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下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时间:2022-05-02 10:04:00
导语:人力资本下就业竞争力的培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的总和,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按照一般的理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战胜竞争对手、获得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并保持工作的能力;是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被劳动力市场以及雇主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Howard,KNIGHTP.,1995)。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哪些能力,笔者(2012)已经撰文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在对大学生关于竞争力包含哪些因素的因子分析后发现,样本大学生认为竞争力包含的因素有:社会资本、先赋因素、个人愿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政策与就业培训指导、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与包容能力、专业认知与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或技术适应能力。而这些因素中涉及到能力的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认知”、“理解能力与包容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与应试能力”。可以把这些能力做进一步的概括,即: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专业能力包含了专业认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试能力、理解能力等;创新能力中也有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成分在内;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包容能力;沟通能力包括了表达能力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技术适应能力与技术学习领会和操作能力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源投资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凝结,具体包括:第一,专业能力。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相关职业应有的操作能力、专业素养与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就业竞争力体系的基石。这种在专业能力基础上形成的专长有利于大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第二,团队合作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合作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以及自我管理中的目标设置、绩效管理、计划和任务协同能力等。这些都离不开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第三,沟通能力。所谓沟通能力,就是指能够进行有效地听、说、读、写来获取信息,并能有效地传达信息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具有要有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好的表达能力,就是能对一个事件或一种信息进行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表达并且能让其他人理解的能力,包括书面的、语言的、非语言(如肢体、表情等)的表达能力;好的理解能力,就是在沟通过程中能通过倾听、观察、分析、总结和判断清楚的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包括倾听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总结判断能力。第四,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它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第五,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组成,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其核心部分是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一般能力;中间部分是一般能力组合形成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表层部分是由智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合形成的管理能力和各种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也是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实践,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当今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实质上就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无论对于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还是高校发展,或者学生自身就业来说,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非常紧迫。1.我国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需要人才资源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它的作用将会全面改善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生产效率,弱化或消除投入要素收益的递减,而且其自身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目前,社会对人力资本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人口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只有那些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这种资源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需要。2.高校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生就业状况成为社会衡量一个学校高效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招生。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有利于高校吸引优质的生源和高素质的教师资源,增强高校适应市场竞争的实力。3.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是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现实力量,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培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滞销”的就业难问题。(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等各种素质的总和;人力是一种资本,可以带来收益与利润,由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率远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是对人力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也就是说人的知识、技能、各种能力和素质必须通过对人力的投资才能获得。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应高度认识到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深远意义,应当从七个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1.创新教育理念,贯彻创新教育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和载体,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创新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与传授有一定关系,每个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被挖掘、被培养的创新潜能。但是,创新能力是不能靠“传授”来完成的。因为能够被传授的一定是可重复的,而可重复的绝对不是创新。“创”讲究打破常规,“新”说的是从未出现过。培养创新能力,不能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今,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2.建立一支富于创新力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是当今教育的中心任务,而其主要依赖于一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始终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引领科技进步、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使命(黄文琳,2012)。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高校本身,要在政策投入、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加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投入,增加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他们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确保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必须完善师资队伍选拔、考核聘任制度,重视优秀学术骨干,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高校教师本身要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能创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3.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坚持“市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的提高。(1)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在保证基础理论课课时的基础上,拓宽选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在学业上的自主权、主动权,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潜力、发挥特长。(2)增加融通课程(通识核心选修课)的比例与课时。通过加大融通(通识)课程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人生和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他们是否拥有健康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这些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人际交往的基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控情绪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个人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中所需培养的重要内容。健全高尚的人格包括爱心、坦诚、宽厚、善良、诚信、坚毅、奉献、勇敢、志向远大、正直无私、乐于助人等许多要素。这些人格魅力的不同方面集中地渗透在他们将来的职业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如何有效地沟通,怎样表达情感和取得别人的信任,如何与他人的相处与合作,懂得怎么样去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对方,如何去宽容对方的个性和缺点,如何处理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持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每个人在职业都可能经历误解、挫折、失败。能否做到不管是身处逆境还顺境,都不会轻易变得消沉苦闷,或者为计较某种利益而怠业、弃业,都需要大学生在实践中培植起一种坚定的精神信念和力量。健全的人格,高超的人文素养,是事业成功的润滑剂。勇敢面对困难和失败,正视成功和收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等,都不是专业课程能够解决的事情,必须通过增加通识课程教育来实现。4.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应树立双主体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课堂讨论、辩论、师生自由问答、论坛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互动。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成绩考核应改变“重期末考试、轻平时”的观念和做法。一方面,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试中,增加实际操作、实际案例或实际问题的分析等方面的试题,考核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布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或课程论文,以代替简单重复地抄书类作业。5.强化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大学教育并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一方面,大学生有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或者说适应能力,都需要经过大量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因此,大学生在入职以前,都要在大学的不同时期系统地、有组织地开展相应的专业实践活动。近几年在高校广泛开展的包括“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同时应该注意到,除了这些类似的活动以外,应该更多地开展广泛、实效、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专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再社会化1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再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走进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习知识、技能和各种规范,不断改造自我,以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从而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发展自身社会性的过程。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本质上是大学生再社会化的过程。系统、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帮助他们“学以致用”。专业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业务素质的不足,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规划大学乃至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学生能够感悟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明确就业形势,从而主动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定位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坐标,树立与社会发展和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就业观。专业实践还能培养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增强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通盘考虑,制订相应的计划,明确考核的要求,加强专业针对性;精心策划、组织,各个环节要进行全方位地细化,责任到人,落到实处;要根据大学四年期间不同时期的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各个阶段情况相匹配的、层次分明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评估体系。在不同年级设计系列、递进式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不能相互冲突,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创设各种学生社团,广泛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他们开展大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实现“三个课堂联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在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注意处理好社团、课程、(实践)演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社团植于专业中,活动植于课程中,演练植于探究中,保证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试能力;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疾病和障碍;广泛建立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基地,形成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等基地群,尤其要重视各类社区为平台的基地建设;把专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作用的育人基地;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与实习基地的管理,为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平台,推动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实现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三方有效对接,解决高校、政府、社会三者脱节的问题,建构由高校、政府、社会构成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多元融通,及时把握社会需求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完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以利于全方位地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6.建构由高校、政府、社会构成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高校要主动开拓实践教学渠道,与政府、企事业开展广泛合作,利用它们作为学生入职前开展专业实践的平台。政府与用人单位积极配合高校推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政府要为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乃至资金支持。企事业人单位要有前瞻性眼光,积极配合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高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支持和服务,开拓校企合作路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平台。人力资本理和竞争力理论都说明,人力资本必须通过对人力的投资才能形成,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通过全社会对人力的投资才能获得。高校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社会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发动者、主体力量、新技术的载体与媒介。要把这种资源变成人力资本,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用人单位等各种组织,必须通力合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条件和环境保证。企事业单位提前参与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环节,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机会,提升各种能力,培养出一大批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的人力资本。7.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贯穿大学四年的常态化全程指导服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自己区别于别的竞争者的有力武器。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高校始终要把能力培养、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规划作为重点来抓。大学生从一入校开始,系统地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积极打造个人品牌,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高校要进一步优化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从制度上根本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高校应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就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的教育和引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训练环境和指导要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全过程,实行“全程指导及服务”。并且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覆盖所有年级的学生,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全程训练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各种实训设施与实践教学活动载体,为全校学生提供指导服务,开展就业能力训练。利用就业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估,系统性地对他们进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他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事关我国未来、涉及面甚广、动态的系统工程。在培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高校、政府、社会必须通力合作,加大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人力资本的价值,使他们具有不可模仿、不可交易(不可竞争)的独特优势,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校的整体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本强国。
本文作者:黄文琳工作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科技交往的依托机制研究
- 下一篇:色谱分析在造纸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