了解得很清楚呢?随着国际公约的频繁出台、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以及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或修订环境与国际贸易法律和法规。进口国每一种环境与贸易法规的实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都可能会改变市场上的商品构成和消费者行为,从而对国外进口商品形成贸易壁垒。如果我国企业不能及时了解这些环境标准变化的相关信息,势必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实现贸易与环境保护“双赢”
面对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为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面对循环经济的环保标准,外贸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强化对国际贸易进出口产品的管理,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提高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树立贸易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竞争意识,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化阻力为动力,努力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推进环保产业与国际贸易共同发展,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以及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的时候,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应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增长都是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粗增长”之路。如同中国经济“粗增长”之路越走越窄一样,外经贸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和资源等诸多刚性因素的制约,长此以往,难以为继。以跨入世界贸易强国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国际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保护好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发展
- 下一篇:机械天平迅速调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