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21 10:53:00

导语:循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循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关键词:循环经济,3R原则,技术范式,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用更少的消耗,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制造更多的物质产品。这就是“效率”。效率的提高使经济规模不断膨胀。马克思描述说,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像被魔鬼呼唤一样从地下涌出。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繁荣支柱的私人资本,它唯一的价值取向是自身的增值,对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它并不关心。由于自然属性的特点,生态环境的产权很难得到清晰的界定。因而,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是完全免费的,生态环境成本并未在私人资本的获利部分得到相应的扣除,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关系下,以“开采资源——加工制造——排放废物——消费产品——抛弃废物”为特征的线性流程成为流行的经济活动方式。

20世纪6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这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使它从纯粹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经济意义上的生产要素。亦即,生态环境的内涵已经从一维的自然维度拓展成为二维的自然维度和经济维度。这就要求人类投入资源来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以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劳动“产品”,它已具备了生活和生产的二重性。从生活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角度看,它是生产要素和条件。

如果人类固守传统工业社会的巢穴,仍然仅从自然维度去认识生态环境,那么社会经济增长必然是以牺牲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与福利,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的生活目标背道而驰。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人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这种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循环使用。循环经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循环经济的演进及内涵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和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的“增长极限论”。博尔丁认为,地球就像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其生存是以不断消耗有限的资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环境将受到破坏,那么地球就会无可避免地走向毁灭。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认为,随着自然资源的耗竭,经济增长终将趋于停滞。

尽管博尔丁和梅多斯的观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但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仍然是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以资源化的理念来审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但在是否应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来预防污染这个问题上,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的制定和《21世纪议程》的通过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探索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代替末端治理的方式成为发展政策的主流。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人们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即按照“资源——产品——废物”的流程进行生产的线性经济,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资源,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高度破坏。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简称3R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合理和持久地利用所有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减量化原则(Reduce)。它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减量化属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2.再利用原则(Reuse)。它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主张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利用属过程性方法,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3.再循环原则(Recycle)。它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再循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将废弃物转化为它原来的形式;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弃物转化为其它产品的原料。再循环属输出端方法,旨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

三、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经济模式

从物质流向看,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程线性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封闭式的物质流动模式。但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现代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技术范式,从微观上讲,就是“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从宏观上讲,就是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技术范式。

农业经济社会所对应的技术范式的核心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简单结合,生产过程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基本不产生“三废”。

工业经济社会的技术范式的核心是劳动力与机器设备的紧密结合。在工业经济社会的生产过程中,资源被多次加工,最终形成各种复杂的产品,不可循环的能源被耗散,大量的废弃物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工业产品向农业的渗透也改变了农业的技术范式。化肥、农药、农机设备的使用,在迅速提升农业生产率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为了追逐物质财富,把经济增长视为首要目标;二是社会制度安排得不完善,使生态环境处于社会管理的真空之中。

在工业社会早期,一方面,生态资源被无偿使用,另一方面,作为资本的物质形态,机械设备不断地把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替换出来。从表面上看,资本“挤出”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率,但与此同时,资本也把劳动者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资本所有者独占了因免费使用生态环境的获利。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那些被“挤出”的劳动者不但失去了参与利益分配的权利,而且还不得不承受由于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引起的生活福利锐减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范式既是技术制度也是社会制度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增长甚至成为“增长的极限”的时候,人类才认识到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作为社会共有的短缺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人类在使用生态环境这种要素时,应尽量保证它能永续使用。逐利是私人资本的本性,若完全靠自身的力量,私人资本是不会以减少获利来改变技术范式的。国家和社会应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促使私人资本采取新的技术范式,以实现生态环境这种稀缺要素的可持续使用和公平享用。新制度安排的核心是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规制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它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凸显出来、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视为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是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福利最大化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范式表征“资源消费——产品加工——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它的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它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资源的瓶颈效应日益增强,循环经济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四、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我国正致力于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技术经济特征看,循环经济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级形式。第一,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量,这完全符合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有利于污染排放减量化。第二,循环经济要求拓展生产技术链,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对污染进行处理,在生产中减少废弃物排放。第三,循环经济要求全面回收废旧产品,通过技术处理,循环利用可重复利用的废弃物,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量,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第四,循环经济要求集中回收、处理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利用规模经济,扩大环保企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降低成本。总之,循环经济的最终要求是在变革技术范式的基础上,使重复利用废旧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借助价格杠杆等经济手段,推动经济的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社会就好似一个牧羊人放牧的草场,是一种由“自然资源”和废物排放单通道组成的线性经济或“牧童经济”。与此不同,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和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和广阔的前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提高初次资源的利用率,这些都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要求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因此,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建议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第一,在市场运行层面,要完善市场制度,健全价格机制。首先,要取消资源的无偿使用制度,健全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其次,要充分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由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结构转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第二,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制定若干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行政法规,确保它们得到彻底执行。各级政府应切实转变观念,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旨,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此外,应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加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政府环境管理的权威性和效率。

第三,在法制建设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颁布了诸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今后循环经济立法要加强对经济过程基本环节(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统一规划,明确决策者、生产者、设计者、销售者、使用者、处理者等方面的相应责任,细化具体规定,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在科技支撑层面,要积极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绿色技术体系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以及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是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外。

第五,在公众参与层面,要确立绿色消费理念和模式。转变公众的消费观念,重塑公众的消费模式,造就和维护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对政府而言,要实行“绿色采购”,推动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对企业而言,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消费者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对媒体而言,要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理念;对普通公众而言,要提高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建设公众监督和参与下的生态文明。只有最终建立起循环型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