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4篇

时间:2022-08-15 08:46:12

导语: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4篇

第一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在冷冻工艺学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制冷技术的特殊供应链体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征外,还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投资较大、要求较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都需要专业性很强的设备和设施,如冷库、冷藏车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或购买。第二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回报期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不定,中间环节受到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闪素较多,运作成本高,利润不高,回报期长。第三组织协调性高:生鲜农产品时效性强,因此要求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各物流环节要求组织协调性高。第四信息系统要求较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对信息技术要求高。

二、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后才得到迅速发展,在此大形势下,河北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也由小到大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冷链物流设施已初具规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有冷库和冷藏运输这两个方面。截止到2014年,我省共有972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冷库,900多辆具有专业化的冷藏车,2800多套温控加工及分拣设备。冷链物流系统正在向及冷藏、冷冻、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受到政府部门重视: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执行,既体现了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高度重视,也引导和促进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和支持。国家的重视是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前提条件。我省在此大背景下,积极出台了《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放宽对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生鲜食品在流通环节损失带来利润的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用冷链物流的必要性。虽然冷链物流的投入比较大,但可以不自营,交给一些大型的专业化程度高的冷链物流企业去做。冷链物流逐渐被重视起来,更多的个人或企业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上倾向于采用冷藏车。还有在我省的一些物流园区中都购置了冷链物流设备,这些物流园区将会是我省生鲜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节点,也是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的场所。

三、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但由于整体发展水平低,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1.冷链物流意识淡薄,冷链流通比例低:经调查,河北省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大多数都采用“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批发商+超市”、“农户+经纪人+批发商+超市”以及“农户+经纪人+批发商+批发市场”的物流模式。而这几种模式下,只有在批发商到超市的环节中会用到冷链物流,其他环节用的很少。尤其是处于源头的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多为以生产生鲜农产品为生的小农户,冷链物流意识淡薄,缺乏组织与制度保障,再加上粗放和小规模生产,从起始点出发的农村冷链物流基本处于空白或无序状态。而中游企业如超市只顾着这些产品的冷冻加工及经营,却从没有顾忌上游生鲜农产品的采购环境和物流状态,这就使得冷链流通的比例低。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达到100%.

2.流通环节多,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组织化程度低。我省大多数生鲜农产品都是由农户采摘后直接进入批发市场销售或送到批发商手中或到送到超市中。这些农户在采摘时没有现代物流意识,而且批量小,根本没有采摘后预冷放到冷库的意思,大多数都是直接采摘后进入下一个流通环节。而之后的流通环节有很多,致使损失率很高。

3.冷链物流设备落后。尽管我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设施出具规模,但和发达国家的设施设备以及冷藏冷冻技术相比,仍然很落后。很多的仓储、物流公司没有配套齐全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冷链物流的执行者无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严重影响冷链物流的发展。还有冷链物流技术未能普遍应用,很多诸如采(产)后预冷,低温保存的分等分级,低温加工处理等技术未能普遍应用。

4.冷链物流标准不健全。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我省的冷链物流企业使用的还是企业标准和行业推荐标准,很少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强制标准。尽管近几年国家已加快制定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但想实现全程化冷链,需要不断建设冷链物流标准化。

四、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1.改变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组织模式。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尽量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采用合作组织或建立大型配送中心将农户生产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集中采摘、集中预冷、冷库保存后直接冷链运输到超市或水果批发市场。

2.加强冷链物流意识的培养,普及冷链物流技术,建立畅通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对生鲜农产品的农户进行免费培训,教会农户要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冷链采摘以及仓储、运输,让他们认识到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尽快普及生鲜农产品的冷藏保鲜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寻求适合我省产品特点的冷链物流实用技术。

3.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比如,要在大型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冷藏冷冻库。培育和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相关企业优惠政策,让其在整个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4.改变销售模式,采用网上直销的电子商务模式:现在生鲜农产品领域被称为是电子商务最大一块蓝海。采用客户在网上下订单,电商企业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采摘和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强冷链配送,使客户得到最新鲜的生鲜农产品。

作者:刘芳庞 海枫 单位:张家口学院

第二篇: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发展策略探析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老百姓在网上购物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生鲜品作为当前网上购物的一大新时尚潮流正逐渐普及全国各个地区。消费者高品质、高档次的生活追求态度的转变以及对绿色产品的个性化、多样性消费需求,使得生鲜电商正成为我国当前电商发展的新蓝海。

一、当前生鲜电商发展历程及分布格局

所谓生鲜品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只需要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销售的初级产品,其类别主要包括果蔬、肉类、冷冻冷藏食品以及海产品等。

(一)我国生鲜电商发展历程

从2005年开始,我国生鲜电商就开始小试身手。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高额利润和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当时,以易果网、沱沱工社等为首的小型电商企业开始将传统的电商模式应用于生鲜品的销售。但是影响不大,没有发展成为普及现象。到了2012~2013年,顺丰优选、天猫、京东商城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涉及生鲜电商领域,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开始成为生鲜电商的竞争关键,原先单一的水果、蔬菜也逐渐发展成为所有的生鲜品类,消费者在网上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到了2015年,生鲜电商进一步全面爆发。除了京东、天猫等电商企业,苏宁易购、中粮我买网、1号店、亚马逊等也全面加入到生鲜电商大战来,让我国的生鲜电商竞争更为激烈。

(二)当前生鲜电商分部格局

当前我国生鲜电商总体来说格局比较清晰,一共分为四大阵营:

1.综合性电商平台

所谓综合性电商平台,主要是指以往一些从事综合性电商的门户网站涉足生鲜产品。比较知名的包括京东商城、1号店、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天猫等。这种类型的电商一般是借助自身平台优势,吸引其他生鲜企业入驻。产品类别丰富,并且由于其品牌长期积累沉淀形成的品牌优势,客户群比较稳定,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东商城。目前其商品类别已经高达12大类,品种数高达百万。其生鲜品辐射区域覆盖全国十一个地区,配送本土化优势明显。但是由于采用商户入驻模式运营,产品质量难以统一标准,特别是食品类别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保障,所以经常发生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客户投诉较多。

2.垂直型电商平台

垂直型电商是我国最早涉及生鲜电商的平台。早期的有易果网、沱沱工社等。2012年生活网正式上线运营,商品定位优质、高端,努力打造让生活原汁原味的经营目标,并且在部分地区实行一天两送的配送计划,尽最大限度保证生鲜品的新鲜度,让消费者满意。垂直型电商以生鲜、农产品为主打,配送方式采取的是自主配送,相比之下,在生鲜领域更显专业。但是这些电商平台相比综合性电商平台而言,品牌影响力仍然是其发展的阻碍部分,用户基数较小,营销成本较大,物流采用自建,前提投入资金较多,投资回报期非常长,竞争优势较弱。

3.物流企业

作为物流企业加入到生鲜电商的典型代表当然就是顺丰优选。2015年,顺丰第一次涉足电商领域,后来有逐渐发展到以生鲜品为主的顺丰优选。顺丰将其在物流配送方面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专业从事物流的顺丰优选,其背后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链配送系统,可以将生鲜产品在配送中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顺丰在全国各地分部的仓储中心,可以以最好的条件为生鲜品提供仓储环境。但是仅拥有强大的物流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用户数量,与京东、天猫竞争,才是其今后发展的重点。

4.O2O生鲜电商平台

O2O就是线上对线下,线上支付货款,选购商品,线下进行体验。目前O2O生鲜电商是生鲜电商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主要包括两种线下模式,一是传统超市为主的O2O生鲜电商,例如沃尔玛,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网上商店。二是以社区、便利店等第三方网点为主的O2O生鲜电商,例如我优鲜、爱鲜峰等,此生鲜更注重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由于距离短,所以生鲜的损耗率比较低,而且送货比较及时,新鲜度高,运用城市最小的社区站点,提升配送效率,必然成为今后生鲜电商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但是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二三线城市仍然比较少见。

二、O2O环境下生鲜电商发展的机遇和威胁

伴随着生鲜电商的不断发展以及O2O市场的不断成熟,O2O生鲜电商已经发展成为生鲜电商四大模式中最炙手可热的一个模式。

(一)O2O环境下生鲜电商发展的机遇

1.政府支持、资金保证运营早在2011年,我国市场用于O2O投资金额就高达70亿人民币,国家领导人对生鲜电商非常重视,在“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市场转型,支持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并且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电商、物流等企业加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满足消费者更多的线下终端体验,培养客户忠诚度在生鲜电商模式中,综合电商以及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线上和线下所体验的实物差异太大,导致消费者不满,投诉较多,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例如,某消费者在某综合电商网站购买了一箱橙子,但是由于该橙子来源于原产地,没有经过打蜡处理,导致消费者看了实物以后误认为该橙子质量不好,与图片不符,从而要求退货。而O2O则是消费者可以在线下看到实体以后,在认为满意的基础上,再进行线上购买并支付,如果消费者对于生鲜品购买有特殊需求或偏好,也可以直接在线下与销售人员沟通,从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长期积累,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3.降低生鲜电商配送成本,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多优惠信息,实现双赢传统生鲜电商的配送一般有两种模式选择,一是自建物流体系来实现全程冷链配送,二是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实现配送。但是由于生鲜品基本是点对点配送,所以配送次数多,配送成本高。而O2O模式下,大都数生鲜品基本都是先集中配送到社区、便利店或者其他门店,然后可以让消费者自行到最近的门店取货,因此可以减少配送成本。其次消费者通过线上信息的获取,比如说APP终端,如果有产品优惠促销,或者产品更新,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反应速度快,购买也很便捷。

(二)O2O环境下生鲜电商存在的威胁———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主要是对需要冷藏冷冻的商品全程进行恒温生产、运输、仓储及配送的一系列物流过程,从而保证商品的质量。中国冷链物流伴随电商平台的建设飞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自营冷链投入太高,O2O烧钱严重例如2009年创立的沱沱工社,前期投入高达上亿元至今没有实现盈利;还有菜管家,由于其获得了光明集团的注资,也是自营冷链,但到目前还是无法收回投资。中粮我买网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仓库,其生鲜仓6000平方米,保证其产品在恒定温度下储藏。但是前期投入巨大,仓储管理成本较高,资金占用非常大。还有相比而言,物流企业模式的生鲜电商就要好很多,例如顺丰优选。顺丰由于其物流企业出生,所以冷链优势得天独厚。生鲜品从产地采购到包装,再经运输、配送上门全程实施冷链物流,并且为了更快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顺丰通过其航空物流体系,将同城收货时间压缩到24小时,异地收货时间控制在72小时之内。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生鲜品的新鲜度。

2.第三方冷链发展不完善自营冷链物流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很多刚刚上市的中小型生鲜电商很难在前期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自营冷链物流的建设,所以一般他们会选择第三方冷链合作。目前,我国真正合作第三方冷链的物流企业并不多见,即使有但一般主要针对干线运输为主,而点对点的支线配送却无法真正实现。

3.冷链物流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以监控当前国内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基本都是自发制定相关标准,或者与合作企业制定技术标准,所以这些标准基本很难统一。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无法以统一的标准来辨识产品质量的好坏。特别是针对生鲜品的易腐性,如果消费者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手的生鲜品出现腐坏现象,由于缺少行业统一标准,所以也难以进行索赔,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4.线下冷链节点不完善,导致最后一公里成为瓶颈对于O2O这种电商模式,为了便于消费者的真实体验,生鲜品的体验过程基本都是在线下实现的。而目前我国很多线下站点冷链设施配备不完善,导致很多冷鲜品在最后一公里中出现问题。比方说夏季的时候,温度非常高,很多生鲜水果配送到社区的时候仍然非常新鲜,但是如果社区缺少冷藏设施,就会导致上午新鲜的水果到了下午就会出现腐坏。如果消费者傍晚下班去社区提货,就会非常不满意。

三、O2O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一)完善生鲜品冷链配送相关法规,提升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生鲜物流的冷链物流绝大多数并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规定,且标准不一。所以政府应针对标准化推出相关政策规定,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整个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设定标准参数,实现全程监控。从而保证生鲜品在冷链配送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在构建标准过程中,应结合冷链物流所涉及的相关环节,针对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初加工、产品运输配送、产品包装以及产品检验方法、服务等制定相应具体标准。对于合格基地颁发相应证书,用以与一般农业基地进行有效区分。形成生鲜品的品牌化经营,带动整个行业对生鲜标准的进一步认识。

(二)构建完善的社区生鲜实体店,给消费者更好的线下体验

目前,O2O生鲜电商的主要依靠社区、便利店等作为体验的场所。对于普通的自提站点,可以由相关合作企业搭建相关冷藏设施,类似于冷藏箱或者冷藏柜,居民可以根据自己上下班时间自由进行提货。此流程图可以理解为生鲜电商直接去优质农场基地采购生鲜品,然后经过冷链物流发送到最近的社区生鲜实体店,再由社区居民自己去相关站点自提货物。而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社区居民通过PC终端或者APP、微信等移动终端直接在线上下单付款,生鲜电商根据订单信息组织进行采购;同时生鲜电商也可以将相关优惠信息通过系统发送到社区居民的手机终端上,让消费者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实线箭头表示物流方向,虚线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但是,我国当前这种模式真正实施的还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还很少见,很多消费者甚至还不是很了解这种模式的好处。所以当前生鲜电商还要进一步加大实体店的分布密度,加大生鲜设施设备的投放,逐步让消费者习惯于这种新型的O2O生鲜电商模式。

(三)加强与优质农场基地合作,构建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过去对于生鲜电商所销售的生鲜品的质量把控,大都放在冷链物流的后半段,也就是说人们一直过于关注运输、配送环节对于质量的监督。冷链物流存在的技术问题容易导致生鲜品出现损坏、腐烂等现象。但是作为冷链物流的源头的质量监控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作为O2O生鲜电商的销售模式,其产品主要从离线下站点最近的农场基地直接进行发货,距离大大缩短,运输对于质量的影响正逐渐减少。反而源头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却常常存在问题。所以作为生鲜电商在选择农场基地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后期的监督,不定期对合作的农场基地的生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合作。此外重视我国生鲜冷链建设过程中产地、加工地、冷藏冷冻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产品流向市场,保证生鲜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使生鲜品质量控制形成完整的运作体系。

(四)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形成信息对称,获得消费者信任

生鲜电商应该进一步加大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包括条形码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可以让产品在冷链配送的全程中实施进行跟踪监控,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线上查询,获取自己商品的最新状态,从而保证生鲜品全程冷链的高效率。此外,鼓励引入先进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运输车辆全程恒温控制系统等,将我国冷链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O2O生鲜电商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国外O2O生鲜电商的发展经验,考虑融合B2C或C2B等模式的叠加,在构建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鲜品自身的特点以及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O2O生鲜电商必然会成为今后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的主力军,从而发展为电商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消费者更多的利益。

作者:胡以一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探讨

随着产业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对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生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冷链物流人才的稀缺。要消除这种差距,让中国的冷链物流水平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就要注重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客观上推动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供需情况有助于了解冷链物流人才的内涵与发展特征,为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发展路径。

一、“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

(一)“一带一路”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该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广东省优质农产品的进出口,进一步壮大农产品跨境电商新兴贸易方式的发展,客观上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需要大量精通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标准的专业人才。这类标准人才必须通晓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服务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信息标准的制定规则与要求,必须具有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标准的实践经验。二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需要大量熟悉外贸规则、惯例、外贸法律法规和国际物流运营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农产品国际冷链物流跨越国界,对冷链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不通晓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外贸规则、惯例和国际物流运营技术的物流人才难以胜任跨境冷链物流的工作。三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冷链物流专业知识的规划与操作人才。农产品跨境冷链物流涉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精通一门或几门外语有利于良好地沟通与交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也有利于在冷链物流过程中进行合理操作。

(二)产业升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

传统物流产业升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需要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对物流人才各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升级的过程中,冷链物流人才专业技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先在传统物流产业岗位中掌握的专业技术和技能,随着产业升级逐步被淘汰。

2.需要具备学习创新的能力

冷链物流人才在传统物流业中掌握的技术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产业的重组与整合加速,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冷链物流人才必须学习新技术和掌握新技术,只有具备技术创新和学习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物流业的岗位工作。

二、“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物流专业知识,熟悉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并且能够结合产业升级的要求及“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网络特点,科学合理规划农产品在各个国家间的物流活动的高端人才。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的核心内涵应包括以下三种素养:一是冷链物流的职业技能素养;二是职场应变能力素养;三是学习与创新能力素养。“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因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与普通冷链物流人才相比,具备如下特征:

1.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

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跨境流通的模式对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非常高。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在物流过程中随处可见,物流活动的风险渐趋增大,加之各国文化差异,需要从全球的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化解矛盾,要熟练运用冷链物流技术,合理安排国际间的冷链物流运输与配送,并能随时应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2.拥有多种专业的知识结构

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既要通晓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又要熟悉外贸政策法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既要精通进出口货物通关技术、国际海上运输、国际陆空运输、国际采购、报关、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知识,又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以及国际物流管理专业技能;既要熟悉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务操作,又要精通国际商法和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外语;既要懂商品的养护知识,又要熟悉冷链设施设备及冷链新技术。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商务和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现状

广东省冷链物流主要需要普通操作工人和专门做冷链物流的高技能人才两类人才。面对快速发展的冷链物流业,广东省冷链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冷链物流日益发展的需求。目前,广东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奇缺。截至2015年9月,开设冷链物流的广东省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只有广州工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截至2015年9月,广州工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社会输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大约700人。此外,据调查,广东省中等学校还未有一所开设冷链物流专业。

三、“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供需分析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广东省在“一带一路”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虽然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状况

冷链物流作为广东省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冷链物流规模日益扩大。一方面,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等20多家冷链物流企业相继进入广东,推动广东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广东省的冷库规模也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增长。据初步统计,目前广东省内有大小冷库1400多座,冷库容量超过130万吨,约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14.8%,冷藏车保有量达2300量,冷藏船吨位达160万吨。冷链物流的应用范围不断在扩大,冷链物流的营业额逐年增加。因此,快速发展的冷链物流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目前,广东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稀缺,完全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冷链物流的需求。造成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除了冷链物流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源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机制的滞后。

1.企业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现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普通物流企业、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转行而来,缺乏冷链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缺乏冷链物流技能的系统培训,不熟悉冷藏库、冷藏车的使用,不能对农产品进行规范的冷藏运输。冷链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常常只考虑成本因素,不愿意花费资金与经费去培训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因此导致冷链物流人才生成机制存在缺陷,制约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2.政府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

2012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到,冷链物流人才缺乏,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政府没有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大力度的支持。政府应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机制。在教育方面,要督促与引导高校设立冷链物流专业与课程,与高校共建冷链物流人才培育基地;引导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引导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实验实训基地;加强与港澳台机构合作,加强与两地冷链物流人才的交流与学习。

3.学校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目前,整个广东省开设冷链物流专业的学校只有广州工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两所,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冷链物流的需求。从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学校数量来说,大多数学校还未认识冷链物流人才在冷链物流发展中重要作用。据统计,广东省75%以上高校和中等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从这些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来看,设置冷链物流课程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因此,广东省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对冷链物流人才的认识滞后,这严重制约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地区分布不均

珠三角地区因其本身经济基础好,又毗邻香港、澳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冷链物流的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冷链物流发展态势较好。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由于区位条件、交通物流网络、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因素影响,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缓慢。地区不均衡发展,直接造成冷链物流人才供求分布严重不均。目前,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主要聚集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地经济发达珠三角地区,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广东省农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获得比较优势,必须重视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企业作为市场运营主体,需要承担高技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校企深度合方式,建立与健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壮大,必能推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有效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作者:林芳 严雪晴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篇:中国冷链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冷链大数据分析

中国冷链联盟每年对全国一千家冷链物流企业进行统计。按照冷库容量的不同划分,山东冷库集中度最高。这一千家冷链物流企业(冷库5000吨以上)的冷库容量总共为3000万吨,冷藏运输车辆为7万多台,其中自有车辆3.7万多台,社会车辆3.8万台,企业运输能力和社会运力各占一半。对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的各大区进行统计,华东地区冷链企业量最多,有一千多万家。除华东地区冷库增长下降,其余大区冷库均呈增长趋势,冷库整体增长在15.6%左右,与去年28%的增长速度相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自有冷藏车和社会冷藏车比例分析,除西北地区社会车辆明显少于自有车辆外,其他地区自有车辆数量与社会车辆接近。这种分布是因为西部地方信息和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到达西部地区的社会车辆相对少,企业必须依靠自建车队或者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冷链的区域特点。在30个省市冷库排名中山东排第一位,拥有冷库容量360万吨。上海拥有301万吨,江苏拥有约276万吨。可以看出冷链物流在沿海城市最发达。经过近几年发展,冷库发展布局也随之变化。北京有92家冷链企业,上海有137家冷链企业,这里是指专业冷链物流的企业,并非普货和冷链共同运营的企业。抽样调研350家企业冷库温区库容比较,用于储存肉类的低温库数量较多,证明了冷链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而用于储藏蔬菜、水果的高温库数量少,也就是产地性存储库有待推进和建设。冷库温区结构上存在供需失衡。零下18度的库最多,也是价格最昂贵竞争最激烈。商超配送的冷库在零下20度左右。企业冷库规模数据分析显示,50万吨以上企业有6家,10~50万吨企业有54家,5~10万吨企业有165家,1~5万吨企业有414家。结论是冷库在1万吨以上规模型企业当中,第三房物流企业占大多数,食品企业尤其是农产品企业数量较少。对30个省市冷库密度与冷藏车密度进行统计。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区冷库密度和自有冷藏车密度普遍较高,这些地区普遍经济也比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偏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也更为重视。其中上海排名第一,能够统计到的共有1.7万辆。对30个省市的人均冷库占有量进行统计,结论是华东、华北、华南地区整体冷库资源分布较多,其地区冷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及冷藏车密度、人均数量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一、全国地区性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与去年相比也有了一定发展,这些地区的冷链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区域要先进。二、上海、天津、北京、山东、宁夏等地的冷链水平较高,发展实力更大,这些地区的冷链技术水平相对完善,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三、人均冷链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关联,随着冷链发展的提高,会大幅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实力。四、大区或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冷链行业的发展。人均收入越高,冷链需求越大。

二、中国冷链发展趋势预测

一是冷链物流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增长率最高的是智能手机33%,食品行业21.7%,餐饮行业15.6%,冷链行业12.8%。二是生鲜电商继续推动冷链物流模式升级和发展,物流大数据会带来电商的促销阶段不爆仓,预测消费者需求,提前做相关备货配送准备。三是跨界竞争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于冷链来说,第三方物流市场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是医药领域。行业趋势要求厂家自建运营车队,在做食品、工业加工进出口的时候同时也做加工配送,这个市场还需要再释放,跨界竞争对行业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挤压。四是资本对冷链物流影响出现新趋势。资本追求回报率,但是冷链物流的利润率相对稳定,很难从8%~12%骤然提升到16%~20%。智能企业未来搞技术的可能会向能源管理转型,从事冷库工程不会参与到具体经营当中。五是技术革新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国家的标准就是团体标准占主导地位。一部分的国标、地标、行标要被团体标准替代。如果能够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各企业共同遵守一种制度,这个标准就能执行。目前冷链行业的标准有100多项,相信没有一项是企业都在执行的。着眼行业发展,我们提出未来冷链物流企业的战略布局。一是战略重点是市场的选择,建设、投资冷库,都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定位目标客户。冷链物流的网络与物流网比较起来相差甚远。如果整体物流网络资源都能与冷链物流嫁接起来,将会加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二是成功要素需要货源保障。市场就是货源保障。如果把德邦所拥有的车辆加上制冷箱的话,那中国的冷链就非他莫属,原因就是它的集货能力。目前现存的174家物流信息平台,均以卖软件和卖GPS为侧重点,而不以信息为利润点。缺少全国性的冷链信息平台,对货源和运力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冷链物流效率最大化。三是工具要配套,工具是根据业务布局进行的工作,资本和技术仅是达成目标的工具。

作者:刘京 单位: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