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下种养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2-28 04:13:00

导语:生态伦理下种养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伦理下种养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式。种养循环经济是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基础上,通过种与养结合的方式实现农业与畜牧业产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种养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种养循环经济本身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种养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农村种养循环经济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彼此分割的,互不相关。故此,转变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与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是至关重要的。

1生态伦理背景下发展种养循环经济的意义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生态伦理背景下发展种养循环经济,建设种养循环经济新模式对当前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1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推进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采用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后,单位劳动力既可以承担农业生产活动,也能够同时进行畜牧业养殖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农业与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与畜牧业的经济收益。同时,农业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畜牧业为农业种植提供绿色农家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随着种养循环经济的不断普及,最终会形成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循环发展模式的农业企业,实现农业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2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机统一。种养循环经济模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种养循环经济在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转变了过去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过去的畜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处理牲畜粪便,同时排放大量的污水,有些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污染河水。养殖户周围臭气熏天,过往行人掩住口鼻、奔跑而过。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将畜牧业的粪便做沼气的原料,通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理输出沼气,然后将其余残渣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解决了土壤问题。这种模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1.3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是农业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摆脱了传统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的状态,由传统的分散生产转变为集中化、机械化生产。种养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生态效益,减少畜牧业饲料原料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在种养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畜牧业产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且肉质更为优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种养循环经济这种新模实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畜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业生产为畜牧业提供饲料,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推动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在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模式完善,重视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2生态伦理背景下种养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伦理的背景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种养循环经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标准,缺少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现有畜牧业企业带动性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2.1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标准。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管理标准量化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由于农村青年大部门在城市务工导致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相对于年轻人而言,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范化标准接受和理解程度较低,故而在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过程中量化管理标准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已经建立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实验区内也存在类似的管理标准规范化的问题。例如在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生产经营制度、科学规范化的操作与管理流程、全面细致准确的档案记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与发展。2.2缺少专业人员。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与经验,从农业和畜牧业总体从业者构成来看,特别是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能力不高,所以在构建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人才。近年来,政府重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较小。农业与畜牧业的从业者具有丰富的经验,缺少规范化操作,需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此外,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虽然一些农业学校加强了对农业和畜牧业的人才培养,但是年轻人在毕业后只有一小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的生产活动,且很少有年轻人选择回到乡镇或者乡村去从事农业与畜牧业的生产活动,青年人的就业观直接影响了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3资金投入不足。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国家对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业与畜牧业的财政支持,但就目前的种养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种养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仍旧不足。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在推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相应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需求。此外,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收益期长,所以鲜有企业进行资本投入,只能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故而影响了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3发展种养循环经济的措施

针对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以下3点解决策略。3.1培养专业人才。在农村推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鼓励农业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或者工作。农业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为种养循环经济提供理论指导,推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可行性分析。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使年轻人返回家乡用专业的知识推进本地区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其次,政府组织开办培训班。由政府聘请专家和专业人员为该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从业者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后续的管理工作中。最后,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目前,留在农村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即使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其接受信息、学习信息与理解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较弱,且执行能力相对年轻人而言会差一些。年轻人返回乡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人才短缺问题。3.2规范化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管理制度。在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化的管理制度一定程度能够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规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的要求下,制定专业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管理制度。在农业方面,建立农业生产档案,如实登记播种、施肥与农药使用的时间、次数。在农产品收割之后要详细计算亩产,重视相应秸秆处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在畜牧业方面,详细记录兽药、疫苗、饲料等生产资料投入的日期、数量、次数,生病牲畜的治疗记录以及死亡后的无害化处理等,实现安全生产。建立农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备案制度和管理机制,促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3.3加大资金投入。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在农村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沼气池建设、厂房建设、设备购进等需要大量财力。农业和畜牧业的从业者,特别是农业的从业者收入都是血汗钱,不敢贸然接受新鲜事物,担心无法推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导致个人血本无归。为此,政府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资金投入,对有意愿参与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从业者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和政策上的支持,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指导。此外,对已经走在种养循环经济模式道路上的从业者给予经济支持、政府鼓励、技术指导,为其申请示范区或者示范户以获得更优惠的政策。同时也要发挥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其他从业者了解种养循环经济模式,走种养循环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4结语

实现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与畜牧业的资源使用效率,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通过粪便科学无害化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增加土壤肥效,实现养殖和种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友林,陈明生.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畜禽种业,2018(7).

[2]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综合利用粪肥资源做好种养结合文章[J].中国畜牧业,2017(16).

[3]王晓武.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以玉米-牛羊-蚯蚓-鸡-肥模式为例[J].山西农经,2016(9).

[4]刘长妹,林孝丽,杨晞.循环农业生态环境效应的环境经济学分析——以“稻—鱼”种养结合模式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5]李海鸥,郑引妹,王发国,等.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18).

[6]王红,姚惠娇,温海霞,等.河北省规模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种养结合小循环模式的初步探索[J].北方牧业,2019(14).

[7]金艳华.种养结合如何实现良性循环[J].新农业,2019(13).

[8]孙志卫.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9(5).

[9]王红艺.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J].中国牛业科学,2019(3).

作者:郑丽 曲巍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