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17 02:28:55

导语:生态文明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写入国家战略蓝图和国家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视域下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形成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态势。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尚未夯实,发展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发展机遇尚未精确把握。建议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探索经济发展特色新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夯实基础设施,打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创新人才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人才支撑,进一步推进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关键词:生态文明;广西经济;挑战与机遇

一、引言

(一)数字地球与生态文明。21世纪的社会信息化标志是“数字地球”。社会信息化离不开生态文明,离开了生态文明,数字经济难以发展。一是生态文明是数字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每一角落”到“有用信息”,数字地球本身就是城乡统一,统一于“地球”之中。“数字地球”是以构筑Internet之上的“空间智能体”为主要种群的高级生态系统,亦即“数字生态系统”,生态文明亦包括在数字地球之中。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数字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两者都统一在“数字地球”之中。“数字地球”,可以进行指导农作物监测、资源合理利用、数字天气预报、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害模拟和预报、渔场预报、智能交通管理、远程教育、人口普查、商业选址、市场调查等,这些内容就是生态文明的内容。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生态危机是全人类的问题,森林砍伐、水污染、污染物排放等诱发生态危机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每天都在发生[1]。就像《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所写的,下一个文明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深化,整个社会的生产工具和传播工具将不断普及,供应需求间的中间环节也逐渐缩短,这势必导致未来的经济形态将由工业时代的规模经济时代转向“个性化定制时代”[2]。(二)生态文明建设已写入国家战略蓝图和国家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绘出了国家发展的新蓝图,提出了“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国家战略层面,表明了其重要程度。党的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里新增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把该思想融入党的章程,将生态文明建设升级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方针,将其综合融入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的建设中,彰显了其突出地位。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具有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南。(三)广西坚持生态文明与数字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影响,经济结构发生剧变,作为这种改变引发的新生形态,数字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有目共睹,实现了更加普惠、更加包容的全球化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绿色发展理念将会渗透于经济社会的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的可持续化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时代,应该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在产业选择上未来更倾向于选择低能耗和绿色经济等产业,同时对一些原有的污染产业进行优化,发展循环经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化发展必须得到大力支持,在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转变经济结构,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数字经济引入生态文明理念,事实上是促进生态文明有机结合信息化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方式实现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化以及低碳循环化发展。广西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特殊的民族特色,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资源丰富。目前,广西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正处于发展热潮期,同时,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也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发展数字经济,以生态文明为基本指引,重视数字化工作,有效利用互联网、利用智能化提升产能,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形成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态势,对于广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广西经济建设已经自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本文针对广西实际情况,对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平衡协调生态与发展两大问题进行探索。

二、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疆,总人口约4926万,壮族人口约1520万,占广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5%,占广西常住人口的32.60%,占全国壮族总人口的87.81%,民族风情独特、自然风光迥异、拥有天然良好的生态资源。2018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指出,2017年,广西数字经济总规模全国排名为第19位,金额超过5200亿元,占全国的1.91%;就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而言,全国平均水平为32.9%,广西为25.5%;广西数字经济同比增速进入全国前三,增速达到27.1%;从就业人数来看,广西数字经济领域就业排名为全国第12位,就业人数超过630万人。广西工信委相关数据信息,广西2017年相关行业具体收入和排名如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排名第16,收入2400.5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名第22,主营业务收入148.38亿元;电信业务增长82.9%,收入712亿元。另外,广西税务局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广西有1223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21180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968家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企业,1687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4-5]。目前,广西建设数字经济已经自觉坚持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广西现有大约45550家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相较于全国相关数据,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存在局部领先。广西数字经济排名为全国第19位,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5200亿元,规模相对较小;数字经济领域就业排名为全国第12位,就业人数超过630万人,年人均产出为8625万元,相对较低;就GDP而言,全国数字经济平均水平为32.9%,广西占比达到25.5%,相对较为落后。表1是针对其他方面的分析。

三、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西的数字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融入生态文明元素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其数字经济发展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6]。(一)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尚未夯实。1.数字网络基础薄弱。广西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好,但由于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起步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网络能力较弱,也就是企业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加之数字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广、数字人才严重缺乏,使得建设数字网络基础出现了不少难题。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广西建设光缆线路长度109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702万兆,广西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968万户,光纤到户用户占比达到83.5%,100M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32%。建设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9.5万座,移动互联网用户达3713万户,4G移动宽带用户占71.4%。在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联通已在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正在积极建设。广西在数字经济方面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指数为0.71,列全国第13位),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依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是由于广西缺乏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数字网络基础明显不足。2.数字产业基础薄弱。过去几十年出口导向型的依赖症,让我国的许多产业创新不足,无法脱离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底端”的事实。信息产业在广西的发展并不乐观,其整体规模较小,在西南地区的排名较差,信息产业门类较少,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滞缓,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规模偏低,缺少平台型龙头企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能力不强。广西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这是由于发展中出现的不合理的信息产业布局、均衡差的区域信息产业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且针对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性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特色产业的产业配套尚未形成,尤其是包括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起步过晚,缺少健全的创新体系等原因造成的[7-9]。3.数字应用基础薄弱。以空间集聚化为表现形态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的采购方式将进一步弱化,小型的协作化的生产形式将进一步涌现,新的供需方式(如电商)将日益活跃。广西数字资源和技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逐渐延伸到了经济社会并继续拓展。广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206万户,中国-东盟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总建筑规模达到6万平方米,广西企业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广西数字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应用基础相对薄弱,距离实现最终目的———数据增值服务、产生数字红利以及真正意义上实现数“聚”创新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4.数字智力基础薄弱。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限制”,形成了新的“信息化链接”;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和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和物质世界也产生了“智慧链接”。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大数据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广西而言,人才智力资源紧缺,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口较大,培养体系尚未建设完善,缺少用以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机构、研究中心以及实验室,这种局限性导致无法确保“云飘”效应得以体现[10]。(二)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尚未充分发挥。1.战略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我国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发展态势较好。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对广西的发展同样重要,用大数据对社会发展进行引领推动,实现数“聚”创新,同时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尽管,以桂林、南宁、北海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格局早已出现在广西境内,但由于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指导意见没有下发,也没有制定大数据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无法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会造成数字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并且这种动力在现有条件下难以被激发出来。2.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工业时代由于对化石类资源的强依赖性,整个社会的供应链系统表现出来的是大规模采集资源—大规模生产—批发零售的社会形态。这种基于稀缺资源经济学基础上的社会,人们必须集聚到一起进行分工协作才能做到规模经济和效率的提升,带动大大小小的城市的崛起。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方面,广西两化融合指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柳州、桂林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城市取得明显成效。在农业方面,围绕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农产品质量追溯、农情调度、农业信息采集报送等建成一批数字化应用系统。在电子商务方面,大力推行“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2017年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000亿元。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南宁、柳州等7个城市、城区、县及镇进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南宁、桂林、梧州等城市进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然而,广西的云平台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数据资源的种类、应用模式相对单一,目前尚未完成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相关数据资源的优势不能有效体现。3.生态文明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广西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数字经济在将来得到进一步发展,把生态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信息化发展进行高度融合,这能有效调整供给侧结构,也有助于各方积极开展创新发展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展现出“非物质化”,有效减少原材料的需求量,保护自然环境不遭受较大破坏。由于广西相对滞后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带来的阵痛依然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生态经济与数字经济未得到较好的融合,生态方面的优势不能尽快转变为数字经济方面的优势。4.后发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新生态文明时代,许多后发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休闲功能是未来的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向往的地方。对于一些后发的地区,应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和制造业融合、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的思维,成为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第二“战场”。指出,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使其朝着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并强调要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使经济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11]。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是广西正努力开展的工作,因而其信息产业拥有较大发展空间,信息产业规模正在大数据的引领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但其优势并不明显。相对于周边的贵州等省份,广西在这方面发展步伐较慢,未能体现其真正价值。(三)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尚未精确把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其快速增长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广西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6〕5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7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40号)、《广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8〕24号)等相关政策或规划,为广西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创建了良好运作发展环境。据此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形势大好,发展前景光明。但数据显示,广西数字经济领域的创业环境不佳,创新水平不高(其中,双创分、创新能力指数分别为1.57和2.18,这两项指标分别排在全国第22和23位),这极大地阻碍了广西数字经济产业的向前发展。这说明广西没有意识到数字经济发展在将来能够体现出的真正价值,也没有进一步开展研究活动,这主要是由广西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支撑能力不足、数字经济在一二产业的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较大所导致的。

四、数字经济带动广西经济大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爆发,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助力传统产业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为传统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数字经济在欠发达、不发达地区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促进这些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广西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广西”,深入推进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进一步推进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一)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特色新路。思想意识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条件。广西应当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鼓励各市根据各自特色特点聚焦重点领域,集中要素资源,形成广西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比较优势。把握产业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地位,坚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支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应当坚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强化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资源共享集约,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好数字经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文明保数字经济、以数字经济促生态文明,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在发展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所以,广西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好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快实现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二)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先做好总体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才能够为实现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放鼓励推动企业、高校和社会机构等积极收集存储数据,政府可通过有偿购买等方式采集这些数据;加强对互联网重要数据资源的备份及维护、涉密数据信息的保护;整合与民众、产业及社会服务相关的数据信息,引入基础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数据,实现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中互联互通与共享;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引擎作用,构建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共享平台,以广西为基地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领域为商贸、蔗糖、港口、办公、通信、医学等,推动交通、旅游、医疗、文化、养老、产业等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政府通过网络数字平台,创新各类智慧应用服务,为企业、群众等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2.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开展“互联网+”和制造业升级专项行动,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优势,构建将数据存储同用户信息管理相融合的制造业信息系统;协调推动连接广西和其他地区的工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借助信息物理系统,建设信息化生产车间,达到精准管控的目的;尝试推行标准化生产流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在生产线上,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优化管理环境,融入生态文明元素,创建绿色生产示范工厂,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三)夯实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数字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相对完善的通信设施。广西应该建设比较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系统的集成水平,建设公众基础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络和平台建设,迎合企业需求,全面部署Ipv6,抢先布局5G网络发展,推动高可靠、广覆盖、低时延的5G网络共建共享,加快建设与其他省市、东盟十国和其他国家的通信网络;实施“宽带广西”战略,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加速工业互联网络普及运用,构筑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发展脉络,实现全要素连接和资源优化配置;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战略,提速光纤宽带,缩小广西各市县之间的数字鸿沟。中国-东盟信息港在南宁、桂林、北海、钦州、梧州等地市建设智慧城市,将数字技术渗透进城市的每个角落,搭建数字化的生态体系,为广西的数字经济发展奠定数字技术平台。全方位促进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助推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抓紧把广西建设成工业大省,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四)创新人才机制,形成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支撑。人才资源有助于数字经济在将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广西应该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发展策略,拓宽高端人才的引进渠道,不断优化省内人才队伍结构,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信息领域人才,引入实力强劲的互联网企业,推动省内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应当出台政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设立数字经济研究院(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数字经济学院),加快发展数字技术,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开设和经济方面有关联性的专业,也要按照时展进程确定课程内容,培养更多高级人才。持续增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能力和有效配置水平,打造数字经济人才晋升和流动的畅通路径,让数字经济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为经济发展提供才智支撑。

作者:梁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