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研究论文4篇
时间:2022-08-22 10:18:24
导语: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研究论文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园林建设及城市生态经济探讨
摘要:指出了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行园林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和视觉的享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武汉市为例,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进行园林建设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园林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加快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园林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武汉市
1引言
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事业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在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园林的涵盖范围也从传统的封闭式建设延伸到了现代的城市街头、市区、郊外、风景区等,并在现代化的城市理念和技术支撑下,进入了生态园林的新发展阶段。笔者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园林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对有效发挥园林建设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在生态原理基础上,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在生态系统的制约下,实现人与地球生态的和谐发展。进行园林建设,也需要在遵循生态、环境科学等原理的基础下,进行植物、景观以及其他成分的科学组合,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功能与效益并存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在当前提倡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园林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效果。
2.1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一个富有特色的园林,能够给人们留下对城市的基本印象,是城市的灵魂之一。城市园林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一方面园林中多彩的植物以及花色,能够随季节变换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有着美化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园林中山水植物的和谐统一,也能够陶冶情操,使人放松,回归自然,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园林还能够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
2.2有助于吸引外资和人才
招商引资除了政策以及税收方面的手段,城市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也很重要。再者,当前的社会竞争,主要是人才方面的竞争。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才能有效吸引人才和外资的引入。而城市园林建设为城市带来了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城市富有亲和力,自觉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整个城市的品味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较高的发展程度,自然能够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人才的引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3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一直以来,园林行业都被认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辅助行业,其服务性质受到了忽视。事实上,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也能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近些年来,旅游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比重。而在许多国家,如新加坡、泰国等,也把旅游业看作是生态环保的朝阳产业,因而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也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在我国,近些年来也着力于园林行业建设,使之脱离城建,成为自行发展的独立行业。
3当前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武汉地处我国的江汉平原,有着大面积的丘陵地貌。该市的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湖泊密布,水资源丰富。在植被区系上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到落叶阔叶林的过度林区,独特的地形和植物资源优势为武汉园林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下,武汉市努力构建山水田园城市,全面加大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截止到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的公园达到了69个,绿地面积达到了2770hm2,人均3.5m2。较之以前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全国生态城市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表1)。建成区的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都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2015年武汉地区园林绿地建设情况见图1和图2。从图1中可以看到的是武汉总的园林绿地面积占据总面积的比例总的来说并不太高,最高的附属绿地面491DOI:10.16663/j.cnki.lskj.2016.13.086积也不足20%。且武汉各行政区的不同类型的绿地面积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江汉和硚口等区域,均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但各部分面积都相对较小。绿地是园林建设的重点,这一现状也表明了武汉市的园林建设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园林建设体系也并不完善,建设力度有待加强。除此以外,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对现代园林建设认知不足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多样化发展,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种植草木的园林绿化建设了,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园林生态建设。建设新时代的城市园林,不仅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以及生态现状来设计建设方案,还要能够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改善被破坏的生态为重任,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当前普遍存在着对其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的现象,部分的园林管理者也缺少相关的管理意识,只有多学习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树立现代的管理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园林建设的重要作用。
3.2当前园林建设难以带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对当前的城市化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一方面要从行业入手,对其污染源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空气净化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来中和城市的污染程度。就当前武汉市的发展状况来看,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三废”污染(水体污染、固体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热污染、噪声污染等情况。由于早期城市建设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当前武汉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3.3行政宣传及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进行园林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法制宣传作保障。当前的一些园林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宣传及执行力度不够,众多的市民仍然缺乏必要的爱绿护绿意识,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这也导致了在园林建设区域内的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执法区域并不完善。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公园绿地建设中,还存在着众多的设备失修以及管理和养护方面的缺失现象。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也对生态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加快园林建设,助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4.1提升公众认知,重视园林建设
进行园林建设最主要的组成就是绿化建设,因此,就要保证城市拥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并有效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并要将其作为城市绿化的目标,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切实提高城市的人均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水平。首先,要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树立长远的目标,并能有效保护城乡结合带的资源。其次,要合理规划城市园林建设,制定合理的生态绿地系统。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有效的人工生态群落建设。最后,在园林格局设计上,可以采用大园林规划,将线条状绿地的建设发展成为多样化的,符合一定审美需求的园林景观,如带状、环状、片状等,实现点线面的和谐统一。
4.2实现园林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为有效保证园林生态建设,发展城市生态经济,需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将其列为城市的重点发展对象。要实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地结合农村的特色生态,将绿化规划延伸到乡镇,实现不同人文和自然景观结合的“大园林”格局。同时,也需要将园林绿地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城市的绿地定额指标,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单位还需要加强建设资金的落实,建立健全园林建设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对破坏绿化生态的行为能够落实责任,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等。现阶段的园林建设,要能够实现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做到和谐统一、双向发展。
4.3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原理进行园林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建设一般以植树种草为主,仅供部分人欣赏和娱乐,现代园林的建设要以城市为背景进行全方位的延伸和空间拓展。与传统相比,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服务的对象也面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这也要求园林的景观设计要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园林建设的环境、生态、经济、娱乐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效益。因此,现代新园林建设要进行投入产出的计算,也要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树立必要的市场意识,实现对园林的市场化经营。在这些理念指导下,要切实把园林行业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有效提升园林各种效益和功能。因此,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园林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品质,产生增值,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开发机会以及人才的引入,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除此以外,为有效提升园林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还需要借鉴和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5结语
园林建设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与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针对当前出现的园林建设问题,相关的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园林建设中,可以通过必要的宣传和管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原理作指导,实现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以促进园林建设发展,助推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冀广超 单位:武钢现代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绿化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飞.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6(6):80.
[2]王玉璞.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3):60.
[3]隋玉明.城市风景园林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北京农业,2014(27):301.
[4]付学英,李铁松.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5(16):164.
[5]张丽丽,胡兴启,罗志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3):10~11.
第二篇:国有森工林区生态经济发展措施
摘要:现阶段,国有森工林区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不断加重的生态恶化现象。国家为了提高森工林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带来的效益,也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森工林区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本文从其自身生存发展需求结合国家政策分析了森工林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紧迫性,通过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缓解紧迫性的有效的、合理的办法措施。
关键词:森工林区;生态经济;紧迫性;措施
当前的生态形式不断恶化,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国有森工林区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实现自身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迫切的需要发展生态经济。同时,国家为了大力发展森工林区的生态经济,于2014年4月提出了全面停止采伐的政策指示,这也是国家政策驱动森工林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又一强有力的措施。本人作为一名国有森工林区的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就吉林森工林区的现状研究了缓解发展紧迫性的若干措施,与同仁一起探讨努力,共同保卫国有森工林区的生态发展。
一、国有森工林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紧迫性研究
国有森工林区的生态恶化、急待转型的经营模式和政府的政策驱动等现实问题是其发展生态经济的紧迫性的主要体现。
1、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下,国有森工林区急需转型为追求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
当前全球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重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生态环境也不断的恶化。生态恶化给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森林是我们整个大陆的生态系统主体,保障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吉林森工林区是我们国家主要的国有森工林区,其占吉林省总面积的35%,林业用地的面积是东北和内蒙古的林区总面积的25%,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森工林区生产木材总量为4.8亿m3,是全国木材同期产量的19.3%,因此,吉林森工林区不但是我们国家东北和华北等地的重要生态屏障,还是全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目前吉林森工林区的发展却面临这生态恶化的问题。对国有森工林区经营的企业承受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些国营单位迫切的需要进行转型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经济的效益。
2、长期发展砍伐为主的模式严重阻碍了提高森工林区的经济效益
全国各个地区的国有森工林区,长期以来的发展,基本都是以砍伐木材为主的发展模式,这样的经营模式和结构都是非常单一的,一旦出现风险,不容易转型。目前发展环境下,这样的产业模式和结构不能适应森工林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森工林区就是这样的典型的模式,“木头财政”由于对木材依赖程度高,后续产业发展的缓慢并且规模很小,这样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步减少,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便会逐渐的衰落,森工林区的经济发展势必会陷入两难之地,紧随而来的经济效益便会一蹶不振。
3、在发展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国有的森工林区自身的社会效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价值
森工林区对社会发挥出的各种的影响和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改善,对人类生活品质的间接提升,都是它的社会效益的主要体现。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层面也在不断的上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我们国家和政府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国有的森工林区企业是以开发和利用森林为主,这样的企业便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工林区经营模式的转型、生态经济的发展都是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方式。
二、国有森工林区为了缓解其发展生态经济的紧迫性的若干措施研究
1、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国有森工林区生态效益实现的途径
根据吉林省森工林区的发展现状,国有森工林区为了实现多角度、多方面的挖掘生态效益途径,以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主的、增强生态环境功能的、提高生态效益的林业发展战略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这就要求森工林区切实做好下面几种生态工作。首先,做好森工林区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严格控制砍伐森林树木的强度。其次,改善森工林区的经营模式,将保护森林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再次,森林周边的城镇绿化建设也要加强,可以试点小规模的人工造林,取得成果和实施经验后可以扩到其规模和区域,对于改善整个森工林区和周边环境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
2、多方面、多角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森工林区的经济效益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森林资源的逐步减少,使人们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全面停止采伐森林的政策,国家和政府对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促使森工林区企业不断的要提高森工林区的经济效益,具体办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可向森林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特种的植物品种和菌类的种植,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全民倡导有机食品的现在,发展森林原生态的养殖产业,也会有很大的市场。第二,旅游产业的拉动,丰富的林业资源,植物品种的观赏价值,一定程度的人造景观,此外森林还具有天然氧吧的称号,这些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一旦得到开发经济效益便会有很大的潜力。
3、从生态文明角度来发展森工林区的社会效益
森林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如水源的涵养,制造氧气,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等。以吉林森工林区为例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森林社会效益的措施。(1)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汇聚碳汇,制造氧气,改善全球大气环境,承担起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义务,探索更广大的发展空间。(2)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讲,企业自身也要努力开发生态建设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增加现有的产业结构,不但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森工林区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由此可见,因为生态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体现等各方面对森工林区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得其发展生态经济进入一个紧迫性的阶段。全国的国有森工林区企业都应该从多方面出发分析研究森工林区从历史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紧迫性的原因,并探索切实可行的、适应当前森工林区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从而实现森工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吕洪文 单位: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
参考文献:
[1]王涛,中国社会林业发展展望.国际社会林业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陈蓬,国外天然林保护概况及我国天然林保护的进展与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6):51-5.
[3]康从桢,森工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商业经济,2010(1).
第三篇: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摘要: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山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沟域为视角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基于沟域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特点,通过构建重点发展区域——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甄别出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梳理和归纳不同类型沟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优化北京山区人地关系、加速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北京山区;生态经济;区域选择;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山区既是一个自然区域,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区域,镶嵌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进程中,其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更加凸显。吴传钧先生早在1985年就倡导发展要念好“山海经”,近年来围绕山区资源开发、环境演化及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北京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人口的转移空间有限性与产业用地指标的稀缺性是现有发展阶段的瓶颈问题之一,北京山区既是“生态屏障”又是“新增长空间”,亦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高地,尤其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以沟域为视角研究山区生态经济的重要意义
沟是一个包含水体的空间概念,域是一范围和边界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沟域是以水体连接的空间地域。在空间形态上,沟域是地面集水区,由沟长、沟宽、沟帮、沟梁(高)构成的条带状区域;地貌特征上,沟域为流水地貌,是河流支流的集水区域,以分水岭为界,从上段、中段到下段的完整、独立的地理单元;区域范围上,沟域是以山间沟谷线状区域为中心向两侧延伸,两侧山脊为分界线“V”型的相对闭合区域。山区要发展,必然要选择地势相对低洼、地形相对平坦、资源相对丰富、开发难度相对较低的开阔地区,因此山区的发展以沟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可行也是必需的。沟域既是地理单元又是发展载体,既是“地域空间”(spaceofplace)又是“流的通道”(passageof?ow),还是山区物流、能流、人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区和发展适宜区。沟域是物流聚集区域:由于水流的作用,加之沟谷地貌、河谷地貌、流域地貌的影响,沟域是山区水源、营养物质、动植物、土壤等物质的富集区;能流聚集区域:良好的日照条件,水资源相对丰裕,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生态系统功能优良;人流聚集区域:交通线路通达性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适宜居民生产、生活,因此村庄较多;信息流聚集区域:人流、物流、能流畅通的前提条件是信息流的通畅无阻,信息通过流通过程汇集和交换,而沟域恰是天然的流通通道。沟域经济(ValleyEconomic,VE)是在解决山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满足城市“三生”(生产、生态、生活)需求和实现区域“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绿色化、服务生态化)的基础上,实现沟域资源、产业合理整合与培育,融合与创新,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意的一种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沟域经济从宏观层面指引山区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了“节点+轴线+廊道+产业+人居”的空间布局;从中观层面以沟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展开局地研究,耦合了产业、村落、环境和资源等各种要素;从微观层面创新山区沟域发展模式,形成了山区新的产业聚集地和经济增长极。就沟域经济研究视角和内容而言,目前学者研究多侧重于对沟域经济本身或沟域经济发展的单要素分析,围绕沟域经济概念与内涵的分析,分别从山区发展、经济发展模式、沟域经济内涵、沟域经济系统、沟域经济规划、山区经济、点轴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归纳梳理了沟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现有研究尽管已对沟域经济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做了有益探讨,但较少有对重点发展沟域的识别和发展路径进行相关研究。着眼于此项研究,既为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时序提供理论和方法,也为山区发展路径示范与战略选择开辟了新途径,更为空间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地域结合提供启示和借鉴。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14年)和《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相关年份的分省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库;DEM数据来自国际科学数据平台(GDEM数据);有关沟域长度、沟域面积和投资项目总额等数据,是在北京市水利局和发改委提供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统计得出。
2.2重点发展沟域的选择标准
按照极化理论,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就是通过扩散效应将整个沟域内经济连为一体的基本依托。山区沟域的发展受到要素禀赋、转移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选择重点发展沟域,进一步优化高效配置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产业,加快重点沟域的优化和提升,打造特色突出、影响深远、发展良好的精品沟域,凸显以点带面、多点成线、集中连片、成带发展的效应[25~27]。重点发展沟域的选择要符合以下标准。
2.2.1自然标准
(1)地域完整性标准。沟域是山区的特殊区域,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高度叠加的独特地理单元,要具备完整的上、中、下段和相互对应左岸与右岸,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地域范畴。
(2)资源要素标准。沟域在具备了地域完整的条件下,水、土资源能否协调,是重点沟域选择的主要条件。对于水、土资源严重胁迫,而又难以优化配置的沟域,不宜优先发展。
(3)生态安全标准。地质、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决定着沟域发展前景,也影响着重点项目的选择。地震与断裂活动明显的沟域,地质灾害多发沟域一般不予优先发展。
2.2.2经济社会标准
(1)产业基础标准。沟域是山区发展的自然本底,是重要的生产空间,是产业培育和提升的基础。重点发展沟域应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拓展空间。
(2)乡村整合标准。沟域是乡村聚落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人地关系最为复杂的区域,更是人地和谐的特色风貌保护区域。重点发展沟域必须与整合乡村资源和优化配置村区用地相结合。
(3)文化融合标准。沟域是自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多元融合区域。重点发展沟域必须考虑自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在沟域的协调性和一体性。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前提下加强沟域文化的保护与培育。
2.2.3研究方法
通过综合评价分值的方法,筛选出近期重点发展的沟域。重点发展沟域的选择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开发为主,开发与保护和谐共生。侧重对沟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等5项功能进行评价。
(1)指标体系。依据地域差异性、沟域相对完整性、评价指标相对稳定性、评价方法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兼顾原则,咨询了从事山区开发、土地利用、自然地理、区域经济等领域专家,经过三轮征询、筛选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标准化。
3沟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沟域经济发展路径是指沟域经济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劣到优的发展方式,是不断完善和逐步优化的过程,由此达到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优良的双重目标。沟域经济发展路径要充分考量资源、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等因素,因此沟域经济发展演化路径的选择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演变特征,需要随发展阶段的演化不断调整、优化,沟域经济的产业需要也要随之不断提升和升级大石窝沟域:“南北产业”功能分区发展路径。
(1)大石窝沟域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因此沟域经济的发展要分区设置主导产业,南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采取“种植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运作模式;北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以云居仙客休闲旅游区域为中心,辐射带动北部山区,引进低碳高端生态产业,强力发展沟域经济产业项目。
(2)南窖沟域:“立体现代农业”循环发展路径。根据沟域的资源和产业情况,“因地制宜、因坡制宜、因沟制宜”,山顶种桃、山腰栽茶、山洞育蘑菇、山沟种板栗,林下养柴鸡,利用山洞废弃菌棒和鸡粪便,加工后形成有机肥培育山上的大桃;利用山坡中草药茶根喂养山下的柴鸡,增加鸡蛋药用价值,形成了立体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3)川柏沟域:村镇主导型的“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路径。沟域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沟域内六个村全部为古村落,其中爨底下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沟域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该发展路径既能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组织优势,又能利用企业的资金和市场,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核心理念就是本地化,强调的是地方控制、产业链的本地化、经营者的共生化与决策权的民主化。
(4)流村环形沟域: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发展的“环形生态系统”路径。流村环形沟域由高崖口沟、白羊沟和老峪沟串联形成环形,高崖口沟作为温榆河支流的发源地,是流村沟域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景观的主要依托,应努力建设生态经济示范沟域;白羊沟是温榆河支流的发源地,应打造成为生态旅游、水源保护与产业培育一体化发展带;老峪沟属于永定河支流湫河的上源,应凸显生态涵养功能。
(5)延寿环形沟域:多元文化为内核带动相关产业“文化生态”发展路径。以养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核心,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养老业的发展。以沟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建设文化旅游区、休闲养生区和生态康体区。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既维护了延寿沟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多样性,又保护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发展的利益保留在了当地。
(6)龙庆峡沟域:龙头景区带动的“内生式”发展路径。龙庆峡沟域以龙庆峡旅游景区为依托,通过实施荒滩综合治理工程,提升龙庆峡景区的整体质量,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出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品牌,以景区打造升级为内生动力带动沟域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7)夜渤海沟域:“特色农业+特色餐饮”的绿色生态发展路径。沿沟域两侧培育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板栗、核桃、苹果、樱桃等干鲜果品,立足山区的优势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虹鳟鱼、板栗和纯天然绿色食品为主加工制作的特色美食成为延长产业链条、聚集旅游人群的着力点,目前已经基本构成了集旅游、观光、采摘、烧烤、食宿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格局。
(8)穆西沟域:人文景观和自然奇观带动旅游业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彰显地方文化,开发司马台长城、司马城堡、黄花山等旅游资源,培育香草艺术公园、千亩板栗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民俗旅游、绿色养殖、特色种植、观光采摘园区为一体的立体、高效的生态经济聚集区。
(9)桃花谷沟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的发展路径。依托大桃产业打造桃花谷沟域经济,树立桃木、桃花及桃文化创意产品的大桃产业品牌,形成从事大桃种植、冷藏、加工业及为大桃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市场、运销、技术服务等与大桃相关的企业及组织的集合,带动观光旅游、中介服务、餐饮、宿、包装、建材、运输、农机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0)十八弯沟域:生态风光旅游带打造的发展路径。十八弯沟域位于北部山区,沿途各类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京东大溶洞、石林峡二个国家4A级景区,另外还有湖洞水、千佛崖、百帝宫和矿山公园等景区资源。整合沟域沿线旅游资源,合理划分功能空间,使十八湾沟域成为一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靓丽风景线,成为市民生态休闲、观光的特色活动场所。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1)基于地理学综合性(产业融合)、系统性(沟域系统)和地域性(山区)的视角,以沟域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演化路径,通过重点沟域的选择标准及沟域的发展现状,筛选出优先发展的重点发展沟域,梳理、归纳、提炼、优化沟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以科学协调山区人地关系,助推山区发展。(2)山区在科学、加速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布局、生产要素流动格局、动力机制及人地关系的调控是山区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沟域经济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应当结合沟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系统功能、经济发展态势和沟域经济发展阶段等主导因素,定量刻画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山区资源环境的效应与扰动。并且,本研究是以北京山区为基础,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域山区尚需验证。
4.2结论
(1)沟域经济是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视角,能有助于解决山区“三农”问题与满足城市“三生”需求和实现区域“三化”。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要优先发展综合条件较优的沟域,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沟域经济发展,重点沟域的识别包括自然标准和人文标准,通过构建重点沟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共筛选出10条近期重点发展沟域。(2)沟域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与调整是一个理性的、动态的优化演变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逐步优化的过程。沟域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阶段性,需要随发展阶段进行理性的再选择与调整。总结并提出10条近期拟重点发展沟域的发展路径,因沟域存在空间异质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各条沟域的发展路径既有内在联系性,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作者:穆松林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等.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08(4):600~611.
[2]陈国阶.中国山区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吴传钧.贵州山区综合开发问题[J].山地研究,1985(3):141~145.
[4]刘彦随,杨子生,赵乔贵.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陈俊红,李红,周连第.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生态经济,2010(1):57~62.
[6]张义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10):1231~1242.
[7]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8]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105~109.
[9]贺东升,冯建国,张颖.促进北京沟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31~34.
[10]李鹏,韩洁,马兴,等.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1):10~13.
[11]郝利,王苗苗,钟春艳.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5):549~552.
[12]郭君平,沈文华,何忠伟.关于乡村旅游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及政策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2010(1):166~168.
[13]刘春腊,张义丰,曹俊,等.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GIS分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2):189~197.
[14]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等.基于山区产业发展的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500~503.
[15]邓蓉.关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A]//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6]陈俊红,王亚芝,曹庆昌.台湾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4):116~119.
[17]樊胜岳,琭婧,韦环伟.西藏地区沟域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72~77.
[18]陈天宝,刘永强.沟域经济组织实施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柏沟域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5):31~34.
[19]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0]张义丰,刘春腊,张伟,等.首都生态经济区的提出及其战略构想[J].自然资源学报,2011(3):389~400.
[21]穆松林,张义丰,李涛,等.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4):588~600.
第四篇: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摘要:西双版纳州属于边境地区,并且经济水平较其他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西双版纳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为提高民族团结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们也需要综合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评价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符合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西双版纳;生态经济评价;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水准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水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提上日程,并且环境问题也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为平衡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也需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实施,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展经济建设等活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要依托当前的经济现状以及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
1西双版纳州概述
1.1自然环境概述
西双版纳州地处云南南部,与老挝、缅甸等国交界,境内澜沧江贯穿西双版纳全境。西双版纳国境线比较长,拥有多个边境贸易点。西双版纳州全境95%以上地形为山地,其余地区为山间盆地地形,并且由于山地地形比较多,使得西双版纳州带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具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等气候。本地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干湿季明显,年降水量达到1500mm以上,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温差较小,平均温度为20℃。西双版纳州属于红壤土地区,其中赤红壤土占本地区总面积60%以上,一些地区的土层腐殖质比较多,具有较好的自然肥力。西双版纳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8%以上,生态环境比较好,森林植被呈现多样化,也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热带雨林区域。西双版纳州多样的气候及地形使得该地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生长,物种比较丰富,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
1.2经济环境概述
西双版纳州截止2013年全州总人口为1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该地区地处边疆区域,全州有13个民族居住此地,其中傣族人口达到28%,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也使得西双版纳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泼水节、基诺族大鼓舞等等,并且该地区拥有热带雨林、野象谷等自然风景。西双版纳州同老挝、缅甸等国家交界,地理位置比较好,并且当地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当地大力发展旅游、种植加工等产业,使得西双版纳州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该地在云南省16个州市的生产总值中排名靠后,综合实力相当比较落后。
2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评价研究
2.1评价体系
对于生态经济评价体系的的构建来说,必须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整体完备性以及独立性的原则,同时该评价体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生态经济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来说,必须要经过指标初选、征询遴选等过程,最终确定评价指标。本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指标来进行评价:①经济系统指标;区域内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经济的结构、效益以及总量等三方面因素影响。经济结构是指当地经济发展的组成,包括所有产业结构,我们选择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作为评价指标。经济效益则是指通过最小的资源消耗及劳动力消耗来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也是生态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选择增长率作为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经济总量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经济的总量,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②社会系统指标;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系统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发展、社会保障以及生活水平等指标。③生态系统指标;生态系统主要是指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情况,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生态系统的评价来说主要包括资源基础以及环境调节等内容。资源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利、矿产等资源。环境调节则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
2.2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评价
对于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评价来说,其结果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①经济系统评价;根据2007~2013年经济指标分析我们也能发现,当地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比率不断变小,而消费以及出口额度则不断上升。并且,当地的农业及工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对于第三产业来说,比例比较低,并且发展相对来说较为不稳定。从当地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②社会系统评价;在过去的十年中,当地的社会发展较快,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阶段,并且城市化进程比较明显,人口增长的同时城镇居民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均消费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也处于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则相对滞后。在过去的十年中,参与养老保险、医疗情况以及受教育情况等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③生态系统评价;在过去的十年间,森林覆盖率得到一定的增长,但是人均水资源、耕地面积等指数降低很多,并且环境保护相关投资的力度比较低,工业固废利用率持续下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能发现,西双版纳州的社会系统以及经济系统指标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是生态系统的评价则波动较大,导致当地生态经济评价的总值水平相当较低。为此,西双版纳州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其区域内的环境差异化的特点,结合当地经济现状,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经济,在改善当地社会环境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3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3.1自然保护区发展策略
西双版纳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各级自热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州面积的20%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不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在缓冲区内则仅仅能开展一部分科研活动。而在实验区则较大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该区域内,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积极培育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作物,同时也能宣传旅游资源,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
3.2民族文化同旅游区联合发展
西双版纳州拥有多个国家级风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当地的民族文化也非常有特点,为此,我们可以积极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景以及民族文化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西双版纳来说,我们可以将风景区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使得旅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进而促进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3林业发展
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8%以上,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必须积极进行天然林的种植、林副产品加工。对于当地森林资源的开发来说,必须要带动起当地经济林以及林副产品的发展,充分发挥优势资源,逐步向深加工发展,并且要进行多样化、自主研发以及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3.4农业发展
西双版纳的农业主要是茶叶、橡胶以及甘蔗等,同时还有热带水果以及养殖业等产业。当地主要是山地地形,并且气候呈现出立体气候类型,各种物种比较丰富。为此,必须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农业,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化发展,比如,在西部山区,可以发展起茶叶种植产业,辅助养殖业。同时,在种植茶园的同时积极开展珍稀木材的套种,建设生态茶园,并且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4总结
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州生态经济的评价,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主要从自然环境保护、旅游业、林业以及农业等四个方面出发,依托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相应的旅游业、林业等经济活动,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改善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目的。
作者:普巍
参考文献
[1]成英文,张辉.旅游转型的概念及理论框架———兼对中国旅游转型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
[2]赵志强,高江波,李双成,王仰麟.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1978~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
[3]李超.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4]郭伦发,王新桂,江新能,林春蕊.广西主要木本油料植物园生态经济综合评价[J].经济林研究,2009,32(3).
[5]徐勇.西双版纳生态环境保护与澜沧江下游水能资源开发[J].科技导报,1999(10)
- 上一篇:高职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 下一篇:高职护生语文教学中爱情观引导