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花呗消费学生校园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10 04:45:48

导语:蚂蚁花呗消费学生校园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蚂蚁花呗消费学生校园调查分析

1.使用花呗现状分析

蚂蚁花呗自2015年正式上线以来,很快成为消费金融行业主力军,在高校拥有巨大市场。问卷结果显示:我校蚂蚁花呗使用者比例高达59.2%。1.1花呗可用额度和使用额度对比分析。蚂蚁花呗可用额度由蚂蚁微贷综合评估后,给予用户在指定店铺享受先消费、后付款服务的额度。目前没有任何方式能够主动提升花呗额度,用户只需保持良好消费记录,系统在不定时检测后为用户自动升级。蚂蚁花呗的使用额度是指在系统给定的可用额度中用户每月使用的额度。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花呗可用额度月均500-1000元的占25.6%,1000-1500元的占31.6%,1500-2000元和2000-2500元分别占26.4%和16.4%(图1.1)。可见花呗可用总额度不高。大学生每月使用花呗额度500元以下的占29.2%,500-1000元占33.2%,1000-1500元占25.6%,1500元以上占比较低(图1.2)。说明学生花呗趋于小额消费,可用额度总体可以满足大学生需求。1.2每月使用花呗频率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使用蚂蚁花呗金额大小的前提下,22.4%的大学生每月使用花呗次数少于4次,30.8%的大学生在4-8次之间,27.2%的在8-12次之间,剩下的19.2%在12次以上(图1.3)。假定以“4次”“8次”“12次”为界限依序分为“不依赖、稍微依赖、依赖、过度依赖”四种状态。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处于“不依赖”与“稍微依赖”状况,佐证我校学生自控力较强,能够克制消费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有46.4%的大学生处于“依赖”和“过度依赖”状态。虽然消费旺盛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若不正确引导,极易导致价值观偏差,陷入缺钱—借钱恶性循环。1.3使用花呗原因分析。线上调查(多选)显示:35.2%的学生由于支付过程中支付宝零钱不足,57.2%的学生由于蚂蚁花呗有优惠。巧合的是,同样有57.2%的学生是支付过程中选择了默认优先使用蚂蚁花呗,相关结果如图1.4。线下调查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默认使用蚂蚁花呗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支付宝平台默认优先使用,一部分寄望于通过优先使用蚂蚁花呗来增加个人现金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显然,支付宝在利用技术便利引导大学生优先使用蚂蚁花呗。1.4使用花呗分期的情况分析。花呗分期分交易分期、账单分期两种。该项业务类型能为大学生预留更多还款时间和资金周转时间,在一定程度少减轻还款压力,亦使大学生长期处于还款状态,可能影响其学习和心理健康。花呗交易分期为卖方设定。是指在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对于金额较大如电子产品、化妆品等,可以按卖方设定分期方案选择向商家付款,但是需要按商家设定的比例承担手续费,一般在支付页面会显示。花呗账单分期为买方设定。是指消费者在本月花呗累计使用额不能在下月9日之前一次性偿还的,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分期偿还方案。分期费用根据分期期数有所差别。申请花呗分期后不可撤销,且对应不同计算公式。调查结果显示:花呗使用者大部分也在使用蚂蚁分期。假定“一个月一次或以上”“半年一次或以上”“一年一次或以上”分别对应“经常用”“偶尔用”“很少用”,则经常使用占比25.2%,偶尔使用也占32%,具体情况如表1。进一步调查发现,大学生能接受的花呗分期期限多在半年以内,一年以上者占少数。见图1.5。

2.使用花呗问题分析

花呗在日常使用中逐渐代替现金成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客观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的不确定性。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对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成年人来说稀松平常,但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必须谨慎有度,否则,方便就变麻烦、好事就成坏事。2.1心理预期侥幸,导致盲目消费。对花呗消费所持态度的调查显示:25%的大学生支持,反对者高达41%,剩下34%保持中立。通过与“反对者”交流,这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在遇到生活费不足、超出自己购买能力的心仪物品、红包优惠活动、同学间攀比跟风消费时,一般抱着“反正就借用一点点、下个月能还”的心态去使用花呗。“破窗效应”显露无遗,心理防线因一处崩塌而不可收拾。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反对者远高于支持者(41%对25%)、但使用者却高达59.2%的原因。随着这种侥幸心态的日积月累,大学生消费观可能逐渐从“正常消费”向“超前消费”转变,助推大学生盲目消费趋势。2.2经济能力不足,透支未来消费。大学生易接受新生事物。在消费多样化的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类型越来越多。调查(多选)显示:在250人的总样本中,137人使用花呗购买游戏娱乐产品,109人购买电子产品,109人用来教育学习,另外还有34人、23人分别用花呗购买超过自身购买能力的品牌化妆品或金银首饰。显然,大学生消费模式已经由衣食住行上升到精神消费层次。当代大学生相比于中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消费能力,熟悉更多的消费方式;相比于中老年人,他们站在时代最前沿,拥有着更强更快的接受能力。但同时“短板”也突出:收入主要源自父母每月给予,使用蚂蚁花呗满足多样化需求意味着透支未来,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带来不确定性。2.3理财观念淡薄,容易误入歧途。调查发现,21%的大学生对每个月生活费有精准规划:首先扣减基本饮食支出,再考虑其他需求。79%的大学生则没有规划或简单规划。显见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极易陷入缺钱—借钱恶性循环。进一步印证了大学生虽然有拒绝超前消费、坚持理性消费的意识,却没有将这种意识转换为成熟的消费行为,致使当月潇洒、次月难堪的透支消费屡见不鲜。蚂蚁花呗简单操作,可轻易购买几千元的商品,大学生一旦习惯这种虚幻阔绰的生活,就难以自拔。从大二开始,计算机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张三(化名)的衣柜内就挂了很多名牌服装鞋帽。看着这些名牌,张三苦笑着,如果在大一,他肯定不去购买这些对他来说比较昂贵的服饰。进入大二后,随着人际关系的扩大,聚会越来越多,消费也日益增多。张三每月仅靠父母给的1200元生活费根本不够,开始使用花呗维持交际生活。随着聚会的增多,同学之间穿着也有攀比,为了不落人后,张三通过花呗购买名牌。到了每月还款时,张三只能本月生活费还款,还款后再继续使用花呗,经常因为当月生活费不够还款而举债,或向父母额外要钱,甚至因还款后没钱吃饭而顿顿吃泡面。2.4信誉意识淡漠,潜伏人生风险。蚂蚁花呗与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挂钩。对于正常还款用户,花呗消费有助于积累芝麻信用分;对于逾期还款用户,支付宝不仅收取逾期利息,还将冻结花呗使用,同时降低芝麻信用评分,进而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严重逾期者将被上传至央行征信黑名单,一旦上传,消费者生活将受到严重负面影响。调查显示:57.6%的大学生有逾期还款行为。主要是资金不足,部分是忘记还款。显然,大学生对花呗逾期处罚措施不是很了解,或者信用意识薄弱,只知道降低芝麻信用分,不知道后面还潜伏着巨大的信用风险。

3.针对性建议

3.1对学生的建议。要清楚自己的学生身份,一旦陷入缺钱—借钱的恶性循环,很容易深陷泥沼而不能自拔。理性对待网络消费信贷产品,摆脱花呗依赖,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别人经常使用花呗不代表自己适用,在购买商品时考虑是否真的必须,减少因攀比的盲目购买,与滥用花呗的同学朋友保持适当距离。3.2对学校的建议。针对大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开展专题讲座,注重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开设金融理财等相关选修课,培养量入为主、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的正确价值观。3.3对家庭的建议。父母的消费观很容易影响到下一代。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消费观,以身作则引导子女合理消费。经常关心孩子在校生活状况,不要误以为孩子大了,可以完全明辨是非。倘若子女额外向家里要钱,一定要询问其原因,或许这就是孩子陷入缺钱——借钱的开始,避免因为过度宠溺和“放养”而使孩子误入歧途。让子女知道家庭经济状况,使其根据家庭情况“量入为出”。3.4对平台的建议。支付宝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努力提高后台的技术支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引导消费信贷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用户的各种信息、合理的为用户设置蚂蚁花呗额度,有序引导、而不诱导在校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合理控制其购物类型。

作者:朱健 张洛威 曾黎 易曼 梁小青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