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4-23 05:17:52
导语:“两山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期的“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后来的保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直至当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这是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是生产力,前者是自然生产力,后者是社会生产力,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促进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探索就是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有机融合的结果。完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两山”理论;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的生态发展思想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生态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前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良好的自然生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早在主政浙江期间,就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之中。他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之一。
1“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
认识的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它们之间关系的辩证发展经过大体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建设“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个时期。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以效益优先,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经济的发展,一味索取资源,过度开发,比如东北大兴安岭的几百年的原木满山遍野地被砍伐,导致其森林资源锐减,后续资源补充乏力。由森林覆盖的减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再加上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利用“绿水青山”去换取“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露出弊端。改革开放以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认识到再不重视资源环境将付出惨重代价,所以提出在经济建设中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即“金山银山”,也要环境和谐即保住绿水青山。但是随着几十年来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已经明显升温激化,国家已逐渐认识到保护资源刻不容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等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不仅要保护资源环境,更是要让“绿水青山”的资源环境成为一种生产力,生态资源变成经济资源,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生产力
“绿水青山”是自然生产力,简称“自然力”。“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原生形态,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人们最初依靠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资源才能存活,利用自然的馈赠,我们称其为“自然力”。人类是在大自然的庇护下,同时也在与各种自然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类从始至终都与自然不可分割,并且利用“自然力”进行自身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一种天然的“自然力”、一种天然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3]。“绿水青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欲望改造自然。这种情况下生产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实现无限制地对物质的占有。这时人类成功地将自然力转化为“金山银山”,即社会发展的“力”。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拥有能力和承受能力不是无限的,无法永远满足人类的无限度的开发,一旦资源开发达到一个自然可以承受的临界点,自然与人类的矛盾必然爆发。自然界开始进行疯狂地反抗,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异常紧张,事实上,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也在吞食着自己造成的恶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自然力”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保护自然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自然就是破坏生产力。“绿水青山”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的发展提供“自然力”,它是一切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初资源,是潜在的经济能源。“金山银山”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物质成果,是社会物质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基础上得到的发展成就。那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的有机融合,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发展形态———生态生产力。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民生福祉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之一就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了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沙尘暴、雾霾(PM2.5)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解决好人民生活的大环境,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人民安居乐业,人类健康发展。生态民生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生态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发展理论创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社会就会生产乏力、生活困苦。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正常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括社会建设方方面面的各项事业的小康。是包括不落下一个人的小康,“以人为本”是根本原则,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前提。在传统工业文明的视野中,人自以为是至高无上的,为了人的存在,人可以对自然界进行无限制的改造、征服,这样生态环境恶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过分强调其主体能力,也不能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主宰性,而是应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适当约束和限制自己的需求,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应把对自然的损害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之内,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目标。
4生态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
4.1生态经济是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产物,生态经济就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生态经济学领域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发展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全球气候异常、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导向开展经济工作,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技术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先进技术武装农业,减少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产出水平。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发展布局,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项目盲目发展,坚决遏制住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趋势;抓住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和改造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其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水平,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鼓励发展低能耗、轻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降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特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物质能量循环路径是“资源———产品———废物”。因此,按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破坏资源环境的代价就越大,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不足。循环经济能通过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用最低的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因此,我们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按照资源再利用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投入、低消耗、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坚持低污染和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绿水青山”指良好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等植被覆盖率高,生活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等,良好的环境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发展需要的动力。“金山银山”代表物质财富,人来创造的巨大的经济实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就蕴含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精准概括。4.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保障。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6]。生态文明的各项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的效果和成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方法、建设成效等方面要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离不开制度建设。通过生态文明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政府和人民能够及时了解制度落实的情况,形成各部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避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不科学、不合理和错误的问题发生,才能更好落实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使生态经济建设呈现健康、有序的状态。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经济效益一直是首要关注的问题,相比之下,文化、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同样,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滞后且发展缓慢。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依靠高消耗、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造成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态素质也远远达不到文明的程度。各地的经济部门是受重视的‘热门’,而环保部门却是‘冷水衙门’,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制约机制不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某些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引发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因此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而言,就是要健全自然资源制度,完善产权和管理权、使用权等,明确相关的责任制度。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等都要有明确的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环境的过度使用、过度污染具有相应的限制性惩罚性的措施。另外,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和完善污染环境的水和气体等污染物排放的严格监管制度,监管部门能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在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几年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取得了明显成绩,生态经济的发展也初显成效。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都在稳步推进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改善民生、全面脱贫,那么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尽管如此,我们也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要构建生态经济模式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使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真正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谈绿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EB/OL].(2016-03-03)[2018-01-09].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张月梅 单位:黑龙江大学
- 上一篇:期刊关键词抽取方法
- 下一篇:水库财务评价与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