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和谐消费观的教育意义

时间:2022-06-03 03:35:59

导语:探索和谐消费观的教育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索和谐消费观的教育意义

消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根据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根据消费对象,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根据消费的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消费结构:它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等等。这些内容能够丰富青少年的消费知识。当前,还我们应增加消费政策、消费法律维权等内容,以完善青少年消费知识教育。完善的消费知识结构是青少年优化自身消费结构,形成健康消费心理,进行科学消费的前提。消费心理是是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消费心理具有短暂、特殊、多变的特点。消费者由于受到环境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心理,从而对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追求时尚、个性,不愿受父母束缚,要求自主独立地购买所喜欢的商品,从受家庭的影响转向受社会的影响,包括受同学、朋友、书籍、大众媒体、明星等影响。青少年存在的消费心理误区主要有:盲目从众,过分的标新立异,盲目攀比,情绪化消费,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等。这些不良消费心理,需要及时的疏导和控制,否则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青少年产生这些不良消费心理的原因就在于自身素质的缺陷。因此,要加强消费观教育中的消费心理教育,以促使青少年克服错误的消费心理,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

有利于增强消费诚信,提升消费能力消费诚信是消费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消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青少年的诚信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由于消费诚信教育的缺失,部分青少年产生了许多不健康的消费现象,给社会、家庭、及其个人的成长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消费观教育中的消费诚信教育。这对于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树立青少年和谐消费观,形成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能力。具体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购买消费资料、使用消费资料的知识和能力。消费能力决定着消费目的能否实现即消费者能否获得消费满足,这种结果进而影响消费者再消费的热情,并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提升消费能力有助于消费资料价值的实现和使用价值的充分合理利用。马克思说:“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可见,没有消费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就会受到限制;提升消费能力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消费能力和生产力关系密切,生产力决定着消费力(包括消费能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但消费力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力。马克思说:“消费的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是一种生力的发展。”可见,消费能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应积极拓展青少年消费观教育的内容,加强消费能力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的消费能力。

有利于提升消费理念,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指导人们的消费活动。先进的消费理念促使人们理性消费,给社会生产带来正确的信息指导,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例如,随着人们对消费作用和意义认识的提高,主动消费、扩大消费和信贷消费的意识加强,就会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和外贸出口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持久和稳定。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提升,特别是和谐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等先进理念的形成,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落后的消费理念会造成人们的不理性消费,或者过度节俭,或者过度奢华,都会给社会生产以错误的信息指导,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落后,节衣缩食,不敢消费,不会消费,最终因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发展速度缓慢和经济效益低下。在现阶段,我国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如有些年轻人的盲目攀比和炫富心理等,还有些年轻人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没有节制的追求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消费生活中,人们消费行为受到消费理念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消费理念。消费理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反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需要不断提升消费理念,以形成人们健康、合理的消费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和谐消费观教育,培养青少年科学的消费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消费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是从消费的角度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消费不仅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和谐消费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结果。自然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消费不是对自然的占有和破坏,在消费中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从人与人的角度来说,和谐消费凸显了消费的公平性,公平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基础。生存和发展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最终目标,而只有和谐消费才能保证人类这一权利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和谐消费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新型消费模式,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青少年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既是现在的消费者,也是未来的生产者,他们消费观念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消费观教育,使青少年转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树立和谐消费观,培养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他们消费行为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和指导,引导他们的消费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根本动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久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调整等多个方面。需求结构调整,即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依靠投资推动,过多的投资导致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在消费需求不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许多产业产能过剩,只能依靠增加出口来消化过剩的产品,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容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例如,此次金融危机就使这一问题凸显出来,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得更加迫切。建国以来,我国长期采取“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导向作用。产品只有能够满足消费需求,才能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正是消费的这种导向作用,使得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因此,开展消费观教育,树立和谐消费观,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善,成为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有利于发展和弘扬先进消费文化现代社会,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和纵深发展,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发展和弘扬先进消费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反映商品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丰裕,也反映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领域有很多健康向上的东西,弘扬了主旋律,给人以鼓舞和活力,反映先进消费文化的力量。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消费现象。例如,“灰色消费”,“白色消费”,“黄色消费”,“消费主义”等等,这些都是与先进的消费文化背道而驰的。我们要摒弃落后的消费观念,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消费文化。何为优秀文化?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方立天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就是阐发中华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以大力培养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焦点和要点所在。他还提出中国传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在人与我的关系上,儒道两家都强调要有高尚的人格;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在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上,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崇高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我国的“和合”文化提供了和谐的消费观念,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我们需要发展和弘扬的先进的消费文化思想。目前,青少年的消费观面临“消费主义”等多种消费观念的冲击,由此带来青少年的消费文化多元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体现着和传承者,必须进行青少年和谐消费文化理念教育,促使他们发展和弘扬和谐消费文化,抵御不良消费观念的腐蚀。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更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消费观念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对人们的消费生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和谐消费观教育意义重大。和谐消费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共青团组织、消费者协会、企业、工商部门等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承担各自的职责,构建一个和谐消费观教育的实施网络,青少年和谐消费观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作者:邵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