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水果营养的认知及消费行为探讨
时间:2022-07-15 10:51:25
导语:大学生水果营养的认知及消费行为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研究大学生水果膳食和消费现状,本文以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大学生对水果营养的认知水平和水果消费的基本行为特征。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果营养的重要性,但其对水果营养价值认知与其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多数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水果消费习惯,水果消费量较低,平均每天约有100g,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一半。水果价格、质量和便利性是影响大学生水果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水果;营养;消费行为
水果是均衡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中国居民的饮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水果[1]。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并不合理,水果摄入量偏低是重要的一个方面[2]。已有的调查结果证实:尽管大学生普遍注重水果消费,夏秋季节消费水果多,但整体消费量并不高[3]。大学生的水果消费受到价格、新鲜度、促销和内在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4],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大学生水果消费性量偏低。此外,根据“知信行”理论,这种消费量偏低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不够导致的消费行为动力不足。然而,目前正对大学生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水平的研究仍然不足。为调研大学生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水平和消费行为特征,本文以韶关学院的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引导大学生认识水果营养价值并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食用水果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韶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韶关学院有约2.27万在校生,生源来自全国25个省市地区。本次调查对象包括韶关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本次调查共收到343份问卷,有效问卷343份。1.2方法。将调查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问卷设计:第一部分是调查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和月生活费用;第二部分是调查参与者对水果营养摄入的认识情况;第三部分是调查参与者的水果消费行为情况。设计好的问卷,经过预调查修正后,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并利用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将设计的问卷链接随机发送到调查对象(以韶关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调查,包括韶关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问卷总数为343份,全部有效。在343名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07人为男性(31.2%),236人为女性(68.8%);大一学生44人(12.83%)、大二学生262(76.38%)、大三学生31人(9.04%)、大四学生6人(1.75%);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142人(41.4%),1000-1500元178人(51.9%),1500-2000元18人(5.25%),2000元以上5人(1.45%)。2.2大学生对水果营养的认知情况。水果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食用水果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3]。调查显示,55.39%的大学生认为水果摄入对人体健康很重要,40.23%的大学生认为水果摄入对人体健康比较重要,3.21%的大学生认为水果摄入有无都可以,仅有1.17%的大学生认为水果摄入对人体健康不重要(见表1)。这表明,大学生对水果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9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水果的摄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交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认为水果对身体健康更重要的大学生购买频次较高,每周购买1次以上的比例大于其他认知态度人群。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识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94.75%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水果可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来维持身体活力;85.71%的大学生认为水果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和促进胃肠蠕动;57.14%的大学生认为水果可以提供植物活性物质;55.10%的大学生认为水果可以提供能量和缓解饥饿;这些都是合理的认知。但是有20.41%的调查对象认为水果提供蛋白质,而实际上多数水果蛋白质含量很低并不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水果是营养的认知是笼统的,没有准确认识到水果的营养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偏差并没有影响这部分调查对象的水果购买频率。这表明:对水果重要性的认知态度比水果营养价值知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更大。2.3大学生水果消费行为分析。2.3.1水果采购渠道选择。83.09%的被调查者选择到街道摊贩选购水果,28.28%的被调查者选择到专营水果店选购水果,26.82%的被调查者选择到平价超市选购水果,17.78%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到饭堂购买水果,7.29%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在网上购买水果。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调研对象所在的大学校园靠近周边生活区街道,而离大型超市较远;所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购买水果的比例仍然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网络水果新鲜度、价格、时效性的影响较大。2.3.2选购水果时考虑的因素。大学生在购买水果时对各项因素关注程度见图1。调查显示,大学生选购水果时对水果因素的关注程度为:新鲜度(87.46%),价格合理性(74.05%),个人喜好(72.30%),购买捷便性(38.78%),营养价值(37.61%),促销优惠(15.74%)。更关注的是水果新鲜度,价格合理性及个人喜爱,关注度超过70%。从中可以看出,新鲜度、价格、个人偏好和营养是受调查大学生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2.3.3购买水果的频率和数量。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每周都会购买水果,购买频率在每周1-2次为多,占52.48%;极少大学生每天都会购买水果,占3.21%;每周购买水果不足一次的有95人(占27.70%),占比较高。从图2可以看出,50%以上大学生每次购买水果的量在1-2斤,其次购买量在1斤以下占多,少部分大学生会一次性购买2斤以上的水果。对购买频率和购买量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发现:每周购买水果不足一次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水果消费量约为96g,每周购买水果1-2次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水果消费量约为107g,每周购买水果3-4次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水果消费量约为113g,每天购买水果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水果消费量约为123g。所调查的大学生每天平均水果摄入量未达到《中国居民的饮食指南(2016)》中每天摄入200-350g水果的建议值。2.3.4每月水果消费能力。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每月生活费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每月花费0-50元购买水果的占89.43%;每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调查者每月花费0-50元购买水果的占74.71%;每月生活费1500-2000元的调查者每月花费0-50元购买水果的占72.23%。对比发现3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小,调查对象每月用于购买水果的费用与每月的生活费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多数大学生都能承受每月花费0-50元用于购买水果,而每月花费100元以上用于购买水果的大学生较少;大学生在水果消费上的能力在每月0-50元,平均每日消费约为1.6元,水果消费能力低。2.3.5购买水果的习惯。从调查数据而知,67.06%的调查者因心情而决定是否购买,24.20%的调查者因水果具有美容减肥等功效而购买,60.35%的调查者因顺路而购买,32.65%的调查者觉得水果是饭后甜品而购买,31.20%的调查者因陪同朋友同学去购买水果而顺便购买。可见,大学生购买水果的习惯更偏向于个人因素,是否方便于自己,虽然大学生对水果的营养价值的认识较高,但因水果的营养价值、功效而购买的意识却较弱。
3讨论分析
3.1大学生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与其消费行为存在矛盾性。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识较为全面,认为水果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所调查大学生倾向于能够多种水果搭配在一起购买,每种水果少量购买,实现口味多样营养均衡。尽管如此,多数大学生的水果选择和购买动机并非源于水果的营养价值。有较多认为水果对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大学生并没有购买较多的水果。在购买水果的时候,大学生更关注水果的价格和自我心理因素,因水果的营养价值、功效而促成的购买意识和行为较弱。这都说明大学生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知与其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性。3.2大学生水果消费量低,仍以线下购买为主。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每月的可支配金额不高,消费能力较低,每月的水果消费支出不高。每月生活费较高的大学生与生活费较少的学生在消费水果方面的费用差异不大。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水果频率越低,水果消费量越低,平均消费量约为每天100g,所调查的大学生每天平均水果摄入量远低于《中国居民的饮食指南(2016)》中每天摄入200-350g水果的建议值。此外,大学生购买水果的渠道相对单一,在线下就近购买水果行为比例较高,而线上购买比例仍然较低。这与大学生水果消费量低、注重水果新鲜程度和担心网上购买水果的质量问题等购买行为相关。3.3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水果消费的重要因素。在购买水果时,新鲜度,个人喜好,价格,营养价值,购买便利性,促销优惠等方面均会影响大学生购买水果的行为。大学生在购买水果时更注重水果的质量和价格,对水果营养价值关注度一般。在购买水果时,大学生对水果单价的更敏感,价格合理或有促销,会增加随机性购买机会和购买量。此外,个人喜好和水果购买便捷性也是影响大学生更注重水果购买行为的较重要因素。大学生水果的消费随意性较大,冲动购买行为比例较高,固定消费习惯没有形成。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完成了对韶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水果营养认知和消费行为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果营养价值的重要性,对水果重要性的认知态度比水果营养价值知识对大学生的水果消费行为影响更大。水果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水果消费最重要因素。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低、消费价格敏感等因素,导致出现了大学生的对水果的认知态度较高与消费行为频率较低之间的矛盾。所调查的在校大学生水果每天平均消费量约为100g,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这可能也与在校大学生没有形成固定消费习惯有关,大学生水果的消费随意性较大,冲动购买行为比例较高,个人喜好和水果购买便捷性也是大学生典型的水果购买行为。大学生购买水果的渠道相对单一,在线下随机就近购买水果行为比例较高,而线上购买比例仍然较低。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水果消费量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水果摄入的重视水平,强化水果在膳食平衡和健康中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重视程度;(2)通过政策手段将低价水果消费纳入食堂统一采购,补贴销售给学生,使学生低价水果摄入有保障;(3)学校食堂统一进行农超对接、设置水果窗口点,增加在校大学生获取水果的便捷性;(4)引导大学生加强线上水果消费,丰富校园线上水果销售渠道,利用线上中间环节少、团购有规模性等优势促进大学生水果消费。
参考文献
[1]杨月欣,张环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简介[J].营养学报,2016,38(3):209-217.
[2]王璐璐.大学生膳食习惯的调查与建议[J].食品安全导刊,2019(32):69.
[3]刘树奎,叶文聪.在校大学生水果消费行为分析——以广州地区在校大学生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1):44-47.
[4]操鑫.大学生水果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5):9-13.
作者:叶丽欢 刘永吉 单位: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特征与趋势研究
- 下一篇:园林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