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经济服务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11-11 04:24:52

导语:县域产业经济服务的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域产业经济服务的路径研究

一、将实践教学融入“3+3”县校合作,服务县域产业经济发展

大学的人才资源,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3+3”校县联合行动开展六年来烟草学院共派出驻点教师41名,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占驻点教师总数512%;博士7人,占驻点教师总数的171%;教师党员35人,占驻点教师总数的834%;学生51名(包括硕士研究生),学生党员35人,占驻点实习学生总数的686%;入党积极分子14人,占驻点实习学生总数的275%。由师生组建的“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每年生产季节到剑川、会泽县两县长期驻点进行实践教学和服务两县烟草产业。其中,教师驻点时间不少于30月/年•人,学生驻点时间不少于65月/年•人。另外,烟草学院每年还在外单位聘请烟草行业专家教授32位到剑川、会泽通过科技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指导烟草产业的发展,为剑川、会泽烟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另外,6年来学院共派出烟草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共51名,进行实践教学实习,对口帮扶企业105万元资金支持弥补了学院学生实践教学65个月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交通、生活、网络信息平台和学习条件。在“3+3”校县合作模式下毕业实习的学生中除本年度尚未毕业的8位学生外,其余已毕业43位学生,其中,7位考上硕士研究生,占163%,36位顺利就业且获得较好的工作岗位。在实践教学融入“3+3”校县合作平台上毕业实习的学生获得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及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的成效,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结合。由表1可以看出,6年来学院共派出7名青年教师到“3+3”校县联合行动平台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服务剑川与会泽两县的烟草产业,通过到生产第一线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达到了教学相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效,使青年教师在理论教学上“讲课生动了,学生愿意听课了”的良好效果。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针对性科研项目选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二、加强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支撑县域产业经济发展

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是支撑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保证。学院“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到达驻点后,与县委政府及县级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

(一)办公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

由县级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供专门的“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办公室,并拉通互联网网线,提供电脑等办公所需软件、硬件环境,以便于“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与群众及外界的沟通与联系,以及通过网络及时收集、传送资料、和外界的互联互通。

(二)交通平台的建设

由县委政府、乡镇党委政府、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或烟叶收购站不定期提供“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教师机动交通工具;学生的交通工具则由县委政府专款专门解决自行车1辆/人,以便于“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相关试验示范项目及烟草产业服务工作。

(三)生活平台建设

由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供锅瓢碗盏等厨房一应设施,及聘请厨师一名负责为工作队煮饭,每天工作队派出两名学生进行买菜帮厨及驻地公共卫生的清扫;住宿宿舍及床上用品均由驻地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供。生活平台的建设为提高学生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条件。

(四)试验示范平台建设

由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领导、技术科和烟叶站科技人员和工作队师生通过调研、座谈,针对县域烟草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确定科技试验示范选题;科技试验示范项目所需经费均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申请上级部门解决;科技试验示范项目所需的土地物资由烟叶站指定生产技术副站长负责协调解决;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由工作队师生和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部门共同拟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总结上报则由“3+3”校县合作工作队、县烟草公司技术科和驻地烟叶站负责。试验示范平台建设为科研在服务县域产业经济中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及服务县域产业经济中培养创造了条件。

(五)支部共建平台建设

由学院党委在生产一线建立生产实践党支部,并与驻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支部一起与一个脱贫致富示范村党支部组建支部共建平台。通过此平台对脱贫致富示范村党支部进行产业对口帮扶、政策宣传、文化扫盲、共建乡村图书馆等活动。支部共建平台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创造了条件。

(六)科技推广平台建设

由“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与驻地烟叶站组建烟草科技服务咨询点,在农村赶集天面对广大农户进行科技咨询活动;由县委政府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县级科技培训、驻地乡镇及烟叶站组织乡级科技培训、支部共建村委会组织村级科技培训平台,科技培训或现场会的教师由“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师生承担;“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在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墙报、黑板报的科技宣传、政策宣传。科技推广平台的建设为提高学生的科技推广能力创造了条件。通过以上平台的合作共建及运行,使科技成果在生产第一线得到充分转化,既解决了制约县域烟草产业发展的科技难题,支撑了县域烟草产业经济的发展,又使师生在参与科研及科技推广中得到培养锻炼。

三、科研与县域烟草产业需求结合,引领县域烟草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试验项目、示范项目及科技推广,带动剑川及会泽烟草产业发展。“3+3”校县联合行动开展六年来烟草学院针对剑川和会泽烟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剑川共计实施科研试验45个,科技示范项目12个,获准省州级烟草公司立项项目2项,获资助70万元,获大理州烟草公司试验示范经费支持60万元;在会泽实施科研试验12个,科技示范项目7个。获曲靖市烟草公司试验示范经费支持45万元。通过以上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摸清了剑川、会泽县特殊生态条件下的优质特色烟叶生产的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膜下小苗移栽技术体系、高海拔烟区烤烟烘烤调制工艺等关键技术,这些科技试验中获得的成果通过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科技墙报宣传、科技咨询的形式得到了充分转化和示范推广,增强了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科研和科技推广在生产第一线完成、师生在服务县域产业经济实践中成长的校县合作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以实践教学、科研与服务县域产业经济

组织体系建设为纽带,带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由图1可以看出,服务县域产业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协同的纽带。“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是实践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协同工作的具体执行者。“3+3”校县联合行动工作队到驻地后,在县校合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县级职能部门、站所通过六个平台的建设服务县域产业经济,保证了县域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在学校党委行政与县委政府之间设立一级联络员制度,在学校专业学院与县职能部门之间设置二级联络员制度,负责上情下达及下情上达,以及负责教学、科研与产业经济服务工作的具体联系沟通与协调,确保实践教学、科研为产业经济服务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

五、取得的成效

(一)科研与服务县域产业经济相结合

在“3+3”联合行动中,学生参与、师生共同完成57个科技试验项目和19个科技示范项目。同时,教师通过与各级职能部门和对口烟草系统申请获准的相关项目“大理高原“红大”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县烟草基地单元建设”及“会泽绿色烟叶基地建设”等项目在“3+3”联合行动的平台上得以顺利开展。实现了科研直接服务县域产业经济的结合。

(二)培养人才、服务县域产业经济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3+3”校县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学院每年在剑川县和会泽县生产一线长期驻点的师生党员均成立生产实践党支部,和驻点乡镇的一村委会党支部进行丰富多彩的支部共建活动。通过共建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共建村委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获得充分的培养锻炼,为他们了解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以及学农爱农的大地情怀提供了广阔天地。6年来,通过“3+3”校县联合行动平台,共培养8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三)实践教学与服务县域产业经济相结合

学院“3+3”校县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学院通过实践教学融入“3+3”校县合作平台共培养了51位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学生在“3+3”校县联合行动的平台上获得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及身体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结合。学院“3+3”校县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学院共培养和锻炼7名青年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和服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达到了教学相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效,使青年教师在理论教学上“讲课生动了,学生愿意听课了”的良好效果,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针对性科研项目选题提供了机会。

(四)促进剑川和会泽烟草产业经济实现持续有序发展

025万hm2;烟叶收购量增加了128倍,达到1026万担;均价增加了112倍,达257元/kg;烟农收入增加了385倍,达到132亿元;烟叶税增加463倍,达到27728万元。各等级烟叶收购合格率均超额完成省、州公司相关要求,烟草产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表2可以看出,“3+3”校县合作以来,会泽县烟草产业则在种植面积和收购量由于国家调控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烟草产业仍然实现了烟叶均价、烟农收入和烟叶税逐年提高的成效,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会泽县的烟农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会泽县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践教学融入“3+3”校县联合行动服务县域产业经济,需县级对口部门(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或上级职能部门提供项目经费支撑,以弥补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才能使高校实践教学、与科研服务县域产业经济取得显著的成效。同时,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需得到县级职能部门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及条件,才能使高校实践教学、科研与服务县域产业经济及人才培养协同运行。

本文作者:罗以贵李德培杨焕文吴自祥兰建强刘彦中曾彦清李佛琳工作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