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22-01-25 03:06:05
导语:商贸物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商贸物流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江苏商贸物流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不足,针对当前货运种类发生变化以及对货运提质增效的要求,提出了优化商贸物流供给端,提升商贸物流体系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商贸物流网络,通过推广多式联运、标准化运作和绿色物流来提升商贸物流功能,以及加强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供给侧;商贸物流;网络;多式联运
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商贸物流业连接着供给和需求,既能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满足社会需要,也是扩大内需的动力源,因此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1江苏商贸物流业现状
近年来,江苏商贸物流业创新发展理念,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行业回升向好态势明显。1.1物流需求持续扩大。2017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增速快于城镇。网上零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49.8%。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00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带来了物流需求规模的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279563.0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品物流需求由于受仪器仪表、医药等新型制造业的拉动,保持较高增速;随着国际市场回暖,加上国内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大宗矿产、化工原料、机电等产品进口物流需求增速明显,同比增长19.6%;此外,受消费升级的带动,居民消费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快递业务量达36亿件,增长26.7%,全国排第三,已从爆发式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1.2物流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201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GDP的比率由2010年的15.49%下降到14.1%,低于全国的14.6%,呈现连续回落态势,物流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物流费用结构也有所调整,如表1所示。可见,随着物流一体化的发展,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规模持续扩大,保管费用支出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外包的发展,用于第三方物流管理咨询、方案设计等方面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了8.5%[1]。1.3物流枢纽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江苏基本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专业配送场站三级交通物流枢纽体系,已建成百亩以上物流园区(中心)50个,其中14个列入国家重点物流园区,数量列全国第一。通过产业与物流的相互集聚、融合,产生了南京龙潭物流集聚区、苏州太仓港物流集聚区、无锡西站物流集聚区等一批物流服务功能全、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效率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物流集聚区。全省港口总体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和亿吨大港数量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机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货运仍保持较快增长。物流枢纽体系的基本建成,实现了集聚效用,提升了商贸物流业的服务水平[2]。1.4信息化建设实现突破大数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作业现场监控实时化、车辆配送定位与追踪、手机APP沟通与业务跟踪等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加快应用,促使商贸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已实现与连云港、徐州、南京三家省内主要港口的数据对接。江苏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碎片化的货运和运力需求,积极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全省现有24家国家试点企业[2]。
2江苏商贸物流存在的不足
受运输方式、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江苏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逐年下降,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也高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可见在GDP基数不断增大的前提下,物流成本仍在持续攀升,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不足。2.1商贸物流网络还不健全。物流枢纽体系基本形成,但还不健全。省内沿江沿海港口集装箱航线以内支线和国内航线为主,国际直达航线较少,近七成外贸箱生成量经上海港、宁波港进出口。国际航空货物本省出港率低,95%以上经上海浦东等机场进出口。物流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跨部门的统筹协作和规划对接不足,使得物流设施之间衔接不顺畅,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直接拉高了物流成本。2.2物流园区功能有待提升。物流园区提供的服务仍以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和货代为主,多式联运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联运票据单证不统一,手续多、操作复杂,从事的企业数量偏少。多数港口没有铁路专用线引入,部分港口码头布局未考虑水水联运的作业需要。甩挂运输因设施设备不足,未能得到广泛开展。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仍偏小,实力较弱,现代化的立体仓、标准仓相对缺乏,冷藏运输车辆、新能源运输车辆占比偏低,专业化、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2.3商贸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不足。运输方式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公路、内河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明显。物流信息系统和平台多运行于企业内部,共享程度低,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此外,由于商贸物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信息化水平有限,导致需求信息的传递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造成信息不对称。
随着江苏省进一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将带来轻质、高货值、小批量、多批次货物运输需求的激增,全省快递货运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货运需求方对货运服务降成本、提质增效的要求愈加迫切,强化供应链管理,推进一体化货运服务,提升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提高商贸物流效率的内在需求。江苏商贸物流体系供给结构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流需求的释放,面对新形势,应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优化供给端,实现产需协调。3.1完善商贸物流网络。3.1.1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格局优化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格局优化,提升货运枢纽集聚效应。加快推进南京航运物流中心、连云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苏州长江下游集装箱干线港、徐州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中转枢纽建设,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淮安内河集装箱中转联运、无锡区域集散、内河港多式联运等,打造区域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引导和推进具有较强公共服务属性和区域辐射能力的综合货运枢纽发展,强化重要枢纽节点与铁路、航道、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等间的连接,打通枢纽节点微循环。依托枢纽载体,整合运输资源,发展航空物流园、港口物流园等,做大做强枢纽经济。3.1.2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城乡配送网络(1)加快城市配送节点设施优化。建设由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构成的三级配送节点体系,与干线运输功能货运枢纽整合衔接,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由远及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配送网络。创新共同配送服务模式,支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公交化城市配送服务;引导快递企业组成联盟,整合末端物流配送资源,设立共同配送站点、公共储物柜,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2)创新农村配送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客货运站等物流资源,按照“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原则,加强与邮政、供销合作,加快构建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层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创新农村物流跨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组织开展“县—乡(村)”集中配送,发展农村“货运班线”、快递班车,开展县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货运服务,鼓励市到县和县到乡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和快件,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3]。3.2提升商贸物流功能。通过商贸物流供给端功能的提升,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提质增效。3.2.1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充分发挥江苏独特的水运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同时依托机场、铁路货站、专用线资源,同步推进空陆、公铁等联运形式以及甩挂运输。(1)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加快主要港口和重点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铁路全面通达国家主要港口,实现高速(快速)公路直通年吞吐量超过百万标箱的集装箱重点港区,实现一级以上公路直通沿江沿海港口重点港区。加快沿江港口通江高等级航道、沿海港口新开发港区疏港航道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港口内河航道集疏运体系。(2)大力发展铁水联运。重点打造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南京港多式联运等一批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推进连云港港与陇海铁路联运,京沪、陇海铁路经徐州港与京杭运河联运,京沪、宁西、宁芜铁路经南京港与长江联运三大铁水联运通道建设。加强与铁路部门合作力度,增开内陆至港口货运班列,实现港口铁路直通运输。(3)提升江海河联运服务能力。完善集装箱、煤炭、进口铁矿石、石油化工品等重要物资海运直达、江海联运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发挥太仓港、南京港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扬州港、大丰港等一批以江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强化与上海洋山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合作互动。(4)优化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联运。加强公路与铁路合作,延伸铁路服务链条,推广公铁联运服务模式。完善机场空陆联运设施、设备,加快空陆联运流程优化。推进甩挂运输,重点支持多式联运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衔接甩挂、挂车互换及接驳甩挂等模式的发展,提升不同运输方式物流节点间的运输组织效率[4]。3.2.2推广商贸物流标准化运作加强对物流标准化社会效益的统计,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对物流标准化的认知。按照重点突出、科学适用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管理机构、企业和第三方中介的作用,组织开展道路货运、水路货运、多式联运、城乡配送、货运场站、无车承运人等相关地方标准的立项、编制、、宣贯工作。鼓励企业加快条形码、RFID等物流技术及智慧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主动应用国家标准建设和改造仓储设施、转运设施等。推广应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设备,以标准托盘(1200mm×1000mm)循环共用为切入点,推广包装基础模数(600mm×400mm)和集装器具,带动上下游物流标准化水平提高。探索并开展“转售”“售后异地回购”等先进模式,加速非标托盘转换,提高标准托盘的使用率。3.2.3大力发展绿色物流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全面推进绿色仓储设施设备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采用密集型货架系统,推动冷库提升节能技术水平,推广电动叉车、智能穿梭车、经济型节油车、轻量化起重搬运设备等新能源配送车辆,实现绿色仓储与配送可持续发展。研发和推广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新型包装材料,在商品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加工的全过程鼓励使用。推动物流企业利用配送网络,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提高运营效率[5]。3.3加强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依托大型物流企业及物流联盟,打造江苏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实现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信息共享,有效整合车辆、线路、站场等资源。鼓励以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为依托,建设航运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船舶交易、货运交易、航运人才交流、航运订舱服务、航运金融服务、信息等服务功能,实现物流企业、货主、船货、理货及报关行等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线上平台和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无车承运人培育为依托,支持和引导建设一批“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城乡配送”等交通物流信息专业经营平台。鼓励建设城乡配送专业经营平台,配以司机响应系统移动APP和智能路由调度系统等,科学调度有效运力,实现城市配送及时响应、快速送达。鼓励物流企业加强信息系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并与各类公共信息平台对接[6]。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经信委.2017年江苏物流运行情况分析[Z].2018.
[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Z].2016.
[3]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
[4]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货运与物流“十三五”发展规划[Z].2017.
[5]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通市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Z].2016.
[6]欧阳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打造长沙商贸流通业升级版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刘晓岚 杨海红 单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 上一篇: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实践教学
- 下一篇:果蔬冷链物流保鲜市场研究
精品范文
10商贸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