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县级经济的新答卷
时间:2022-08-23 03:01:29
导语:增强县级经济的新答卷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枣阳市以“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枣阳”为目标,坚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以思想和精神进位引领发展进位,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发展,在做大总量中提升质量,在转变作风中带动政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8亿元,可比价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56%。我市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前进4位,位居16位。
一、推进思想大解放,以精神的进位引领发展的进位
影响和制约跨越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作为内陆县市和资源贫乏地区,我们始终把干部群众的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开发,用精神的杠杆撬动跨越发展,用精神的跨越带动经济的弯道超越。紧扣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围绕解决具体问题解放思想,在“出奇制胜,用奇招创造奇迹”上解放思想,在“标新立异,以差异化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上解放思想,在“无中生有,创造发展新优势”上解放思想。通过思想的不断解放,在全市形成一个导向:不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眼前经济增长的“老路”,不走粗放发展、低效增长的“旧路”,不走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弯路”,不走只体现政绩而不顾及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歪路”;形成一种氛围: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只讲怎么干,不讲不能干;不仅要为程序负责,更要为成果负责;不能只满足于不出事,更要奋力拼搏干大事,最大限度地把全市上下的心思、精力、凝聚力统一到发展上;形成一种状态:以一起步就跑步的状态度过每一天,以一干就干一流的定位干好每件事,以一抓就抓到底的气魄落实每项措施。
二、全力培育大产业,以产业的扩张带动发展的转型
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理念,全力做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2亿元,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企业216家。
1、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钢铁制造、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支柱产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目标、一个产业办公室、一笔扶持资金、一个园区、一批项目”的方式,设立产业发展专班,具体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招商等工作。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作为产业扶持资金,并在土地指标、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分配上向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全市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膨胀。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粮食总产133.7万吨,同比增长7.6%,连续八年实现增产,我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钢铁、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65%;医药化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70%。
2、发展有带动力的支撑项目。全面实施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考核经常化的工作机制,全年共引进项目350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5个。投资或产出过百亿元的项目主要有6个: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综合开发金红石矿,把枣阳打造成中国“钛都”,最终形成年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倪氏国际玫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把枣阳建成中国“玫瑰之都”,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湖北福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新上福田工程机械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中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在枣阳建设“双百亿”农产品循环工业园;湖北立晋钢铁集团公司投资50多亿元,建设汽车用特型钢等项目,2011年实现产值4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武汉天行健公司总投资22亿元,建设中国(枣阳)汉文化产业园等。
3、建设有承载力的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建好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和枣阳回归创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市经济开发区目前累计投资近30亿元,初步实现了20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基础设施全覆盖,已入驻规模企业100多家,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市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已入驻规模企业30多家,成为我市小微型企业成长的大舞台;市回归创业园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已建成“两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入驻规模企业20多家,吸引500多人回乡创业,成为全民创业的重要平台。
三、推动环境大改善,以环境的优化凝聚发展的合力
1、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按照“规划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彰显本土优势和帝乡特色”的总体原则,邀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枣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加上吴店、兴隆,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建设生态、文化、产业等六大功能区。筹集资金15亿元,建成“六纵六横”的路网格局;按照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去年城市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进行沙河治污工程和部分景观建设。以“一街一景一文化”为特色,稳步实施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建设特色街区。同时,加快推进“城管革命”,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城市能级和人气,增强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纳聚集能力。
2、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强力打造“投资在枣阳,事事都顺畅”的政务环境。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市32个行政审批单位的审批事项均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县域发展环境建设,实施标准化管理,我市成为全省第一家在投资环境建设管理和服务中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县(市)。制定出台了《工业项目零收费暂行办法》,推行新上工业项目零收费、在产项目收费零增长、服务环境零障碍。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超时认可”制、“缺席默认”制、“延时服务”制等制度,实现服务企业和项目零距离,全市发展活力、投资潜力不断提高。
3、打造实说实干的干事环境。以“五重”为手段,促进实干兴业:“重责”,每年出台条目式的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并严格分级负责,全市各级干部的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重奖”,就是通过划分赛区搞竞赛、完善实绩考核办法、修订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创业激情。在今年初全市党政干部大会上,市里拿出500多万元对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功人员进行奖励;“重用”,优先重用实绩突出的干部,特别是优先提拔重用招商引资一线、项目建设一线、信访稳定一线的干部。去年,我们提拔重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有功干部20多名;“重惩”,就是严明纪律,严管干部。掀起“治庸问责”风暴,30多名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重逼”,实行项目倒逼程序、结果倒逼时间、群众倒逼干部、基层倒逼机关的工作倒逼机制。
- 上一篇:全区综合治税活动方案
- 下一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