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下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4-01 08:45:10

导语:协同发展下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协同发展下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研究

自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地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各在党的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物流发展进入了多元化阶段,同时对资源、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推进物流业供给侧改革,在追求物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要突出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低碳物流。姜彤彤、吴修国(2011)提出低碳物流是指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先进低碳物流技术开展低碳物流活动,在物流活动中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李丽(2013)采用模糊物元法,选取低碳物流环境、低碳物流实力、低碳物流潜力和物流低碳水平四个要素作为低碳物流评价的指标,对京津冀地区2004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李玉民等(2015)则提出从低碳物流竞争环境、发展水平及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法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指数以及各指标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力进行测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着重从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低碳物流竞争力的相关指标,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以广西、浙江、江西等三个地区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这三个地区的低碳物流竞争力,旨在从中发现改善低碳物流竞争力的相关因素,为我国实现低碳物流发展寻求有力的途径。

研究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低碳物流环境、低碳物流能力、低碳物流潜力和物流低碳水平四个方面来考虑,其中低碳物流环境是衡量低碳物流发展的外在因素,低碳物流能力反映了低碳物流业的竞争能力,是低碳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低碳物流潜力则是低碳物流发展的后续能力,物流低碳水平是区域物流低碳能力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主要用物流业的碳排放强度衡量。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根据2015年广西、浙江、江西三个省份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地区的低碳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从表2可知,应提取3个主成分,即m=3。从表3(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知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进出口总额、人均物流业产值、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物流从业人员增长率和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在第一主成分上载荷比较高,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所对应指标的信息;公路长度、铁路长度、物流就业人员比重和人均货运量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公路长度、铁路长度、物流就业人员比重和人均货运量这些指标的信息。物流业产值增长率在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得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物流业产值增长率的信息。先把原数据标准化记为ZXi,标准化后数据如表4所示。取样本的主成分如下:F1=0.37*ZX1+0.37*ZX2+0.36*ZX3+0.13*ZX4-0.24*ZX5+0.38*ZX6+0.14*ZX7-0.07*ZX8-0.3*ZX9+0.32*ZX10-0.17*ZX11+0.37*ZX12F2=0.09*ZX1+0.08*ZX2-0.17*ZX3-0.47*ZX4-0.29*ZX5+0.02*ZX6+0.43*ZX7+0.49*ZX8+0.32*ZX9+0.09*ZX10-0.32*ZX11-0.10*ZX12F3=0.16*ZX1+0.11*ZX2-0.02*ZX3+0.13*ZX4-0.48*ZX5+0.15*ZX6+0.32*ZX7-0.15*ZX8+0.07*ZX9-0.46*ZX10+0.57*ZX11-0.19*ZX12F=0.26*ZX1+0.25*ZX2+0.15*ZX3-0.07*ZX4-0.28*ZX5+0.24*ZX6+0.26*ZX7+0.11*ZX8-0.06*ZX9+0.16*ZX10-0.14*ZX11+0.15*ZX12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5所示。(二)实证结果分析。由表5计算结果显示,可以看到当前三个省份在三个主成分上的差异,以及三个主成分对该地区低碳物流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进出口总额、人均物流业产值、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物流从业人员增长率和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公路长度、铁路长度、物流就业人员比重和人均货运量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公路长度、铁路长度、物流就业人员比重和人均货运量这些指标的信息。物流业产值增长率在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物流业产值增长率这个指标的信息。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包含的指标最多,对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的影响也最大,从表5可以看到,浙江的得分均大于0,也就是说浙江有关物流的经济社会发展、物流发展潜力以及低碳物流水平要高于广西和江西等落后地区。其次是第二主成分,由公路长度、铁路长度、物流就业人员比重和人均货运量等指标构成,在得分上广西和浙江两个地区均大于0,这说明这两个地区的有关物流的软硬件基础要好于江西。第三主成分主要是物流业产值增长率,从得分上看,浙江和江西得分均大于0,这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物流产值增长潜力要好于广西。最后从总得分上来看,浙江得分均大于0,这说明经济总量大的省份一般低碳物流的竞争力都很强劲。

结论与对策

(一)实证分析结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从低碳物流环境、低碳物流能力、低碳物流潜力以及物流低碳水平等方面构建区域低碳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浙江、江西、广西三个地区对低碳环境下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广西作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没有实现协同发展。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物流需求在逐步上升,但相关的政策没有跟上步伐,同时相关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物流人才匮乏、物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这使得上述两省区物流供给总体能力不强,还不能满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政策建议。党的报告中提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本文从协同发展的角度,针对江西、广西两个地区的低碳物流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对区域物流体系进行合理规划。从自身需要出发,与时俱进,重新修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促使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与发展。对区域内交通网络和各类物流节点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物流协同网络。2.进一步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在已有主干道路基础上,扩大支干线交通网络建设,构筑区域交通、物流一体化建设模式,通过整体交通系统规划,提供安全、快捷、经济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物流发展保驾护航。3.全面提高区域物流信息技术水平。构建区域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将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串起来,实现供应链的所有节点的信息共享和集成,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区域物流协同运作,缩短物流运作周期,降低区域物流系统整体运行成本。4.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及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低碳物流的发展,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促使区域内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经济发展日趋低碳。同时,要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5.加大力度培养和开发物流人才。为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增加对物流教育的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促进区域物流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王学良 乐小兵 单位:梧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