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物流建设实践研究

时间:2022-11-08 03:26:33

导语:新形势下高校物流建设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形势下高校物流建设实践研究

1高校物流专业建设的背景

1.1物流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政府的重点发展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物流人才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主导力量,随着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缺口。从产业需求的角度来看,物流人才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相关的物流岗位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从物流人才需求的状况分析,知识面广阔、有实践基础、具有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是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的明显特征。

1.2物流人才需求的区域差异

物流人才需求在不同的区域有很大的差异,区域差异要求物流专业的培养要从本地情况出发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物流人才培养。以珠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区为例,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汇聚了7万多家制造企业,拥有密集的交通设施,还集中了五大机场和五大港口,是我国空中航线最为密集和繁忙的地区。因此在本区域对海运、报关、港口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要更多。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相关的从业证书,熟悉现代国际贸易、海运知识,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西部地区物流来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西部的现代物流有了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物流人才招聘的岗位数量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煤炭、木材等资源的储备地,物流网络不发达,主要依赖铁路运输。从事物流职业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事着低技能、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而且由于这些工作不需要专门的技能培训,入行的门槛低,所以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珠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差异及相应的人才需求趋势反映了物流专业建设必须树立区域性概念,避免人才培养方向的盲目性。

1.3物流人才的培养状况

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已经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已全面铺开,但是在高校专业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产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没有解决。从现实状况看,物流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高校物流专业建设是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中高级人才的主要来源途径,物流专业建设实践的水平关系着物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这是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系着物流产业能否正常有序发展。基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物流专业建设实践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2物流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物流专业建设现状

2001年国内的高校只有北京物资学院一所学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至2003年,国内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11所。因为看到物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契机,更多的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或者相关的专业,截止2009年左右,全国已有200多所学校开设物流专业。这些学校在专业方向上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由于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内涵方面覆盖面较广,所以这些学校开设的物流专业方向各有不同。另外各校的物流专业在教材选用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是学校自编教材,有的是其他专业引进的基础理论教材等。作为新兴的专业学科,这些各具特色的物流专业培养了大批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看到专业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高校物流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2.2物流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院校专业设置不明确。物流专业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宗旨,主要面向消费物流、港口物流、快递物流等领域。从行业划分来看,人才需求分属不同的物流领域。由于物流业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特点导致了目前高校物流专业设置存在专业设置不明确的问题。现阶段高校物流专业从学科划分来看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三个方向,但是在专业内容划分方面,存在着学科内涵不清及教学内容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情况不能紧密联系,不能结合物流产业具体的岗位需求进行合理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和物流产业的人才需求方面存在分歧和差距。(2)学生实践不足。物流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培养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物流知识在产业发展中学以致用,提高物流产业的技术含量并对产业加以推进,所以专业实践是物流专业的重要建设部分。理论和实践作为物流专业的两个基本要素,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价值。从目前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来看,有的学校没有实训基地,有的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规模小、力量薄弱、和实际物流作业不符等状况。同时也有部分专业教师轻视学校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和学校实训资源,为实践教学服务,造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岗位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实践不足是目前国内物流专业建设的突出不足之处。(3)教材问题。教材问题是物流专业建设的一个显著问题。很多学校的物流教材由学校自主编写,有的教材则来自于其他专业的理论方面。这样的教材状况构成了物流专业没有专业的核心教材,降低了本专业在学科延续发展方面的生命力。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趋向于表面化的状况。从总体来看,我国物流教材呈现出种类不少、高水平教材不多、低水平重复的状态,不能如实反映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问题。(4)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让专业建设趋向正确的发展方向,片面的教育理念则容易使专业建设肤浅化和短视化。目前的高校物流专业开设初衷多是基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缺口,在专业开设方面多是一种简单构建、快速上马的专业建设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做长久打算,而是以眼前的就业为直接导向棒,没有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的核心建设方向。教育理念问题关系着物流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端正专业理念是目前物流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5)物流课程设置不科学。高校物流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从目前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专业的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或者是案例过于陈旧,另外也有部分课程适用性较差,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学未致用的结果。这个问题和国内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有直接关系。(6)师资问题。从目前国内高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来看,从事物流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交通运输、仓储、管理工程、营销学、宏观经济、机械工程等领域转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欧、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家回国的。他们的综合理论及工作能力确实对物流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提高,但是在物流专业综合知识方面却有一定欠缺。目前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了师资方面的欠缺,师资调整正在逐步进行中。

3物流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分析

3.1专业发展方向物流专业的建设首先要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专业的开设和发展是物流文化的研究、推进和发展。从学科发展来看,物流专业的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前提,对于专业建设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知识方面的储备,形成深厚的学科内涵,这是物流理论发展的根本,也是物流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单纯技能性的专业建设将使物流专业陷入技能培训的表面性活动,使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进受到限制。3.2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实践性是物流专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切实为物流产业服务是物流专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所以物流专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据进行专业建设培养物流人才,才能充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首先国内物流市场规模短时间内会不断扩张,但是到达一定程度,由于物流的成本特性,物流量减少,物流市场规模趋向缩小;其次社会性的物流企业将逐渐向行业性物流企业过渡,利用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行业进入壁垒提高;最后短期内物流企业会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但是从长期来看,物流业务的终端特征决定了市场营销和信息产业扩张将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可能性趋向。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物流专业建设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来进行适当调整。3.3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物流专业是物流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专业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是专业建设的必要参考因素。从社会形势发展来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物流专业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主要标准。专业建设要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让学生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物流基本知识。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另一方面也能充分掌握从事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的学生也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基于物流专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点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结合物流学科的科目建设方向,将使物流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方向更加清晰和合理。

4推进物流专业建设实践的探讨

4.1明确定位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方面,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向国际航运、港口、国际货代、国内外快递等企业输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定位上强调技能和能力为主,就业目标岗位也相应定位于与企业目标岗位相一致的国际船务单证员、港口码头操作员、货代业务员、货代单证员、快递收派员、快递处理员、仓储操作员、配送员等,物流专业设置要注意高级技术工人与经营管理人员各自的定位,明确第一线人才对具体岗位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突出各自的特色。另外物流理论的研究和推进也是物流专业的一个学科目标,相对于实用性的专业要求,理论研究和推进分属物流专业的两个学科层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深入探讨。在专业设置方面,物流专业的专业范畴较大,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与管理、信息、物理等学科有较多的交叉内容,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在大学短短的3年或4年的时间里,很难将物流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各个产业或行业物流的特征、技术、规划等知识学的精而扎实。所以物流专业建设首先要对专业方向进行清晰的定位,使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趋向于博而精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以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学习的方式,进行不同的课时安排。另外国外物流专业设置状况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以减少专业建设方面不必要的探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物流产业发展具有区域性差异,物流行业涉及的范围很广,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物流发展特点,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物流专业的设置应该结合所在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4.2教材调整

教材问题是物流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物流专业发展不足的地方。针对目前物流专业教材的问题,可以由物流专业较为发达的高校或相关单位牵头组织物流行业内的理论专家及实践方面的专业能手进行合作开发,并进行专业的审定,使教材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可以避免教材学术理论方面的浅显化和知识内容的零碎化,能使教材更贴近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4.3统分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专业分流

物流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关于物流产业的相关知识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物流专业的内涵定义还在进一步深入探讨中,物流业知识结构复杂、知识面广泛,种种状况决定了刚进入物流专业的学生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的结合点所在,模糊的专业认识将直接造成学生在发展方向的困惑。鉴于目前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识不足,高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可以按照细分的专业方向,在学生共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专业方向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物流领域如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快递物流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流。这样统分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据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所在、学生的优势所在等三个重要指标,完全依据学生自身的状况进行专业分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就业方向的意愿及自身能力素质的问题,又兼顾了教师对于学生专业方向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学有所专,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知识的分散化。专业分流工作在学生入学一年左右启动比较合适,由于素质考核、意向确定等程序较多,需要在时间段上慎重选择。

4.4项目法教学

针对物流专业的教学实践任务,有的学校推行了订单式教学方案,和物流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定向人才输出;有的学校则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模拟的物流程序设计,使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建立感官上的认识;也有的学校进行物流程序软件教学,通过模拟化的动画演示展示物流流程,总之在教学实践方面,高校物流专业建设方式多样。从物流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些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不足。订单式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了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进行专项人才培养,偏重于技能方面的适应性,一定范围内缩小了学生的学习面;实习基地建设在国内高校物流专业建设中还存在不足,实习基地和现实物流实践脱节或者比较简单化,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物流的进展状况;同样,软件教学与现实物流工作有脱节,不够真实。基于以上实践教学的特点,项目法教学对于物流专业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借鉴。项目法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物流目标,由教师和学生集体参与,在真实的物流工作进展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关的知识教学,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加深学生对于理页)论的理解;同时学生深入参加物流活动,对于物流活动有直观感受,可以针对物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项目法教学方式对于物流专业建设实践是有益的参考,合理开展此种方式教学可以有效推进物流专业建设。

本文作者:董建稳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