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20:0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振兴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近年来陕西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陕西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结构不尽合理,行政化、空泛化、经验化严重,后备人才不足,人才政策落不实等问题,总结了提升基层公益性队伍素质,发挥社会力量开展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支持农科所(院)科研人才参与推广工作,强化职业农民培育等实践经验,提出了今后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技人才;存在问题;实践经验
1陕西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立足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公益农技队伍为主导,以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多维一体、机制灵活、运行高效、全域覆盖、服务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业科技覆盖率和贡献率,提升了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39788人,其中科研、教学人员6114人,占15.4%,农技推广人员33674人,占84.6%,为陕西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但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面临数量不足和素质低下等诸多问题。
2陕西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2.1结构不尽合理。呈现“六多六少”,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非专业人员多、专业人员少,高龄人多、年轻人少,一般型人才多、领军型人才少,单科性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传统学科人才多、新兴学科人才少。全省涉农专业人员不足总人数的50%,高中级人才不足30%。县乡农技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8.9%,大专学历占39.0%,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2.1%;高级职称占5.2%,中级职称占22.0%,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2.8%。2.2行政化、空泛化、经验化严重。基层农业行政部门受编制限制,人员严重不足,经常借调农技部门优秀专业人才,致使科技人员泛行政化。农技部门试验田、示范地被不断蚕食,农技人员办公室内搞推广,黑板上种庄稼成为常态。同时现有推广队伍的中坚力量受年龄、观念、知识结构影响,多数人员思维落后,特色农业技术掌握不足,靠经验、吃老本现象严重。2.3后备人才不足。基层农技部门收入低、待遇差,难以引进高水平人才,加之在现有人事管理制度下,进人没有自主权,农技机构普遍成为安插分流人员和关系户的大本营,专业人才断档严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各地农校并入职业技术学院后,涉农专业萎缩2/3,生源减少近60%,传统专业消失,生源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农业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不足。2.4人才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各级各部门出台的人才政策和成果转化政策普遍存在细节不明确、部门认识不统一、具体操作难等问题。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暂停评比,致使个人激励、奖励缺乏有力措施,影响基层农技人员的成果评价和职称晋升。
乡村振兴视角仪式传播研究
随着目标的提出,怎样实现乡村振兴摆在了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乡村振兴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尝试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对玉林市鹏垌村进行实地考察,将仪式传播相关理论嵌入这一案例,选择从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即“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和“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剖析仪式传播在乡村建设中的表现和作用。
理论基础
仪式传播的概念是美国传播学者罗森布尔在1998年于其著作《ritual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他将仪式传播分为“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和“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两个方面。“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主要强调仪式,指的是具有传播特性的仪式活动,包括正式仪式和非正式仪式;正式仪式如宗教仪式、加冕仪式,非正式仪式如鞠躬、握手。“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则主要强调传播,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仪式化。罗森布尔认为,“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是就传播的仪式性而言的,并非指传播所具备的仪式本身成立所要求的严格规则限定,而仅仅因为其具备仪式在形式或功能上的某些特征,如表演、象征、程序、重复、游戏等。总之,仪式传播强调形式在传播中的意义,注重仪式的象征意义对某种特定世界观价值观的描述和强化。而学者樊水科在其论文《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中说道:“传播的仪式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抵制美国传统的过于功利化的传递观。”基于此可以得出结论,“仪式传播”和“传播的仪式观”最大的区别在于,“仪式传播”不像“传播的仪式观”那样抵制提倡功利主义的“传播的传递观”。考虑到乡村振兴的内涵,在后脱贫时代,作为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巩固发展成果的战略,它的任务是实现乡村经济与精神文化的同步繁荣,因此不排除功能主义宣扬的功利因素。所以本文选取“仪式传播”的概念,从“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和“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两大方向出发,论述仪式传播在鹏垌村的主要表现和作用,反思仪式传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鹏垌村的“仪式”表现鹏垌村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村,仪式化传播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选择鹏垌村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鹏垌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庄发展成一个典型村,必然有其成功的经验;该村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饮食、民俗文化;媒介长期对该村进行报道,形成了媒介仪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涉及田野调查,笔者生活的玉林市距离鹏垌村约7千米,交通方便,具有研究的可行性。
“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鹏垌村的生活仪式表现
1.标语仪式:国家仪式下沉为民间仪式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全民参与,更需要村民具有一定的自治能力。该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用了大量标语仪式,把国家政策下沉到民间,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心理认同感。笔者走访鹏垌村发现,鹏垌村随处可见乡村振兴的宣传语、乡村规划图。例如,与党的政策相关的宣传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靠奋斗,兴邦靠实干”;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村规民约“村民防火公约”“鹏垌村村规民约”;乡村规划图“鹏垌村乡土特色试点村规划”“玉州区乡村振兴示范点鹏垌村总规划示意图”。标语是国家仪式下沉为民间仪式的外在表现,其将宏大的政治叙事巧妙转换成乡村主体叙事,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鹏垌村的发展规划融合在一起,形成鹏垌村集体奋斗记忆。此外,标语是承担着集体记忆的物质客体,也是构建集体记忆的一种手段,承载着延续记忆的职责。如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具有物质客体和象征性符号的双重性质”。在这里,“集体”强调的是在记忆被构建的过程中,个体意识和集体环境的社会化融合。鹏垌村的记忆与当下的环境产生连联系,形成记忆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具有让过去“重新现实化”的作用,可以让传统得以延续。逢年过节,城乡标语建构的差异性,标语仪式带给返乡人士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再生产作用更为突出。每当鹏垌村的返乡人看到有关中华民族的振兴史和村庄发展史的村内标语时,都会精神抖擞,并燃起继续奋斗的动力。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在产业形态和产业链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效,但近年来在推进文旅融合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着困境。论文分析了安徽省W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发现该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乡村文旅融合层次浅、品牌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政策供给和资本投入不足的困境。论文提出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注重发挥文化驱动作用,深化乡村文旅多元融合;擦亮文旅品牌,提升文旅核心竞争力;培育文旅专业人才,强化文旅智力支撑;加强文旅政策供给,创新资本引入的建议,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1引言
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是1年中国旅游业最重要的关键词。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文化体验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来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1]。W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文旅资源丰富:W县民歌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L湖湿地风景区和J湖景区2个AAA级景区,G山·Z涧、JH收藏馆等4个AA级景区产。近年来,成功创办L湖省级特色旅游名镇,J镇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和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本文以中部地区淮河流域的W县作为剖析的典型,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在融媒体背景下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境,探析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对研究以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
2.1文旅融合的内涵
民俗体育的发展与推广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俗体育”为搜索主题词,以CNKI数据库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民俗体育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结果表明:国家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的重视程度较高,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格局错落分布,但立体化空间较少;发文的数量较多,核心期刊较少;政府的投入力度较大,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的人员较多,团队合作现象较少;体育学科研究较多,交叉学科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系统性梳理较少。中华民俗体育是民族深厚的文化积累,也是民族独立于世间的外在自信表现,其高质量、多学科融合发展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心趋势。
关键词: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影响因素
1、我国民俗体育发展与推广相关研究文献动态
1.1、研究文献的总体数量变化
本研究以“民俗体育”为主题,来对所有研究进行相关的CNKI数据库检索,其中研究包括所有的学术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标准和成果,共获取相关研究文献2958篇(检索时间截至2022-2-10,8:00),通过搜索发现学术期刊论文达到2040篇,其具体研究数量趋势见图1。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所有关于民俗体育的研究文献,起始于1993年且从1993年的0篇逐年成倍增加,2014年数值达到巅峰,文献数量达到了289篇。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大力弘扬中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延续好中华优秀的历史命脉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1.2、相关研究主要主题及次要主题文献来源的图谱特征分析
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研究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存发展方式的不断设计,社会得以进步。设计才终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为设计之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如集体组织、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经济关系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当前艺术设计扶贫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下拨扶持资金,譬如通过文化活动、电子商务、企业、非遗传承等和农村农民农产相结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一定成绩。
三、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还严重滞后表现在:(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体系建设滞后。高校设计艺术学科,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建成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的学科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号召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学科在精准扶贫上行动缓慢甚至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所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精准扶贫要求设计学科面向社会、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解决有关文化教育、产业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的是学科资源整合设计服务,要将单一、封闭、狭窄的设计服务,变为多维度、复合性强的服务设计,因此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师资水平急需提高。有些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对于精准扶贫知识储备不够,对乡村振兴认识不足。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教育部强调“双师型”但比例严重不足。产、学、研没有落到实处。师资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没下过企业也没到过农村,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缺乏导致教学效果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投身于精准扶贫,高校艺术设计师资水平急需提高。(三)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创新。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中国产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更是缺乏具有创意设计的人才体系。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的集大成者。然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项目设计的能力有限,显然缺乏核心竞争力。(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使扶贫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忆。中国传统村落及贫困地区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分布广,其复合性、神秘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质明显,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优势。非遗项目或产品是可以作为特色文创品开发和打造的,做的好可以“点对点”精准扶贫。从目前活态传承角度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逐渐形成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要留住“老手艺”前提就是保护好传统工艺方法。还要保护中创新。没有创新的保护没有可持续性。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校要做非遗工艺保护和传承工作,构建“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传承人、培训农民纳入课程体系。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传承,协助农民主体走上产业化致富之路精准扶贫。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
摘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登录中国知网(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将获取的67篇文献资料作为研究样本,经过全面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研究成果数量偏少、总体质量不高、研究内容不全面、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努力方向,希望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为农产品带来高溢价,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农产品提质增效,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成果,找出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1样本概况
2020年2月11日,笔者登录中国知网(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以高级检索方式,输入“‘篇名=特色农产品’+‘篇名=品牌’+‘篇名=建设’”,共获得70篇文献资料。去除3篇新闻报道,将剩余67篇作为研究样本。1.1发表年份。经过统计,各文献资料的发表年份详见图1。图1文献资料发表数量趋势线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始于2007年,基本呈现上升趋势。1.2刊物类型。在67篇文献资料中,期刊53篇,占总数的79.1%;硕博论文11篇(博士论文1篇),占总数的16.4%;会议论文3篇,占总数的4.5%。1.3研究地域和对象。从研究地域看,既有针对全国范围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也有针对重庆、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等具体地区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基本涉及特色果品、特色花卉、特色蔬菜、特色饮料、特色粮油等方面。
2宏观理论研究
农业展览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逐渐成为当前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阶段,我国农业展览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带动了乡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展览会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农业展览会对于乡村经济建设作用的发挥。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实现农业展览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重点对农业展览会的主题、内容展开思考,积极融入文化、旅游、科技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农业展览会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农业展览会;发展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对于促进乡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始终将“三农”问题放在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位置,积极加强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农业展览会的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农业展览会建设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1落实乡村振兴对农业展览会发展的作用
1.1提高经济收益
农业展览会的质量和发展水平离不开乡村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农业展览会开始融入乡村文化元素,从商品的展示、展区的布置与划分等方面融入对乡村发展建设成果、历史文化变革等元素,实现了展览会内涵的升华,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业展览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和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到展览会中,为农业展览会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
国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综述
【摘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乡村旅游建设及发展的重要层面,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能规范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还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整理近十年来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文献资料,梳理国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最后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1引言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19年乡村旅游全国共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收入8500亿元。乡村旅游正在以扶贫、富民和满足人民群众更美好的生活需要为切入点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振兴力量。以“乡村旅游”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迅速增长,2011年—2020年篇名涉及“乡村旅游”一词的论文将近1.4万篇,但当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词为主题进行检索时,近十年仅有1100篇,而改为以篇名检索时,近十年只有647篇,说明我国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研究仍存在欠缺。根据图1不难看出,近十年,我国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仅占乡村旅游的研究总数4.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专项学术研究存在不足。本文将对近十年篇名中含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词的论文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找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实践指导的同时,探索提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向的建议。
2基于政策方面的研究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17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我国政治体系的重要地位,因此基于政策方面一直是研究重点。孙琳[1]、张建[2]等基于城镇化、城乡统筹的背景,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推动进一步和谐发展;郭宏翔[3]、宋帅[4]等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指出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文化的保护,促进产业融合与联动;张宁[5]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结合河北省实例,探索乡村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路径,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思维历史起点
20世纪初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隐含着城乡利益分化所形成的结构性冲突。中国乡村社会问题也开始萌生,尽管它距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还尚需时日,但我们仍可从有限的篇章中体察到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乡村建设理论认识的发端和萌动。20世纪初,在西方开埠通商政策的有力冲击和中国的有识之士“以商敌商”思想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最终为“重商”政策所替代。在近代中国思潮的起伏波动中,重商主义的倡导与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工商立国”与“农业立国”之争。虽然论争双方并未有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著发表,但我们却可从散见于《申报》、《大公报》、《东方杂志》等报刊上的言论窥见一斑,略得其要。在这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思想争论中,以农业问题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论探讨逐步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论题,并由此成为整个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理论问题研究的滥觞。
晚清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使传统中国重农国策深受冲击,加之清末商部的成立、商会的兴盛,终使社会发展的重心和国策偏移于“工商”一途。因此,重视农业发展,强调以农为本,就成为20世纪初关注中国乡村问题的有识之士“不合时宜”的理论思考。当然,思想或理论的价值,向来不以入时与否为唯一评判标准,它所潜存的长远的学术指向性和理论引导性,才是富有启示意义的社会财富。对此,我们需要历史的眼光和卓识的远见。早在1901年,张之洞等人即在《江楚两制军条陈农政折》中指出:“中国以农立国,盖以中国土地广大,气候温和,远胜欧洲,于农最宜,故汉人有天下大利必归农之说,夫富民足国之道,以多出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可运。”①1902年,湖北巡抚等人分别指出:“农桑为立政之经,衣食乃养民之具。”②“农桑为立政之本,衣食乃养民之具。”③1904年《申报》刊载《广蚕桑以兴利说》一文,作者亦认为,“中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上之取给于民与夫民间之一切日用,无不仰赖于农”④,因此主张“广蚕桑以兴利”。1906年,《美国之重农主义》一文的译者亦认为:“夫中国者,农国也,乃士夫之议论,徒趋重于工商,可谓失其本矣,要而言之,一国之人当知本国之地理。中国以大陆国,宜立国于农,乃美国之比,非英与日本岛国之比,奈何浮慕他人而袭其皮毛乎?”⑤1907年,直隶省农会会长在一篇演说词中,再次强调了农业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夫吾国自庚子议款,骤失巨额,世人始注重实业。然补救稍迟,路矿之权利既失而不可复收,工商又非可猝致兴盛,惟农业则吾国固有之物,且属内政完全无缺,依生计学论,土地则广漠也,佣值则低减也。”⑥中华民国成立伊始,财政部长陈锦涛即在一篇呈文中阐述了农林在国家强盛中的重要地位:“窃维立国之道,以民为本,养民之法,惟食为天。
旷观古今,纵览宇宙,国势之强弱,商业之盛衰,恒视乎农业之兴废以为准。是以古圣教民首言足食,列强富国,先重农林。”⑦关注中国农业改良和发展问题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将讨论仅仅限制在业缘方面单向度地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而是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发挥农业基础性地位的问题。发展农业,振兴农村,不仅要尽地力、济贫困,而且要修农政。早在1901年罗振玉就提出“农政要领约为九端”,即“设农官”、“考农事”、“奖垦荒”、“励农学”、“兴林利”、“兴牧利”、“兴海利”、“兴制造”、“立赛会”⑧。同年,张之洞等人亦强调:“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⑨1912年,《农业促进会缘起》一文亦认为:“粤稽史籍,横览环球,未有农政不修,而工商能臻发达,国族能跻强盛者也。”瑏瑠要修农政,就需要培养大批农业人才,因此,兴农学也就必不可少了。张之洞等人在奏折中指出:“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瑏瑡《兴农学议》一文也认为:“故今日中国欲行西法,以通西学为根本,而兴农学尤为中国根本中之根本”,并将开学堂作为兴农学的要点之一瑏瑢。罗振玉则指出:“凡百事业,悉本于学,而中国农学,失之已久,宜多立学堂以造育之。”瑏瑣此外,兴农会也成为有识之士思考问题的一个着眼点。如1904年,举人侯殿英即依据商部的奏折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会之设,固尤为第一要务”,并拟具《山东农会试办章程》32条,“此会宗旨在开民之智,聚民之力,通民之情,以期振农务,为致富致强之本”①。除围绕农业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之外,时人对其他乡村问题亦有一定的思考,如有文章专门讨论了设乡官问题:“然则为之奈何?曰惟有仍复古时乡官之制而已。其法一邑之地宜分城与乡为二。乡之所萃者为农。今议专设一明农之官。凡沟渠之宜疏浚也,田亩之宜稽查也,树木之宜栽植也,鸡彘之宜畜养也,蚕桑之宜推广也,蔬果之宜讲求也。各随其土性所合,人情所需,为之劝导,为之督责”②。显然,能够超越具体的农事改良,真正从时代高度提出理论问题的论说并不多见,因而,“农战时代”说的出现,自然显露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当务农战说》一文的作者强调:“中国即以农战胜欧西”为“至要之图,至正之理”,认为“中国维新以来,变法图强,力求振作,实为中国前途之转机,但各人所主张之政策正不一端,有谓须广设学堂者,有谓须多营路矿者,有谓须讲求军政者,有谓须专重工商者。四者之中,固以工商为急,而当务之急,尤莫如重农。……为今之计,惟设立农部,专事务农。欧西以工商之战胜中国,中国即以农战胜欧西,此至要之图,至正之理”③。对于洋务运动以来已成社会共识的“商战时代”而言,此论可谓逆势而出,虽然未能赢得时论的趋附,却将“农”的问题提升到时代高度,不可不谓远识之论。综观20世纪前20年间中国乡村发展理论问题的思考,不难发现,其讨论主要是围绕具体农业问题展开的,较少从时代高度和发展的远见上立论。这一局面随着此后乡村问题的日渐凸显才有所改观。
20世纪初,有关乡村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的探讨是在晚清重商主义思潮和传统重农思潮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展开的。自1901年初《自强说》④发表至1911年十年间,见诸报刊的讨论文章日渐增多,其观点大致可分为工商为本论、农工商并重论、农业为本论三大类。清末重商主义思潮的惯性发展,使得工商为本论在这一时期的讨论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开矿说》一文开宗明义:“居今日而策富强,开矿其先务乎”⑤,已将发展矿业置于重要位置。《论中国工艺有振兴之机》一文虽然认为士农工商应交相为用,“不可偏废”,但实际上强调的仍然是工商业的地位。该文指出:“今之稍通时务者,莫不知外人与我争利之处首在商务,欲与为敌,当求商务之大,商务之精。”⑥《兴商为强国之本说》一文指出:“今中国之所当握要以图者,富强而已矣。商务者,古今中外强国之一大关键也。上古之强在牧业,中古之强在农业,至近世则强在商业。商业之盈虚消长,国家之安危系之,故致强之道务在兴商。”“当知商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强,富,强之基础。我商人宜肩其责,盖商业无论巨细皆与国家有密切之关系。”⑦与之相比,1904年《东方杂志》转载的《论中国工业之前途》和1906年《申报》发表的《中国宜求为工业国》两文,则具有更加浓厚的工商立国色彩。其中,前文指出:“今日为实业竞争最剧烈之时代,凡国乎大陆者非极力发达其工业,则不可以立国。”⑧后文认为:“然吾谓中国将来之不能不为工业国,犹诸美国今日之不能不为工业国。此则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者。然则振兴实业之方针,其必求为工业国而后矣已。”⑨这一时期农工商并重说也颇为流行。1902年岑春煊等人即已认识到:“养天下人之欲,给天下人之求者,农工商也。四民相需以生,相辅以成,非惟泰西”瑏瑠。“农工商为富强之根本,自应随时振兴”瑏瑡。1903年《商务部奏请振兴农务折》明确指出:“农工商三者各有相需为用之理,本末兼资,源流斯畅。”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民国初年,工商立国论颇有声势。此后,《劝工说》、《饥馑之根本救济法》等文对工商立国论有所申论。如《劝工说》认为,“工之一事,介于农商之间,农非工无以成农产之为用,商非工,无以见商品之可珍。农也,商也,胥有赖于工也必矣”①。杨端六则断言:“一言以结之,我国欲免除饥馑,非振兴工商业不可,苟能使国人致力于工商业,吾信一二十年后中国不复有如此艰巨之饥馑矣。”②这一时期,仍有论者坚持农工商并重论,其中关于农林工商四部分开的理论颇值得重视。“中国以农立国,犹泰西各国以商立国也。中国拘守数千年旧制,虽注重农事,然于地土之肥硗,水旱之补救以及人工机器比较之作用,均未有所讲求。其余森林之富,工事之善,通商之利,更不甚注重,而视为可有可无者也。中国贫且弱,其原皆由于此。欲为富强计,非将农林与工商分部不可,非将农与林,工与商分部不可”③。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及其“商纲论”、“商本论”的兴起,是工业化或现代化取向中形成的适时之论。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时期渐次形成“商本论”到20世纪20年代之际,为时近半个世纪,虽历经数十年的社会实践,然其以“富国强兵”为指向的目标却仍旧遥遥无期。民国成立后国内局势的变化并未给工商立国论提供更大的空间,这一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现实的困境使得“立国之争”开始向有利于农业立国论的方向发展。早在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即提出:“照得商务为富强要政,而商之贸迁,全赖农之物产,工之制造,是农工也,为商务之根本”④,强调了农业的地位。同年,商部在奏折中亦指出:“商部以提倡土货为要义,而商之本在工,工之本在农,非先振兴农务,则始基不立。”⑤1912年陈锦涛提出:“是以古圣教民首言足食,列强富国,先重农林。”⑥总括这一时期关于农业与工商业关系的理论探讨,不难发现,这一讨论可以清朝覆亡为断限划分为两个阶段。尽管每个阶段均有农业立国论、工商立国论和农工商并重论,但其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前一阶段工商立国论优势明显,后一阶段农业立国论稍占上风。特别是1920年《农业立国意见书》的发表,标志着“农业立国论”在未来的历史选择中开始拥有了独特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吕瑞庭的《农业立国意见书》开宗明义地提出:“欲振兴实业,当先立主义。欲立主义,当审国情之如何。”⑦作者列出了农业立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财政、统计、军事、风俗、卫生、人口等十大理由。上述十大理由又可大致归结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习俗与卫生六个方面。吕瑞庭所归纳的农业立国的政治理由,实际上包含其十大理由的第三条和第七条。具体言之,其一是儒家以民为本,以食为天的政治思想;其二是现实政治学说和实践;其三是农业与军事关系密切。农业立国的经济方面理由,实际上包括经济、财政、统计和人口四个方面,为作者论述重点之所在。其中,“经济上之理由第四”首先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以使其土地发达为要素,继而以美国、丹麦因农业立国而日渐富强的事实为依据,论证了“凡以工商立国者,虽富强甚易,而维持较难,以农业立国者,虽进步较迟,而基础甚固”的论点。“财政之理由第五”认为国家财政取于租税,而中国租税之来源,大半为农产物,“今日农政尚幼稚,农业未发达……除注重农业,培养税源外,实无他策”⑧。“统计上之理由第六”指出中国选择以工商立国还是以农桑立国,“不仅凭高尚之理想,尚可求诸普通之事实”,为此,作者从欧洲谷物生产及消费统计、中国农产物之输出额、中国五大商品(豆类、棉花、种子、茶叶、生丝)为世界的必需品、中国农产在世界之位置等四个方面,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表格,论证了农业立国论是建立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口上之理由第十”论述了“农业可以增加人口”、“农业可以配置人口”两个观点。吕瑞庭对农业立国的在习俗方面的理由论述亦颇为周详。他引用管仲“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名言,结合古今中外的实例,认为农业可以挽回孝道,培养道德,“通中外,亘古今,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①。具体而言,农业对风俗的影响主要包括“奖励孝道”、“奖励勤俭”、“奖励储蓄”、“养成保守之性质”、“养成温和之性质”、“养成切实之性质”、“养成美术之思想”、“养成高尚之人格”。在详述农业立国的种种理由之后,吕瑞庭以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所载德国的救济政策,简短地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德国失败之后,尚欲以农业为救国之政策,岂可天然大农国,贫而且弱,不注重农业,以为立国之本。今之谈国是者,盖于此加意乎?”②尽管《农业立国意见书》仅三十余页,难以称为“巨著”,论证也稍显粗疏,但该书纵论古今,其基于理论与“国情”结合的论证理据,对于近代中国立国理论的检讨和发展路向的选择,无疑具有典型意义,从某种意义而言,它形成了其后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起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20世纪初期的“立国之争”中,大致形成了工商为本论、农工商并重论、农业为本论三种主要观点。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争论仍在继续,并同样形成三种对立的观点。其中以吴景超、陈序经等为代表的“都市工业论”者,极力主张通过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主张通过发展农村以救济都市,以农业与农村为中国社会改造的基础。以常燕生、董时进、许仕廉、邓飞黄为代表的调和论者则主张农工并重。20世纪40年代初,“立国之争”又被作为“一个陈旧问题”“重新提起”,形成了农业立国派、工业立国派和农工并重派三个主要派别,围绕着中国可以立国的条件、中国坚持抗战得益于农业还是工业、中国的前途等具体的问题展开论争。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立国之争”在内容和观点上均有着明显的继承性。尽管各个时期论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以如何处理农、工、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分别形成了农业立国、工(商)立国和农工(商)并重三种主要的观点。由于“立国之争”贯穿于整个20世纪前期,在中国乡村建设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20世纪初期“以农立国”论的孕生,无疑对此后乡村建设思想的发展及走向,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乡村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探讨
新疆南疆地区广大乡村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搭建电商平台,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等发展模式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实现了产业扶贫。而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科技支撑,需要加大对贫困农户和专业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另外还要注重产业扶贫与“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的结合。农业硕士研究生作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领域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在巩固脱贫攻坚的前期成果以及更好地促进脱贫工作的可持续性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业硕士研究生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实践的分析,探究农业硕士高层次人才在助力产业扶贫工程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农业硕士高层人才能够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1校研究生学术论坛设立农业硕士科技扶贫分论坛
学校每年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征集相关论文,评选获奖论文。该活动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当中影响广泛,参与性极高。通过该论坛设立扶贫攻坚分论坛,引导广大农业硕士研究生聚焦和了解当地的扶贫工作,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庭院经济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扶贫攻坚论坛,开拓农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实践中,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更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20年学校共评选出研究生优秀论文96篇,其中50%以上均为南疆特色动植物、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地理环境等方面研究成果,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脱贫攻坚产业,促进脱贫攻坚产业长效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硕士作为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硕士,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是其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设立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分论坛,可以促进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业硕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体现其培养目标。
2设置农业硕士助力扶贫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设置农业硕士扶贫创新创业项目,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励农业硕士研究生将科学研究、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调动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提升农业硕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项目作为脱贫攻坚专项,必须区别于一般的科研项目,对项目具体的实施要求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项目紧扣脱贫攻坚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先进性,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2)项目必须包含一定时间和次数的科技服务,项目成员必须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进行科技服务,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项目类型应涉及脱贫攻坚相关产业、农村庭院经济、各企业团场的需求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4)项目题目分自拟题目和招标题目,项目申报前,学校可组织相关的专家带领农业硕士深入各扶贫团场、农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现状,听取各方面需求,根据需求设立相应的题目,采取题目招标的方式,调动农业硕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对脱贫攻坚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促进脱贫攻坚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的与当地扶贫产业相融合。(6)项目经费实行弹性经费,可根据各项目团队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和实际需求进行分配,确保脱贫工作的连续性和质量,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7)项目的结题和考核不以论文和专利等作为考核指标,重点以解决脱贫攻坚产业的实际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作为评价指标。高校应积极引导农业硕士研究生通过脱贫攻坚创新项目带动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将农业硕士发展为推动扶贫产业技术升级,确保产业持续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3建立农业硕士扶贫实践长效机制,组织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乡村旅游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