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道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时间:2022-08-23 11:06:28
导语:实现道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哈尔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实施新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中心突出、主题鲜明、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通篇贯穿新战略这条主线,充分表明了市委推进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深入学习,有三点体会:一是实施新战略给哈尔滨带来了巨大变化。过去几年,哈尔滨市委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启动实施了新战略,使哈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数字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拉伸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发展空间,体现在改善了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体现在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了信心、看到了希望。这些变化为哈尔滨未来的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新战略。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新战略的实施是具备理论和现实基础的,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是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一定要坚持好、发展好、落实好。我们相信,只要基调不变、力度不减地深入实施新战略,“四大形象标志”和“四大民生指标”就一定能实现,哈尔滨就一定能走向跨越发展的新境界,站上发展的新高峰。三是必须以超越自我的精神推进新战略各项任务落实。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抓好落实、实现突破,关键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有一个思想灵魂来贯穿,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因此,要继续弘扬超越自我精神,在认清自我、反省自我、认清自身优势和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相信自我、忘记自我,创造、利用和把握好机遇,不消沉、不等待,迎难而上,敢于冲锋,自己给自己出新题、解难题,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道外区是哈尔滨的主城区,是哈尔滨市实施“中兴”战略的主战场。我们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过程中,集中力量抓发展、转变观念促提升,把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推进道外区的老城复兴和新区崛起,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必须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大胆探索,科学谋划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道外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经过多年的谋划运作,启动推进了棚户区改造、团结镇小城镇试点、滨江湿地旅游和东部路网建设等一批大项目,为全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作为先后历经两次区划调整、包袱较重的老城区,依然存在着发展空间不足、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民生矛盾相对突出等问题。按照市委实施新战略的要求,道外区结合换届,按照“争做中兴主战场,争当发展主力军,争创新型主城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深入落实市委新战略,强化规划建设,创新体制机制,高点定位制定了“老城复兴、新区崛起”发展战略。坚持统筹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推动老城产业和人口向新区流动,积极利用新区收益反哺老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努力将道外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商贸基地、都市农业高地、休闲旅游胜地和生态宜居宝地,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田园型新城区。这一思路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符合市党代会精神的要求,体现了全区人民的愿望,为道外区今后发展明确了定位和方向。
二、推进“老城复兴、新区崛起”
从全市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布局来看,南、北、西都有了落点,将来全市的发展重点必然向东转移,而道外正处于辐射东部县、市的关键部位,具备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条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将道外区列为“全国城镇改革发展试点区”,未来几年,只要我们自加压力,勇于担当,大胆作为,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抢占先机,实现后来居上。一是实施老城改造复兴,加快提升城区形象。以“全面提档升级,重塑崭新形象”为目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区域改造,提升老城区品位,再创老道外辉煌。推动老城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二十道街、新江桥街等16片棚户区改造,全面改造四环路以内棚户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开展八区体育中心、港务局和沿江区域等牵动性项目建设,增强城市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推动城区环境整体升级。构建老城改造新亮点。加快推进三马地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靖宇大街步行街改造,建设承德广场、玛克威、太平桥、二商店和红旗大街商圈,再现“哈尔滨老城”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要交通节点建设,完善城乡交通系统,建立覆盖全区城乡的交通网络。强化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城区净化、美化、亮化和绿化,力争实现承载功能、生态质量、容貌形象、居住条件、管理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六个提升”,再现老道外的独特魅力。二是实施道外新区开发,加快城市拓展延伸。借助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面启动道外新区开发。大手笔规划新区发展。统筹规划东部地区整体开发,围绕打造现代商贸基地、都市农业高地、山水旅游胜地和生态宜居福地的功能定位,构建“一核、两带、两片、六区”,加快发展以“特色商贸、现代物流、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承接老城区相关产业向新城区发展,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中国北方田园型新城区。高标准实施新区开发。发挥沿江生态产业带、阿什河生态带辐射作用,加快聚集新兴产业,建设都市农业园区、天恒山风景园区、现代商贸园区、行政商住园区、永源经济园区、生态宜居园区等一批具有先进水准、体现新区风采、展示道外形象的标志性园区,推动核心起步区形成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景观。加快教育、医疗、金融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大规模推进新区项目。以阿什河为中轴线,推进华南城、团结镇小城镇、阿什河综合治理等牵动项目,构建以禧龙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中顺汽车园区、神州物流园区、黑龙江农业示范园区为节点的环形经济带,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规模推进,合拢发展,为道外新区整体开发和大面积铺开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哈尔滨市委在瞄准新目标、实施新战略、推动新跨越的安排部署中,无论是壮大经济实力、大力改善民生,还是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文化名城,方方面面都突出了项目建设的重大拉动作用,以实施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实现新跨越。因此,道外区在实施“老城复兴、新区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也必须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探索把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良好的导向,激励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
一是抓项目。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工作量化到项目上,形成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氛围,力争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围绕已经制定的老城和新区项目规划,包装配套项目,改变传统的招商模式,走出去进行招商,大力推行以商招商、滚动招商、定向招商和专业招商等招商方式。今年道外区确定了163项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21.6亿元,加快推进团结镇小城镇试点、农业科技示范城、天恒山整体开发、靖宇大街步行街改造等项目,争取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态势,见到形象和效益。在抓项目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工夫,建立健全“项目开工前一条龙,建设中全方位,投产后经常性”的服务体系。畅通“绿色通道”,探索现场办公、三堂会审形式,为项目达产运营创造宽松快捷的服务环境。
二是保民生。围绕落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四大民生指标”,进一步壮大财源、壮大生产力,增强调节平衡和执行预算的能力,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对涉及民生保障、长远发展和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给予优先安排。把公益项目、民生项目与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区文化馆改造、道外区文化艺术中心、社区服务培训实验基地、敬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多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和直接受益的事情。深入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力争每年打通、改造道路10条以上,确保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和泥草房建设改造步伐,力争每年改善3000户以上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实现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继续做好景观庭院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每年新改造庭院100个以上,促进群众的有形资产不断增值。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确保每年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完善弱势群体保障框架,设立专项应急救助解困基金,切实解决好群众住房、入学、就医等实际问题。
三是建机制。管人要靠机制来约束,干事要靠体制来激励。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导向机制,适时调整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以财政收入为中心的导向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将工作成果通过项目和具体成果来考虑和衡量,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攒后劲的事,促进全区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领导包保项目、项目例会等工作制度,及时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促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出头。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严格意义的公推公选公议,真正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用以引领社会风气。进一步完善维护安全稳定机制,本着管人、管事、管信访、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信访问题调解等项制度,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确保问题防范到位、矛盾化解到位、应急处理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上一篇:医疗债务化解指导方案
- 下一篇:新农村环境经济协同分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