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开发与建设研究

时间:2022-11-21 11:14:51

导语:高职物流管理开发与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物流管理开发与建设研究

[摘要]在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多数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走内涵式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增强专业竞争力,就必须调整专业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专业目标与定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的具体做法是开发国际物流方向,以供给侧改革为基础,把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作为关键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机制,借鉴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思路,建立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方向;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院校侧重培养物流工程规划与方案设计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培养物流方案实施与实际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多数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与本地知名仓储型物流企业合作紧密,物流管理专业也多以传统的仓储配送、采购运输为发展方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6年中国物流高等教育年度报告》中建议,高校应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跨境一体化物流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基于此,本文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研究和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方向的开发与建设。

供给侧改革:国际物流方向开发的基础动力

1.行业供给侧改革。近年来,陕西省外贸总值增长迅速,2018年上半年,陕西省货物贸易总值同比增长43.5%,位居全国第二,西安市增长43.9%,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1]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国际物流业发展优势比其他中西部城市更大。陕西省国际物流企业基本集中在西安市,这些企业既面临西安国际物流业日渐繁荣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现有从业者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窘境。国际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引进优秀国际物流人才,这是本项目开发的基础。2.院校供给侧改革。用经济学的思维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就是要研究高职学院如何利用社会所提供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化的教育产出及效益。[2]教育活动过程中,供需双方的平衡关系决定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等关键问题。要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供给,急需解决的是低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专业设置是关键。[3]各高职院校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遵循差异化原则,避免专业同构,要体现区域经济特点,形成高职教育区域特色。从专业实际情况来看,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和陕西省高职“一流专业”,如果以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将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无法体现专业实力和建设能力。因此,专业方向就成为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最为稳定的合作企业是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该企业为全国国际物流行业龙头),之后又相继与陕西九仓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等5家国际物流企业进行了合作,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对开发国际物流方向,培养专门人才既有供给能力,又有供给优势。

人才培养方案:国际物流方向开发的关键内容

国际物流方向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合理,就要对本地国际物流企业进行大量走访调查和深入研究,以确定国际物流业务的基本范围和主要岗位。笔者自2017年至今,先后走访了位于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国际港务区、出口加工B区和机场口岸等7家不同规模、均有国际物流业务的合作企业20多次,将国际物流业务范围总结和界定为:国际物流是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规避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一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通过调研,进一步细化了国际物流人才的岗位要求,以及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国际物流方向的主要课程,多数是根据对外贸易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延伸和改造的,另有少数课程则是根据行业企业现状新开或新设的。创新培养模式:国际物流方向建设实践与成效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课程建设的研讨机制、课程标准的调整机制、课程实施的流动机制、课程考核的双元机制。国际物流方向的主要课程均需对传统课程进行重组、重构和重新命名,在课程建设方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将专业教师分批送往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在课程标准制订方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克服了传统学科体系以系统知识为主线对教师教学设计的束缚,克服了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问题,将岗位工作任务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从而满足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4]在课程实施方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将国际物流方向课程教学活动安排在非正常时间,如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生产经营任务阶段性和学校教学任务连续性之间的矛盾。在课程考核方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避开了正常的学期末集中考试时间,淡化了对学习结果的考评,加强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建立并有效实行了校企双元考核评价机制。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在国际物流方向学生管理方面具有跨班级、虚拟化、业余性、学分制的特点。第一,跨班级。国际物流方向学生是在物流管理各平行班选拔的,并不单独组建行政班,由专业骨干教师负责教学管理。第二,虚拟化。为方便教学组建了虚拟化小班,通过微信、QQ群等平台教学信息。第三,业余性。国际物流方向课程均以专题形式授课,课程主持教师根据教学标准申请课时,一般以36课时为限,具体授课时间由课程主持教师协同学生管理人员商定。第四,学分制。学生需达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与考核标准,与国际物流方向重复的知识内容可进行学分替换,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与专业活动参与情况会记入学习档案,毕业时一并封入个人档案。

诊断与改进:国际物流方向开发与建设的反思

2018年10月22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了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物流类7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学者的共识,对保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通用标准和明确依据。而国际物流方向自开发之日起,就面临着没有范例的问题,教育部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国际物流方向开发与建设两年来,在无任何标准可参照、无任何经验可效仿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来发展与进步,以项目组为单位,以半年为时间节点,以广泛参阅研究文献,剖析解读政策规定和走访企业,深入调查分析为主要手段,积极听取学生意见,评价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2017年,学院发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主要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安排的密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践教学的过程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2018年,学院调整了选拔方式,由原来从各平行班中选拔改为在一年级新生中进行选拔,将笔试+面试的选拔方式调整为完全面试,将面试组成员由两名专业教师+两名辅导员调整为两名企业经理+两名专业教师+两名辅导员,并将面试结果由投票制改为打分+投票制。这一变革增进了学生对选择国际物流方向的肯定程度,淘汰了对专业方向认可度较低或态度模糊的学生。此外,降低了教学密度,增进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期待感和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颗粒度”,满足了专业方向开发的需要及学生补充知识的需要。

2018年12月23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长风网与知名媒体职教圈联合了“2018年中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竞争力排行榜”,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排名第26位,位列陕西省首位。这说明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的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以开发国际物流方向推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选择符合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因此,国际物流方向的开发与建设不能浅尝辄止,而应该继续深入。这就需要全体参与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需要学校和企业担负起更多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走出一条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轩辕杨子:《2018年上半年西安外贸进出口增长43.9%》,《西安日报》,2018年7月25日。

[2]戴国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

[3]陈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供给的再辨析》,《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22期,第15-19页。

[4]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8期,第93-96页。

作者:姚涛 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